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知识百科>民俗>风俗习惯

小年夜吃什么 不同地区小年夜的习俗

更新时间:

小年夜,汉族传统节日,即汉族传统的祀灶日,。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夜。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南京地区是正月十五,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人们称为"小年",意味着一年的结束。

小年夜的习俗

过去,过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

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就是 “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汉族民间称“灶王爷”。

相传灶王原来是一个叫张单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贤慧女子郭丁香为妻,后又休弃续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懒做,不久就把张家财产挥霍一空,改嫁他人。张单家境败落,又遭火灾,双目失明.沦为乞丐。一天,他乞讨到一户人家,主人给了他热汤热饭,后发现施饭者就是他休弃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难当,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为灶王。

柳腔戏《张郎休妻》、茂腔戏《火龙记》都是说的灶王爷这段故事。

灶王最初只管火,后来受天帝委派为掌管一家的监护神,被封为一家之主。他权力很大,却连个土地庙大小的庙宇也没有,只有一张画像(木板印制的年画)贴在灶墙上。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东厨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灶时要摆上枣和糖瓜等果品,糖瓜是用大麦发酵糖化而成的食品,据说是让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说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说好话不说坏话。焚香祭拜后,将旧灶君像揭下焚化。换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爷上天找玉皇大帝汇报去了。

祭灶时还要供上碗面汤(面条),俗话说:"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顿杂面汤。"杂面汤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这种粥,是为了让灶王爷多说好话。

灶王腊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来,就算完成汇报任务,带着吉祥保佑一家过平安日子了。

如今,祭灶王的人越来越少了,但过小年吃糖瓜的习俗仍在汉族民间盛行。

腊月二十三日以后,人们开始打扫庭院、居室,清除积垢,置办年货,制作节日食品,一直要忙到除夕。

补充:小年夜那天传说是灶王爷升天回宫的日子,这天在北方地区传统的做法是糊两个褡裢似的纸袋,一个里面装的是毛驴的草料和豆子,一个里面装的是灶王爷的盘缠和干粮,在灶王像前烧掉,同时还用那种棍棍糖(一般用球状的,只是原料和棍棍糖一样)在火炉炉口糊一圈,听大人讲是为了糊住灶王爷的嘴,让灶王爷在天上不要乱说,只说好听的。一般灶王爷像前的对联是这样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小年习俗之祭灶王

祭灶王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所以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 祭灶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 “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祭灶时,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小年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也被称为“司命菩萨”、“灶神”、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并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灶神初为女神,或称是老妇,或称是美女,说法诸多。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两旁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到每家的监察官,到了腊月二十三便要升天,去向上天的玉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帝听后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所以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要“祭灶”,祭灶时要陈设供品,香烛,供品中最突出的大多是是糖瓜,晋北地区则习惯用饧,(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吃后嘴被糖、饧粘住,让灶王爷甜甜嘴,上天说好话,不向玉帝说坏话,免生是非。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们的事情。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则叫做“接灶”。

小年习俗之扫尘土

即扫年,实际上就是进行家庭环境卫生的清理。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传统上,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1.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2.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 扫尘,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是民间生活中的第一位。旧时每年小年,家家户户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来代替旧的:约莫16开纸张大小,上部绘一座宫殿,书“广德宫”,中间为神像,像下有五个小孩捧铜钱、元宝,寓意“五子登科”“招财进宝”,左右联为“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

祭灶神的贡品不需鸡鸭鱼肉,更不需牛羊三牲,只需祭上一些“糖瓜”, 让灶神尝点儿甜头,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还给灶王爷的坐骑准备清水、料豆、秣草等。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祭灶风俗由来已久。《礼记·月令》云:“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灶径即灶边承器之物,以土为之者。那时祀守被列为五祀之一。《战国策·赵策》云:“复涤侦谓卫君日:臣尝梦见灶君,”唐罗隐送灶诗亦有“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的名句。在两千多年前已有祭灶之礼,且历代相沿成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的祭灶活动越来越少,习俗多留在了乡村。如今的现代人,更多的人用品尝糖瓜,来度过小年节令。此外,饺子、火烧也是小年的特色节令食品。

小年习俗之剪窗花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贴窗花是古老的汉族节日习俗,新春佳节时,中国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汉族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内容简介书中所展示的民艺品是作者近20年征集的心血,也包含着课题组成员近几年的汗水,每一件物件都能讲出一段故事,说出一番感慨,留下一些思考。我们力图把采集到的每一个民艺个案的第一手素材,带着采风时的泥土,带着艺人制作的温度,呈现到读者的面前。

剪窗花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博士主编的《中国民艺采风录》丛书之一,由河北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它图文并茂,用大量的实物资料、摄影图片和记录文字资料,展示了民间剪纸以及民间艺人的风采,使大家对民间剪纸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借“民俗艺术节”之际展现给大家一起分享。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民间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工具、剪刻技艺、装饰张贴要求以及不同的窗花如婚庆、寿礼、节令、戏曲故事、生活百态等所展现出的各民族的独特民族风情等,附大量彩色、黑白图版。

目录一 、剪纸作样

(1) 金银平脱。

(2) 最早的剪纸。

(3) 剪纸艺术的发展。

二 、刻镂剪裁

(1) 剪刀纸张。

(2) 装饰张贴。

三 、喜事喜花

(1) 婚庆窗花。

(2) 寿礼窗花。

(3) 节令窗花。

(4)戏曲故事。

(5) 生活百态。

四 、剪出个红彩绿窗花

人物故事

小年习俗之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古代的汉族民俗文化。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用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是春节前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小年因为各地的习俗不同,有的地方是在腊月二十三过,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习俗有很多,主要是扫尘,祭社等。今天小编就告诉大家小年的习俗有哪些,过小年有什么习俗。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 “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新春开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贴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春节贴春联的汉族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阉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网上有很多人片面认为,春联一定是上仄下平收尾。其实,这种说法就好比说女人一定长头发一样,以偏概全。春联的创作和其它文体的创作一样。同样要讲逻辑,语境,布局,顺序。平仄就好比领带,对春联只有装饰作用。

春联,如果按尾字区分上下联则有

一,上下同仄收尾,如春联“一顺百顺事事顺,千好万好年年好”,把握语境才能区分上下联。

二,上下同平收尾,如春联“岸。

上麻叶,伸绿掌要啥。池中莲藕,握红拳打谁”,弄明白语序才能区分上下联。

三,上平下仄收尾春联“妹妹我思之,哥哥你错了”,弄明白联语逻辑关系才能区分上下联。

四,上仄下平收尾春联“祖国山河壮,神州景物新”,这是上仄下平收尾对联,但这种对联区分上下联不能单靠平仄。

小年习俗之赶乱婚

每年腊月二十三到除夕这几天,都有不少朋友举行婚礼。这个时候婚嫁,在民俗中称之为“赶乱婚”。

一、什么是“赶乱婚”?

赶乱婚,是流行于某些地方的习俗。说的是,过了小年(腊月二十三)之后,到过年前的这几天,诸神上天,百无禁忌。娶媳妇家女儿不必选择吉日良辰,哪天都可以,因为有不少人家会选在这段时间举行婚嫁,比较婚论,俗称“赶乱婚”。

二、“赶乱婚”习俗是怎么形成的?

旧时,之所以有赶乱婚的习俗,张恕老师认为,大抵是因为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民间有“过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爷上了天 ”的说法,人们觉得诸神上天了,顾不上管世间的这些俗事,大家可以趁机不用讲究的太多。

另一方面,旧时习俗,订婚后的女孩,就属于男方家的人了。不少地方讲究,每逢过年过节,男方家必须要给岳父家送礼,一来是对岳家应有的礼数,二来还要负责女方的衣着首饰。这笔支出,对穷人而言也是不小的,所以往往在订婚之后就巴不得当年把媳妇娶回家,免去这份支出。

再一个方面,以前办喜事是两个家庭的大事,不像现在婚礼只请客人在饭店吃一段饭,而是新郎新娘两家都要在家中大宴亲朋,整个办喜事的过程,最少要持续三天,有的甚至更多。这就势必需要大量的蔬菜禽蛋、猪羊牛肉、鱼虾海鲜、以及各种主食等食物。但以前的物质不丰富,一般人家都不具备储存、保鲜的条件,所以人们更愿意选在秋冬季,天气寒凉利于准备宴席。尤其是过小年之后,剩下的食物正好过年,免去了另外花钱。这点,对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人家来说,是很重要的。

三、赶乱婚真的可以不必在意日子吗?

虽然旧时赶乱婚的人家不少。但一般有条件的人家,是不会“赶乱婚”的。旧时,夫妻关系的建立,被视为是父子人伦、君臣礼义的先导基础。所以做为终身大事,婚姻嫁娶的日子,是必须满足趋吉避凶的。如果说,赶乱婚是因为小年后诸神上天,无所顾忌;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吉神、喜神也上天了,没有吉神、喜神,趋吉的目的就满足不了,喜事也会减少“喜”的色彩。而且,婚姻嫁娶择吉日,一般是以新娘的生辰八字为主,并参考新郎及双方父母的生辰八字来决定的。这样选出的日子,才是最适合、最有利于婚嫁顺利、婚姻幸福的。赶乱婚习俗不看这个,怎么可能利于婚姻呢?万一要是日子对婚嫁双方不利的话,事关终身,怎么得了?所以,张恕老师建议,现在生活好了,有条件的朋友最好还是别赶乱婚了。

四、参加婚礼的人要注意

对那些已经接到请柬,即将参加婚礼的人,张恕老师提请某些朋友特别注意,在新娘上、下车,拜天地的时候最好避开。这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朋友是:孕妇、八字体弱的、感觉自己运势不太顺的。

小年习俗之沐浴理发

过小年这天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有钱没钱,理发过年”,16日是小年,按照北方习俗,在小年儿当天,大人小孩都要沐浴理发,迎接新春的到来。

在生活中,由于旧观念的常识,往往很多人都讲究老人家那套话,说什么洗多了头,会不好,天天洗,还会掉头发之类的话,尤其喜欢说那些月子里的妇女,没过一个月,不能洗头,洗了后,老了就会头疼,身体很差,经不得风吹等等,其实并不这么认为,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相反只会有害。其实勤洗头才会有好处。

在当今社会里什么人都有,有的喜欢天天洗澡洗头,而有的人却不会天天洗澡天天洗头的习惯,不会勤洗的人,部分是因为旧观念的常识说法,有的是因为个人卫生习惯而定,一个懒的人不会有天天洗的习惯。所以一个人健康卫生习惯因人而异。

有些地方常年比较的冷,洗头的机会也就不多。偶尔也就是几个月洗一次或两次,而有些地方常因为水资源的问题缺乏条件,有时洗头有时不洗,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当然除了这些主要还是个人卫生问题。

有些地方常年受到自然外界环境的污染侵害。如果头发得不到及时的清洗过程,不但会使头发有异问,常因这样还会堵住头发毛囊,出现头发一些问题,如头屑 啊.断发啊.头皮过敏啊等等,加上些外线的照射更加使头发受到侵害。相反如果能够天天进行洗头只会有益而无害。

生活中有些人常常说: “为什么每洗一次头,就会掉好多的头发,会不会是因为天天洗头发的原因“,其实不,因为每个人的发质不同,有的人是因为缺乏营养而导至脱发的原因。头发发根都是长在头皮深层的,不会因为洗发而脱头发的,当然洗头发也要得当,有些人洗头后就用吹风机使劲吹啊使劲抓啊这样掉发也会很厉害的,其实天天洗头只会对头发.头皮起到保护作用,会使头发更加健康。

勤洗头发的人,不仅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还能起到新陈代谢的作用,常用梳子梳理也会有好处,多梳只会有益无害。

小年夜地方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

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

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

台湾则忌舂米,据说会有把风神捣下来之虞,恐怕给来年带来风灾。

小年是我国传统节日,被视为过年的开端。小年日期在不同的地方有所不同,分别为: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相传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就是说,官家是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小年是我国传统节日,被视为过年的开端。小年日期在不同的地方有所不同,分别为: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相传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就是说,官家是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慢慢地,因北方受官气影响较重,民间也就把小年定为腊月二十三;而南方还是保留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习俗;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

含义为屠宰牲畜﹑家禽﹑野生动物等。《搜神记》、《柳毅传》等书中均出现过宰杀一词。该词的英文为slaughter。

宰鸡:宰杀活鸡,要把气管、血管割断,然后倒提合血流尽。如果血不放尽,肉质会变红,烹调后有血腥气。退毛要在鸡完全死后(脚不再动)进行,否则肌肉容易产生痉挛,毛不容易退净; 如果鸡死的时间过长,毛也不容易退净。退毛前,必须用

沸水把整只鸡烫过。冬季,水应该滚沸;夏季水温达到80~90度就可以了。在宰鸡之前,先给鸡灌些酒,宰杀后放在开水里稍浸一会儿,然后拔毛,就比较容易退干净。

宰龟:有种杀法:就是同原来王八的杀法一跟筷子挑逗它咬 咬住后拖起来 用刀、斧子一类的利器直接把伸出来咬住筷子的脑袋砍掉 用盆接住流出来的血然后去壳洗净

宰兔:特别注意的是兔子的膀胱,要是膀胱破了,你这只兔子就别想吃了,整个兔子煮出来都是臊的。要想得到整张兔皮,一般都是电晕兔子,不过电击很危险,你可以用木槌敲击兔子的天灵盖把兔子敲晕,不要用金属的,流了血就脏了兔皮了,击晕兔子之后,然后从兔子的脚后跟开始,先拉一个口子一直拉到肛门处,然后从这个窟窿里整个将兔皮拨下,拨下后,给兔子开膛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膀胱还有胆,膀胱和胆破了,整个兔子就都没法吃了,不是不能吃,是一个煮出来骚的不能吃,一个煮出来苦的。在有,兔肉适合和别的肉一起煮,和什么肉煮出来就是什么肉味。我以前在兔子专门的宰杀场看过,农民先用电锤把兔子都电晕了,然后再把兔子后腿掉在钩子上,流水线,然后后面的工人从后腿开口,在后面的工人顺着一拨,整张兔皮一下子就下来了。

河南有些地方小年夜忌讳捣蒜

1、【释义】频频磕头貌。

【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那 吴典恩 慌的磕头如捣蒜。”

《红楼梦》第七一回:“那小厮听了,只得也从树后跑出来,磕头如捣蒜。”

2、【释义】擣蒜:五代 时 秦雍之间称地方官的勒索行为。

【出处】《旧五代史·唐书·安重霸传》:“先是 秦 雍 之间,令长设酒食,私丐于部民者,俗谓之‘擣蒜’。及 重霸 之镇 长安 ,亦为之,故 秦 人目 重霸 为‘擣蒜老’。”

捣蒜器:一种中国家庭必备的厨房日用小商品。

其外形呈碗状,多为陶瓷制品,佩戴一个小型棒槌。使用时,将蒜瓣放入碗状容器中,用棒槌根据需要将蒜瓣捣成不同程度的泥状,即俗称的蒜泥。

捣蒜器:一种设计美观合理方便实用的捣蒜工具

其外形呈圆盘状,塑料制品,由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分别有牙齿,将蒜捣碎。解决了捣蒜容易溅出蒜沫的问题 ,而且速度非常快。10秒钟就可以将蒜捣成蒜沫。

台湾小年夜忌舂米

舂米是把谷子放在舂米桶内用舂米杵砸出壳的过程。

舂米chōng mǐ词义: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去壳的过程,舂出来的壳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我们吃的白米,舂米的工具有点像捣药罐,有一个棒槌、一个盛器。用棒槌砸谷子,把米糠砸掉。

例如:舂药

翻开《潮汕歌谣》,里面有不少关于挨砻、挨磨、舂米等民俗事务。反映了旧时代人民生活的痛苦,寄托改变悲惨生活的愿望。如:共嫂挨砻共嫂舂,给嫂掖糠满头湮。

共嫂挨砻共嫂筛,给嫂掖糠满头台。

后台亦有深河水,跳落河水哭哀哀。

挨呀挨,挨米来饲鸡……饲猪还人债,饲牛拖犁耙。

又如

臼头舂米心头青,怨父怨母怨大家。怨我爹娘收人聘,叫我细细怎呢会理家?

臼头舂米目圈红,怨父怨母怨媒人。怨我爹娘收人聘,叫我细细怎呢会做人?

臼头舂米伤着腰,夫婿听知匆匆潮;寻无乌鸡来补腹,寻无杉板来押腰。

臼头舂米伤着脚,夫婿听知走来哈;寻无乌鸡来补腹,寻无杉板来押脚。

挨砻磨谷子,臼头舂米是繁重的劳务。从前,一个四、五口人的普通农家,每次挨砻要磨几箩谷,每月要舂米三、四臼。每次舂米要背着用生铁做的碓头,加上碓身百斤重。舂米时,用脚踏碓,碓头起落够吃力。要舂白一臼米,最少舂了三百下,要花近一个钟头。不少人舂得大汗淋漓,喘气不已。

历来女人嫁人,做了人家媳妇,就要干着这种挨砻舂米挑水的家务活,这些粗活很苦,无怪乎《歌谣》唱出妇女的心声:“臼头舂米目圈红”“叫我细细怎呢会理家”。

舂米,谈不上什么工艺,过程也并不复杂,但绝对是个力气活。一口臼,用一块大整石慢慢凿成。它形同一只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径不小于 70 ~ 80 公分。一只大的石臼,一般要四个人才能抬得动它。臼内凿有锣纹,臼的身子须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贴平,以便于清扫。在臼的上面,架着用一棵大树段做成的“碓身”,“碓”的头部下面有杆杵,杵的嘴子上按了铁牙。“碓”肚的中部,两边有支撑翘动的横杆,就像玩杂技的“翘翘板”中间支撑那玩意儿,“碓” 尾部的地下挖一个深坑,当把重心移到“碓”尾并将其向坑里踩压下去,“碓”头即抬了起来,然后舂下去,抬起来,再舂下去,就这样机械地重复,便是舂米。碓臼上面横着一根木杆或竹杆,供舂米的人扶手。熟悉的老手,有时会连续不断跑跳着舂了起来;有的还在“碓”头上绑块石头加重,舂起来更有力。这样的舂法,用了巧力,加快了速度,也可能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太平御览》就曾有记载:“后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桓谭《新论》)但一臼米舂下来,人早已经汗流浃背。所以,舂米是男人们的活,而且一定是很有气力的强汉子才能够胜任。


小年夜吃什么 不同地区小年夜的习俗相关文章:

小年夜吃什么 不同地区小年夜的习俗

小年夜,汉族传统节日,即汉族传统的祀灶日,。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rdquo...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