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心得体会>学习心得体会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更新时间: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精选19篇)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1

  1956年,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上海迁往西安。64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定位和目标,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创造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十九大召开后,交大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指示,更加坚定了“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

  64年的峥嵘岁月,西迁精神早已深深植入交大全体人员的血脉和灵魂之中。交大人在建设大西北的任务中体现出的爱国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不仅是交大人的精神,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民族之魂!

  砥砺奋进续写西迁精神,撸起袖子再创交大辉煌。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老一辈交大人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许。我作为一名工作和生活在祖国西部的交大学子,感到无比自豪。自西迁以来,我们交大培养的学子中,在甘肃工作和生活过的超过5000多名,分布在电力、能源、医疗、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且担任重要岗位,并在某些领域里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和64年前党中央的西迁号召,和一代代交大人的无私奉献是密不可分的。而64年后的今天,总书记的再次肯定,又将成为校友们扎根甘肃,持续贡献的巨大动力。以后的我们校友会,要继续团结好每一位在甘肃的交大学子,互助互爱,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的西迁精神内涵代代传承。

  作为交大学子,我们不仅要传承前辈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西迁精神,更要积极响应十九大的号召,为国家建设,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祖国的人才培养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2

  西迁精神,是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座丰碑,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作为新时代的交大人,我们应饮水思源,认真学习西迁精神,并将之发扬光大。“西迁精神”也鼓舞一代代交大人树立爱国情怀,为民族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不畏艰苦,敢于拼搏。

  学习“西迁精神”是我们大学生责任意识提升的重要环节。以集体为重,不吝惜于牺牲个人利益,顽强拼搏,并且将这份优秀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这是我们的义务。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感到西迁精神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交大西迁壮举,以及在西迁后不辱使命,在当时还比较落后、艰苦的大西北重新铸就了一所全国名列前茅的著名大学,如果没有交大师生“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精神是有更深层次的内涵的,这个内涵是什么?我认为是交大人具有的“科学报国、爱国爱校、责任担当”的使命和大爱精神,西迁前辈们在生命中以这样的使命和大爱精神,爆发出了无穷的勇气和创造力,谱写了西迁路上“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伟大壮举,并在平凡的岗位上众志成城、忠于职守、默默奉献,做出了伟大的成绩。

  其次,如何弘扬交大西迁精神?当一个人有了使命,就会有生命的内驱力,而从小爱到大爱是一个人生命锤炼成长的结果。我们大学生在新时代中弘扬西迁精神,就是要继续秉持“科学报国,爱国爱校,责任担当”的使命和大爱精神,不仅要向前辈们学习,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最好的成绩,还要在当今国家经济及社会转型中勇于接受新的挑战,把更多的科研成果和创新创业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产业经济健康发展,造福于人民,让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老一辈交大人放弃优越的物质,义无反顾投身西部,克服重重困难,为西部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艰苦创业中实现了自身价值。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把青春用于奋斗,把豪情谱写于现实,勾勒好自己的精彩人生。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3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当时是一代人的集体选择。这明显不是一笔用物质公式可以算清的账。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谱系中,尊崇“兼济天下”,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讲“好儿女志在四方”。在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主义体制下,把个人得失放在国家利益后面,把个人选择融于国家需要之中,这是一种崇高的家国情怀。交通大学西迁,是一次响应祖国号召、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行军”。在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西迁精神”。“西迁精神”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这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的旗帜。

  “西迁精神”始终引领着我们有志青年一往无前。“西迁”改善了西部教育资源不足的布局,为中国西部各行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动力。今天,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仍然要坚持这种信念,弘扬奉献的精神,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社会最需要的地方,释放自己的能量,将自己在大学所学,从大学汲取的一切,投入到自己的岗位,贡献给社会和国家,不负期待,不负青春。通过阅读西迁故事,我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胸怀赤子之心、坚守报国之志,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紧紧相连的胸襟与情怀。以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舍小家、为大家,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家国情怀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青年一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以爱国奋斗精神彰显时代新人的青春底色。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要去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做国家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这是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时代不一样了,但我们仍然需要延续传统,做新时代的西迁人,用奋斗,奉献我们的青春,创造国家的未来!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4

  老一辈交大人为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了响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打起背包就出发,从黄浦江畔搬到了渭水之滨,为新时代青年作出了榜样。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一定要胸怀大局,着重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和大局意识,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不要把视野单纯局限于个人自我物质层面的满足。

  教大的西迁,改变了整个中国西部没有一所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面貌,从而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在几十年的不懈奋斗中,扎根西部的交大人铸造出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如今的交大,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高速路上砥砺前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每一位交大学子为之努力奋斗。

  弘扬西迁精神,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是一是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身为学生干部,应牢记一点,学生干部也是学生,不能以干部身份自居,干部身份意味着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并积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身为预备党员,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真正起到榜样的作用,同时向身边优秀的同志学习,力争早日转正。

  弘扬西迁精神,应拓宽视野,不能做井底之蛙。我们身处西部,但我们不能只做西部一流,我们的目标是世界一流,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向一流看起。我们不能只满足于顺利毕业,而应走出去看看,目前世界一流大学的同龄人们日常都在做什么,我们和他们还有哪些差距。只有眼界宽了,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厚积而薄发。

  弘扬西迁精神,我们应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中,在实践中奉献自己,锻炼自己。

  最后,用几句比较经典的话共勉吧: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永远热爱我们的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懈奋斗,做一个有抱负的交大人;高扬集体主义旗帜。深刻理解集体的伟大价值。为自己所代表的一切树立良好形象,做一个有爱心的交大人;高扬英雄主义旗帜,拥有超越前人的勇气。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交大人;高扬乐观主义旗帜,开阔我们的胸怀。用乐观来感悟人性光辉,激励前行意志,做一个情趣高尚的交大人!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5

  作为一名交大学子,习总书记的关怀和希望让我感到无比激动、振奋、充满力量,对西迁前辈们的敬意油然而生,也不禁为前辈们当年走过的道路而自豪。1956年,交大师生员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克服重重困难、有条不紊从上海迁往西安,在大西北建设起一所多科性的著名大学,60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定位,为西部建设、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这是交大用60多年的青春汗水书写出的一段传奇,也是交大沐浴60多年风雨之后凝炼出的精神核心。

  风云两甲子,弦歌三世纪。交大人从未忘记当年前人的西迁精神,张迈曾书记曾提出的四个主义:

  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永远热爱我们的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懈奋斗,做一个有抱负的交大人;

  高扬集体主义旗帜。深刻理解集体的伟大价值。为自己所代表的一切树立良好形象,做一个有爱心的交大人;

  高扬英雄主义旗帜,拥有超越前人的勇气。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交大人;

  高扬乐观主义旗帜,开阔我们的胸怀。用乐观来感悟人性光辉,激励前行意志,做一个情趣高尚的交大人!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铭记“西迁精神”,承继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坚定信念,脚踏实地,要有爱国和奉献精神,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把“西迁精神”发扬光大,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岗位做出成绩,为祖国的强大发光发热。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6

  20__年9月5日,经过西安交通大学的兴庆校区,在南大门内侧的东北边,有一座交大西迁博物馆。这里通过大量的文字、照片和实物,讲述了西安交通大学辉煌的历史,以及老教授们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20__年12月,主席对西安交通大学“西迁”老教授的联名来信,作出了重要批示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随后,在20__年新年贺词中,他再次提到这些“西迁”老教授们。

  20__年12月11日,交大西迁博物馆正式开放,占地约940平方米,内部总共有四层,由序厅、放映厅、展厅和多功能厅组成,展览内容包括溯源、西迁、致远三个部分。

  1、溯源

  交通大学肇始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其中,“南洋”泛指华东沿海一带,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

  当时,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奏《推广学校》一折,建议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1896年10月,盛宣怀向清朝政府正式上奏《条陈自强大计折》,附奏《请设学堂片》,并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拟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12月,得到光绪皇帝批准,标志南洋公学正式成立。

  最初,南洋公学位于上海徐家汇,隶属于招商局和电报局,设立了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19世纪末,天津发生义和团运动,北洋大学堂的师生被迫转移到南洋公学,这里地处上海租界,较少受到战火侵扰。

  后来,南洋公学多次更名。1910年,改为南洋大学,不久又改为上海工业专门学堂。1912年12月,唐文治管理学校期间,邀请孙中山莅校演说,使全校师生了解到孙中山振兴实业和富强国家的宏伟计划。

  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和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均归交通部所属。1920年12月,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以“四校散居各地不便管理”为理由,于1921年统一学制,统称“交通大学”。

  同时,分别称各校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沪校)、北京学校(平校)和唐山学校(唐校)。其中,以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为总校,也就是后来的上海交通大学。

  抗日战争时期,交通大学的总部内迁到重庆,唐山分部和北平分部也内迁到贵州平越。抗战胜利之后,交通大学由重庆九龙坡,重新迁回至上海徐家汇。

  2、西迁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配合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改变旧中国遗留的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现状,支持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1955年,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内迁至西安。

  1959年,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西安和上海两个部分,分离成为两所学校。作为主体的交通大学西安部分,正式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原交通大学校长彭康改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从中央部委到陕西、上海两地政府,为“交大西迁”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1956年7月至8月,苏庄副校长等带队,满载交大师生的火车,由上海先后驶往西安。9月10日,开学典礼在人民大厦隆重举行,交通大学的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1957年,全校大部分专业的师生迁至西安,在这里简陋的校舍中,迅速开展教学和科研。彭康校长和张鸿、陈大燮、钟兆琳、赵富鑫、周惠久、黄席椿、沈尚贤、严峻等许多教授专家一起,为西安交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鞠躬尽瘁。

  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甚至卖掉上海的住房,开发西北,义无反顾。在迁校和新校的建设发展之中,交大师生开拓奋进,千辛万苦,顾大局,讲奉献,筑成“西迁精神”的丰碑。

  交通大学主体西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959年,西安交大成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机、电、动传统学科基础上,相继创建无线电、原子能、工程力学等一批新兴学科。

  在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座崭新的学府拔地而起,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迁校之初,任何风风雨雨和坎坷曲折,都不能阻挡交大前进的步伐。

  3、致远

  沿着“西迁精神”的传承脉络,西安交大走出了一条求实创新、超越自我的开拓创新之路。这里首次展出西安交大老师们获得的各种荣誉、科研贡献和生活用品。

  迁校以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25万名大学生,1/3以上工作在西部;培养出的33位院士,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这一切,为西部工业发展奠定了高等教育基础。

  在西部办学的六十余年时间里,西安交通大学传承优良的学风,发扬艰苦奋斗品格,铸就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核心内涵,交大和陕西高等教育界独有的“西迁精神”。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7

  从得到六十多年前西迁的数据,到苦思冥想地构建我们的西迁线路,再到分析地理条件、人文环境与经济环境,我们理解到,西迁,并不只是简简单单地将交大学子送上火车,送去西安。我们的手指轻轻一划,就可能拆散了数个家庭;我们的手指轻轻一点,就可能损害了许多西安人民的财产与利益。但我们知道,六十多年前,有着无数像沙坡村民那样的人,期盼着交大的到来,为西迁贡献自己的土地与金钱,贡献自己的精力与汗水。我们的初心就是老一辈交大人的初心——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而我们的使命,是新一届交大人的使命——传承西迁精神,进军创新港,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身为交大人,是延续了先前无数交大人的心血的新一代青年,我们要用自己的铮铮誓言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让默默无闻的交大扬名世界,我们靠的不是西迁精神的历史情怀,而是敢于创新,敢于面对历史剧变而勇敢承担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不屈诺言的新一代青年,我们要不怕苦不怕累,因为在当下如此物质丰裕的时代,我们有何理由不为祖国奋斗,有何理由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中惶惶终日,所以我们只有坚定着自身的信念,在历史的浪潮中顽强不息,为自己,为亲人,为祖国奋斗一生,更坚信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豪言壮语坦荡一生!作为新时期的交大人,我们更要发扬他们这种不怕吃苦,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为交大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8

  “哪里有爱,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是家”,这句话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知识分子胸怀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无条件响应国家号召,坚决执行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我国早期初步成功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西迁精神”的感人事例深深的触动着我,使我深刻认识到当年老教授们一边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一边还要肩负祖国赋予的重任,完成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是多么的不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年的老教授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凭借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很好的完成了历史使命。

  “西迁”精神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大西北的发展建设做贡献,西迁老教授胡奈骞讲述了当年西迁、建设交大的峥嵘岁月,这一幕幕印入脑海,比电影更加真实,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敬佩老教授们顽强不屈、艰苦奋斗的精神意志,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肩负起建设西北的重任。在一代代西迁人的努力下,在“西迁”精神的鼓舞下才成就了如今的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现如今祖国正在一步步腾飞,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更应该不忘初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身体力行,真真正正的做到吃苦耐劳,完成属于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将“爱国,奋斗,传承”这些西迁老教授留给我们后人最真挚的情感和责任永远传承。

  从西迁老教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西迁子女的西部情、年轻学者的大局意识到如今西部创新港的建设,这是一代代人的西迁,也是“西迁”精神、“西迁”文化的融合与传承,这份情怀更加坚定了我们执着的信仰,这份精神指引、激励着我们要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为西北建设、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9

  20__年4月22日,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前往西安交通大学,考察交大西迁博物馆,亲切会见西迁老教授。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对15位交通大学西迁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经历20世纪50年代交大西迁的部分师生行走在西安交大校园内。 新华社记者 王晓凯/摄

  在20__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又说:20__年,又收到了很多来信,其中有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0_年新年贺词。

  总书记为何多次点赞“西迁精神”?“西迁精神”又是如何铸就的?

  这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当时,为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央决定将交通大学从繁华的大上海迁往条件艰苦的西安。1400多名教工、近3000名学生义无反顾参与西迁,开启了一段峥嵘岁月。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此次迁校,不仅仅是一次空间的转移,其背后凝聚着爱党报国的使命担当与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

  回顾交通大学西迁的历程,西迁群体的爱国热情仿佛就在眼前。

  故事一:西迁之时,老校长彭康已步入天命之年。他说:“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考虑我们学校的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理部署来考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庄严承诺:“要在西北扎下根来,愿尽毕生之力办好西安交通大学。”

  1952年,彭康任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1956年,他率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并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故事二: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迁校时已57岁。他婉拒周恩来总理考虑他年龄比较大,夫人需卧床养病,可不必去西安的照顾,孤身一人前往西安。他说:我们要到西安办校扎根,献身于开发共和国的西部。

  钟兆琳教授在为西安交大电制教研组青年教师举办专业科学知识讲座。新华社记者 和坪/摄(1961年7月18日发)

  故事三:“长安好/建设待支援/十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必忆江南!”这首创作于1957年的《忆江南》道出了无数西迁交大人的心声。在西迁队伍中,不仅有著名的教育家、教授,也有讲师、助教、管理职员、技术员,还有炊事员、理发师、花工等后勤服务人员,甚至包括酱菜厂、煤球厂的工人。而这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词作者便是西迁而来的沪上名医沈云扉,他以66岁高龄来到西安新校的小诊所里为师生服务,一干就是8年。

  今天,重新弘扬“西迁精神”,就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心怀理想、心系家国,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大潮洪流,坚决听党指挥跟党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奋斗中谱写出新的历史弦歌,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10

  通过学习西迁精神,我们了解到了当年交大西迁时的一些情况,也意识到这次西迁对于整个中国教育事业的巨大影响。

  半个世纪前,交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从发达的上海来到了落后的西安,并在这里修建校园,安装器材,扎根于此地。从此以后,西安交通大学一直在为国家的梦想,民族的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中间,交大老一辈经历了太多的困难和磨炼,可以说现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成就都是他们老一辈的付出换来的。当年西迁时的老前辈,他们在极其恶略的环境下,花费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校区的搬迁,并顺利开学迎新。他们的这种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令我们每个人感动。虽然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不在人世,但他们的精神永存。

  传承好西迁精神,口号,文献总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很难让人真切的体会到西迁的精神内核与实际困难程度。因此,拿上一张印有“公鸡”图案的中国地图,我们开起了大脑风暴。从上海到西安,路程遥远,不可预知的因素太多太多。我们从小处细处着手,讨论关于西迁的细节,例如准备的物资,校址的选定等等。从这些讨论中,我们能够实际地体会西迁之不易。“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西迁让我们真切体会到这一点。所有的一切从零开始,这中间的种.种不易难以述尽。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体会到西迁精神的真正意义与内核。让今后的西迁精神传承 变得更加有现实意义与基础。

  交大西迁现在已经成为过去留给现在的一点佳话,但这是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我们更需要老一辈交大人的西迁精神: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我们要在西迁精神的带领下,为交大争光,为祖国复兴做出贡献。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11

  习近平总书记22日下午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他谈起教授们两年前给他的一封来信,“看了你们的信我非常感动,产生了强烈共鸣”。习近平说,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你们打起背包就出发,舍小家顾大家。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对西部发展战略布局来讲,意义都十分重大。他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陕西卫视《我的家乡在陕西》节目组,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专访西安交通大学前党委书记潘季,一起回顾交大西迁经历的难忘岁月。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12

  今天上午,学院党委组织我们观看“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事迹报告团报告会,让我们学习了上一代共产党人是如何舍己为国,如何在时代逆流中不迷失自己,砥砺前行,为党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一生。何为西迁精神?我们总结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1955年中央决定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以填补西安没有一所高水平的综合性工业特色大学的空白。当年一批老教工响应中央号召到大西北来建功立业,一晃一个甲子过去了,很多人献出了自己的青春,还有的人献出了生命。他们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正因为这种奉献才成就了在中国西部有一所像西安交通大学这样水平的高校,学校的这些成绩是和这些老师们的奋斗拼搏联系在一起的。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生力量,将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更应端正自己的思想,提高自身修养,认清自身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去不断努力奋斗,去学习上一代优秀共产党人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党的优秀思想作风,不断紧跟时代脚步和党的新思想,才能一直砥砺前行,不迷失自己。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13

  有一种初心,穿越历史云烟,却日久弥新,永产生机;有一件往事,已随历史远去,却行迹留痕,永久怀念;有一种精神,经用时代风雨,却日臻厚醇,永放光芒;有一种气力,穿透历史时空,却百折不挠,永久向前。

  在那个时期发展却又弥漫着战争后的硝烟的中国,他们一群人迈着生气稳实的步伐,唱着欢快而又激人上进的歌曲,来到了祖国的西北部。他们不畏艰辛,艰苦奋斗,乃至于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致力于祖国西北开发。

  1956年,党中央为适应国防情势和国家建设布局的需要,将交通大学大部份由上海迁至西安。为国家建设冲锋在前,1400多名教工把实验器材装上火车向西行进。有这样一名巨人,被誉为“中国机电之父”的钟兆琳先生,妻子卧病在床。同事劝他留在上海,面对上海的无穷繁华,他还是带头迁校,只身来到西安。老教授率先垂范,更多师生也义无返顾。他们都是如此使人敬佩的人,弘扬发展西迁精神。

  如今我们国家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了几千年来伟大的中国梦,洗刷了近代西方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屈辱,扬起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中华的风帆。雅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当代史,就是一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突出主题的汹涌澎湃的奋斗史,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能突起?正是由于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一股感天动地的精神,有着不屈不挠的勇气,一代一代前赴后继为中华振兴而坚挺的脊梁,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在艰巨险阻的考验下奋勇向前。

  建国早期,国家经济刚刚复苏,百废待举,广袤的大西北亟待开发,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急需众多的科技人材。上海交大的科技人材们,胸怀国家大局,为了祖国的前程,响应党的号令,情愿舍弃,东部大都市优越的物资生活条件,拖家带口,决然毅然,挺近大西北,将上海交大西迁西安。

  “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迁校之初蒙受三年自然灾害到“文化革命”十年骚乱,任何风风雨雨曲折曲折,都不能阻挡交大前进的步伐。老交良好校风学风得以保持发扬,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人材培养范围进一步扩大。迁校最初10年间,输送人材即达万人之多,接近解放前53年毕业生总数两倍。科学研究迅速发展,出现出许多人材。在当时那个条件艰苦的大西北,他们照旧奋勇前行动祖国出一份力,并衍生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西迁精神!这一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再腾飞,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内驱力。我们不管身在何处,都要珍重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身体践行,将其发扬光大。

  当前,国内外情势正在产生深入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们大家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起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成功。在工作实际中,我们要胸怀国家大局,以集体全局为重,忘我奉献,乐于奉献;在工作中要坚定崇高的人生信心,寻求完善的精神境地,不为物资利益所奴役。宏扬传统,艰苦奋斗。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没有国的富强,哪来家的安康。我们要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那些为我们坚强挺起的脊梁。

  “西迁精神”被概括为“胸怀大局,忘我奉献;宏扬传统,艰苦创业”。翻看西迁的始末,了解西迁精神的由来,不由对62年前,数千名交大师生响应国家号令,告别繁华上海、扎根古都西安,为国家建设、为西部的文教事业奉献出青春年华的最可爱、可敬之人肃然起敬。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将自己的年华蹉跎。但是幸福却也是创造出来的!没有这些可敬之人,没有党中央的领导,何来本日之繁华兴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发大西北,向科学进军”!他们当时喊出那坚定的口号,并也创造出来了幸福。

  我们更应学习这类忘我的伟大精神,为祖国建设出一份薄弱的力气!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雄伟蓝图。古人曾说:知而不行,是不知也。因此我们要立足工作生活实际,认真践行熠熠闪光“西迁精神”!为祖国的繁华富强而孳孳以求,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14

  踏歌西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_年前,数千名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黄浦江畔义无反顾地奔向条件艰苦的古城西安,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建起了一所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用激情和奋斗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大树西迁,葳蕤生辉。_多年来,“西迁精神”不仅成为了交大人传承不变的精神财富,也皴染着西安这座古城的精神底色。

  可歌可泣的西迁奋斗者始终令人难忘。4月22日下午,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西安交通大学,亲切看望西迁老教授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谆谆话语,殷殷希冀,令交大人倍感欣喜、振奋。“总书记对‘西迁精神’的高度肯定让我们深受鼓舞。”他们表示,继续传承发扬“西迁精神”,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新的智慧和力量,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15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它将激励怀揣梦想的中华儿女,沿着前辈们爱国和奋斗的足迹,不断追梦前行。

  联想到前段时间,为了响应国家抗疫的号召,我们的医生与护士们毅然踏上了支援武汉等疫区的抗战之旅,我们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西迁精神”,他们积极响应国家、组织的号召,祖国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这也给我们巨大鼓舞,我们有决心也有能力赢得这场战争。

  “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4月22日,习总书记的这句话,在交大博物馆回响,经久不散。

  五十年代,交大师生怀着一腔建设祖国、建设共产主义的热忱,从黄浦江畔搬到了渭水之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大西北贫瘠的土地上,他们将青春奉献给国家,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为共和国西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

  60多年后,这份“西迁精神”仍然能够催人奋进。经受了疫情摧折的民族,绝不会服从劫难的安排,千千万万的人传承着胸怀大局、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精神,逆风而行、向死而生,把国家的需要,当成自己的责任,当成年轻人的责任,当成知识青年的责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献。灾难洗练了我们青春的底色、爱国的心怀,我们应当有更大的能力去扎根实际、勇攀高峰,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将“西迁精神”延续,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16

  62年前的1956年夏天,交通大学一大批师生员工,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响应号召,6000多人手持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字样的粉色车证,乘专列从上海迁往西安。至1957年,全校大部分专业及师生迁至西安。期间,没有中断任何教学,没有迟滞一届招生,交通大学完全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也在党和国家的精心安排下,创造了中国高教史上的奇迹。

  教授带头西迁,学子踊跃随行,在田野四围的简陋校舍中迅速开展教学和科研,扎根黄土地艰苦奋斗。这便是交大西迁的历史。

  我一直在反复得想该如何宣讲西迁精神,我该如何把我的理解和感知告诉大家。这不得不让我想起自己幼年时的一些事。

  我生长在延安,从小学开始就不断有着去革命旧址的各种参观、学习,每次写作文也都会有这么一句,“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不过那时,对延安精神,我还是懵懵懂懂。随着慢慢长大,对历史学习的不断深入了解,才让这种精神在脑中有了清晰的轮廓。百度百科上说: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它是把存在于实际中的好的东西,优秀的经验提炼升华之后,来指导大家的思想的一种东西。突然我觉得西迁精神我找到了,这个精神本就存在于我们的企业,存在于你我,已经深深的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

  西迁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是一种胸怀大局的精神。

  那么回顾我们延长石油的发展史就不得不提在1938年延长石油在自身发展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向玉门油矿支援了两台钻机和22名钻井工人,次年,钻成了玉门老君庙1号发现井,拉开了玉门油矿勘探开发的序幕。延长石油胸怀全局,在坚持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克拉玛依、大庆、胜利、中原、长庆等油田多次输送了千余名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迁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从黄浦江畔的十里洋场,到黄土地上的寂寥古城,从东南自古繁华、已经扎根半个多世纪的上海,举校迁往三千里之外、之前没有任何姻缘的西安,这期间,在物质上和心理上要经历多大程度的落差,也许只有亲历者才能知道。但是只要党和国家一声令下,许多老教师义无反顾地卖掉了上海的房产,携妻负子来到西安。同样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有这么一些人,从兰州、甚至国外去到陕北来支援当年延安炼油厂的建设,扎根陕北,扎根企业,我们身边多少同事生于斯,长于斯。

  我还记得同事杨晓丽给我讲的她的家庭“西迁”的故事。他们家来自兰州炼油厂,当年,兰州炼厂所在的城市已甚是繁华,已经住在小洋楼里的父辈们当年也是满怀梦想,艰苦奋斗的一代,为响应当时国家号召,支持老区建设,果断变卖房产,携妻负子,义无反顾的从一个大城市迁到一个小山沟里,至今她还清楚的记得在长途车上与自己生长多年的城市、与朝夕相伴的亲朋好友告别的那种不舍和伤感,记得初入黄土地的那一片荒凉,记得那片荒凉是如何一步步也开始高楼林立,繁花似锦。这可能也是她第一次理解什么是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什么是父辈们开拓奋斗的精神。像同事杨晓丽举家搬迁的事迹在当时支建的年代,不仅仅是个例,其实这就是我们老一代石油人最无私的奉献精神。

  西迁精神是一种艰苦创业的精神,这就更契合了我们延长石油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的企业精神。

  我们的企业扎根在陕北这片红色沃土之上,使我们更懂得今日的辉煌来于前人的付出。

  我们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想过去看今朝,我此起彼伏。

  当下我们的行业面临着成品油供需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国际油价急转直下的困难,面对巨大挑战,我们还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从容么?

  而西迁精神,必将鼓舞更多有开拓和奉献精神的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沿着前辈们爱国和奋斗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开创足以慰藉家与国的伟大事业和幸福生活。

  交大人塑造出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西迁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几乎以一己之力,撬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改变了西部没有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面貌,又在后续的岁月里,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脊梁中光芒万丈的一段。

  精神立则人格立,精神强则国家强。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程,西部能不能兴旺繁荣,决定了中国梦实现的速度和高度。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西安交大、陕西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将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而西迁精神,必将鼓舞更多有开拓和奉献精神的国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沿着前辈们爱国和奋斗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开创足以慰藉家与国的伟大事业和幸福生活。

  以创新办法寻求化解矛盾的“钥匙”,以创新思路萃取化繁为简的“良方”,以创新举措打开实现突破的锦囊。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17

  “西迁精神”是爱国主义的赤子情怀

  西迁博物馆的二层和三层展厅分别呈现了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张迈曾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64年前交大人的西迁历程和如今取得的辉煌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仔细端详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王树国校长回忆当天的情景,“在学校中,工作就是两条:一条是党的领导,一条是教师队伍建设。”这是交大西迁后首位校长彭康的话。在这块展板前,习近平总书记停留了许久。

  王树国校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了西安交大发展历史后表示,实践证明,交通大学的西迁,为西部、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西迁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总书记对中国高等教育,对中国知识分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对教育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

  “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分外亲切和激动。”86岁的丘大谋说,在和西迁老教授见面交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样的评价引起我们的强烈共鸣。”

  “党的决定就是我们的行动”“党叫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起行囊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有家。”当年西迁时流传在交大师生中的这三句话,至今记忆犹新。

  西迁时丘大谋还是23岁的青年教师,刚毕业留校任机械零件教研室教师。“西迁时不少教师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时家庭困难的教师可以留下来,但是愿意留下来的人很少。70%的人积极报名西迁,尤其是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率先垂范,克服困难,积极响应西迁号召,他们的行为让年轻教师和学生深受鼓舞。”丘大谋回忆说,“当时我觉得是国家培养了我,现在国家建设召唤我们,一定要积极响应,到西安去参加大西北建设,做西部建设的‘排头兵’。”

  “西迁精神”是爱国主义的赤子情怀,西迁不仅体现了交大人‘工业救国’的使命担当,也彰显了交大师生爱国爱校“顾全大局,明大理、识大体,一心为国、不计得失的家国情怀。”丘大谋动情地说。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18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安交通大学聚焦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主题教育同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同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同弘扬践行西迁精神结合起来,以理论学习和真理力量以及整改落实的扎实成效教育党员干部许党许国,引导师生员工爱党爱国,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1.夯实思想之基

  主题教育启动后,学校领导班子不等不停,立即开展学习教育,为全校党员干部带好头。7月5日,首期“常委读书班”举行,校党委书记张迈曾以《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为题作辅导报告。班子成员暑期无休,坚持每两周一次,通过“领读原文+重点发言+交流研讨”,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高战略思维意识、战略规划水平和战略执行能力,现已连续举办12期,并进一步制定《关于建设“常委读书班”的实施意见》,推动集中学习研讨常态化制度化。

  抓实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组织开展理论学习,集中三天学习研讨,院系领导班子结合实际集中两天以上时间开展“干部读书会”,把原原本本学作为武装思想的必修课。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雅玲教授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并通过网络向全体二级党委中心组直播。倡导党支部开展“践行西迁精神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深入研讨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弘扬西迁精神,以身边榜样教育身边人。开通“新时代·新阅读”微信阅读平台,线上“打卡”学习党员超过_人次。

  2.筑牢信仰之魂

  学校党委坚持把理想信念作为立德树人的重中之重,结合主题教育创新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引导青年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_月_日,“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西迁老同志潘季在学校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动情地说:“‘最美奋斗者’是属于所有西迁人的荣誉,所有交大人的荣誉,交大师生要传承好西迁精神,继续扎根西部,勇作新时代的奋斗者。”

  国庆前夕,学校214位教师荣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周年纪念章”。学校立即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开展“纪念章里话初心”活动,邀请“纪念章”获得者走进师生党支部,分享自己的初心使命和奋斗历程。92岁的车锡平教授用质朴而坚定的话语给学生们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学医是为了建设祖国,这就是激励我一辈子埋首研究神经药理学的动力。”

  学校还集中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活动。身在世界各地的交大师生录制发布《青春告白祖国》。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赴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中华之声”研究生歌咏比赛、“奋进新时代”教职工合唱比赛组织万名师生用歌声赞美祖国、祝福祖国。千名师生集体观看党史纪录电影《重生》,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28年间的光辉奋斗历程。百余名高层次人才、新任教师参加“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正确道路”研修营。优秀学生标兵开展“标兵谈”微论坛。丰富多样的活动,引领青年学生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厚植为民之情

  主题教育伊始,学校立即围绕“初心使命是什么”“怎样做到守初心、担使命”等题目,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问卷调研,收集整理出党的政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干部作风能力等10个方面437项问题,为主题教育开展提供了鲜明的问题导向。

  在梳理问题的基础上,学校领导班子坚持问计于民,聚焦主题列出14个专题,主动深入师生开展调查研究36次,座谈、访谈1200余人次,深入课堂听讲思政课16次,“走网上群众路线”轮值领导信箱受理206件次师生群众来信,收集到建议100余条。同时,班子成员通过外出会议、学术活动、浅谈合作等活动,虚心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咨询经验做法,学习借鉴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务实举措,撰写调研报告并进行集中交流。

  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学校党委下决心在主题教育期间立行立改,用最快的响应速度、最有力的工作举措、最直接的服务效果向师生践诺。针对学生资助不精准问题,学工部门积极为贫困学生送爱心;组织部门从校管党费中拨付30万元帮扶慰问本人或家庭遭受重大病痛和困难的学生。针对创新港师生住宿和生活服务问题,后勤保障部党委为教职工提供1000余套临时客房,增加创新港到地铁口接驳车车次,开发班车“一键预约平台”,机关党委设立“职工温馨港湾”“党员之家”“职工之家”“妈咪爱心小屋”,为教职工提供便捷服务。针对教职工生活上的困难,离退休党委主动与校医院、附属医院和养老机构联系,及时推动解决西迁老同志看病困难、照护等问题。

  4.力推改革发展

  西安交大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始终突出注重实际、注重实干、注重实效的导向,以自我革命精神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在我国西部为党和人民建设一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积极推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_个研究院、_个联合设计学院、_个研究平台进驻创新港,_余名师生常驻创新港,_余个国际国内企业确定在创新港建设联合研发中心,创新港科技资源“吞吐”能力显著提升。各级党组织积极引导师生主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勇攻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主题教育期间,电气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彭宗仁教授团队及合作者攻克了世界首条穿江特高压电力大通道工程中特高压交流GIL输电绝缘和放电等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打破了国外垄断;空天与力学研究院王铁军团队参与研制的国内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西安交大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以“西迁精神新传人”的昂扬姿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篇19

  “西迁精神”是教育战线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教育人的“传家宝”。它不仅是西安交大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是全国广大知识分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高尚情操的光辉写照,更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先锋队”。交大人迅速响应国家号召西迁,义无反顾,满怀豪情就到了西安。这种祖国至上的精神乃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贵的精神资源。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他们的价值选择。这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家国情怀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是知识分子爱国报国的朴素表达,也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文化传承。

  作为一名交大学子,习总书记的关怀和希望让我感到无比激动、振奋、充满力量,对西迁前辈们的敬意油然而生,也不禁为前辈们当年走过的道路而自豪。1956年,交大师生员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克服重重困难、有条不紊从上海迁往西安,在大西北建设起一所多科性的著名大学,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定位,为西部建设、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老教授在信中写道:十九大报告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期望与要求,要扎根祖国西部,输出一流人才、一流成果。其实这也是对我们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份子,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要指示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不负总书记对我们青年的殷切希望,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不忘初心,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西迁精神的新传人!将交大梦融入中国梦!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相关文章:

2022五一劳动节活动个人感想

2022关于大学生学习西迁精神个人感悟_西迁精神学习心得

高校教师个人总结_大学教师教学反思心得参考

2022年3月事业单位个人总结范文

2022五四青年节活动个人总结_5.4青年节活动感想

2022学习援鄂医疗队回信精神个人心得体会

2022年上册小学教师的个人工作计划

2022教师个人感想心得

2022年3月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2022年电信营业员年终个人总结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

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精选19篇)2022发扬西迁精神个人感想_向西迁精神致敬心得篇11956年,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2024幼儿园班务工作心得体会
    2024幼儿园班务工作心得体会

    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此,幼儿园课程必然带有浓厚...

  • 初中老师工作心得体会
    初中老师工作心得体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下面...

  • 幼儿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博客
    幼儿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博客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

  • 眼科护士年终工作心得体会
    眼科护士年终工作心得体会

    护士的职业素质是指从事护理专业所需要的特殊性质方面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护理理论及人文科学知识,以及参与护理教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