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而优雅的成长1600字
心态决定一个人的成长,每个人都会因不同的心态而选择不同的成长历程。以竞赛心态来对待人生的人,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会因过分看重结果,而把目光紧紧锁定终点,以致无暇顾及身边一掠而过的美景,匆匆忙忙奔驰到终点,回头来才猛然发现自己不过一个匆匆过客而已,除了身边一个个被自己超越的对手和观众席的阵阵掌声,其他什么也没留下。这样的人生,因急功近利而单薄,因没有真正领略成长的精彩过程而空留遗憾。我更愿意把人生看成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以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累了渴了,停一停,且行且驻,踏实而优雅地饱览沿途美景,做一次完美的旅行,走一个多彩的人生。
隐约记得小学时在百科全书中见到过一种昆虫,昆虫的名字已不记得,但印象深刻的是这小小的昆虫从破蛹而出,到捕食繁殖,再到最后死去,这所有的时间加起来竟然不足一天。她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短暂得十几个小时就是一生。我想她在这匆匆的过程中一定还没有来得及欣赏这新奇的世界,生命就因过早地绽放,也就过早地凋零了。过早地绽放也就意味过早的凋谢, 其实我们人类自己也无法回避这样的自然规律。王安石在《伤仲永》中描写了一个“天才少年”方仲永,五岁可指物作诗,已仿若成年人。但是这位“少年天才”最终发展得如何呢?“小时了了,大时未必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我们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这种不顺应自然对人潜力的过早开发,可以让他迅速脱颖而出,但是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一颗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就这样“泯然众人矣”,令人扼腕叹息。音乐天才莫扎特四岁便能作出《小星星》,他的作曲技巧甚至比一些成年音乐家还要成熟,然而因为过度疲劳和巨大的压力,使他年仅三十五岁就因病英年早逝。我这里不是要否定莫扎特的成就,而只是认为他活得太累了,专注于事业没有错,但不能为名所累,为此连身体健康都不顾,就更不可取。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健康的莫扎特,以他的才华,那将会有更多优美的旋律留给世界,带给我们更多听觉上的享受。
有时候停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快中有慢,张中有弛,方为持久之道。但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的时代,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往往会因贪慕虚荣而急功近利,崇尚结果,崇尚功业,让我们更加推崇羡慕那些年少时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天才”,并且在我们身边不断传说着这样的故事,以致于不断复制造就这种榜样,让更多的人效仿他们,尽一切可能近似疯狂地挖掘开发他们的潜能,小小年纪就承受了本不该这个年龄承受的负担和压力。过度的挖掘开发,只能导致过早的枯竭,这是一个浅显的不能再浅显的道理,而我们往往迷惘其中。
其实,顺应自然特点的成长,往往更有利于一个人健康和谐全面的成长。 以中国和美国的学生为例。在中国,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不停地被老师、家长灌输一大堆的知识,什么加减乘除,什么天文地理,我们都比同龄的孩子早知道,而美国的孩子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些中学生的计算能力竟还没我们的小学生高;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必须尽早的成长和成熟,我们必须要能够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来思考一个问题,这就意味着我们只有继承前人的思想,遵从前人的行为,而没有了自己的思想,虽然这种思想有时候可能还很幼稚,但是其中迸发出的创造力的火花是任何成年人都不可能再有的。而在美国的课堂上,老师不会给你任何限制,学生可以自由思考,畅所欲言,即使你的回答很幼稚,老师也不会指责你,思想的火花在教室里激烈的碰撞;美国的家长都这样夸孩子,“你真棒”“你真可爱”“你应经做的很好了”,我们的长辈也经常夸我们,说的却是“你懂事了”“你长大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现在再冷静的思考一下,我们这样快速的成长和成熟真的是对我们有帮助的吗?
我们再看另外一些人,爱迪生小时候曾因太笨被退学,只有在家自学,爱因斯坦小时候也被人说成是笨蛋,牛顿也曾遭到同学的嘲笑。无疑,照我们的话说他们都输在了起跑线上,甚至被那些“天才”甩得远远的。但直到今天,我们所知晓的却是这些后飞的“笨鸟”的名字。人的智力开发早迟不一,厚积薄发也许更值得称道。
曾几何时,我也随波逐流,在拥挤的人生跑道上拼命往前冲,总想听到身边的喝彩声,最后却被拥挤的人群挤得遍体鳞伤。 我曾为此迷惑彷徨,正是因为处在人群后面才使我冷静下来,使我偶然看见了两旁迷人的风景,使我明白了成长的意义,这或许是我最大的幸运。
于是,我不再奔跑,我放慢了匆忙的脚步,漫步在人生的路上。春天,我在草丛中和蝴蝶捉迷藏;夏天,我倚靠在大树的浓荫下聆听蝉的歌唱;秋天,我爬到树上采摘山果;冬天,我抱着雪人进入梦乡。我在晨曦微光中欣然起行,在星辉斑斓里慷慨放歌。我只愿这样缓慢而优雅的成长!
我虽然走得缓慢,但每一步我都走得无比踏实;
我虽然走得缓慢,但每一步我都走得无比优雅。
我只愿这样,只愿这样缓慢而优雅的成长!
缓慢而优雅的成长字相关文章:
缓慢而优雅的成长1600字
上一篇:我的小宠物是最可爱的!
下一篇:击鼓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