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评价的个人体会
以前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看成绩。期末考试的时候,只要是成绩好,那整个学生便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了!主科是这样,品德课——这个在小学里被视作无足轻重的课程就更是如此了:只要品德考试成绩优秀,那么个人的整体素质和修养也肯定是优秀了!哪来的品德评价呢?反正,我们学校连品德课都形同虚设,更别提什么对学生的品德评价了!
我觉得这很牵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代表其它各方面也好吗?不一定!比如,班级第一名的学生,他可能有自私、不合群等各种性格缺陷。如果老师一味地认为他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的话,就会忽略对他不良性格的重新影响和塑造,而他本人又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那么,他的这些性格缺陷也许就会和他相伴终生了,这将对他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多么深远的负面影响啊!
新修订的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的目的和原则,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评价的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与生活能力提升”。可见,评价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原则较之以前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通过学习,我觉得应改变以往狭窄的评价观,评价重心应从过分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有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所以,作为一个品德课老师,我们要立足现实,加强学习,将发展性评价这种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吸收和内化,重视发展、重视过程,使自己的评价观真正得到转变,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评价行为。
关于学生评价的个人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