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知识百科>人群>婴幼儿

宝宝尿床父母不必过分纠正

更新时间:

尿床是孩子的特权,但这项权利却有“有效期”。如何能让他们在“有效期”内学会自己上厕所呢?婴幼儿时期,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对尿意的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限,所以容易发生尿床的现象,而随着各器官发育的逐渐完善,尿床问题一般都会慢慢消失。只不过,在这期间,家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锻炼。哈尔滨空军医院遗尿症医院黑龙江遗尿症治疗中心李主任给大家详细讲解孩子尿床习惯应该怎么改。

第一阶段(1-1岁半以前),随天性,想尿就尿

1岁半以前的宝宝身心发育有限,尿床和尿裤子无法避免。所以家长尽量随孩子天性,让他们想尿就尿,想拉就拉,不必过于着急训练孩子上厕所,因为过早训练可能会造成宝宝的心理负担,使亲子间关系变紧张。不过,在宝宝还没有学会理解排便前,家长看到他们尿湿或排便弄脏裤子,就应有意识地告诉他:“宝宝尿了”、“宝宝大便了”,以培养其理解能力。

第二阶段(1岁半-3岁),进行行为指导

宝宝长到1岁半以后,一般都能灵活坐、站、行走、蹲、起了,这说明他们的肌肉神经已有了一定的发育。从生理上看,他们开始能够控制便便或尿液的“存”与“放”;从心理上看,宝宝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了解去厕所是什么意思。因此,此时应该有意识地开始对宝宝进行上厕所的训练。

家长要仔细观察,发现宝宝在游戏时突然不动了,或在活动中突然用手摸着腹部、出现哭闹等情况,就说明可能是有了尿意。这时,家长可以把宝宝带到厕所,指着便盆问他:“是不是要尿尿呀?”如果宝宝点头,家长便可以教孩子脱下裤子,蹲下自己解决。如果宝宝顺利完成排便,要给他鼓励和称赞;如果宝宝一时没控制住,弄脏裤子,家长也不要大声责备,以免让他们产生挫折感。若是宝宝有了尿意,又一时排不出来,家长可以试着打开水龙头或口头发出“嘘嘘”的声音,用这种辅助效果帮孩子排尿。

1-3岁的孩子,由于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一般以行为教育为主,即以示范性动作让宝宝模仿。比如大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上厕所,让孩子学着模仿。家长在发现孩子尿湿裤子后,不要立即给他换,因为这很容易给孩子一种误导,以为解决排便的办法就是这样。应该把孩子带到便盆前,指着便盆告诉他要怎样解决。

一般来说,3岁前的孩子尿床很正常,所以这段时间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尽量避免弄湿床铺,但不能刻意要求他们不尿床。比如,睡觉前,不要让宝宝喝大量的水或吃过多的水果;夜里固定给宝宝把1-2次尿。如果用尿不湿,则要按固定时间看一下尿不湿的情况。

第三阶段(3岁以后):让孩子慢慢克服尿床

孩子3岁后,家长可以每次把把尿的时间从原来固定的时间点逐步往后延,先半小时,再1个小时、2个小时。这样能够慢慢锻炼宝宝膀胱的储尿能力,使他们逐步改变,直到天亮才会下床排尿为止。


宝宝尿床父母不必过分纠正相关文章:

宝宝尿床父母不必过分纠正

尿床是孩子的特权,但这项权利却有“有效期”。如何能让他们在“有效期”内学会自己上厕所呢?婴幼儿时期,孩子神经系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