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2022年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精选3篇)
2022年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篇1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最近,我室重点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展调查研究,初步提出了城乡互补互动、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五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改革开放20xx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理性思考和认识,我们认为从1998年起,随着国家粮食定购政策的逐步放开,经济结构开始进入了加速调整的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主导产业、工业园区、新城开发和民营经济相继兴起,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城乡经济社会逐步走上了良性运行的道路。
1、城乡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xx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28.4亿元,比1998年增加13.1亿元,年均递增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了7.76亿元,比1998年增加2.03亿元,年均递增6.3%;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了7.45亿元,比1998年增加2.94亿元,年均递增10.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3.19亿元,比1998年增加8.14亿元,年均递增21.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1998年的37.5:29.5:33调整到了27.4:26.2:46.4。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农业增加值在全区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这表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取得了初步成效。20xx年,全区人均GDP达到了8281元(折合1001美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26.2%,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51.4%,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的判断指标衡量,目前我区正处于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已开始进入工业化社会;全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72.6%,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40.5%(按常住人口计算),标志着城市化的特征已初步显现。
2、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加快,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显著增强。近几年来,随着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明显增加,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到20xx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与1998年相比扩大了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了14.1万人,比1998年增加4.22万人,平均每年新增人口8440人,每年转移农村人口3000人左右。与此同时,重点小城镇的开发建设逐步兴起,6个建制镇镇区面积平均达到了1.1平方公里,集镇人口平均达到3200人。其中建成区面积最大的总寨镇达到了1.9平方公里,聚集人口最多的西洞镇达到了4631人。城市和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不仅带动了建筑建材行业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而且也带动了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特别是南郊工业园区,目前开发建设面积已达到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5户,20xx年完成工业产值4亿元,占到了区属工业总产值的26%;清水梧桐苑工业小区,目前开发建设面积已达到2.2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4户,20xx年完成工业产值7240万元,占到了清水乡镇企业总产值的81.3%。上述情况表明,我区的城镇开发建设与城乡工业发展已走上了互动融合的道路,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3、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具备了中级发展阶段的明显特征。近些年来,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培育规模化生产基地,主攻招商引资兴办加工流通企业,使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奶牛、制种、蔬菜、草畜、林果、粮食等六大支柱产业。20xx年底,全区奶牛存栏达到了2.64万头,比1998年增加2.42万头,年均递增64.4%;肉牛饲养量达到了13.25万头,比1998年增加5.09万头,年均递增10.2%;肉羊饲养量达到了66.2万只,比1998年增加28.6万只,年均递增12%;鸡饲养量达到了582.3万只,比1998年增加300万只,年均递增15.6%。以洋葱和温室(棚)为主的蔬菜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粮经制种面积稳定在16万亩左右;经济林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粮食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从调查分析情况看,我区畜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发展潜力大、后劲足,应该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点。目前依*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今后种植业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上。全区建起各类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184户。其中,乳品加工企业4户,肉(蛋)品加工企业4户,种子加工流通企业38户,蔬菜加工流通企业28户,果品贮藏加工企业4户,粮油加工企业96户,棉花、啤酒花、牧草等加工企业10户。年加工销售各类农产品55万吨,占到了全区农产品总量的65.5%。全区发展起各类合作经济组织68个。其中在民政部门登记的22个,作用发挥比较好的有7个。总体来看,目前我区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都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半紧密型联合体,正处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级阶段。但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仍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城乡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共有中小学195所,在校学生48945人。其中农村学校176所,城市学校19所,全部实现了办学条件标准化,“普九”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部颁标准。教育资源能够满足社会就学需求,但资源布局不尽合理,优质资源向城镇集中的趋势明显。城乡文化设施基本完善,城市建起了文化中心、图书馆和博物馆。农村建成达标文化站17个,村组文化室1461个,广播电视站19个,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59%,比1998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了58%,比1998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6个。其中县级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20个,医护人员1757人,医疗床位1095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2人,床位4.6张,初步形成了三级预防保健网络。但对照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衡量,上述指标中大部分都存在差距。
5 、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在城市,重点完 成了道路交通、休闲广场、污水处理、供水供暖、绿化亮化,以及城市电网改造、住宅小区建设和工业园区的“五通一平”工程。其中,新建拓建道路78公里,城区道路总面积达到了302.3万平方米;开辟公共休闲广场9处,总面积达到了18.5万平方米;新建公共汽车站3处,公交候车亭27个,开通了10路城市公交;新建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达到了18.4万吨;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9万吨;建成集中供暖站93处,供热总面积达到了291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5.8平方米;开发建成标准化住宅小区40个,城市人均住宅面积达到了18.4平方米。在农村,累计投资1.5亿元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投资508万元初步完成了农村公路客货运“村村通”工程,投资1300万元配套完善了六个建制镇的基础设施,投资2.03亿元完成了180项骨干水利工程,投资4350万元完成了33项生态治理项目。城乡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
总结分析近五年发展的情况,我们认为,自1998年以来,随着我区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相继起步,城乡各项改革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城乡交流合作日益加强。特别是党的xx届三中全会确立“五个统筹”的发展方针以后,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和推动下,全区上下统筹发展的意识逐步增强,城乡经济社会开始进入了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萌芽时期,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人口城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最近五年,全区常住人口增加2万人,增长了6.2%。城市常住人口增加2.6万人,增长了27.7%。其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3300人,固化外来人口8700人,转移农村人口1.4万人。20xx年人口城市化率达到了40.5%,比1998年提高了11.3个百分点。这表明城市聚集人口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农民追求城市生活的愿望非常强烈。
二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从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看,随着城镇工业园区的兴起,大批企业项目突破区域限制向园区集中,以往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分割运行的局面被打破,城乡工业发展的关联度逐步加深。从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看,在城市批发市场为农村市场供给商品的同时,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三产,逐步使城乡商贸、服务融为一体,形成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三是城乡发展互为依托的趋势日益明显。集中表现在农村主导产业为城市提供原材料,支撑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农村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土地、农产品、劳动力资源,逐步拉长了城乡产业链条,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城市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人才,随着城市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向农村的逐步扩散,发达的城市文明在不断影响着农村。由此可见,城乡发展已紧紧交织在一起,互为依托的局面正在形成。
四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趋势日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各级政府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008万元,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550万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为9:1;20xx年投入城市基础建设的资金为2.5亿元,投入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为1.1亿元,城乡基础建设投入比为2.3:1。城乡基础建设投资的年均递增率分别为49.5%和111%。这表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被逐步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统筹建设的趋势比较明显。
五是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文化相互渗透,科技、信息交流日益广泛,资源共享程度逐步提高,不仅加快了城市文明的扩散和传播,也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在逐步发生变化,农民的法制意识、健康意识、保障意识和追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都在进一步增强。
从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我区随着城乡产业的逐步融合,经济领域二元结构的矛盾趋缓,统筹理念开始向社会发展领域延伸,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突破的趋势初步显现。通过近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不仅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城乡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1、城乡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特别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还很明显。近五年来,全区农业增加值增长了35.4%,年均递增率只有6.3%;工业、建筑业增加值增长了65.2%,年均递增率达到了10.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61.2%,年均递增率达到了21.2%。由此可以判断,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明显慢于城市。
2、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20xx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达到了75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81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由1998年的1.6:1扩大为2:1。同时,有12个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还有9%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0xx元。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8%,农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1.7%。虽然这些年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在继续拉大,农民的生活条件远不如城市。
3、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上的“城市偏向”和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步,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化现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依*政府投资,近些年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而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兴办各类公益事业都需要农民出工出钱。特别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区、乡财政支出压力逐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非常有限。尽管每年都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很难满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4、教育、卫生事业上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大量的农村学生涌向城市,导致城市学校班额超编严重。农村校点较多,但教学条件不如城市,生源出现了逐年减少的趋势。城乡师资水平差距拉大,素质高些的教师多数不愿在农村执教。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差,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执业医生相对较少,技术力量薄弱,医疗卫生条件不如城市。特别是村级医疗保健设施简陋,农民就医难的现象依然存在。
5、城乡社会保障上的差距。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逐步得到落实。20xx年,城市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达到了1064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达到了14122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达到了1020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达到了13890人。农村社会保障基本不落实,目前只为“五保户”提供了低保金,为部分双女户办了养老保险。除此外,农民均不享受社会保障。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城郊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如果像过去那样,单向推进农村改革或城市改革,难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现阶段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统筹考虑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对市场取向的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进行整合和并轨,从体制上求创新、机制上求突破,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在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要通过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产业、统筹资源等,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使城市与农村成为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统一体,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调查情况显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让农民进城,而是要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农民生活向城市看齐;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变相的“劫富济贫”,不能以减缓城市发展速度、降低城市发展层次为代价,关键在于改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个模式发展,而是要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要准确把握和认识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内涵,必须走出上述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二是发展规划不统筹。集中表现在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上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尚未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指标体系,部门之间、乡镇之间协调性差,缺乏必要的规划控制手段;城市、小城镇和康居工程缺乏统一规划,重视单项工作的年终进度,不重视社会投资的整体效益,指导工作上缺乏依据,落实工作上缺乏连续性。由于整体规划不健全,一些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难配套。如小城镇建设、康居工程、旅游开发等都没有总体规划,目前还停留在探索实施的阶段。
三是政策体系不完善。突出表现在支持小城建设和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筹资渠道窄,乡镇拿不起,银行贷不到,土地收益用不上,民间投资进不来;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不完善,特别是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除国家投资以外,基本由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负担,筹资渠道越来越窄。
四是体制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公共财政体制、城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协调。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工业化既是城市化、产业化的前奏,也是动力源。而从我区的实际看,近五年增幅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年均递增率为21.6%,工业年均递增率为4.8%,工业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相反,由于大规模的投资拉动,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这说明,我区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之上,而主要是*第三产业推动和规模投资拉动的。城市具备了承载人口的能力,但工业不具备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使城市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原则
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统筹城乡政策体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科技向产业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实施“五大战略”为重点,主攻“一城四镇、一带双沿”(即:中心城市、四个小城镇、城郊、沿路、沿山经济),做强工业增长极,培植城郊经济带,壮大农村产业群,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口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xx年,全区GDP达到80亿元,年均递增9%,人均GDP达到16000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年均递增1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到21:38:41;全区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10%。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区人口城市化率上升到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城市、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0%和35%左右;电话入户率达到9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根本改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人民普遍过上富足的生活。
社会公益事业配套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健全,农村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20xx年以上;文化设施比较完善,农村文化事业长足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90%以上的农村人口参加社会统筹保障;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健全,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3人。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普遍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全面落实,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社会步入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和谐优化,生活蒸蒸日上的良性发展之路,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下五条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充分考虑区域长远发展与品位档次的提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科学制定完整的规划体系。要明确分区功能和产业发展重点,合理布局,凸现地方经济特色。
2、坚持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乡村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出发,分区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3、坚持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的原则。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摆在第一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立足当前,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4、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既要明确政府职责,注重发挥好政府在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引导推动作用,又要坚持按市场机制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模式,运作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走经营资本、经营资源的路子。
5、坚持城乡统筹、互补互动的原则。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着眼于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能顾此失彼。既要不断增强城镇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构筑更高的发展平台,又要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实力,引导科技向产业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五大战略的实施:
1、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城乡工业化进程。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扩大工业总量,调整优化结构,培植工业支柱,争创名优品牌,提高经济效益,做强城镇工业增长极,拉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到20xx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年均递增1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1.3%,提高6.7个百分点。一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构筑招商引资平台。在坚持抓好南郊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同时,加快实施西郊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园区道路、水电、通讯、绿化等“五通一平”工程,基本满足企业项目入驻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尽快形成封闭管理、独立运行的管理服务机制,从入驻手续、项目审批、企业融资、工商税务、权益保障等方面,为入驻客商提供全程化服务,真正把工业园区建成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平台。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清水、总寨等乡镇工业小区建设规划,多渠道筹资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狠抓项目建设,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坚持大小并举,内外结合,城乡配套的原则,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举全区之力,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上项目。既要抢抓机遇,争取国家、省市和外商投资,集中精力发展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又要立足资源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引导和鼓励城乡民间投资,发展中小企业项目,培植工业发展的后续梯队,谋求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力争到20xx年,工业经济中园区工业所占比重达到80%以上。三是调整优化结构,培植工业发展支柱。调整的方向是向高新技术看齐,调整的目标是加快产业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调整的重点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和名优家具。逐步拉长加工产业链,形成工业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培植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四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进一步规范公司制改造。要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实践,建立出资人制度。逐步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各司其职、相互激励、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企业成本资金、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管理,提高企业运行质量。
2、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按照“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模式,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工企业为龙头,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壮大农村优势产业群。在逐步改造提升粮食、林果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沿路乡镇主攻奶牛、蔬菜和高效制种,沿山乡镇主攻肉牛、肉羊和优质牧草,推动战略性主导产业规模化扩张,发展集约化经营,培育名品、精品,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肉鸡、菌菇和特色水产养殖,培育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二是做强加工龙头企业。坚持“扶强、扶优、扶大”的原则,抓好现有龙头企业发展。特别要支持那些经营机制好、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辐射面广,与农户关系密切的龙头企业,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果蔬饮品、畜禽产品加工,向农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三是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要引导龙头企业、大户能人、乡村组织和涉农服务单位兴办各类服务实体,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与此同时,要引导一些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以入股或租赁的方式固化原料生产基地,把农民的土地纳入企业集中经营管理,建立企业、农户之间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形成紧密型利益联合体。通过创新完善运作机制,促进土地向业主集中,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
2022年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篇2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结合近年来基层工作实践,就大县城、大新城、中心集镇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化、构建及实施等进行了调研,现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近几年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认识明显提高,强化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落实政策措施,把握工作着力点,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和规模更趋合理,城镇化率达到34%以上。
首先是逐步构建起了大交通格局,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向农村延伸,县、乡、村三级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基本实现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乡镇新建了乡村客运候车厅,公交班车通乡率90%,城乡公交一体化已经形成。
其次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积极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推广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有部分村庄已开始或正准备实施户集、村收、街道中转、区处理,农村改厕任务基本完成。
第三是大力实施了改水工程,实现了城镇供水网络向农村集镇、中心村延伸,目前,除个别丘陵山区外,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同时,推进了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农村用电与城镇用电全部同网同价,农村居民用电质量明显提高。
第四是农村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实行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移动电话、互联网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从对我县农村的调研情况看,虽然我县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方面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受到下列一些因素的制约:
1、农民收入仍然偏低,增收后劲不足。近年来,虽然进一步加大了支农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持能力弱。特别是一些“家庭作坊式”的个体私营企业,严格意义上说,是“三合一”企业,经营的规模与效益不佳,发展前景令人担忧,而且存在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2、村镇规划建设水平低,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不少村庄建设缺少规划或者规划编制不够完善,执行不严,部分村镇建设无序,管理水平低下。多数村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村民环保意识淡漠,农户将生活、生产垃圾堆放在院内、大街上,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村中街巷缺乏硬化,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给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目前农业生产方式普遍粗放,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村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推广难度较大。由于农户缺技术、少经验、无资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小,名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优势农产品规模小,布局分散,缺乏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
4、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由于城市化对于高素质人的迫切需求和较高回报,吸引了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纷纷流入城市,农村优质劳动力不断流失、日益缺乏,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淡漠,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5、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相对滞后。我县农村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村缺乏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农医保报销额度偏低,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6、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做“太平官”。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难以支付,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当地群众有意见。
三、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优化途径与思路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县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由于我县县域发展不平衡,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推进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具体建议如下:
(一)、突出一个创新。从经济中心和经济总量看,城市是大头,从人口分布和地域空间看,农村是大头,统筹考虑这两个大头,是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一个重大创新,把城市和乡村紧密联系起来,综合研究,通盘考虑,做到联系农村研究城市,联系城市研究农村。
(二)、加快两大建设。一是必须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要以大西高铁建设为契机,全方位发展城市,扩展城市的规模,推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顺利实现农民向城镇转移,着力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迅速改变目前我市城市化建设滞后的局面;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大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水利设施等重点建设,制订好科学的规划,逐步推进,分阶段实施,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落实三项政策。要统筹城乡发展,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有关资金政策必须对农村实行倾斜,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资金严重短缺的现状。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向农村倾斜,主要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投入,对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对农用工业发展的投入,对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广播电视文化等公共事业的投入;二是金融货币政策应向农村倾斜。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努力改进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加大农业信贷的份额,积极建立区域性的风险基金、行业性的担保基金、农产品贷款担保基金等,以解决银行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三是招商引资政策向农村倾斜,政府出台相应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在农村、小城镇投资建设。加大对高科技农业、旅游观光、小水电开发、绿色农产品、现代化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的建设。
(四)、深化四项改革。城乡统筹破解“三农”难题,要通过改革排除城乡统筹发展中种种体制性障碍,为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性保障。当前应深化以下四项改革:一是农村税费改革,要通过改革达到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预期目标。二是户籍制度改革,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流动的户籍制度,三是城乡就业体制改革,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让农民与市民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竞争。四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努力扩大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将进城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五)、实现五个统一。一是统一城乡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统一城乡规划就是要确立科学的规划体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促进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作用,形成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二是统一城乡发展导向。城乡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为理念,促进城乡整体性发展。三是统一城乡资源配置。要协调好城乡资源流动和配置关系,引导城市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引导农村劳动力资源进入城镇,在促进城乡资源合理流动中切实解决城乡资源配置失衡问题,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四是统一城乡发展机制。要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实现城乡社会全面进步,尤其应注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要在城乡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美乡镇、生态村等活动促进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五是统一城乡发展战略。一要抓城镇化,城镇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的载体,城镇化是实现城乡共同进步的枢纽工程,必须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二要抓县域经济,县域经济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汇合点,可以起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作用,努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荣共进。
2022年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篇3为加快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根据中共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部署和《市政协20xx年协商工作计划》,市政协从4月份开始,对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由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牵头协调,经济科技委员会、研究室等有关人员参加,联合区县政协,组织有关界别政协委员,深入区县、深入农村、深入社区,召开座谈会,听取情况通报,征求群众意见。5月上旬,市政协召开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专题协商座谈会,与市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就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等涉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对口协商。在全面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形成了《关于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淄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见》、《关于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九条意见》、《关于扶持“双500强”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等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体系基本形成。按照“全域淄博”、“城乡一体”的要求,坚持“城乡规划一张图”,努力构建多规衔接、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充分发挥了规划的引控作用。一是宏观规划框架基本形成。先后完成了淄博市“”规划、淄博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淄博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xx-20xx年)等一批综合性规划,启动新一轮《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xx)》编制,研究制定了《淄博市优化功能区划和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积极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优化了空间布局。二是“四个层级”城镇规划建设体系不断完善。编制完成了《淄博市城镇化发展规划(20xx-20xx年)》,确定了“四个层级”的城镇规划建设体系,形成了1个中心城区、7个次中心城区、30个中心镇、300个中心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文昌湖区规划建设扎实推进。20xx年,全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5.4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5.3%。三是示范镇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按照园区社区同步规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省、市级示范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目前,省、市17个示范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14个示范镇控规编制完成。
(二)示范镇发展步伐加快。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示范镇建设,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示范镇规划建设顺利推进,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一是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1-6月份,17个省、市级示范镇财政收入136090万元,同比增长22.7%。其中11个省级示范镇实现公共财政收入98539万元,同比增长19.4%;6个市级示范镇实现公共财政收入37551万元,同比增长32.1%。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月份,17个省、市级示范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66.1元,同比增长14.6%。其中11个省级示范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93.6元,同比增长15.8%;6个市级示范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57.3元,同比增长11.9%,均高于我市农民纯收入增长水平。三是税收收入实现稳步增长。1-6月份,17个省、市级示范镇共完成税收287841万元,同比增长3.4%。其中11个省级示范镇完成税收198249万元,6个市级示范镇完成税收89592万元。四是项目建设进度加快。1-6月份,17个省、市级示范镇共开工351个项目、完成投资1246413万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92个,完成投资46742.5万元;公共服务项目39个,完成投资58229万元;产业项目159个,完成投资1003946万元,农村住房项目36个,完成投资40398万元;其他项目25个,完成投资97098万元。
(三)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以示范镇建设为工作重点,突出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一是城乡交通路网不断完善。组织实施了村村通工程、中心城区大外环工程,开通了大十字公交路线,基本形成了顺畅便捷的城乡交通路网。截至20xx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719公里。二是农村各项公用事业明显改善。通过实施“同源同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6%,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60%。扎实推进城乡供气管网建设,目前我市天然气管网已经辐射到“五区三县”,全市天然气管网总长度4007公里,管道燃气居民入户58万户。进一步完善城镇供热采暖系统,城区近郊镇及具备条件的村(居)已基本实现集中供热。三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显著。实施了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重点工程,目前我市对城镇生活污水实施集中处理的镇有35个,占全部建制镇的59%,59个建制镇全部纳入城市垃圾一体化管理范围。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稳步推进,涌现出临淄区敬仲镇、淄川区西河镇等一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市工业经济总量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元关口,工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以工促农、以工补农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一是转调创步伐加快。20xx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13.9亿元,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36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9.6%。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9.9%。二是民营经济稳步发展。截至20xx年底,全市民营经济主体达18.75万户,同比增长9.16%,实缴税金86.86亿元,同比增长15.20%,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63%,实现利税占60%以上,出口总额占60%以上。20xx年末,全市79个涉农镇(办)范围内共有工业企业16012家,从业人员96.75万人。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认真落实关于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兑现经济管理权限、财税扶持、融资支撑、用地保障等各项扶持政策。以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载体,一批工业基础较好的中心镇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镇,如桓台县马桥镇工业园区聚集了10多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成为我市工业园区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典型。四是市场主体发展较快。截至6月底,我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0.8万户,比上年增长14.2%,注册资本2074亿元,增长21.2%。其中各类企业5.06万户,增长14.79%,注册资本1959.8亿元,增长20%;私营企业4.4万户,增长13.87%,注册资本1371亿元,增长26.3%;个体工商户15.4万户,比上年增长17.13%,注册资本45.83亿元,增长26.6%。
(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来,各级财政逐步增加用于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支出,不断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幼儿园171所,农村学前教育和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好改善。二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xx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38.6万人,比上年增加2.5万人。农民最低生活年保障标准由2300元提高至2500元,保障人数8.2万人。完成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整合工作。在城乡村居普及了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服务设施。三是城乡就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市88个镇(街道)安装全省统一的基层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市、区(县)、镇(街道)三级联网。20xx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84万人,新增农村转移就业10.25万人。
(六)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按照中央、省的部署,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一是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开展,截至6月底,已完成外业测绘的村(居)2727个,占开展村(居)总数的97.1%;已完成农户确权签字的村1898个,占开展村(居)总数的67.6%。开展了农村产权交易和抵押融资平台建设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52.62万亩,占总面积的20.8%。博山区南域城社区率先进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全市首家农村股份合作社。二是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目前,全市2848所村卫生室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在全省率先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工作,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序发展。截至6月底,全市已注册家庭农场254家,经营面积3.8万亩,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553家,出资总额62.2亿元,入社成员15.1万户,带动农户25万户,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74家,带动农户47万户、基地178万亩。
(七)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稳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农业发展总体布局,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突出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处、粮棉油高产示范区34处,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0处,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二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在全市实施“科技兴农十大工程”,有效推广农产品加工、储存保鲜、秸秆转化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20xx年,开展各类科研项目36项,举办培训班45个,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5500个,建成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0个。三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开展了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和太河水库水源地生态保护治理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先后实施了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工程、新城水库扩容等重点水利工程。组织实施了森林围城、荒山绿化、中心村镇绿化美化等生态绿化工程,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支撑能力不强。20xx年,我市三次产业的比例为3.6:57.1:39.3,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较大,服务业占比较低,比全省、全国分别低1.9%、6.8%。20xx年我市城镇化率为65.3%,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化水平不协调。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较高,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较低,资源、能源消耗较高,污染排放量大,经济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以工补农、以工促农还要持续推动,工农互惠、共同发展还要深化。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不够,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产业聚集度低。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数量还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二是城镇承载能力不足。总体来看,我市20xx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为305.49平方公里,在全省位列第4。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99.5平方公里,在全省位列第6。从城市建成区看,我市城市建设从规划水平、规模质量、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与先进城市还有较大差距。我市7个次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最大的为43平方公里,面积最小的为15.88平方公里,现有次中心城区规模偏小,发展不够平衡。30个中心镇规划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服务体系有待健全,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农民工进城落户的需求动力不足。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进城农民在土地、户籍、收入、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还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和社会保障,使进城农民沦为城市的打工者和临时人员。住房难、上学难等因素制约农民进城,根据市公安局调查分析,我市进城务工农民工总数23.5万人,有意愿落户城镇的农民工为11.3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48%。就业不稳定,收入不稳定,进不来、住不下、留不住,生活成本高等因素致使农民进城的动力不足,许多群众更愿意“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四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均衡。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依然薄弱,农村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实现均衡化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目前,我市农村的资源、资金、人才明显存在向城市转移趋势,农村人才匮乏,财政、信贷资金对农村投入仍然不足。由于受农业园区规划、土地流转等因素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育不完善,城市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难以有效地流向城镇和农村,市场对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有待优化,农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的意见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要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职能作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的动力和活力,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增强农民参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动力,增强政府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一)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夯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通过产业发展来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互动发展。一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根据区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明确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带动能力,提升县域经济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把区县经济产业园区做大做强,增强拉动能力和支撑能力。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深入研究各镇村的地域特点、资源优势,实行分类指导,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着力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以工促农、以工补农和城乡互动发展。二是着力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重点依托现有12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和其他20个工业园区,加大政策激励和扶持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综合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30个中心镇要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调整优化现有的产业园区,在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建设一批新的产业园区。完善园区规划,提升发展水平,严格准入门槛,提高入园项目质量。充分发挥各类园区资源和产业优势,引导生产要素有序向产业园区集中,实现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用足用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优良的发展环境是民营经济成长的土壤,要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各类涉企收费项目,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规范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项目,改进和完善中介服务,形成重商、安商、扶商的良好环境。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鼓励我市民营企业到创业板、三板市场、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推动民营经济科学发展。四是加快工业转型发展步伐。着力做好“加减乘”促转调三篇文章,促进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推进我市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协调推动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现有序转移,着力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组织实施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作,整合提升产业链条的质量效益,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市优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五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更好地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设计研发、信息咨询、电子商务、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会展、养老等具有发展优势的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健身、旅游、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具有增长潜力的服务业。突出抓好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发展,促进服务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
(二)增强城镇带动能力,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加大对城镇化基础设施投入,构建我市新型城镇体系,不断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加快中心城区与次中心城区建设。中心城区要立足半岛城市群和济南都市圈的规划发展,立足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淄博新区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增强示范引领、辐射带动能力。要加快中心城区南部城区转型升级,高标准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中心城区南部城区现代化发展水平。各次中心城区要按照中等城市建设标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和城市特色,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和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增强人口与产业集聚能力。二是科学规划建设城镇配套设施。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发展规划,结合城镇发展实际,优化布局学校、医院、养老、公共绿地和商业设施,做到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增强城镇承载能力。新建住宅小区,要配套建设幼儿园、社区医院、公共活动场地等便民服务设施,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充分考虑现代城镇体系的构建特点,统一规划建设城乡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心由城市向城镇、中心村延伸。按照“三网合一”的原则,以建设智慧型城市为目标,加快新型城镇化信息网络建设,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四是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乡一体化全过程。城乡一体化发展要统筹协调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尊重自然环境、历史底蕴、文化背景、产业特色,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加大城镇绿量,提高绿化美化水平,实施生态水系和清水润城等工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着重抓好环境脏乱差治理,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硬化五化工程,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美丽乡镇”、宜居村庄、生态文明乡村创建活动。加大治理大气、污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问题的力度,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构建城乡一体的生态文明体系。五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居住证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障碍。
(三)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激发城乡一体化发展活力。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的活力和动力。一是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按照我市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稳步推进“五权改革”(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搭建“两个平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和抵押融资平台),建议加大承包土地、宅基地、林地、水面等确权登记工作力度,抓好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和抵押融资平台建设,创新土地流转服务机制,促进以承包土地为重点的农村产权要素公开交易和有序流动。二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根据城镇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在总结现有农业产业化园区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区县规划建设一批新型现代化农业园区,以园招商,引进工商资本,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制定完善扶持奖励政策,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三是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就业和技能培训。整合我市职业教育资源,开设涉农培训专业和课程,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民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农民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消除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体制性障碍,着力解决许多事没人做、许多人没事做的问题,推动城乡充分就业。四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建立健全提升农村教学质量的政策措施,实行校长、优秀教师城乡交流制度,引导优质教育人才到农村任教。健全完善镇、村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镇村文化中心、文化大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城市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大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增强基层特别是中心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区三村”改造建设结合起来,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总结桓台马桥镇新型社
2022年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2022年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上一篇:2022年企业调研报告
下一篇:社区建设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