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技巧 行立坐卧4姿势能养生
目录:
第一章:养生小技巧 行立坐卧4姿势能养生
第二章:养生小技巧 中医“辨汗”能识病
第三章:养生小技巧:养生根本在于平衡
不要认为养生是一个枯燥无味的事,只能死板板的按一些大道理去做,要知道养生也是有很多小技巧的哦~就连走路、坐姿中都有大学问!
养生小技巧 行立坐卧4姿势能养生
人的一生就是在“行立坐卧”这四个基本姿势的转变中度过的。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养生这项“大工程”,养生专家建议,不妨从每个姿势、每个小动作做起。
行:抬头挺胸是精髓
正确姿势:“抬头挺胸”,是正确走路的精髓。
养生小技巧:走路时可配合一些小动作,如拍手5分钟、揉揉腹部等。肾不好的老人还可以踮起脚尖走5分钟,通过按摩前脚掌内侧和足大拇指来温补肾阳。
立:歪七扭八很伤身
身体歪七扭八是错误站姿的通病。站姿不正会影响内脏系统的正常代谢。
正确姿势:平衡是正确站姿的第一大要义。“站如松”还有“轻松”的含义,站立时可以双腿微曲,两手自然平放。
养生小技巧:闭上双眼,头朝天做个深呼吸,练习肺活量;可以双手十指相扣举过头顶撑撑身体。
坐:全身拍打健健脑
久坐本就是现代人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颈椎病、肩痛、腰背痛、静脉曲张、眼部问题等都是因错误坐姿引起的。
正确姿势:推荐一个“123”原则。“l”指1个数据——60厘米,说的是眼睛离电脑的距离应在60厘米左右;“2”是两个帮手,一个是借助靠垫帮助身体紧靠在椅背上,另一个是借助书本、木盒等物将电脑“抬高”,保证视线落在电脑中央偏下一点的地方;“3”则是正确坐姿不可缺少的3个直角,即手臂在肘关节处要形成直角,大腿与后背要形成直角(后背应紧靠椅背),双腿在膝盖处形成直角。
养生小技巧:全身拍打法是最好的“健脑功”,能让你紧张忙碌的精神放松下来。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每坐40分钟,一定要站起来走动走动。
卧:向卧佛学好三点
半躺着看电视、蜷缩在沙发里。这些姿势可能会导致呼吸不畅,给脏器、肌肉等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从而引发更多的健康问题。
正确姿势:学习卧佛,一是右侧卧,这种姿势尤其适合老年朋友;二是“卧如弓”,两腿自然弯曲;三是平心静气,排除杂念的心境。
养生小技巧:睡前平躺在床上,可以揉腹部健脾胃。
人的一生就是在“行立坐卧”这四个基本姿势的转变中度过的。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养生这项“大工程”,养生专家建议,不妨从每个姿势、每个小动作做起。
养生小技巧 中医“辨汗”能识病
出汗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现象:外界温度太高会全身出汗;精神紧张或痛觉刺激时会手心、脚心出汗;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会脸上冒汗。不过,除了这三类情况,其他不该出汗的时候有汗或出汗过多都应该引起重视。
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的出汗,所以,中医常常根据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首先要排除是否疾病所致。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偏瘫脊柱外伤、肿瘤、结核等都会导致异常出汗,并伴随明显的相应症状。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控制病情,而后多汗情况就能解决。当然,更多的情况是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异常出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按出汗时间分:一种是白天出汗过多。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另一种是晚上出汗。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按出汗部位分:一为头汗过多,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二为手足心多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三为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身。
按气味辨别:正常的汗没有明显的腥臭味,如果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证有关,属肝热,这种情况可通过清淡饮食,或用中药菊花、茵陈等泡水饮用;若腥臭明显,应找大夫诊治。此外,若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胸闷、恶心、心慌、四肢无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属于中暑先兆,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补充一些淡盐水,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症状不能恢复或严重者,要及时就医。
除上述情况,还有一些出汗表现,如汗液颜色的改变,有黄汗、红汗、黑汗等,这种情况需由医生综合判断后诊治。如果重病的病人突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或大汗、呼吸急促等,则预示着病情的凶险。
总之,一旦异常出汗的情况严重或伴随其他严重表现,应及时就诊。
养生小技巧:养生根本在于平衡
我国古代养生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总结出了很多养生长寿的学说和方法。
《吕氏春秋》中说:“得道者生以长寿。”意思就是说,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可延年益寿。又说:“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就是说凡是要追求养生延寿的人,都必须熟知养生的根本措施和方法,那么疾病就不会侵犯身体了。中医认为,养生就是要平衡人体阴阳,保持人体精、气、神的协调。
《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古人认为,人的生活、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人体随着大自然生、长、化、收、藏的自然规律变化,也进行着不断的调整。
天地的气化是人所无法取代的,四时寒热的更替和运行,任何人也不能违背。养生就是要力求做到保持经络的通畅运行、气血的从容和顺、脏腑功能的协调统一;使虚损不足者恢复正常,最后变得和正常人的体质功能一样。要善于补养,调和阴阳,谨慎守护人体阴阳的平衡,不使其发生偏盛、偏衰,这样才能使形体充实,使生气盎然。
结语:养生可是件要灵活应用的事,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天气变化等情况应随时做也调整哦~(文章原载于《养生保健指南》,刊号:2012.02,作者:江大红、于积义;《养生》,刊号:2012.02,作者:高妮娜,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库知识百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养生小技巧 行立坐卧4姿势能养生相关文章:
养生小技巧 行立坐卧4姿势能养生
上一篇:乳房疼痛乳头痒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解答纸尿裤疑问 宝宝皮肤温柔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