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与甜600字
一位来自大西北的老乡曾感叹地说:“我们常年喝窖水,涩咧!你们这里可都是甜水呀!”
我常年喝着这种水,为啥就没尝出个甜滋味呢?
云南有种“阿诗玛”茶,其味其味甚苦涩。品此茶的方法是:将苦茶在口吃中翻滚三遍,细细感受其苦涩。此后只需喝水,便能感受到沁人心肺的甘甜。这大概就是对先苦后甜一词最形象的诠释吧。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偶的今天,许多都市人却在甜蜜中麻木,在享受优裕生活的同时大喊空虚、无聊、苦闷,以以致如今盛行着吃苦餐、吃苦旅游等一系列“吃苦休闲”项目。人们似乎将吃苦当作一件乐事了。这正是因为:在没有苦的情况下,甜也难以称之为甜了。
我们正是这样一群所谓“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在我们被捧为家中的小太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之时,在大人们感叹“现代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之时,在父母夺走我们手中的扫把,让我们嚼着巧克力去做作业之时,又有谁知道:当“吃苦”成为一种幻想的时候,所谓的“幸福”便成了一种禁锢——将我们限制在幸福之中,禁止我们尝试吃苦。
于是想起了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同样印证这句话的还有那些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他们不知道除了抓青蛙和捏泥巴之外还可以上网玩电脑;也不知道除了红薯馒头以外还有肯德基和麦党劳。他们只有在现实中寻找欢乐。然而,一旦他们见到了大山另一面五彩斑斓的世界后,他们便不再无忧无虑了——现实的差异让他们失去了往日的单纯,在不停的追逐中被都市淹没……
没有苦的衬托,甜便不称之为甜;没有甜的对比,苦也就感觉不到苦了。而我们则在苦与甜之间忙碌奔波。
苦与甜字相关文章:
★ 苦与甜500字
★ 苦与甜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