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1200字
电视上,很多人都知道常熟市蒋巷村是我们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蒋巷村到底啥样啊?百闻不如一见。8月20日是个星期天,我带着照相机,兴致勃勃乘车来到这个位于常熟、昆山、太仓三市交界处的全国文明村、国家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村。
一进村口,我们就看到中英文对照的“全国文明村—蒋巷村人民欢迎您”迎宾横幅,大道两边夹竹桃、冬青等绿叶红花一路簇拥着把我们迎入了美丽的村庄。
沿着路标所指,我们首先来到农民别墅区。只见一栋栋别墅,白墙红瓦,掩映在绿树红花中。我赶忙拿出照相机,咔咔连拍了几张。啊,我左看右看,这哪里是什么农村,就是一个漂亮的城市小区。平时听爸爸妈妈说,像这样一栋别墅在常熟城里要两百万钞票呢。看起来,这儿的农民真富裕啊。瞧,这张照片就是我在别墅区拍到的。
穿过别墅区,不一会我们就来到蔬菜园、老年公寓、度假村、服务中心和农民乐园。在这儿,蒋巷村俨然已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地方了。漫步在村民蔬菜园中,秋风拂面、菜花飘香,各种蔬菜茁壮地生长着。老年公寓,小桥流水、绿草盈盈,“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年村民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蒋巷生态园内,公鸡在地上啄食,鸭子在水中嬉戏,母猪憨憨地低下头吃食,鸽子还在咕咕的叫着,梅花鹿静悄悄的在吃草,好一派田园风光。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乡风文明,干净整洁。
2004年3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参观蒋巷村时说:“你这个村叫做全面发展,农业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民富裕。”连总理都这么说,今天我又看了几个地方,蒋巷村真是一个富裕的江南人间天堂啊,名不虚传。
然而当时光转到四五十年前,这儿却是“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的地方。由于偏僻闭塞,地势低洼,这里经常发生瘟疫。那时有话说“一把锄头二斤铁,拿勒手里总想歇”讲的就是血吸虫病给蒋巷村带来的灾难。我查了一下资料,血吸虫病人的肚子有两个西瓜那么大,四肢无力,瘦弱,蒋巷有一个叫黄米泾的自然村在1957年竟然有一半人家因患血吸虫病而死绝。即使到了六十年代,蒋巷村的血吸虫病发病率还高达70%以上,那时的蒋巷村真是“万户萧疏鬼唱歌”。这些事被我从该村的陈列馆的照片中印证了。
是谁让蒋巷村从万户萧疏成为人间天堂?任何一位来到蒋巷的访者都不能忘记那位佝偻着肩膀、稍微还有些罗圈腿、脸色黝黑的常德盛爷爷。
“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抱着这个精神,自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常德盛从蒋巷村第十生产队会计做起,四十年如一日,把蒋巷建设成为一个年产值11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45万元、户均一套别墅全国闻名的富裕村。听爸爸说,他们村有一个常盛集团,下面有造房子用的钢结构、新型建材、金属制品、槽钢等四个公司,农民当起了工人,村干部当上了总经理,赚的钱有一部分又回到了农村,妈妈讲那叫“工业反哺农业”。
今天的收获可不小,我不仅从爸爸那里知道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且真实地看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景象。
再见了,蒋巷村;再见了,常爷爷。
家乡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