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1400字
笔者自小体弱多病――都是小病,遂与医院结下深厚的友谊。往“朋友”手里放些钞票,朋友以礼回赠,乃交友之道。苦于朋友的回礼经常令我叫苦连天,不堪忍受;但还得逆来顺受。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虽不需像革命军一样去参加革命,但至少也要有活动的本钱,加上学过《扁鹊治病》的课文,深受教育,所以只能像战败国无条件投降似的无条件接受这份重礼。
家乡在小村,离城市有一段路。若是患了发烧、感冒之类的小病,人们一怕麻烦,二竟是舍不得花路途费,所以都去诊所求医。诊所虽小,不过里面的人一一具全,上至80老人,下至3岁小儿,一张张躺椅把诊所围了一圈。未进入前,咳嗽声、呻吟声、儿啼声……会声声入耳。可谓:未进其屋,先闻人声。诊所的医生忙完事后就坐下来舒服地看点“口袋文学”或电视,怡然自乐。
小时候,我经常去一名叫D医生开的诊所看病。每次踏在门槛上,声音就已经通过地面传到D医生耳朵里。D医生从休闲中抽身,迅速来到办公桌前,说,又来了,呵呵。D医生拿出一支笔,刷刷地将我的不舒服飞在了纸上,然后说,好了,挂点点滴就没事了。我第一次挂点滴的时候也在D医生那,当时妈妈不断地对我说,不要看,不要看针头。不过我本着好奇的心态和探索的精神,把整个过程都用眼睛记录了下来,到最后,一声都没吭。为这,老妈差点宣传了整个村庄。每个听说过我“英雄事迹”的人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铁娃,上哪去?
第二次去看医生的时候有了新花样。医生拿了一支塑料管,在那把弄了几下,针头泼出一丝液体。我就想,连那么大瓶的我都不怕,还怕你那小针不成,放马过来吧。小爷我等着。结果医生给我妈使了个眼色,妈会意,拉下我一边的裤子,然后抱紧了我。我想,太伤风化了,看病还得脱裤子,又不是解手――正当在进行思想活动的时候,一股酥麻的感觉从我屁股一直冲到头顶,接着就是化酥麻为巨痛。此刻我才知道妈为什么这么紧紧地抱紧我。我嗷啕大哭,边挣扎边骂,估计连老主宗都骂上了。直到觉得有根东西从我屁股里溜出去才觉得有点轻松。此时已经泣不成声。事后妈给买了一包上好佳,才使我破涕为笑。
不过小时候的我并不是那种用极度痛苦来交换物质的人。从此以后我在看病前总事先声明,我只挂针,不打针,不然宁死不去。老妈说,行行行,不打针。结果带到诊所常常就把我紧紧拥抱,让我从小就懂得爱往往使人伤痛的微妙之理。为此,我还尝遍了小店的各种零食。
每次看病后,都要带回一袋的药物。有次不想喝药,妈说那药好喝着呢。我不信,就不喝。结果乘妈无奈地请爸爸支援的时候。我偷偷端起一蘸,味道果然甚好,于是将它喝个精光。等爸风风火火一来,我说,爸爸,我很乖,已经全喝了。爸妈听了差不多要昏倒。
长大后,D医生已经去了他乡。村里新开了一家诊所,医生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跟现在竞选总理一样,年轻的人总是让人不放心。事实证明我的不放心是正确的。有一次我感冒,要打点滴。他拿着针头在我手上插了5次,都没找对经脉。他还东瞧西看地发出不解的嘶嘶声,好似我手上已经没了经脉。这时我已经是小大人了,宁愿用痛苦换来自尊。无论怎样也不能哭,加上本人老实,情况则为“医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热切盼着他尽快使我脱离苦海,那刻的心情不亚于望穿秋水。不久后,在王小波的杂文《肚子里的战争》受到启发,我是实验的对象,因为人要在“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医生的那次“学习战争”之后,我的手背就像中了霰弹枪。
从那以后我对诊所相当感冒,一有病都不嫌麻烦,去市医院看。
有次经过那诊所,年轻人说,艾,小余,近来身体都很好啊,都没来这坐过啊。
天哪,我听了要昏厥,医生的天职乃“救死扶伤”,哪有语病改错题的“谢谢你,下次再来”的道理啊!
看病字相关文章:
★ 看病500字
★ 看病300字
★ 看病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