作文档>范文大全>导游词>陕西导游词

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

更新时间:

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通用13篇)

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 篇1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由一条大的人工壕沟围绕,区内被1条小沟分为2片,每片中心有1座大房子,周围是小居室。房屋形制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2种,房子之间有储藏东西的窖穴。房子周围还发现长方形家畜圈栏、小孩瓮棺葬和幼儿土坑墓。大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区。从出土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石碾等生产工具和陶罐、陶盆、小口尖底瓶等生活用具来看,半坡人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活。他们具有较强的审美观念,在彩陶上绘着人面、鱼、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纹和三角形、圆点等几何图案,还用石、骨、陶、蚌制成耳饰、发饰等装饰品 。

  1954年-1957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共发掘出房屋45座、圈栏2处、200多个窖穴、陶窑遗址6座、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 。生产工具主要有石斧、石锛、石铲、石锄、矛头、箭头、鱼叉、鱼钩、纺轮、骨针等。还有石制研磨器(包括磨臼和磨石,是研磨颜料的工具),还发现了粟类等粮食作物。生活用具主要为彩陶器 ,种类有钵、碗、盆、盂、盘、杯、罐、缸、甑、釜、鼎、瓮等。在1只陶罐里还保存着炭化了的菜籽,系属于白菜、芥菜一类的种子。在彩陶器上多绘有各种图形,器物表面多饰有绳纹、线纹,还绘有人面、鱼、鹿、植物等花纹,红底黑纹。在一些陶钵的口沿上还刻有各种符号 ,有20-30种之多,这些符号可能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 篇2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先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半坡小孩实行瓮棺葬。小孩死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个坑,放个大陶瓮或罐,把小孩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个陶钵或陶盆,并在当中凿个洞,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这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瓮棺共有73个。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很差,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

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 篇3

  秦陵地宫展览馆,又称秦陵地宫,位于“千古一帝”秦始皇帝陵西侧大约2公里。这是一个人造景点,是根据司马迁对秦陵地宫的描述所建。秦陵地宫占地面积1665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通高25.7米,其中地下8.7米,整体以横剖纵贯的手法,再现了秦始皇陵陵园地貌和地宫,向游人展示了二千多年前秦始皇陵的辉煌雄伟和壮观气势

  大厅展示

  走进展览馆,大厅迎面是一道展墙,上面展示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经济、文化方面所做的“统一”工作和贡献。 公元前220xx年,秦王赵政(正)命令王贲挥戈南下,扫灭了六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齐国,从而一统中国。之后,他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度量衡、货币和车辆形制各不相同,为了加强管理,秦始皇要求书同文、度同制、车同轨。

  为统一文字,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而创造出的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

  为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同时,他还统一了通行的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改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两。铜钱以“半两”为单位,造型为圆形方孔,俗称“秦半两”。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秦统一后,不仅修筑了统一规格的道路,还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车轨统一后,无论是什么车都可以在全国各地的交通大道上畅通无阻。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始皇陵有这样的记载:“穿三泉,下铜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 秦陵地宫,就是根据司马迁的这些记载和有关历史资料而建成的,分地上、地下两部分。

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 篇4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 篇5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先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半坡小孩实行瓮棺葬。小孩死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个坑,放个大陶瓮或罐,把小孩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个陶钵或陶盆,并在当中凿个洞,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这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瓮棺共有73个。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很差,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

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 篇6

  各位游客您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半坡博物馆,它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灞河之间,建成于1958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反映原始社会的遗址博物馆,是黄河流域一处比较完整的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距今约6020xx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这种文化遗址于1920xx年首先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所以被命名为“仰韶文化”。由于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彩绘陶器,因此仰韶文化也称为“彩陶文化”。现在博物馆有两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而半坡所处的灞、浐两条河流也是古代“八水绕长安”中八水的两条最重要的河流。

  现在请大家看,台阶上的那建筑便是遗址大厅,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半坡遗趾”四个醒目的大字了吧,这四个字是由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如果仔细看,四个字有一个字是错误的,那就是“趾”字。按理说应该是“土”字旁,但郭老却写成“足”旁。对于这个,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郭老一时喝多手下之误;但更多的人认为郭老之所以这样写是有他的用意的,它意味着我们的祖先从远古一步步的走向了现代。

  遗址大厅

  各位游客,请随我一同步入遗址大厅内去拜访一下半坡人吧!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沟、囿、陶、罐的大总体便是半坡遗址了。它是1953年春在灞桥水力发电厂建设施工时偶然发现的,后来在陈毅元帅的建议下修建了该馆。而后,又从54年秋到57年夏先后对其进行了5次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半坡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在遗址中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囿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

  各位游客请看,在遗址大厅的中央,有一座复原后的圆形房屋遗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的不同之处。哦,对了,这座房屋与别的房屋不同之处在于它属于村落的最中央而且面积最大,有160平方米,而村庄内其它的房屋面积小而且门都是朝南开,构成了一个向心状,将大房子团团围住,这就从形式上反映了这座大房子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这房子是做什么用的吗?这房子曾经也引起了许多考古学家和民俗学家的极大兴趣,经研究我们知道了它的作用,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大会堂。这房子的一大用处是供老人和孩子们居住的:这些老人当中可能包括岁数较大的妇女即母系氏族的酋长。另一个作用在此举宗教礼仪活动:如儿童长大之后在此举行成丁礼。如果氏族成员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象劳动产品如何分配,对外族进行报复等问题,氏族成员都要在此举行议事会,进行商讨。这房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氏族成员受教育的场所。当一天劳动之后,氏族成员围坐在火膛周围听有经验的妇女讲授生产生活经验。

  现在我们再来参观一下半坡各个时期的房屋:

  这两所分别为半坡人早期居住的房屋。一所是圆形的房屋东西直径为6.3米,南北直径6.7米,门向南开,门宽1.10米,门两侧有隔墙,中间的灶炕被后期的一个窑穴所破坏。另一所是半地下式的方形房屋,此房边长为3.8米,深为0.7米,入口为斜坡式。入口两侧有四个对称的柱洞,灶坑居中,这所房屋的结构简单,但也比较潮湿。

  再看这所半地下式的长方形房屋,此遗址东西长4.4米,南北宽3.2米,深64厘米。西部比东部高出约10厘米,形成了一个平台,是半坡人睡觉的地方。挖掘时在房屋的东部发现了一些陶罐、箭头和盛贝壳的碎罐。这都说明了半坡人睡觉有固定的地方,放置东西也有一定的顺序。

  这个遗址是后期的房屋遗址。此遗址面积为17平方米,门向南开,地面上铺有一木板,四周竖有10根大柱子,大柱子间用藤条连起一些小柱和木板,房子的里外都用草泥涂上,这是最早的框架式结构的房屋。这座房屋已有了中国建筑的民族特点,为北方典型的房屋形式。

  陶窑展区

  以围沟为界,东边为制陶区

  陶窑展厅展出了半坡先民使用的陶窑一座。虽然陶窑已残,但还能看出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在遗址中我们一共发现了6座陶窑。窑分为横穴和竖穴两种,由火膛火道,窑箅和窑室组成。半坡早期使用的是横穴窑,后期使用的是竖穴窑,竖穴比横穴先进。陶窑是人类第一次借助水,火的帮助,通过化学变化从而制作出的物质,制陶术是人类在大自然斗争中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

  半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种类繁多,大小各异。但由于陶窑体积较小,每窑每次只能烧出3—5件小器或1—2件大器。虽然使用木材作燃料,但温度却可以达到800—1000℃左右。火候好时烧出的陶器硬度相当好,彩陶颜色纯正,不禁使人感慨万分。陶窑的形式虽然粗陋,结构简单,但却完整合理。当时人们利用它烧出了人们的生活用品,也烧出了色彩绚丽的彩陶艺术品,为当时人们的生息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使原始文化大放异彩。

  墓葬区

  围沟北边为墓葬区,这里主要是埋葬成年人的公共墓地,埋葬的形式有仰卧伸展葬,伏卧葬,屈肢葬等各种形式,但头部一律朝西。另外还有5例为集体改葬的二次葬。这个有名的墓葬遗址说明当时人们非但已经有了比较复杂的灵魂观念,而且已经有了葬礼这种宗教行为。

  当原始人类还差不多过着动物般生活的时候,他们还不能将自己同自然分开,对于自身的生死没有那么关注。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四五十万年前,他们的尸骨被随意乱扔,说明他们还没有产生灵魂观念,更不要说还会想到人死后灵魂将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的宗教观念。从考古发现,宗教最早产生于大约距今十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我国山顶洞人的遗骸周围,就发现撒有含赤铁矿的红粉末,并有钻孔的兽齿,石珠,骨坠等装饰品做为陪葬,说明当时就已经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和对鬼神的崇拜。半坡遗址的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对于灵魂观念,鬼魂崇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而当时已有了较复杂的灵魂观念和墓葬方式如死者头部朝西,表明灵魂的去向,可能与是否傍晚太阳在西方落下表明一天结束的观察中受到启发,认为人死后也像太阳落山,到西方的另一个世界。半坡村墓葬遗址中,儿童和成人墓地分开,反映了人们已对灵魂做出区别,相信冥间也有年龄层次的分别。此外,从墓葬中也可以看出仰卧伸展葬者可能为当时氏族中地位稍高一点的人或一般的村民,而伏卧葬,屈肢葬者为当时氏族战争中被俘获的人或者是一些因疾病死亡的人。人们认为他们因怨而死,死后灵魂无法安宁,一定会成为怨鬼作祟于人间,所以必须用残酷手段处置他们,使他们无法作祟于人间,实行二次捡骨葬可能是认为尸体腐烂以后灵魂才能最终从肉体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或转生。

  瓮棺区

  现在我们看到了村落中发掘出来的一些瓮棺,他们是用来作什么的呢?瓮棺是专门用来埋葬小孩的。“夭折的幼儿被放入一个陶瓮,上面盖上一个陶盆,”这便是远古时期埋葬婴幼儿的理想工具。在当时有一个习俗:未实行“成丁礼”的幼儿是不能被埋入氏族公社墓地的,这一方面体现了母亲对死去小孩的体贴和爱护。因为他们认为幼儿还未成长到足以保护自己的年龄,远离大人是很容易被野兽伤害的。然而失去爱子的母亲又怎能让自己的亲骨肉去遭受如此劫难呢?她们是多么的希望能时时的看到自己儿女的身影,便于常常照看。瓮棺的圆孔是用来把死者引到另一个世界—鬼魂世界,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突出表现,半坡人认为儿女肉体虽死,但灵魂不灭,那圆孔便是灵魂出入的通道。用瓮棺作葬具掩埋小孩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商周之后,类似的习俗在当代一些少数民族氏族中仍然可以找到。佤族小孩死后用席子捆在自己房屋附近;广东连南族尚未满月的孩子死去,人们认为他不会走路,不能在户外埋葬,就将孩子的尸体用树皮包起来埋在家里的床下面。

  围沟

  现代战争中的铁丝网体现了人们对某种外来危险的防卫。那么在数千年以前的人类社会是否也采用过防御外来侵扰的防卫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20xx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这样的防卫措施,而且规模宏大。在半坡遗址的村庄周围,环绕着一条全长300米,宽6—8米、深5—6米,河底宽约千米,而且还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迹。类似于这种大围沟在其它一些同时期的遗址中也有发现,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还起着避免野兽侵扰,防止各部落之间氏族成员因复仇而发生冲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极为有限,人们要生存,就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大围沟便是这一斗争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劳和勇敢。计算结果表明,半坡遗址大围沟总出土量为1.1万平方米,如果用载重量为3吨的卡车可载装3666辆。如此艰巨的工程却是我们的祖先在6020xx年前用简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迹。

  第一展室

  半坡的原始村落我们已经参观完了,现在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在半坡所发掘出来的文物。

  在第一展室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的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玉器。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半坡人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场面。

  根据人类各个历史时期所使用工具的不同,历史学家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石器时代(新、旧),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时间最长,如果把人类历史按300万年计算,旧石器就占了299万年。约在距今1万年前,人类发明了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约五六千年前,发明了冶炼术,进入青铜器时代,半坡人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期。

  半坡遗址位于浐河的第二阶地上,这里东面是林木茂盛的白鹿塬,西面是波光粼粼的浐河。在六七千年前,半坡这一带树林、竹林茂密,近处还有大片的草原和沼泽,其中生长着相当繁多的游食动物。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狩猎动物骨骼来看,有斑鹿、水鹿、竹鼠、貉、狐狸、兔和鹏鸟等,其中又以斑鹿的骨骼为最多。这也许是因为因为斑鹿性情温驯,易于捕捉的缘故吧。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狩猎工具有矛和弓箭,还有一种很厉害的工具石球索。弓箭具有射程远,射速快,推进力大,准确度高,杀伤力强等特点,是当时最有效的工具。弓箭的出现避免了人和野兽进行面对面的搏斗,提高了远距离杀伤野兽的准确性,弓箭延长了人的手臂和腿,大大增强了们祖先同自然界斗争的能力。半坡人在狩猎中的另一件法宝就是用石球做成的“飞球索”,用它来狩猎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使用时手抓一球对准野兽的方向猛力旋转,遇到障碍物会自动缠住,这样便可以捕捉到逃跑中的野兽。飞球索这种古老的狩猎工具,在今天美洲印地安人和非洲一些原始民族中依然使用。在原始社会,人们不放弃一切可以捕杀到野兽的方法,为了获取肉食也会使用斧头,锤头,木棒等工具,甚至用设陷阱,网罗,围猎等方法来捕猎它们。

  这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的捕猎工具,有鱼叉,鱼钩,鱼网,石网坠,陶网坠等。捕鱼是半坡人一项主要经济活动,浐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鱼场所。

  俗话说,“姜太公钩鱼,愿者上钩”传说姜太公钓鱼所用的就是直鱼钩,对于传说的真假我们无法判断,但在半坡遗址中我们确实发现了早期没有倒刺的鱼钩、鱼叉,但这些工具使用时极不方便,扎上的鱼稍作挣扎就会逃掉,最后由于人们不断的总结经验,终于发明了有倒钩和倒刺的鱼钩和鱼叉,它们制作得十分精细,几乎可以和今天的金属鱼钩相媲美。钓鱼的方法也与我们今天的方法相同,估计当时叉鱼法的使用多于钓鱼法。

  石网坠是用扁平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河卵石块两侧打击出缺口。使用时系在网底部(网坠也有陶制作的),使鱼网能够沉到河底。鱼网我们虽未发现,但在发现的彩陶花纹中有索络形的鱼网饰花纹,这从侧面已经证明了半坡人已使用鱼网捕鱼。当时人们主要是用麻绳来结网,这网虽然简陋,但也会捕到数量可观的鱼,当然半坡人也可能是“竭泽而鱼”。

  单纯的靠狩猎和捕鱼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后来在不断采集生活中,半坡的妇女逐渐发现某些草本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随着有意识的加以培养,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把一种类似于野生狗尾草的野生植物制成了粟,于是人们终于有了一种稳定的植物来源,为定居打下了基础。这个陶罐里所装的就是半坡人培育出来的粟及加工而成的小米。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镰、陶刀,还有加工小米的石磨盘。

  半坡人在白鹿塬这块肥沃的平原上,在女酋长的率领下,用石斧砍伐树木,用石锄修整土地,用石铲和木棒刨出一个个小坑,将种子插种下去。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种庄稼要浇水,施肥,真正的是靠天吃饭。如果遭遇到旱灾或水灾可能就颗粒无收,不过好在当时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妇女们又成群结队用石刀和陶刀、蚌壳来收割,后来又发明了镰。收割以后,妇女们先用自己的手将他们加工成谷子,再用一种类似于石磨的东西脱去谷子上的糠,便加工成了小米。小米这种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作物一直是北方人的主要粮食,它具有其它作物不可比拟的优点: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且久藏不坏。这些为半坡人能够在此定居400多年之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农业的出现而产生的家畜饲养也是半坡人的生活来源之一,发现的两个圈栏建筑遗址和一些动物骨骼说明先民们已开始饲养狗和猪,并开始对羊、牛、马、鸡等家禽家畜进行驯养。

  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了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半坡人的社会组织是妇女领导下的母子氏族社会,从出土的文物反映先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个人财产,没有私有;既没有阶级又没有剥削;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生产力特别低下,人们生活的十分艰苦。

  这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制造出来的陶器,半坡人在制作陶器时,主要有两种方法,“泥条盘筑法”,这是制做陶器的主要方法,就是将陶泥搓成扁状的泥条,再一圈一圈地盘成需要的形状,经过磨光和口沿部分的修整,才送进陶窑去烧制;另一种方法是“捏塑法”主要用来制小的器皿,直接制成泥胎去烧制。半坡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有经过筛选的陶土制成的表面光洁、质地细腻的细泥陶饮食器具,像碗、壶、盆、杯等,也有用掺着粗砂的陶土制成的耐高温、不易破裂的夹砂陶炊具。半坡的陶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许多陶器上都绘有各式各样的纹饰:绳纹,网纹,几何形花纹和动物纹。纹饰中可以看到有奔跑的鹿、跳动的青蛙、狰狞的猪面以及或静卧或腾跃、或追逐游泳的各种各样的鱼纹。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有两头一身或两身一头的鱼,还有多身人面,鱼身鸟头的奇特形象,这些朴素真切的图案,非常明确而又肯定地反映出对象的特征。半坡彩陶上的纹饰可能就是民族图腾的起源。我国古时从图腾崇拜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是非常富有想像力和幻想力的,而且这些奇特的思想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和意念,就像人世间本没有什么龙、凤、麒麟。可能是远古部落间的连年战争,一方为了战胜另一方,力图把所崇拜的动物中的各种有力优美特点集中到一种动物上来,再加上些夸张的手法,于是就渐渐形成了龙和凤的形象。

  半坡人在雕塑方面的手艺也是极高的,有陶质人头塑像,鸟形雕塑和兽形盖钮。在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这个葫芦状的陶埙,我们称之为女人腰。它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被誉为华夏吹埙第一人的刘宽忍先生曾与贾平凹先生合作出版了一盘磁带名叫《风竹》。刘先生埙声悠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远古时代,贾先生吟唱堪称声情并茂,两人珠联璧合,乃是乐坛的一大盛事。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可以听听,真的会使大家有不错的享受。

  半坡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渐渐地开始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里展出的是半坡出土的骨刀、陶纺轮、石纺轮、骨梭、骨针等。当时的半坡人已经会织布,他们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麻和兽毛。当时的纺织机是一种水平式的,只能固定住线的一端,另一端要固定在人的身上,来回穿梭织布。从遗留的麻布痕迹观察,粗的类似今天的麻布袋,细的类似帆布。麻布衣服主要为夏季穿着,冬天半坡人主要以兽皮为衣服。这个陶锉就是用来揉软兽皮的,经过加工后,兽皮更加耐用而且舒适美观。

  这是半坡出土的骨针,从出土的遗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半坡人早期加工骨针先用骨头磨成针的形式,而后再穿孔,但这样的成功率很低,往往会前功尽弃。后来经过实践,他们发现粗骨比较好打孔,后来就打出孔后再磨成针,这样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半坡的骨针可以同我们现在的钢针相媲美。骨针的发现说明了半坡当时已经开始缝制衣服,至于衣服的式样,当然没有我们现在的衣服品种多,主要有两种式样:一种为连身,就好像我们现在的连衣裙,就是将整块的麻布或兽皮缝制起来,中间穿一根绳子便成了;另一种大概“衣”和“裙”分开,就像我们现在的露脐装,上身主要是护胸,下身主要是护腰和前身。就当时的文化水平来看,衣服不仅是用于防寒,而且还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有了吃的、穿的,当然就该有装饰品来妆点、美化一下自己了。半坡人发明了石簪子和陶簪子,盘贴在陶器上的绳状装饰物使之更加美观和实用。半坡人的装饰口材料十分广泛,有陶的、玉的、石的,也有用骨、角、牙和贝壳等。制作精细,以环饰,珠饰为主。另外还有坠饰和片状饰。就形状看有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长方形等。按用途分:发饰、颈饰、手饰、腰饰和贴衣镶嵌式。有的还刻制有各种纹状饰,分别佩带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看来爱美之心真是人皆有之,我们现在如此,古人更是如此。

  在分配和修建房屋的过程中,半坡人的头脑中产生了数字和几何图形的概念,这一时期出现在陶器上的等边三角形、各种形状的房子和人面鱼形的底纹,我们现在的高等数字和复杂的计算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为了记事和记数,半坡人创作了一些简单的符号,共有22种113个刻划符号,他们用这些符号记载其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记事符号大部分是在陶器进行泥塑加工时刻划的,只有少数一些是在陶器上刻划的。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半坡人用刻划符号来表达他们彼此的思想交流,借以反映和记载他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情况,这些记事符号被认为是我们最早的文字萌芽。

  另外半坡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典范

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 篇7

  各位游客您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半坡博物馆,它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灞河之间,建成于1958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反映原始社会的遗址博物馆,是黄河流域一处比较完整的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距今约6020_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这种文化遗址于1920_年首先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所以被命名为“仰韶文化”。由于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彩绘陶器,因此仰韶文化也称为“彩陶文化”。现在博物馆有两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而半坡所处的灞、浐两条河流也是古代“八水绕长安”中八水的两条最重要的河流。

  现在请大家看,台阶上的那建筑便是遗址大厅,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半坡遗趾”四个醒目的大字了吧,这四个字是由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如果仔细看,四个字有一个字是错误的,那就是“趾”字。按理说应该是“土”字旁,但郭老却写成“足”旁。对于这个,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郭老一时喝多手下之误;但更多的人认为郭老之所以这样写是有他的用意的,它意味着我们的祖先从远古一步步的走向了现代。

  遗址大厅

  各位游客,请随我一同步入遗址大厅内去拜访一下半坡人吧!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沟、囿、陶、罐的大总体便是半坡遗址了。它是1953年春在灞桥水力发电厂建设施工时偶然发现的,后来在陈毅元帅的建议下修建了该馆。而后,又从54年秋到57年夏先后对其进行了5次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半坡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在遗址中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囿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

  各位游客请看,在遗址大厅的中央,有一座复原后的圆形房屋遗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的不同之处。哦,对了,这座房屋与别的房屋不同之处在于它属于村落的最中央而且面积最大,有160平方米,而村庄内其它的房屋面积小而且门都是朝南开,构成了一个向心状,将大房子团团围住,这就从形式上反映了这座大房子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这房子是做什么用的吗?这房子曾经也引起了许多考古学家和民俗学家的极大兴趣,经研究我们知道了它的作用,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大会堂。这房子的一大用处是供老人和孩子们居住的:这些老人当中可能包括岁数较大的妇女即母系氏族的酋长。另一个作用在此举宗教礼仪活动:如儿童长大之后在此举行成丁礼。如果氏族成员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象劳动产品如何分配,对外族进行报复等问题,氏族成员都要在此举行议事会,进行商讨。这房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氏族成员受教育的场所。当一天劳动之后,氏族成员围坐在火膛周围听有经验的妇女讲授生产生活经验。

  现在我们再来参观一下半坡各个时期的房屋:

  这两所分别为半坡人早期居住的房屋。一所是圆形的房屋东西直径为6.3米,南北直径6.7米,门向南开,门宽1.10米,门两侧有隔墙,中间的灶炕被后期的一个窑穴所破坏。另一所是半地下式的方形房屋,此房边长为3.8米,深为0.7米,入口为斜坡式。入口两侧有四个对称的柱洞,灶坑居中,这所房屋的结构简单,但也比较潮湿。

  再看这所半地下式的长方形房屋,此遗址东西长4.4米,南北宽3.2米,深64厘米。西部比东部高出约10厘米,形成了一个平台,是半坡人睡觉的地方。挖掘时在房屋的东部发现了一些陶罐、箭头和盛贝壳的碎罐。这都说明了半坡人睡觉有固定的地方,放置东西也有一定的顺序。

  这个遗址是后期的房屋遗址。此遗址面积为17平方米,门向南开,地面上铺有一木板,四周竖有10根大柱子,大柱子间用藤条连起一些小柱和木板,房子的里外都用草泥涂上,这是最早的框架式结构的房屋。这座房屋已有了中国建筑的民族特点,为北方典型的房屋形式。

  陶窑展区

  以围沟为界,东边为制陶区

  陶窑展厅展出了半坡先民使用的陶窑一座。虽然陶窑已残,但还能看出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在遗址中我们一共发现了6座陶窑。窑分为横穴和竖穴两种,由火膛火道,窑箅和窑室组成。半坡早期使用的是横穴窑,后期使用的是竖穴窑,竖穴比横穴先进。陶窑是人类第一次借助水,火的帮助,通过化学变化从而制作出的物质,制陶术是人类在大自然斗争中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

  半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种类繁多,大小各异。但由于陶窑体积较小,每窑每次只能烧出3—5件小器或1—2件大器。虽然使用木材作燃料,但温度却可以达到800—1000℃左右。火候好时烧出的陶器硬度相当好,彩陶颜色纯正,不禁使人感慨万分。陶窑的形式虽然粗陋,结构简单,但却完整合理。当时人们利用它烧出了人们的生活用品,也烧出了色彩绚丽的彩陶艺术品,为当时人们的生息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使原始文化大放异彩。

  墓葬区

  围沟北边为墓葬区,这里主要是埋葬成年人的公共墓地,埋葬的形式有仰卧伸展葬,伏卧葬,屈肢葬等各种形式,但头部一律朝西。另外还有5例为集体改葬的二次葬。这个有名的墓葬遗址说明当时人们非但已经有了比较复杂的灵魂观念,而且已经有了葬礼这种宗教行为。

  当原始人类还差不多过着动物般生活的时候,他们还不能将自己同自然分开,对于自身的生死没有那么关注。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四五十万年前,他们的尸骨被随意乱扔,说明他们还没有产生灵魂观念,更不要说还会想到人死后灵魂将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的宗教观念。从考古发现,宗教最早产生于大约距今十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我国山顶洞人的遗骸周围,就发现撒有含赤铁矿的红粉末,并有钻孔的兽齿,石珠,骨坠等装饰品做为陪葬,说明当时就已经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和对鬼神的崇拜。半坡遗址的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对于灵魂观念,鬼魂崇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而当时已有了较复杂的灵魂观念和墓葬方式如死者头部朝西,表明灵魂的去向,可能与是否傍晚太阳在西方落下表明一天结束的观察中受到启发,认为人死后也像太阳落山,到西方的另一个世界。半坡村墓葬遗址中,儿童和成人墓地分开,反映了人们已对灵魂做出区别,相信冥间也有年龄层次的分别。此外,从墓葬中也可以看出仰卧伸展葬者可能为当时氏族中地位稍高一点的人或一般的村民,而伏卧葬,屈肢葬者为当时氏族战争中被俘获的人或者是一些因疾病死亡的人。人们认为他们因怨而死,死后灵魂无法安宁,一定会成为怨鬼作祟于人间,所以必须用残酷手段处置他们,使他们无法作祟于人间,实行二次捡骨葬可能是认为尸体腐烂以后灵魂才能最终从肉体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或转生。

  瓮棺区

  现在我们看到了村落中发掘出来的一些瓮棺,他们是用来作什么的呢?瓮棺是专门用来埋葬小孩的。“夭折的幼儿被放入一个陶瓮,上面盖上一个陶盆,”这便是远古时期埋葬婴幼儿的理想工具。在当时有一个习俗:未实行“成丁礼”的幼儿是不能被埋入氏族公社墓地的,这一方面体现了母亲对死去小孩的体贴和爱护。因为他们认为幼儿还未成长到足以保护自己的年龄,远离大人是很容易被野兽伤害的。然而失去爱子的母亲又怎能让自己的亲骨肉去遭受如此劫难呢?她们是多么的希望能时时的看到自己儿女的身影,便于常常照看。瓮棺的圆孔是用来把死者引到另一个世界—鬼魂世界,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突出表现,半坡人认为儿女肉体虽死,但灵魂不灭,那圆孔便是灵魂出入的通道。用瓮棺作葬具掩埋小孩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商周之后,类似的习俗在当代一些少数民族氏族中仍然可以找到。佤族小孩死后用席子捆在自己房屋附近;广东连南族尚未满月的孩子死去,人们认为他不会走路,不能在户外埋葬,就将孩子的尸体用树皮包起来埋在家里的床下面。

  围沟

  现代战争中的铁丝网体现了人们对某种外来危险的防卫。那么在数千年以前的人类社会是否也采用过防御外来侵扰的防卫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20_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这样的防卫措施,而且规模宏大。在半坡遗址的村庄周围,环绕着一条全长300米,宽6—8米、深5—6米,河底宽约千米,而且还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迹。类似于这种大围沟在其它一些同时期的遗址中也有发现,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还起着避免野兽侵扰,防止各部落之间氏族成员因复仇而发生冲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极为有限,人们要生存,就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大围沟便是这一斗争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劳和勇敢。计算结果表明,半坡遗址大围沟总出土量为1.1万平方米,如果用载重量为3吨的卡车可载装3666辆。如此艰巨的工程却是我们的祖先在6020_年前用简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迹。

  第一展室

  半坡的原始村落我们已经参观完了,现在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在半坡所发掘出来的文物。

  在第一展室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的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玉器。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半坡人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场面。

  根据人类各个历史时期所使用工具的不同,历史学家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石器时代(新、旧),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时间最长,如果把人类历史按300万年计算,旧石器就占了299万年。约在距今1万年前,人类发明了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约五六千年前,发明了冶炼术,进入青铜器时代,半坡人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期。

  半坡遗址位于浐河的第二阶地上,这里东面是林木茂盛的白鹿塬,西面是波光粼粼的浐河。在六七千年前,半坡这一带树林、竹林茂密,近处还有大片的草原和沼泽,其中生长着相当繁多的游食动物。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狩猎动物骨骼来看,有斑鹿、水鹿、竹鼠、貉、狐狸、兔和鹏鸟等,其中又以斑鹿的骨骼为最多。这也许是因为因为斑鹿性情温驯,易于捕捉的缘故吧。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狩猎工具有矛和弓箭,还有一种很厉害的工具石球索。弓箭具有射程远,射速快,推进力大,准确度高,杀伤力强等特点,是当时最有效的工具。弓箭的出现避免了人和野兽进行面对面的搏斗,提高了远距离杀伤野兽的准确性,弓箭延长了人的手臂和腿,大大增强了们祖先同自然界斗争的能力。半坡人在狩猎中的另一件法宝就是用石球做成的“飞球索”,用它来狩猎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使用时手抓一球对准野兽的方向猛力旋转,遇到障碍物会自动缠住,这样便可以捕捉到逃跑中的野兽。飞球索这种古老的狩猎工具,在今天美洲印地安人和非洲一些原始民族中依然使用。在原始社会,人们不放弃一切可以捕杀到野兽的方法,为了获取肉食也会使用斧头,锤头,木棒等工具,甚至用设陷阱,网罗,围猎等方法来捕猎它们。

  这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的捕猎工具,有鱼叉,鱼钩,鱼网,石网坠,陶网坠等。捕鱼是半坡人一项主要经济活动,浐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鱼场所。

  俗话说,“姜太公钩鱼,愿者上钩”传说姜太公钓鱼所用的就是直鱼钩,对于传说的真假我们无法判断,但在半坡遗址中我们确实发现了早期没有倒刺的鱼钩、鱼叉,但这些工具使用时极不方便,扎上的鱼稍作挣扎就会逃掉,最后由于人们不断的总结经验,终于发明了有倒钩和倒刺的鱼钩和鱼叉,它们制作得十分精细,几乎可以和今天的金属鱼钩相媲美。钓鱼的方法也与我们今天的方法相同,估计当时叉鱼法的使用多于钓鱼法。

  石网坠是用扁平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河卵石块两侧打击出缺口。使用时系在网底部(网坠也有陶制作的),使鱼网能够沉到河底。鱼网我们虽未发现,但在发现的彩陶花纹中有索络形的鱼网饰花纹,这从侧面已经证明了半坡人已使用鱼网捕鱼。当时人们主要是用麻绳来结网,这网虽然简陋,但也会捕到数量可观的鱼,当然半坡人也可能是“竭泽而鱼”。

  单纯的靠狩猎和捕鱼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后来在不断采集生活中,半坡的妇女逐渐发现某些草本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随着有意识的加以培养,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把一种类似于野生狗尾草的野生植物制成了粟,于是人们终于有了一种稳定的植物来源,为定居打下了基础。这个陶罐里所装的就是半坡人培育出来的粟及加工而成的小米。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镰、陶刀,还有加工小米的石磨盘。

  半坡人在白鹿塬这块肥沃的平原上,在女酋长的率领下,用石斧砍伐树木,用石锄修整土地,用石铲和木棒刨出一个个小坑,将种子插种下去。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种庄稼要浇水,施肥,真正的是靠天吃饭。如果遭遇到旱灾或水灾可能就颗粒无收,不过好在当时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妇女们又成群结队用石刀和陶刀、蚌壳来收割,后来又发明了镰。收割以后,妇女们先用自己的手将他们加工成谷子,再用一种类似于石磨的东西脱去谷子上的糠,便加工成了小米。小米这种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作物一直是北方人的主要粮食,它具有其它作物不可比拟的优点: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且久藏不坏。这些为半坡人能够在此定居400多年之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农业的出现而产生的家畜饲养也是半坡人的生活来源之一,发现的两个圈栏建筑遗址和一些动物骨骼说明先民们已开始饲养狗和猪,并开始对羊、牛、马、鸡等家禽家畜进行驯养。

  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了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半坡人的社会组织是妇女领导下的母子氏族社会,从出土的文物反映先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个人财产,没有私有;既没有阶级又没有剥削;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生产力特别低下,人们生活的十分艰苦。

  这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制造出来的陶器,半坡人在制作陶器时,主要有两种方法,“泥条盘筑法”,这是制做陶器的主要方法,就是将陶泥搓成扁状的泥条,再一圈一圈地盘成需要的形状,经过磨光和口沿部分的修整,才送进陶窑去烧制;另一种方法是“捏塑法”主要用来制小的器皿,直接制成泥胎去烧制。半坡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有经过筛选的陶土制成的表面光洁、质地细腻的细泥陶饮食器具,像碗、壶、盆、杯等,也有用掺着粗砂的陶土制成的耐高温、不易破裂的夹砂陶炊具。半坡的陶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许多陶器上都绘有各式各样的纹饰:绳纹,网纹,几何形花纹和动物纹。纹饰中可以看到有奔跑的鹿、跳动的青蛙、狰狞的猪面以及或静卧或腾跃、或追逐游泳的各种各样的鱼纹。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有两头一身或两身一头的鱼,还有多身人面,鱼身鸟头的奇特形象,这些朴素真切的图案,非常明确而又肯定地反映出对象的特征。半坡彩陶上的纹饰可能就是民族图腾的起源。我国古时从图腾崇拜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是非常富有想像力和幻想力的,而且这些奇特的思想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和意念,就像人世间本没有什么龙、凤、麒麟。可能是远古部落间的连年战争,一方为了战胜另一方,力图把所崇拜的动物中的各种有力优美特点集中到一种动物上来,再加上些夸张的手法,于是就渐渐形成了龙和凤的形象。

  半坡人在雕塑方面的手艺也是极高的,有陶质人头塑像,鸟形雕塑和兽形盖钮。在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这个葫芦状的陶埙,我们称之为女人腰。它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被誉为华夏吹埙第一人的刘宽忍先生曾与贾平凹先生合作出版了一盘磁带名叫《风竹》。刘先生埙声悠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远古时代,贾先生吟唱堪称声情并茂,两人珠联璧合,乃是乐坛的一大盛事。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可以听听,真的会使大家有不错的享受。

  半坡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渐渐地开始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里展出的是半坡出土的骨刀、陶纺轮、石纺轮、骨梭、骨针等。当时的半坡人已经会织布,他们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麻和兽毛。当时的纺织机是一种水平式的,只能固定住线的一端,另一端要固定在人的身上,来回穿梭织布。从遗留的麻布痕迹观察,粗的类似今天的麻布袋,细的类似帆布。麻布衣服主要为夏季穿着,冬天半坡人主要以兽皮为衣服。这个陶锉就是用来揉软兽皮的,经过加工后,兽皮更加耐用而且舒适美观。

  这是半坡出土的骨针,从出土的遗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半坡人早期加工骨针先用骨头磨成针的形式,而后再穿孔,但这样的成功率很低,往往会前功尽弃。后来经过实践,他们发现粗骨比较好打孔,后来就打出孔后再磨成针,这样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半坡的骨针可以同我们现在的钢针相媲美。骨针的发现说明了半坡当时已经开始缝制衣服,至于衣服的式样,当然没有我们现在的衣服品种多,主要有两种式样:一种为连身,就好像我们现在的连衣裙,就是将整块的麻布或兽皮缝制起来,中间穿一根绳子便成了;另一种大概“衣”和“裙”分开,就像我们现在的露脐装,上身主要是护胸,下身主要是护腰和前身。就当时的文化水平来看,衣服不仅是用于防寒,而且还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有了吃的、穿的,当然就该有装饰品来妆点、美化一下自己了。半坡人发明了石簪子和陶簪子,盘贴在陶器上的绳状装饰物使之更加美观和实用。半坡人的装饰口材料十分广泛,有陶的、玉的、石的,也有用骨、角、牙和贝壳等。制作精细,以环饰,珠饰为主。另外还有坠饰和片状饰。就形状看有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长方形等。按用途分:发饰、颈饰、手饰、腰饰和贴衣镶嵌式。有的还刻制有各种纹状饰,分别佩带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看来爱美之心真是人皆有之,我们现在如此,古人更是如此。

  在分配和修建房屋的过程中,半坡人的头脑中产生了数字和几何图形的概念,这一时期出现在陶器上的等边三角形、各种形状的房子和人面鱼形的底纹,我们现在的高等数字和复杂的计算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为了记事和记数,半坡人创作了一些简单的符号,共有22种113个刻划符号,他们用这些符号记载其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记事符号大部分是在陶器进行泥塑加工时刻划的,只有少数一些是在陶器上刻划的。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半坡人用刻划符号来表达他们彼此的思想交流,借以反映和记载他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情况,这些记事符号被认为是我们最早的文字萌芽。

  另外半坡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典范

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 篇8

  秦陵地宫展览馆,又称秦陵地宫,位于“千古一帝”秦始皇帝陵西侧大约2公里。这是一个人造景点,是根据司马迁对秦陵地宫的描述所建。秦陵地宫占地面积1665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通高25.7米,其中地下8.7米,整体以横剖纵贯的手法,再现了秦始皇陵陵园地貌和地宫,向游人展示了二千多年前秦始皇陵的辉煌雄伟和壮观气势

  大厅展示

  走进展览馆,大厅迎面是一道展墙,上面展示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经济、文化方面所做的“统一”工作和贡献。 公元前220xx年,秦王赵政(正)命令王贲挥戈南下,扫灭了六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齐国,从而一统中国。之后,他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度量衡、货币和车辆形制各不相同,为了加强管理,秦始皇要求书同文、度同制、车同轨。

  为统一文字,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而创造出的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

  为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同时,他还统一了通行的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改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两。铜钱以“半两”为单位,造型为圆形方孔,俗称“秦半两”。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秦统一后,不仅修筑了统一规格的道路,还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车轨统一后,无论是什么车都可以在全国各地的交通大道上畅通无阻。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始皇陵有这样的记载:“穿三泉,下铜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 秦陵地宫,就是根据司马迁的这些记载和有关历史资料而建成的,分地上、地下两部分。

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 篇9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西距西安市120公里,东距宝鸡市96公里。法门寺自古就因为安置有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名于世,所以被华夏王朝拥戴,而成为我国最早的四大佛教圣地。

  法门,意为修行者必入之门。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法门寺塔,有名“真身宝塔”,因藏有释加牟尼的手指骨一节而得名。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法门寺塔和法门寺有“关中塔庙之祖”的称誉。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刚进来的山门,又叫做“三门”,左右两边的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们,中间为空门,我们一般把出家称为步入空门,大概就由此而来。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唯一的古建筑铜佛殿,大殿里供养的是释加牟尼的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在大殿两边还有十八罗汉像,所以铜佛殿也叫罗汉殿。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法门寺真身宝塔,但是我们看到的是1987年重修而成的,法门寺自古因安置于释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称于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佛殿中记载,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使佛光远大,将佛祖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是其中的第五处。所以最初的法门寺叫阿育王寺,法门寺塔叫阿育王塔。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寺因塔建。到了唐代时唐太宗在这里重修了一座四级木塔供养佛指舍利,唐代所建的木塔在明代隆庆年间时崩毁,在明代万历年间,由法门寺僧人化缘重修了一座8棱13层的砖塔,可是在1981年是塌掉了一半,85年的时候,当地政府为了重修这座塔的时候,便人工拆除塌了一半的半边残塔,87年在清理塔基准备重建时意外发现了地宫,出土了四枚释加牟尼佛指舍利和2499件唐代的皇室瑰宝。法门寺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下面就请大家到地宫拜一下佛指舍利。

  法门寺地宫总长21.2米,面积31.84平方米,是迄今国内发现规模最大的寺塔地宫。地宫所发现的4枚佛骨,最令人瞩目。第一枚舍利藏在后室的八重宝函内,长40.3毫米,上下俱通,竖置在进塔基银柱上,第2枚藏在中室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形状与第1枚相似。第3枚藏在后室秘龛五重宝函的白玉棺内,管状,长37毫米,白中泛黄。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塔绘菩萨阿育王塔内,色泽形状与(转载自作文档小编,请保留此标记。)第1、2枚相似。经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和副会长周绍良先生坚定,其中第三枚是灵骨,即佛祖的真身指骨,其余三枚为影骨,是唐皇帝为保护真骨而命人仿制的。但在佛教徒的眼中,影骨也是圣骨,与有同等的意义。

  在参观完法门寺地宫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法门寺的大雄宝殿,大雄是对释加牟尼的尊称。它是1994年开光的,里面供奉的是佛教密宗教派的五方佛,分别代表五个方位东西南北,分别是不空成就,阿弥陀,八日如来,宝生佛,阿处佛,旁边的是二十组天,代表天上的二十四天神。

  参观完法门寺之后呢,我们来参观一下西边的法门寺博物馆,它是1988年11月9号正式对外开放,是全国唯一的以佛教内容为主题的专题性的博物馆。博物馆由法门寺历史陈列、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法门寺唐密曼陀罗文化陈列和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

  我们先参观一下法门寺历史陈列馆,在法门寺历史陈列馆中,主要向人们展示了法门寺的建寺历史由因,以及各历史朝代对法门寺进行修建的历史实物。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大唐珍宝陈列,其中有44件国宝级文物,99件一级文物,它是陕西88个博物馆中国宝级文物比例最大的一个博物馆,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通碑,它是物帐碑,它将地宫中的珍宝是谁送的,叫什么名字,尺寸大小呀什么的,作了详细地记载,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唐代最珍贵的瓷器——南方越窑出土的秘色瓷,秘色瓷专用于皇家,是青瓷中的一种,工艺复杂难度高,因秘方秘而不宣,而得名。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秘色瓷盘,好像底部有一层薄薄的水在上面,给人感觉非常的晶莹剔透。但是秘色瓷毕竟在中国已经失传了1000多年,法门寺地宫中属于首次出土,可以说,它的制作方法还是不能够知道的,应该说是属于千古之谜。

  另外,唐代的丝织品也是相当珍贵的。但由于丝绸不易保存,很多都风化了,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簇金绣,簇就是收缩的意思。就是用金丝盘结成花朵的纹式再固定到丝绸的上面,就把这种织物称为簇金绣。簇金绣的珍贵之处呢,第一就是它保护的完好如心,第二就是它的做工了,我们看,它的质地是罗,上面的花纹全都是金丝绣的,但是,这种金丝可不是一般的金丝,它呢首先用纯金丝在胎线的上面一圈一圈的缠绕上去,如果说中间的胎线为一米,那么金丝要缠3000转。我们看到织物就是用这种复合线来织花纹的,曾经做过一个测量,没想到是这种簇金绣上所用的金丝最细直径只有6四,6丝就是0.06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在现在世界上制作的这种金丝只有20丝在日本,中国只有70丝,没有想到在唐代据文物显示当时的拉丝技术已经相当的高,已达到了6丝。(在唐代织金锦工艺精湛令人吃惊。织锦所用的金丝,最细直径仅为0.1毫米,比头发还细。以丝线为芯,以金线一圈圈缠绕,一米长的金丝要绕3000多圈,武则天供奉的绣裙就是这种织品制成的。)

  另外,还展出了一些两河流域进贡的琉璃器。

  接下来,我们到珍宝阁去参观一下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这个展柜的文物布置也是按照佛教中的曼荼罗做结集的。

  其中最珍贵的文物是这件鎏金双拢12环的锡杖,名为锡,其实它并不是锡做的,而是摇这个锡杖环的时候会发出淅淅的响声,是以声来命名的。锡杖的级别也是有区别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属于世界锡杖之王,规格最高的锡杖,这枚锡杖全长为1.96米,重2390克,用了2两金子和58两银子制成的,然而,代表锡杖级别高低的属于杖首轮和鼓的多少,大家可以看见桃子形状的叫鼓,这个锡杖总共有


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相关文章:

5篇介绍广西德天瀑布的导游词范文

5篇有关湖南黄石寨的导游词范文

陕西药王山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陕西大明宫遗址的导游词范文

有关陕西壶口瀑布的导游词范文

陕西大唐芙蓉园的导游词范文

陕西宝塔山的导游词范文

最新的陕西照金香山导游词范文

有关陕西大雁塔的导游词范文

关于陕西大明宫遗址的导游词

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

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通用13篇)陕西半坡遗址的导游词范文篇1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由一条大的人工壕沟围绕,区内被1条小沟分为2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湖南省各景点导游词大全
    湖南省各景点导游词大全

    湖南省各景点导游词大全【精选7篇】工作中写湖南省各景点导游词必不可少,快来写写看吧。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时常需要...

  • 2023年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完整版
    2023年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完整版

    2023年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完整版8篇湖南省导游证考试导游词怎么写?看看吧。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通常需...

  • 广东各地方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广东各地方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广东各地方景点的导游词范文【优秀8篇】其实写广东各地方景点的导游词并不难,来看看吧。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时常需要...

  • 秦始皇兵马俑讲解导游词范文
    秦始皇兵马俑讲解导游词范文

    秦始皇兵马俑讲解导游词范文7篇是时候写秦始皇兵马俑讲解导游词了,快来看下吧。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