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700字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美国的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20世纪,她的勇敢,震撼了世界;21世纪,也震撼了我。
她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她不知道世界的美好、绚丽。即使有了三天光明,她也只有小小的心愿:第一天,她要看人们,因为他们善良、温厚,待海伦如亲人般。她最想看的还是安妮·莎利文·梅西太太。在海伦还是孩子时,莎利文便来到海伦身边,把她带进了广阔的世界,打开了她心灵的窗户。虽然海伦不能张开双眼,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大自然的香气,她闻到;大自然的花草,她摸到。拥有光明的第一天,她也会在森林进行一次远足,不论是什么样的美,她都渴望能看见。
在一个有视觉的夜晚,她不能入睡,是啊,盲人一生中有视觉的第一天,意义多么重大,能睡得着吗?第二天,她要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过程,仰望着这壮丽的曙光全景,看着太阳唤醒沉睡一夜的大地。她想把人类进步的奇观都收进眼里,之前去参观,只能靠触觉来感受,现在有了视力,一定要好好看个够,曾经的希望,终于变成事实。海伦内心肯定充满欣喜。人类一步一步走向文明,对于这度过多年无光无声岁月的女子,就像孩子得到礼物一样,善良的人们走向文明,对她来说,是何等愉快的事啊!晚上,她要去剧院看看自己幻想的戏剧,她在书中写道:“我多少能体会到一点戏剧世界,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瞬间的快乐。”一瞬间的快乐,只有海伦自己体会到。第三天,最后一天,她要去城市。第五大街的独特服装吸引着她。
她还要到公园大道,到民窟,到工厂,她瞪大眼睛注视幸福和悲惨如何发生。晚上,有视觉的第三天将要结束,课她有许多没看,但在黑暗袭来时,回忆是非常甜蜜的。海伦·凯勒,在短暂的三天里,即使是虚构的三天里,她只“看”了一些东西,但更重要的是她的希望,她希望得到光明去看爱她的父母,她希望去看人类的奇迹,她希望去看内心渴望的东西,或许,她只希望,看一眼这她爱的世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