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8篇)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如今,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徜徉在乡村的阡陌间,人们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享受着公平正义的社会给自己带来的福利。每个人,不论性别如何,都能享受发展带来的机遇,获取劳动创造的收益,拥有奋斗得来的幸福。
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社会,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解放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是压在妇女身上的一座大山。这种落后观念剥夺了妇女的自由,打压着妇女的社会地位,让中国妇女们不能和男人一样被平等对待。
那时,在申纪兰的家乡,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有一句流传甚久的说法——“好男走到县,好女走到院”。每次想起这个说法的时候,申纪兰都很生气。
“旧社会呀,不把妇女当人。妇女只能到院里头,男人就高一步了,就能到县里头。你说这话能有道理吗?我就不服气。”
1951年,正值解放初,西沟村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申纪兰被选为副社长。当时社里劳动力短缺,社长李顺达鼓励申纪兰发动妇女下地劳动。
“动员妇女真难呀!”回想刚开始那段时间,申纪兰非常感慨。那年才20出头的她,很快召开了农业社妇女大会,动员村里妇女下地干活。可是到会的还不到一半人,就连那些过去妇救会的积极分子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申纪兰只好挨家挨户去说服。不仅男人们不支持,就连妇女们也觉得出来劳动不如在家看孩子给男人做饭,工作进行得很艰难。
突破口的打开,始于一位叫李二妞的村妇的改变。
李二妞是村里出了名的“不出门”,手脚慢不说,对村里的事情也没什么热心。要是能让李二妞下地,其他人的工作就好做了。想到这,申纪兰起身去了李二妞家。
“刚进她家,我就问:‘家里有人吗?’李二妞在里头说:‘没人。’”回忆到这里,申纪兰叹了口气,“你说明明她就是个人,她还说没人,以前的妇女就是这,只要男人不在家,就当自家没人。妇女在家里没地位,在社会上能有地位?”
刚开始,对于申纪兰要自己下地这件事,李二妞是很抗拒的。
“你进步,你去下地。我活了半辈子,死了就是一辈子,解放不解放吧,无所谓。”
申纪兰急了:“他爹(李二妞丈夫)瞧不起你,你能怨谁?你要劳动了,就能挣上工分,多劳动多挣工分,想换件新衣裳就换,不用靠他爹!”
第二天,李二妞真的扛个锄头下地了。原来妇女们都不相信她能来,一看连她都来了,全村妇女也就都下地了。
然而,即便人都来了,积极性还是不高。
“我黑来(方言:夜里)就想,妇女们不想出来,除了男人们阻拦之外,觉得挣不了几个工分也是个重要原因。”当时,妇女都下地了,可是挣的工分还是“老5分”。那时候10分算一个劳动力,两个妇女只能算一个男劳力,所以妇女只能记5分,这按性别划分的不公道的计分方式,让妇女们没什么干活的劲头。
只有男女同工同酬,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申纪兰决定在村里组织妇女和男人比赛。
“理不辩不明!同工同酬为个甚?是说妇女有能力,也能干男人的活儿!要想挣10工分,就要跟男人们比一比,跟他都干一样的活,看谁干得好!”
以在地里撒肥为例,以前都是妇女们装肥,男人们撒肥。撒肥是个技术活,不容易撒匀,申纪兰和妇女们下定决心要在这里跟男人们比一比。他们各要了一块同样大小的地,比谁能先撒完,并且撒得又快又好。要赢在体力和经验上有优势的男人,关键在于使巧劲。在申纪兰的带领下,女人们先把地划成行,然后一行一行地撒肥,撒进去的肥料又匀又实。不到晌午,女人们就干完了自己的地。
反观男人们,他们是干一干,歇一歇,抽袋烟,到晌午也没干完。一看妇女干完了,他们有些后悔,后悔不该抽那几袋烟。回忆到这儿,申纪兰笑着说:“妇女们不吸烟,不耽误功夫。”第一次,女人们挣到了10个工分,和男人一样多。
就这样,男女同工同酬,在这个中国太行山脚下的小山村里率先实现。申纪兰也因此当上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回想过去,申纪兰用无比坚定的话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我带领妇女争同工同酬,就是这个决心,为妇女争口气!人家都说妇女是半边天,我们就要为‘半边天’争光,争气!要是妇女不给妇女争光,你代表什么妇女!”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21968年,850名英国福特汽车公司位于达根纳姆的工厂女工走上街头,抗议因性别歧视而产生的不公平的工作待遇,这场罢工很快席卷全英国,最终使英国实现了男女员工的同工同酬。
如果不是《达根纳姆》这部电影,谁也不会想到,在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仅仅是在49年前,才将“男女同工同酬”作为一个合理的诉求摆出来。
而在中国,“男女同工同酬”却早已于1953年就被写入宪法。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现已九十高龄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便是这一大事件的推动者。
申纪兰是谁,相信大多数国民并不陌生,她的人生履历里这些亮点足以让人过目不忘:全国唯一一名连任1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
申纪兰17岁嫁到山西平顺县西沟村时,可是一把干农活的好手,可是,村里的风气却让她有些沮丧,“好男走到县,好女走到院”、“男人上户,女人不上户”就是当年的农村现实,女人在家不是带娃,就是煮饭,几乎没什么话语权。
虽然现状让申纪兰有些愤懑,但她心里也暗暗地较着劲,在农业生产中,申纪兰跟男人一样撸起袖子拼命干,22岁那年,由于她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她被村民们选为西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申纪兰意识到,现在终于能说上话了,得为妇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第一步,是想办法让妇女们下田,好多妇女们在家呆了半辈子,不愿意出来。村里有个胆子小又保守的李二妞,申纪兰也不嫌烦,直接跟到她家劝她:“你在家窝着,穿的破、吃的差、还常受气,到合作社劳动,给家里多分粮,增加了收入,你男人肯定对你好。”终于有一天,李二妞跟着申纪兰扛着农具下田了,慢慢地,那些天天围着灶台转的女人都逐渐跟着申纪兰走上了地头。
虽然大多数妇女已经跟男人一样干起了农活,但在劳动中得到应有的尊重才是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有一天,撒粪劳作之后,记分员给干同样活儿的男劳力都记了10分,女劳力却只记了4分,申纪兰当场提出质疑,记分员说,“男的就是比女的强嘛,地里的哪项技术活儿不是男人干的呢?”于是就有妇女开始抱怨:“男人一天记10公分,妇女只记5公分,还不如在家里纳鞋底呢!”
怄了一口气的申纪兰在接下来的“耙地”活儿中,一定坚持要去做男人们的踩耙工作,显然,她要跟他们比个高低。整整一天劳作下来,无论男女,都对她耙的地赞不绝口,就这样,申纪兰为妇女们赢得了第一个10分!
有了成功的经验,申纪兰顿时有了干劲,她趁热打铁,与村里几位妇女积极份子一起向社里提出“男女干一样的活儿,应记一样的工分”,且真刀实枪地跟男人们来了一场实力大比拼,比赛科目有放羊、耙地、站耙、下地间苗等等,不仅在工作强度上不输男人,而且她们动作更麻利更灵巧,男人们终于服了气,社务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确定了男女同工同酬这套新的分配方法。
申纪兰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事迹很快就在百姓间传开了,1953年,《人民日报》以《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为题报道了西沟村妇女争取权益的事迹,在全国引起轰动,申纪兰所在的西沟村,以“中国最早实现同工同酬”被载入史册,“男女同工同酬”也逐渐在全国普及,并在1954年被写入新中国《宪法》。
1953年,申纪兰第一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被毛主席接见,毛主席高兴地握着申纪兰的手说:“很好,你是农村妇女的带头人,妇女是半边天,你这个头带得好。”
当年申纪兰嫁到西沟村时,那里的山是石头山,河是乱石滩,在申纪兰的影响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西沟村这片贫瘠的土地,现在已经拥有了1.5万亩的成材林,12万株经济林,农村人均收入9800元。
在劳动中获得解放,在解放中获得尊严。申纪兰一生都未曾离开劳动,她用自己的一生向中国妇女们传递和验证了劳动的价值。作为唯一一位连续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的代表,申纪兰不愧为中国人大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3一身深蓝色粗布衣服、一头刚盖住耳朵的短发,在1975年剪掉长辫子之后,申纪兰4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种在农村最常见的打扮。
她一生不曾离开劳动,即便89岁高龄,每天还是力所能及地参加劳动。
“要和乡亲们在一起,把根永远扎在农村大地上。”她说,这是她的初心。
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山南底村,是全国唯一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人,一生堪称传奇。
她嫁到西沟村时才18岁,婚后第六天就下地干活,一生信守“劳动就是解放”。
上世纪50年代,她带着十几个姐妹加入互助组,和男人一样种树开荒,把男女“同工同酬”变成了现实。至今,村里仍流传着这样的“斗争故事”:
春播快开始了,成堆的粪要往地上匀。妇女装一天粪7分工,男人挑、匀一天10分工。干了一天,妇女们都想挑粪匀粪。男人不愿意,就比赛。一样多的人和地,男人休息了,妇女不休息,不到晌午,妇女们都匀完了,有的男人还没匀完,连最反对同工同酬的男社员也说:“该提高妇女的底分了。”
1983年,西沟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迎来改革开放后的新起点。2年后,申纪兰带领乡亲们办起了平顺县第一个村办企业,西沟村逐渐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
现在,西沟村有集体企业4家、民营企业12家。20__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2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00元。
在申纪兰身上,“勿忘人民、勿忘劳动”的初心已经化为血液。即便在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期间,她依然早早起床,给大家扫地、打开水、擦桌子,也不曾将自己和孩子户口迁到城市。
申纪兰对物质生活看得很轻。她住的仍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房子,有一张旧桌子和一个旧式小柜子,一张老式木床占了半个屋子,没有一件现代化家具和高档电器。但她却多次将奖金捐给村集体。她坚持不领厅级干部工资,原来每月只拿村集体150元补贴,这两年才涨到300元。
“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党的教导,不能脱离群众,要给群众干工作。”申纪兰说。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4申纪兰,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人,今年89岁。她很平凡,是中国千千万万妇女中的普通一员,也是黄土地上生养的亿万农民之一;她也很不平凡,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在从1954年至今超过60年的时光里,她一直在努力地为自己代表的妇女和农民争取权益。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她,不仅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者,更是唯一一位出席从第一届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一位了不起的平民代表。
在申纪兰家里,有两面照片墙,在那些照片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伟大历程和宏伟图景徐徐展开。看着定格在照片中的历史,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那震撼人心的澎湃力量,那是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属于中国人民的民主的力量。
20__年2月11日,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
在窗明几净的房间里,一位老大姐坐在沙发靠窗的地方,手里捧着一份《人民日报》,眯着眼睛,仔细地读着。老大姐的穿着很朴素,灰布做的外套袖口已经磨损了,暗灰色的光感显示出衣服的年代久远,虽然旧了,却很干净。在一片灰得有点发白的胸前那一抹鲜艳的红色格外醒目。那是一枚党章,在照入窗内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滴答、滴答……老杭州钟表的秒针一下一下地走着。屋内很安静,静得仿佛能听见时间的流逝。放眼看去,无论是过时的老钟表、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机,还是山西农村常见的老木头箱子,件件散发出岁月的味道。屋内最醒目的,还是老人身后和右侧墙面悬挂的那些巨幅照片,在那一幅幅黑白和彩色交汇的影像中,数十年的时光在上面留了影。太阳光透窗而入,空气中微微浮起山西农村特有的黄土味。在这些影像的簇拥下,这所时间小屋的主人就那样静静地坐在沙发上,认真地读报。
老人名叫申纪兰,今年89岁。此时此刻,在她耳边的白发间、在那镌刻岁月的满墙照片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伟大历程定格在这间小屋中。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5“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1979年春天,李桓英第一次前往云南西双版纳考察麻风病情,那时的西双版纳3个县,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麻风寨。过去,由于缺乏特效药物,以及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歧视和偏见,麻风病人忍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麻风病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歧视!”为了拉近与麻风患者的感情,李桓英没有穿戴任何防护衣服和面具,走家串户给病人做检查,甚至与病人见面时总是握手拥抱拍肩膀。
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和远离人群,寨子里的人们对治疗既缺乏信心,又难以适应按时按量服药的治疗要求,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弃,把送来的药丢进水塘里。
李桓英听闻,十分着急,亲自上门送药,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扬头就喝,饭捧起就吃。时间一长,寨子里的村民都传:“村寨来了个女医生,不怕麻风!”
“我们做医生的是没有恐惧的,我走遍世界,恐惧对我不是个事儿。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传染上——让你们亲眼看看我能治好它!”
李桓英还会教麻风病人穿鞋。“早晨和晚上,你们要这样。”手一下子伸进病人刚脱下来的脏鞋,“摸摸有没有砂子和钉子,再穿上”。麻风病人手脚是麻木的,甚至,端滚烫的火盆都感觉不出烫手。李桓英不怕脏,就是为了教给他们防止皮肤破损溃烂的自我防护方法。
她用自己的行动来消除大家对麻风病的歧视,不断向人们证明:麻风病是可治之症,麻风病人并不可怕。
为了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高龄的李桓英长期奔波在云、贵、川贫困边远地区,7个地州、59个县,几乎每一个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在她的努力下,云南省勐腊县的麻风病患者被全部治愈,1990年的泼水节,他们摘掉了麻风寨的帽子,作为一个行政村,被正式划入勐仑镇,李桓英为它取名为“曼南醒”,意思为“新生的山寨”。这一天,李桓英和人们一块儿跳起了傣族舞蹈。
1998年,李桓英在第xx届国际麻风会议上作了《在云南实施麻风病防治特别行动计划的报告》,报告结束后会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诺丁博士紧紧握着李桓英的手说:“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6“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社会无诚信不稳”,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诚信、忠诚是多么的重要!目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快速发展,个人要在企业中得以生存发展,我认为,员工“忠诚企业、爱岗敬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都是现代大家庭的一员,都要处处维护这个“大家庭”的利益,自觉为“家”着想。首先,忠诚企业体现个人价值。古人云:“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忠诚企业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我们每个员工的价值是建立在企业价值之上的,脱离了企业的成功,自我价值的体现便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同时,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们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拉动,其实,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的受益者便是我们自己。一种职业责任感和对事业的忠诚一旦养成,就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赖、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同时,只有每一名员工忠诚度提高,自觉遵守企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才能逐渐促进企业整体忠诚度的提高。进而通过企业整体忠诚度的体现,把个人追求与企业追求联系在一起,聚合成团队的整体力量,让企业全体人员形成共识,增强企业凝聚力、战斗力,按照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不断进步。
工作中,要想干好本职工作,做到敬业爱岗,首先,要不断学习,自觉提高所在岗位的岗位技能和业务素质。一要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未来的竞争,不是看你过去拥有多少知识,而是看谁学习的好,知识更新的速度快。不仅要掌握工作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增强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二要树立“团队学习、共同进步”的理念。要相互学习教育、交流经验、传播信息,通过整合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追求卓越的本性,形成团队精神,从而形成企业的强大生命力。三是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有机融合。四是树立“思路在学习中、创新在学习中”的理念。工作要不断创新、有新的思路,就必须在学习中去寻求答案。其次,要尽职尽责、在平凡中不断奉献。工作本身没贵贱之分,但对于工作的态度却有高低之别。实际上,工作中将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容易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容易。如果我们公司每一个员工都能尽心尽责,在平凡岗位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永远保持主动积极的精神,满怀热情地做好本职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标准,实现我们现代跨越式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企业和爱岗敬业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忠诚企业是爱岗敬业的前提和基础,爱岗敬业是忠诚企业的具体体现。一个不忠诚于自己企业的职工,不可能成为一个爱岗敬业的岗位标兵。相反,一个不爱岗敬业的职工,何谈去忠诚企业?忠诚企业要从思想上去正确认识,要在工作学习中不断反省。只有从思想上有了正确认识,才能激发出自动自发的爱岗敬业。其次,爱岗敬业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把企业看成自己的另一所学校,工作能够丰富我们的思想,增进我们的智慧;岗位能锻炼我们的意志,发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不断地去充实完善自己,踏实完成工作任务,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每一个人,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当前我们企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一个也是爬坡过坎关键的阶段,可以说发展与挑战并存。市场竞争日益剧烈,要赢得市场获得更大的利益,就需要我们广大员工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来面对工程机械行业巨大的竞争,发挥我们企业的整体优势,在不断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快速发展壮大。同时我们的员工也会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成功和收获,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作为现代一名普通员工,将一如既往的热爱本职岗位,扎实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以饱满的热情,尽职敬业,为公司持续发展而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我相信:在现代企业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只要我们恪守“忠诚企业、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继续坚持“勤勉、检朴、亲爱”的经营理念,和衷共济,我们“现代人”一定会拥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7由省政府国资委党委主办、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承办的尹磊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宣讲之后,我省各大省属企业和银行积极邀请尹磊先进事迹报告团开展宣讲活动。从8月23日起,报告团将先后进入省投资集团、西钢集团、省路桥集团、工商银行青海分行、青海银行等单位宣讲,进一步提振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信心。
8月12日,尹磊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青海会议中心举行后,在省属18家企业中引起强烈反响。在国有企业遭遇困难的现状下,省属各企业高度重视“两学一做”中涌现出来的我省国有企业典型示范人物的引领作用,尹磊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我省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在经济困难中敢于拼搏、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为全省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尤其是广大党员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为了让尹磊同志先进事迹更广泛地传播到我省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当中,各企业纷纷邀请报告团宣讲,旨在进一步提振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信心,为青海国有企业发展增添新活力、新动能。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8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人评价他说:
“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9在全国上下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之际,中央宣传部12月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提到朱有勇,就不得不提起他20__年两会在人民大会堂向中外媒体推销土豆的场景,面对媒体的人大代表朱有勇难掩脸上流露出的激动和自豪,手里抓一颗硕大的土豆,向大家讲述他在西南边境科技扶贫的故事。普通土豆不过鸭蛋大小,而他指导村民种的土豆比鸵鸟蛋还大,重的一颗就有5斤。通过种植冬季土豆,边陲村寨里村民的冬闲田变成了高产田、脱贫田,靠着这颗“神奇土豆”,贫困山区的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出身农家的朱有勇在曾经下乡插队的劳动中,体会到了因农作物病虫害带给农民和农业生产的苦难,后来的他考上云南农业大学,通过刻苦钻研农业科技,成为了农业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靠着长达20多年扎根冷门领域的研究,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植物病理专家,为世界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杰出贡献。
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就在20__年,已经功成名就的朱院士在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去最艰苦的地方扶贫。出身农家的他深知农村条件的艰苦,但是他毫不退缩,从昆明驱车14小时驶入西南边境的贫困山村,扑下身来,用自己的毕生所学助力祖国的脱贫攻坚大计。
扶贫必先扶智,治贫必先治愚。在这块素质贫困的边境山村,朱有勇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学习说拉祜语,带领他的团队一次次深入山野林间、用双脚走遍深山密林,为村民选择适合种植土豆的冬闲田,在冬季缺少蔬菜的季节种植出熟期早、薯形好、个大光滑、口感好的“神奇土豆”,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种上一亩即可脱贫,种上两亩直奔小康。至此,“神奇土豆”在朱院士的手里发挥出了巨大的魔力。
助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只是第一步,保证村民不再返贫才是扶贫攻坚的长久之策。为此,朱院士决定亲自开办技能培训班,免费吃住,免费学习,他带领着他的农民学员一起犁地、播种,享受丰收的喜悦。这个培训班不仅教授种植土豆,还教授蔬菜种植、茶叶种植、林业、畜牧业等多种适合在林间山区开展的致富产业。在他和他的团队的精准扶贫下,朱院士用他的实际行动将科研论文写在了祖国的西南边境脱贫攻坚主战场,用科技扶贫的丰硕成果谱写了一曲时代赞歌。
大山无言,一石一砾皆是见证。5年的时间,这位年过60、活力四射的“农民院士”,用“神奇土豆”将一片片常年闲置的农田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用科技扶贫的力量帮扶了我们祖国最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众。朱院士的双脚沾满了山野林间的泥土,汗水挥洒在脱贫攻坚战的战场,书写的脱贫传奇在远山之外续写。朱有勇的事迹启示我们,树立“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志向,怀揣一颗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用自己的生动实践书写出无愧时代、无愧历史的人生答卷。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0洪灾发生后,环江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刻启动基层党组织抗洪救灾应急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挂任龙岩、驯乐、长美、东兴四个乡镇党委第一书记的县四班领导亲赴洪灾一线,靠前指挥抗洪救灾工作;组织公安、武警、应急、消防、水利、国土等部门组成的抗洪救灾党员突击队共90多人,迅速奔赴灾情最严重的龙岩乡支持抗灾抢险;龙岩乡党委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奔赴一线指挥和参与救援,使抗洪救灾工作顺利推进。
7月10日上午,受强降雨影响,中洲河河水快速上涨,淹没了龙岩街四台区150多户房屋,汹涌的洪水对该片区的用电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危急之下,环江供电局抗洪救灾党员突击队12名党员队员冒着倾盆大雨冲进洪流中,果断断开了龙岩街四公变401开关,确保洪灾中不发生触电事故。龙岩乡党政支部和龙岩社区党员突击队40多名队员,在乡镇领导和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奔赴各个路口立牌设关卡,拉警戒线,挨家挨户敲门提醒群众紧急撤离。由于洪水来势凶猛,龙岩乡河堤附近有5户人家来不及转移,洪水很快将一、二楼淹没,5户人家只好爬上楼顶呼救,公安、武警、消防等党员突击小分队不顾危险,利用消防车、冲锋舟、橡皮艇等冒雨冲入洪水中,将受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经过党员突击队的奋勇鏖战,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一共安全疏散、转移群众420多人,无一人伤亡事故发生。
7月10日下午洪水慢慢退去,各村(社区)第一书记与乡镇政府党支部组织党员抗洪救灾突击队,进村入户了解统计群众受灾情况、宣传上级救灾政策措施、安抚受灾群众情绪、解除群众顾虑等。应急、消防、水利、国土等党员突击小分队奔赴各个自然灾害隐患点,排查因洪水导致的安全隐患,避免二次灾害事故发生。环江供电局党员突击队加强对龙岩街片区的低压线路和电表的巡视和检查,更换被水泡的电表和开关,顺利恢复龙岩街的学校和一百多户群众的供电。龙岩党政支部联合社区党员突击队发动群众开展灾后自救清洁行动,联系钩机、运输车辆对街道、受灾民房进行淤泥和垃圾清理运输,清理了淤泥和垃圾300多吨,疏通了龙岩街所有主要干道。同时组织人员帮助受灾严重的好多优超市整理、抢修受洪水浸泡的各类商品,挽回了5万多元的财产损失。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1要学习燕振昌同志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燕振昌同志始终把扎根基层的信念植入心灵深处,把永远听党话、自觉跟党走作为最重要的人生信条。早在青年时期,刚刚高中毕业的他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四改”工作中,继之又主动请缨担负起了生产队队长的重任,凭着踏实肯干的态度和业绩突出的表现,迅速赢得了广大群众和上级党组织的信任,短短三年就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随后,虽然有数次脱产当国家干部的机会,但都没有动摇他在家乡干事创业的决心。正是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燕振昌同志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水磨河村的发展和建设上,把火热的青春和整个身心献给家乡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学习燕振昌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忠诚党的事业,心系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要学习燕振昌同志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淡泊明志,夙夜在公,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追求。燕振昌同志常说凡事捂着蒙着迟早要出事,这是对“公职”的敬重;定期公布、审计村里的财务支出情况,这是对“权力”的敬畏;为自已规定的“五个不沾边”(钱不沾边、物不沾边、奖金不沾边、红白喜事酒场不沾边、烟不沾边),源于他心底无私。学习燕振昌同志,就是要以燕振昌同志为镜,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和利益观,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浮华所诱,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2大连车务段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突出“三学”方式,扎扎实实地开展向高明堂同志学习活动。
广泛深入学。这个段迅速召开了中层以上干部专题会议,党政正职在传达学习的基础上,分别对学习活动提出具体要求,责成党群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段干部职工中开展向高明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采取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科务会和专题会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高明堂同志的“四种”精神,深刻理解耐得住寂寞的政治品格、耐得住艰苦的实干精神、耐得住清苦的俭朴作风、耐得住诱惑的清廉风范的精神内涵,对照查找差距和不足,用“四种”精神指导工作,迅速把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局党委、路局的部署要求上来。
媒体阵地学。他们以段小电视台、段报和微信群等为宣传教育手段,充分利用媒体阵地直观易懂、受众面大的特点,组织段小电视台到车站采访党员干部学习高明堂先进事迹的体会和感言,在段微信群进行宣传。在段报开辟专栏,对三等以上车站上报的学习体会进行择优刊登,让高明堂先进事迹深入大每名干部职工心中,大力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同时,把学习高明堂先进事迹延伸到职工层面,采取班组学习的方式,由党支部书记负责组织班组职工学习,对职工的学习情况记录在《思想政治工作记录簿》中。
联系实际学。这个段把学习活动同巩固和拓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同做好中央巡视整改工作结合起来,同今年启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同强基础、挤水分、真为本、实为根工作结合起来,同推动全段当前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全段安全、服务、稳定等工作持续发展。段科室党支部以召开党员大会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先进事迹,联系工作实际逐人谈学习体会,大家纷纷表示,要提高思想站位,以高明堂同志为榜样,努力争做“高明堂式”的好党员、好干部,用务实、责任、忠诚,贯彻落实好总公司工作会议、路局“三会”和段职代会精神,全面完成全年奋斗目标,切实把学习高明堂同志的“四种精神”转化为实现“数字连车”目标的内在动力。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3他说,有信念才有目标,有诚信才有信誉,有关爱才有和谐,有付出才有回报。是的,邮政是这样,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
工作中不想上进的人,就是懒汉,懒汉是不会做好工作的。教学中从没有想把学生培养成祖国的栋梁将来的人才的意念,那你的教学工作至少是不会出色的。心有多大,目标就有多大。我常教育学生解好3+3+4=相聚的方程式,让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写下来装进瓶里,定时打开看,不断总结,不断反省。几十年来,收获也不少,喜讯一个接着一个,幸福一个连着一个涌来。但距离劳模相差太远了,我做得太不够了。
要工作做得好,精神状态要好,心态要好。一不抱怨,二不等待,坚定信念,知难不怕难,知苦不诉苦,无论什么事,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做好,就会有回报。教学工作年复一年,还是那道题,还是那篇课文,不能千年一律,不能照案宣科,要有创新,要低耗高效,要未雨绸缪,不能应付差事,简单传授知识,当一名教书匠。这是育人大事啊!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人活在世上,不为别人着想,不为社会做点贡献,还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多做点好事是善事,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责任,才对得起领导的厚望,才对得起人民的信任。
诚信是为人之本,只有真诚待人,真心帮人,真情感人,才能使每一个人心连心。教学中的诚信更为重要,老师失去了诚信,不仅失去的是自己的形象,更有害的是学生模糊了对人对世界的认识。教师的形象很重要,人格的魅力尤为重要,它能出教学效率,能带出优秀的学生,好人能带出一个个的好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或自己的弟妹一样去看待去教育。
邮政人何建忠还有许多朴实的话语,富含深刻的哲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按规章制度办事的人,就是一个好人。
人要帮人,要为人多做点好,今天你求我,明天我求你,风水30年轮流转。
人活一世,不能让人背后戳脊梁骨。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420__年新春佳节,正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而__县__镇__村__一家四口,却因为“新冠肺炎”来袭,纷纷踏上了“逆行”之路。
“好好保护自己,我们支持你。”这条短信,是__对女儿__上一线前的嘱托。
__是__镇__村党支部书记,女儿__是__市__附属医院一名医护工作者,儿子____县中医院120急救中心的一名司机。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只要党和人民有需要,我愿意听从组织安排,随时奔赴一线。”__在接到医院备战一线的报名通知,她毅然写下请战书。
经过十余天的紧张培训,她转岗进入发热门诊科,负责每天筛查疑似病人,一直住在医院未离开。
“我不后悔,能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我感到无比自豪。”为能轻松上阵,她把仅仅二岁的女儿留在了在__老家,由父母带着,想女儿的时候,就通过手机视频看看女儿,每次看到女儿在往自己怀里扑过来,嘴里说着妈妈我好想你的时候,挂断视频,__都会默默的擦干眼泪,又返回到了工作岗位。
“爸、妈,疫情防控需要,我要立即返回医院上班了,有可能一段时间都不会回家,不要牵挂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也要注意身体。”大年初一,__接到一个电话,匆匆和家人说了几句话就走了,__夫妇还来不及反应,儿子已经开车走了。
“平安归来啊。”__妻子在后面大喊。“没事的,我会做好防护,你们就等着我胜利归来吧。”__到医院上班之后,连续十几天奋战在一线,除了偶尔打个电话回家报平安,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回家看看。
__不仅是__村的党支部书记,还有另一重身份——一名从医35年的老村医。疫情发生以来,他每天早上,将防疫工作与村“两委”沟通安排后,只身前往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家中,为居家隔离对象测量体温,了解身体状况。在组织党员干部贴告示、放广播、发告知书等宣传资料后,紧接着又赶往村口,与村支两委干部会和,一同监控来往车辆及出入村民,晚上还要对返乡人员情况进行摸底汇总上报,一天下来,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
“你们家中有什么需要我们代劳的,尽管说就是了。”数日后,村民生活物资紧缺,为更好的服务村民,__当起了“快递支书”,每天通过微信群接单,将村民们的需求一一记录下来,而后联系超市送货,再挨家挨户送到村民手中。
__的妻子__患有卵巢癌,正在接受化疗,也正是需要家里陪伴的时候,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丈夫和儿女都奋战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根本就没有时间陪她。对此,这位深明大义的女人,不但没有责怪过他们,反而每天帮着丈夫整理疫情防控宣传资料,怕丈夫分心,还经常对丈夫说:你不仅仅是我的丈夫,还是医生,更是村里的负责人,你就是村民的顶梁柱、主心骨,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一线比我更需要你。
“我非常感谢爱人对我和儿女工作的支持。”__说,在生活中,妻子和儿女是他最爱的亲人,在战“疫”的一线,在“逆行”的路上,他们更是肩并肩的战友。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5疫情面前,党员当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总有一种人始终站在最前列、冲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扛起“为群众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线”的使命担当,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中高高飘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__镇派出所教导员台德祥正是这样一名代表,在疫情防控一线中,他始终冲在前面,履行着一名基层民警、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全力维护__社会安全稳定,当好人民群众的安全守护者。
迅速行动,他是疫情防控的“急先锋”
1月22日下午,__镇召开疫情排查动员会。会后,台德祥立即召集全体干警,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并安排民警利用有效的信息查询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全力做好配合。春节前后,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持续增加,疫情防控形势越发严峻。台德祥主动放弃了与年过七旬的父母春节团聚的机会,面对家人的担心,他说,“警情就是命令,我是一名基层民警,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要顶得上,党员干部要敢担当!”他这样说的,也这样做了。春节期间,他带领全所民警一起坚守岗位,在全镇范围开展人员排查,他自己也坚持做到每天与镇村干部和卫生院医务人员一起走村入户,开展“五个一”活动,为____返乡人员每人每天测量体温两次,确保身体各项体征平稳。同时,讲清利害,纾解情绪,做好对象户的思想教育工作。
广泛宣传,他是一线战斗的“主心骨”
为配合镇指挥部做好疫情宣传巡查工作,台德祥专门从所里抽出一辆警车作为镇指挥部专门宣传用车。他本人亲自出马,与镇指挥部工作人员一道每天到各村宣传开展“五个一”、“六小六起来”活动,指导各村在小路口合理设置劝返点。同时,利用宣传车在全镇范围不间断巡逻,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目前已向群众劝导简办或取消白宴喜宴16家。1月29日下午,接到县指挥部通知,称有人在长集高速出口驾驶__车辆下道,不听劝阻,执意要到__走亲戚。台德祥立即带领民警与卫生院医生一起赶到现场,经了解,__省宜昌市鲁某驾车带一家三口准备到__镇元圩村村民周某芝家拜年。鲁某对民警的劝阻非常不理解不配合,拒不接受劝返。台德祥让现场医生为鲁某一家人测量体温,同时向其宣传非常时期疫情防控法律政策,告知周某芝和鲁某若引起不良后果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劝说,最终将鲁某一家三口人成功劝返,消除了不安全因素。
严查违法,他是群众安全的“守护者”
紧抓重点区域防疫,台德祥带领派出所民警配合镇、村干部对镇内两家农贸市场实行“一日一消毒”,督促镇内三家宾馆做好消毒及记录工作,加强巡查力度,对不符合营业要求的明珠宾馆及KTV、930大酒店及宾馆进行了强制关停。同时,他多次召开全体民、辅警会议,传达县公安局有关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确保防疫期间涉及妨害公务、阻碍执行职务、寻衅滋事、传播虚假信息类警情得到快速有效处置,保证全镇境内疫情防控工作紧张有序,社会秩序稳定。
当前,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仍然在防控第一线奋战,台德祥同志也是__镇广大党员干部的一个缩影,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还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担当作为。有着这样一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党员队伍,一定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6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用的还是苏联较为落后的炼油技术,难以炼取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轻质油产品。流化催化裂化作为当时炼油工业的关键技术,但国外一些国家封锁了最新技术。这类装置在全世界仅几十套,时年34岁的陈俊武作为我国第一套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师,为了完成任务,常常一天伏案十几个小时。终于有机会去国外学习这项技术。
陈俊武:短短半年时间内把它的资料尽量变成胶卷,胶卷拍了400卷,另外我们还拿到很多图纸资料,也记了很多笔记。
“取经”回来的陈俊武和技术人员干脆住进干馏炉旁的简易房里,睡大通铺,争分夺秒设计适合中国使用的一整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由上百套仪表、数千个阀门、近两万米粗细管线组成。
经过1300多个日夜攻坚克难,陈俊武终于带领团队完成了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发和建设,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实现了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带动国内炼油技术一举跨越25年,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陈俊武:那时候是国家困难时期,我们当然也得咬着牙,克服困难熬过去。
工作了70年,时至今日,他依然在“想方设法地创新”。
陈俊武: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不断地在科技前沿奋斗,努力创新,目标就是要做一个受人民欢迎的科学家。
陈俊武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攻坚克难,急国家之所急;矢志创新,与国家共奋进,这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使命担当。陈俊武70载奋斗人生,因与祖国同频共振而更添荣光、更加精彩。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7“让我去,我年轻,抵抗传染病的能力比老同志强!”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铮铮誓言,有的只是一个党员的热血与使命,她甚至没来得及和家人商量,就这样义无反顾冲上了防疫的最前线……
指针倒回至20__年1月27日,这天是大年初三,已经主动值了两天班的她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就接到了单位的紧急通知:疫情严重,迅速行动!一个个紧急的工作任务让她没有犹豫的余地,从大年初三开始,作为县科协办公室主任的__便主动要求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刚开始她只被安排在办公室整数据、写材料、传指令,但眼见形势越来越严峻,她坐不住了,她想上最前线,她想去增援,她想用自己的力量,跟这个可怕又可恨的病毒来一场正面较量!
正月初十,__疫情通报:桥东__社区新增两例确诊新型肺炎病人!这不是个好消息,因为__社区正是科协的管控阵地,她心一紧,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必须去!
就这样,__被派到了__社区的__进行防守,而这里,是一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小区,防疫任务十分重大,为了居民的安危,她不允许自己有一丁点差错!这十多天来,她每天都坚持对小区居民逐户逐人大排查,哪一户哪些人是常住人员,哪一户有人“突然”回来了,哪一户又有人外出了,她都要反复核实、做到心中有数。终于,疫情数据摸准了、防控宣传到位了,新增病例没有了,本该高兴的她却觉得总少了些什么。
对,紧张感!对小区居民的出入管理,__一直是严格按照县防控指挥部要求执行,但她发现,这两天,下楼溜达的居民多了,外出采买的也多了,大家心态放松了。这可让__急得不得了,这意味着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2月12日,接指挥部指令:所有小区一律实行一户两天派一人次出门采购生活用品。接到通知后,__和同事们连夜将各家各户的出入凭条制作出来,并精准分发,一边发一边认真叮嘱: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请您注意防范、谨慎出门!一天下来,脚乏了、口干了,她却觉得累并快乐着!
其实,这么多天,她也有过心酸,有过沮丧,甚至有过想放弃的念头。她的爱人是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自大年初一接到任务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她的女儿才十个月大,因为怕病毒传染,她不得不狠心断奶,将女儿交给奶奶带去岳阳,小小的孩子从没有这么久没见妈妈,每次开视频,女儿小小的脑袋一探出来,思念便让她泪流满面;她的舅舅一家是小区的居民,因没有出入凭条被她坚决阻拦下来,抬起头却看到了舅妈一脸的不理解和惊讶……但特殊时期,她必须咬牙坚持!为了不给政府添麻烦,有时遇到“难缠”、不讲理甚至一意孤行的居民,她也只能积极调和、好言相劝,她明白,大环境下不能再添新乱子了,一定要稳住人心!
很难想象年纪轻轻的她,工作起来却如此干净利落,也很难想象作为一个妈妈的她,却有如此的胸襟和力量。自打她读完硕士研究生,却毅然放弃外面高薪的职业,选择回来报考公务员的时候,在__的心里,就早已筑牢了为家乡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而现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她对初心的守望!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8战争时期,他拿起枪杆,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英勇作战;
和平年代,他放下功名,在烈士陵园里坚守,守护英灵。
在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通化市,60多年来,军功赫赫的老兵徐振明,毅然放弃过舒坦日子,主动为杨靖宇将军守陵,退休后又把岗位交给儿子,父子两代守护英雄,也守护着中华民族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精神高地。徐振明经常说:“将军是民族英雄,为将军守陵,此生不改!”
初心:为人民保家乡 浴血奋战不退缩
深秋时节,杨靖宇烈士陵园内层林尽染,一片片红叶迎风作响,仿佛在诉说那段血与火的岁月。95岁高龄的徐振明虽然行动不便,但还是喜欢坐着轮椅到陵园看看。
徐振明还记得1942年在山东老家参加八路军的日子,那时他不到17周岁。新兵培训时,两年前牺牲在林海雪原的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将军,成为他心中的英雄。“我们听后特别感动,发誓要向杨将军学习,保家卫国、抗战到底。”徐振明说。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深受杨靖宇精神鼓舞的徐振明勇敢作战,日照、诸城、高密、莒县等地都留下了他与日寇战斗的足迹。在莒县阻击日寇突围的一次战斗中,他被炮弹击中背部,苏醒后坚持参加战斗,荣立一等战功。
日本投降后,徐振明参加了解放战争。1950年10月,徐振明又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参加了松骨峰阻击战、“394.8”高地战等战斗。战斗结束后,徐振明再立一等功。
使命:深藏功与名 为英雄守陵
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牺牲18年整,通化浑江东岸的山冈白雪皑皑,各界人士隆重举行公祭安葬大会,抗日英雄长眠在他生前浴血奋战的地方。这一年,徐振明随部队返回通化,随即以营职干部转业。
对于胸前挂着一块块勋章的徐振明来说,本可以选择过舒坦日子,但他却做了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为杨靖宇将军守陵。于是,听着将军事迹成长、从“娃娃八路”到“战斗英雄”的徐振明义无反顾来到陵园,成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面对众人的不解,徐振明说:“全国那么多人崇敬杨靖宇将军,只有我有机会为他守陵。我既是自己在守陵,也是代表牺牲的战友为杨将军守陵。我守在陵园,感觉还跟战友们在一起……”
初到陵园,工作人员不过三四人,面对艰苦的条件,徐振明事事带头干。当年的同事韩加本还记着,修缮陵园时,徐振明带大家到陡峭山坡上移植崩松,一点点抠土、一棵棵拖下山,辛苦又危险。当时大家不理解:栽什么树不行,非得要崩松?几年后,当一棵棵笔挺向上、锥形树冠的崩松整齐成林时,人们才明白徐振明的良苦用心。
韩加本说,徐振明的较真,除了看护陵园外,更体现在他想让更多人了解抗联历史和英雄精神。那些年,他带领工作人员深入长白山原始森林,追寻抗联战斗足迹,丰富馆藏内容。懂他的人心里都明白,这份较真的背后是对英雄的崇敬。
传承:子承父业 精神永续
说起父亲劝自己接班时发生的争吵,徐永军还记忆犹新。1980年徐振明离休,但对陵园放不下心,就劝说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尽管从小跟随父亲在陵园长大,但徐永军从没打算接父亲的班。经过三次长谈,徐振明终于说服了儿子。“我妈也说,为英雄守陵,接革命的班比挣钱光荣。”徐永军说。
到陵园工作后,徐永军对杨靖宇的事迹了解越多,就越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这些年,也有工作调动机会,但徐永军没答应。他说,为英雄守陵,虽然清苦、寂寞,但安心、踏实。
60多年来,父子接力守护陵园,也见证了陵园变化。20__年政府出资建立东北抗联纪念馆,还建了官方网站。如今,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杨靖宇烈士陵园年接待10余万人次。前些年,徐振明经常为学生和部队官兵上革命传统教育课,他以亲身经历,为孩子们和官兵们讲述那些感动过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从一个人到两代人,徐振明矢志不渝守护着中华民族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精神高地。
时代楷模徐振明先进事迹学习心得2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代表着前进奋斗的方向;一个楷模就是一座丰碑,凝聚着汹涌澎湃的力量。连日来,革命战争老兵、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徐振明同志为榜样,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到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实践中。
“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那些为祖国作出牺牲奉献的人都值得我们铭记。”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新闻宣传处处长隗公海说,徐振明的先进事迹在吉林省广大退役军人中引发强烈反响。下一步,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将以学习徐振明同志事迹为契机,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热爱部队、敬重英雄的良好氛围,落实好各项优抚保障政策,维护好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让他们时时处处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同时,号召全省广大退役军人要以徐振明同志为榜样,退伍不褪色,离军不离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为吉林振兴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徐振明是一名坚守信仰的共产党员,是一个铁骨铮铮的革命战士,是一位默默付出、甘于奉献的英雄,是我们的榜样。”吉林省军区警卫某中队战士李文婧由衷地说,“我要在徐老的事迹中汲取前行力量,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不辜负组织和战友的信任,珍视岗位,积极工作,用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军人。”
长白山管委会民政局综合科孙圣权说,“徐老转业后放弃了相对轻松的工作,毅然选择为杨靖宇将军守陵,用岁月诠释老兵精神,用守护传承红色基因。我们要像徐振明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做党的忠诚卫士、群众的贴心人。”
通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转业干部洪立全表示,作为转业军人、一名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他要以徐振明为榜样,树牢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服务的宗旨。“我们要把徐振明老人的精神传承好,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为推进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红色接力棒’在我们手中代代相传!”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18级护理二班姬美同这样说。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上一篇:山楂树之恋观后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