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1600字
在传统的节日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家乡的春节,那可真是有滋有味啊,我的家乡在东北——铁岭,自古以来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文化风俗,现将春节习俗介绍如下:
和许多地方一样,春节前几天老百姓都忙着置办年货,如新衣服、油、盐、酱、醋、肉、菜之类,其次是将房屋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具擦得一尘不染,旧衣服洗净整理好,以新的面貌迎接春节。准备年食,豆包、冻豆腐、冻肉、冻鱼,忙得不亦乐乎。
大年三十,人们早已按耐不住内心的欣喜,早晨将院子打扫好几遍,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有自编自写的,也有到集市买的。女人们要准备中午的团圆饭,团员饭很重要,一家人老老少少要忙活大半天。下午的两三点钟时,家家户户便响起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开始吃饭了,饭桌上有好多可口的炒菜、凉菜。肉菜。大人们端起酒杯,喝着小酒,互相祝福,小孩子们则喝着饮料,别有一番风味。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欢笑。团圆饭后,妇女们准备肉馅晚上包饺子,孩子们忙着穿新衣服,等待着爸爸妈妈发压岁钱,男人们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和面。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不时传来一阵阵的笑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晚上十二点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了,争着抢着吃,因为在饺子里包着一颗大枣和一枚钱币,谁吃着了就预示着一年的幸运,吉祥。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老百姓会不约而同地点起香火,祈求平安,点燃长串的鞭炮,辞旧迎新,驱除灾难,唱响来年的欢歌。有人一夜不睡觉,打麻将、玩扑克、看电视,以度过一个吉祥、平安之夜。除了除夕夜里放爆竹,春节里最响亮的爆竹声也要属初一早晨的“开门爆竹”,为讨取开门大吉,凌晨五点多就开始听到爆竹声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满世界的喜气洋洋。大年初一,还没等睡回笼觉呢,左邻右舍的便开始来拜年。不过,现在都有手机开了,就不用挨家拜年了,发短信拜年了,每年的大年初一,都会收到无数的祝福短信,其实,心里更喜欢“新年快乐”四个字。发自内心温暖的问候不在于语言的华丽,字的多少。
大年初二是个很重要的日子,结了婚的男人要带着老婆和孩子一起到岳母家拜年,有新女婿的家更忙得不亦乐乎,用精心准备上乘的酒肉招待女婿,正月里招待客人的是糖果、瓜子、上等的好茶,孩子们吃着糖果打闹,大人们喝着清香的茶水,聊着一年中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好不容易走到了一起,怎能放过这忘记疲劳、忘掉一切忧愁的好时刻。临别之时,主人或多或少地要给客人家的小孩子压岁钱,有一百的,也有二百的,象征着对客人后代的美好期待和无限祝福。一般地,孩子上了十六七岁便不再给压岁钱了,代替的是甜美的祝福话语和对孩子事业的关心。如果是刚结婚的年轻夫妻给男方任何一方的亲戚拜年,主人还要给新媳妇二百或三百的喜钱,象征着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初三、四,基本上都是给特别亲近的人拜年,如舅舅、外婆、叔父、伯伯等,或是战友朋友,遇到了几年不见的老朋友,主人一定要取出家中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有条件的非要将客人灌个稀巴烂不可,大有不醉不罢休之势,喝着美味的酒水,吃着可口的菜肴,谈着知心的话题,抽着醉人的香烟,一种别致的享受,相聚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这样的生活持续着。一般地,男人和孩子出去给亲戚拜年,女人在家里招呼客人,如果贵重的客人要来,主人家便会哪儿也不去,专门呆在家里迎接盛待客人,若是给贵重的客人拜年,一家老少都要去的。不过提前要互相通个气,主人也好有个准备。此外,邻居街坊常常都会互相串门,顺便拜个年问个好,谈一谈新年的新打算,新气象,虽说方式不同,但心情是一样的,充满着说不出的喜悦和祝福。可以说天天美味佳肴,天天聊天祝福,天天笑容满面,哪怕是碰到了有点恩怨的人家,你也要变得胸怀坦荡,点个头,问个好,微笑一下,递支烟聊一会儿,所有的不快便会转眼间烟消云散,握手言和;冤家宜解不宜结,新春之际也是解冤的好时节。
等过了初十,大部分的人家已不再忙活了,拜访了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太远一点的亲友只能打个电话拜年了,这时候一些上班族、打工的、学生也陆陆续续开始了工作和学习,人们似乎变得清静起来。其实不然,你听,那是什么声音?走近一看,人们穿着格外耀眼的衣服,打扮得“花姿招展”,把脸涂成各样的颜色,有装扮的八仙、孙悟空、猪八戒、济公、宋江等神仙英雄形象。他们踩着高高的棍子,足有一两米长,手里拿着刀枪棍棒之类的武器,更有调皮者一边吃东西,一边做着各种各样的鬼脸,不时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还有划小船的。所谓的划船,就是用纸糊成一个一米来长的纸船,中间留个小洞,刚好人能穿过去。人钻过去,两条腿迅速的跑来跑去,两只手握一个纸糊的小木桨,装腔作势地划来划去,摇头晃脑地哼着小曲,身着船夫的古装,戴着花花绿绿的帽子,引得孩子们争相观看,互相打闹。还有摇花杆的,一般都是妇女手拿一支两三丈的长竹杆,用五颜六色的布块丝绸结成的大花绑在布上面,一朵接一朵,好不漂亮。摇者春光满面,摇呀摇,摇出好年头,摇出大吉大利。摇杆下晃动的是半露着胳膊,头上裹着各色丝带,身穿彩装,高举着木棰的鼓手。有小腰鼓,有大鼓、中鼓、小鼓,还有特大鼓,当然特大鼓很大,一个农用三轮车只容一个,三四个人一起围着。打法各种各样,有轮留打,有齐打,也有单打。最显眼的地方站一个指挥者,手持醒目的指挥棒指挥着这支兼有锣鼓队、秧歌队、摇杆队,高翘队的大杂耍艺术队伍,这是什么呢?略有风俗常识的人或许都知道那里是秧歌表演,古老的传统节目,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对春节的无限祝福,对来年好日子的热切盼望之情。这个活动持续了不知有多少年,至今仍受乡间老百姓的喜爱,人们在不断的继承,不断的发展创新,每年都有新气象,每年都有新花样。参加秧歌汇演的队一般在春节前已开始排练,人们都是义务的,图个热闹嘛。一家至少出一个人,小的器具自费购买,大的东西集体购买,人们卖力地排练,认真、投入。为了正月十五的盛大演出,有人放弃了与亲团聚的时间也要按时排练。秧歌汇演如果好的话可以到镇城为全镇的人们表演,那将是无限的荣光,极高的精神荣耀。
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着吃香喷喷元宵,心中充满了对来年无限的祝福。各家也要放鞭炮,是对新春佳节作最后的送行。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新年新气象,一年一个样。古老的铁岭小城,充满了乡土风情与现代气息的家乡,向人们展昭着生命的活力!
家乡的春节字相关文章:
家乡的春节1600字
上一篇:青春道路,携运动狂舞
下一篇:不一样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