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老师500字
假期里,我读了《巴金与读书》这本书,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巴金,同时也对巴金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有了一些认识。
首先,我读了“巴金小传”,知道巴金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是他1929年发表中篇小说《灭亡》时使用的笔名。他象鲁迅先生一样,是用笔杆子和反动派作斗争的。
书中有几章,我印象比较深,感触颇深。
十七章“东京狱中一日”,写的是巴金化名黎得瑞,以书店职员身份在日本居住时,被日本“刑事”带到警署里,课长审问他时,他按照事先准备的回答,没露出破绽,但依然被关押了14个小时。我觉得,巴金十分看重自己的尊严,十分看重中华民族的尊严。虽然他被日本人关押了14个小时,已经十分无奈,但他依然和日本人作斗争,从他不睡觉、怒火中烧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十九章“烽火中的怀念”,是讲在抗日战争期间,巴金的好朋友去世了,在烽火连天的战争期间,巴金以写文章为方式悼念她。我从中看出,巴金有写文章的天赋,他无时无刻都在用文章表达着感情。
三十二章“炼狱里的灵魂”,讲述“文化大革命”期间,巴金受到残酷的迫害,起先他心服口服地认罪,后来就是口是心非地认罪,他在《再论说真话》中写道,他也曾想过自杀,但还是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意识到了自杀是一种胆小的行为。就这一点,我很赞赏,我认为从这一点中可以看出巴金能够忍受折磨,是个坚强的人。
三十五章“怀念老舍”,“文革”结束,巴金迎来了劫后的新生,但他在喜悦中,不禁怀念起老友。老舍就是巴金的好友之一,1966年7月10日,谁也没有料到这就是巴金与老舍诀别的日子,他们匆匆相见后,便各奔其事。8月23日,老舍惨遭批斗,被打得头破血流,8月24日深夜,便含冤辞世了。虽然说老舍胸怀坦荡,但我始终觉得在“文革”期间表现得不好。虽然他被批斗了,但巴金也一样呀!也许是因为巴金意识到了:“自杀是胆小的行为,自己受不了就让给亲人忍受,自己的苦果却让妻儿吃下,未免太不公道。”但老舍也应能想到呀!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要结合当时的情景,老舍的确很惨,自杀也情有可原。
这就是我感触比较深的几章,读书时我就是这样想的。
假如我是老师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