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700字
水风清,晚霞明。什刹海的湖面上洒着几缕残阳。在湖畔独自踱步感到几分饥饿的我,寻找着一家有缘的面馆。
古巷的尽头有家不起眼的面馆,空无一人。自制的木餐桌已露出裂痕,斑驳的墙面上挂着座黑白小电视,传出几声悠扬的京剧。哼着戏曲的老爷爷抬起头:“吃点什么,小伙子?”他满是皱纹的脸挤出一丝微笑,一边拉开了配套的椅子,示意我坐下。
“来碗炸酱面,少加菜。”“好嘞,您坐这儿等会儿。”他操着京腔,走向了土色的灶台。我拍了拍椅子上的土:“老爷爷,您这店这么旧,怎么还不翻新?”他一边娴熟地翻着锅铲回应道:“舍不得嘞。”“您这店不翻新就算了,可您这现做,不太合适吧。”
他从冒着热气的面汤中将面条捞入碗中,上下抖抖控水,又抄起锅柄将炸酱拨入面条,一气呵成:“那怎么不合适,这不现炒的酱不新鲜,没香味,咱不能亏了顾客不是。”“那您这样赚不了钱啊!”他随手从一旁抓了点黄瓜丝、萝卜丝、黄豆:“这传统手艺,再不赚钱也不能图方便。来,尝尝我的手艺。”
我拿起筷子,拌了拌炸酱,棕色的老酱中泛着面条的微黄。把面条吸入嘴中,麦香中夹杂着酱香,又有股清凉在其中穿梭。那是我第一次这样吃面。
“嗯,好吃,可您这一碗五块,怎么盈利啊?”
“能赚点是点吧,现在吃的人少了,赚钱不是目的,关键是这门手艺怕是会失传喽。”
对话过后,我忽然发现我又何尝不是爱光顾那奢华的西餐厅,用叉子挑起几根蘸有番茄酱的意大利面?而没落的岂止是炸酱面。推倒的古宅再也无法复原,老字号的店面一减再减,深巷中的问候早已不见。
失传的不仅是传统的手艺,还有那朴素的风土人情。
拂着湖面的垂柳被夕阳映得金黄。一晚纯正的炸酱面,一段片言只语的对话,映出的却是难以传承的老北京文化。
对话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