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1200字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是一个重视后代发展的教育基地.早在几十年前,人民群众以及政府教育机构就已经行动起来了.
位于中越边境52号界碑旁、与越南高平省一个村子只有一河之隔的国门学校——广西大新县硕龙镇隘江村完小,一个阳光灿烂的冬天上午,课间休息时间,几十个壮族孩子正在宽敞整洁的校园里玩耍,转呼啦圈、踢足球、打篮球。在记者的“要求”下,几名壮族小姑娘大方地唱起新学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其实,这所小学在十几年前的时候,到处是乱石岗,杂草丛生、校舍破烂不堪。位于我国南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老、少、边、山、穷”地区,上世纪80年代末,中小学危房面积多达747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25%,乡镇初中、村级小学基本没有教学设备,教育经费十分紧张。此时,广西召开了第一次教育工作大会,从此开始了实现“两基”达标的征程。
2000年广西开展了边境建设大会战,隘江村完小这所已经有71年办学历史的学校,获得了40多万元的资金,建设了教学楼、图书室、厕所,添置了教学仪器设备,硬化了道路,建起宣传长廊、篮球场、围墙……
在广西,对教育设施进行改革的远远不止这一个地方.
武鸣县壮族农民黄忠信,在改革开放中先富了起来,当得知村里重建凤阳小学要投资79万元后,他毅然捐资57万元。在“两基”攻坚中,农民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学校建设。据广西教育部门统计,“两基”攻坚期间,广西各族人民捐款、捐物、捐工价值12.59亿元。
秋冬缺水无法施工时,老百姓就把自家的水送到学校;山高、坡陡、路远,建材运不进山,老百姓就用肩挑马驮把沙石、钢材、水泥送到学校;建校需要土地,老百姓就把宝贵的土地让给学校,有的村民甚至为此自愿把祖坟迁走,实在没有地就开山劈石建校园……
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百色市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是一个典型的石山区,耕地十分有限,找到一块平地都很难。但为了孩子的成长,当地瑶族群众硬是用铁锹、锄头挖山,用肩挑背扛搬走4000多立方米的土石方,为乡初中和中心小学开辟出一块宽敞的运动场。
2007年7月,教育部经过评估认定,广西全面实现“两基”,广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两基”目标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这是广西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为保证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目前,广西正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向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进一步提高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建立部分科目免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制度,并全面落实国家制定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基本补助标准,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的65%确定,其中民族自治县、边境县实行全覆盖。
如今,广西的教育事业办得有声有色,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咱们广西的事业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咱们广西也一定会成为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
改革开放30年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