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灾区慰问信
暴雨灾区慰问信(通用3篇)
暴雨灾区慰问信 篇1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干警、广大干部群众:
连日来,西、北江上游强降暴雨,西、北江干流流量猛增,水位骤涨,形成了“05·6·24”特大洪水。洪水来势猛、涨势急、流量大,西江出现超1XX年一遇洪峰流量,北江出现超50年一遇流量,下游各水文站基本超1XX年一遇水位,容奇水文站超历史最高水位。
汛情就是战斗令。在某地委、某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全某地党政军民7万多人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在抗洪抢险战斗中,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高度负责,科学指挥,保障有力;各区、各堤段的防汛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履行职责,靠前指挥,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驻部队、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部队、公安干警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全某地人民群众关注汛情,全力支持和参与抗洪抢险。在全某地军、警、民团结一致、顽强拼搏下,我某地取得了抗击“05·6·24”特大洪水的初步胜利,实现了某地委、某地政府提出“全某地动员、严防死守、科学组织、确保两江大堤安全”的目标。
在此,中共某地委、某地人民政府、某地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亲切的慰问!你们在抗洪抢险中始终承担着最艰巨的任务,战斗在最艰险的地方,出现在最危急的关头,充分展示出人民利益重于一切的高度政治觉悟,指挥果断、反应迅速、战无不胜的过硬素质,英勇顽强、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优良作风。在惊涛骇浪面前,你们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党和人民感谢你们!眼下,洪水水位已降至警戒水位以下,但主汛期仍未结束,对汛情千万不可低估。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保持高度警惕,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夺取抗洪抢险全面胜利。
20xx年x月x日
暴雨灾区慰问信 篇2指挥所并全县战斗在防汛抗灾第一线的广大干群:
连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县广大干群面对严重的汛情、灾情,全力投入防汛除涝斗争,战胜了淮河三次洪峰的严峻考验,内、外河堤防安然无恙,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在此,谨向日夜辛勤奋战在防汛抗灾第一线的全县广大干部、民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慰问!
6月下旬以来,我县普降暴雨,内、外河水位迅速上涨,、堤和湖、湖、塘水位均超过警戒水位,部分乡镇局部地区发生涝灾。汛情发生后,全县广大干群不等不靠,紧急行动,全力以赴,与灾害顽强斗争。、指挥所成员按照指挥部统一部署迅速到岗就位,县六个班子成员和乡镇领导分片包干沉在一线,指挥防汛抗灾,安排落实调度方案,组织干部和一、二线民工上堤,全县最高上堤干部1700余人,、河上堤民工达到1940人,湖、塘、湖等上堤民工达到2300人,共做预备土3万立方米,紧急调运编织袋4万条,砂石料870吨,投入排涝机械217台套1.2万千瓦,抗灾工作紧张有序,有条不紊。
当前,我县防汛抗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淮河主汛期还没有过去,湖、湖等周边乡镇内涝还没有排除。特殊的县情,决定了我县防汛抗灾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再接再厉,按照“四个确保”要求,克服麻痹松懈和侥幸心理,认真做好迎战下一轮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的各项准备,为夺取今年防汛抗灾工作全面胜利、确保实现经济发展各项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防汛抗旱指挥部
暴雨灾区慰问信 篇3全区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
你们辛苦了!
7月16日以来,受三江流域上游地区连续普降暴雨影响,“三江”水位暴涨,我区遭遇了1984年以来的最大洪涝灾害。“汛情就是命令、抗洪救灾刻不容缓”。区委、区政府紧急部署、全面动员,在第一时间启动防汛抗洪抢险应急预案,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有条不紊、有力有效开展抗洪抢险工作,全区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冲锋在前,人民群众积极生产自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抗洪抢险救灾已取得初步胜利,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了洪灾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全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充分展现了**人民面对特大洪涝灾害,不畏艰难、团结互助、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格。在此,区委、区政府向受灾群众,向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表达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当前,抗洪抢险正处于决战的关键时刻,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繁重,容不得丝毫懈怠。区委、区政府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继续发扬“坚韧不拔、创新求变、奋勇争先”的精神和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顽强作风,全力做好抗洪救灾和生产自救工作,奋力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区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灾害、恢复家园,继续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祝全区人民、广大党员干部、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暴雨灾区慰问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