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1300字
“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在1863年写过一部《20世纪的巴黎》,此书被尘封多年,到了二十世纪末其重孙才将书重新出版。书中描绘了儒勒•凡尔纳预言的巴黎,有着许多在十九世纪看来无比诧异的事物,包括传真机、一个世界性的通讯网络、玻璃建造的摩天大楼、燃气动力汽车以及高速高架列车。这在我看来真是件神奇的事。
我试着去想象凡尔纳的时代,那是个科技正蓬勃发展的时代呀!凡尔纳在那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里,将文学与科学融合,成就了他的独特,体现于他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等意义不凡的作品中。
我再试着去剖析,不难找到凡尔纳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原因——融合,多么简单却又奇妙的一个词。
几千年前,差不多处于同一时代的孔子与苏格拉底造就了东、西方不同的文明、人格、哲学以及理性。孟子、荀子沿着孔子的脚步建立了东方的道德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跟随苏格拉底建立了西方的理性哲学。不同的环境造就不一样的思想,大地的深沉与海洋的广阔让人类拥有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明。诚然历史如此,而今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发展趋势里,这两种文明的融合也创造出了更多新的精彩。我想这便是融合带来的益处吧。
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知识“一片轻盈的迷惑”,它不能为人解决生存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罢了。这话且说的太诗意化了。文学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梦想吧,正如人不能没有灵魂。前文中提及的儒勒•凡尔纳的另一个伟大之处正在于此,他用文学这则天马行空的幻想,引导了海军少将伯德越过了北极,指导了马里尼发明无线电,更是爱因斯坦等许多杰出科学家的精神导师。我感动于这种跨越了时空的融合,在此时,融合已经不是专属于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种全人类的进步的契合的链条。这便是融合的第二种益处吧。
融合虽有诸多的积极点,但其仍是有弊端的。走在街上,你往往容易发现所有人几乎是“千人一面”。人与人的融合现在已经颇具愈发猛烈之势,其追根究底,便可概括为一个词:从众。在我们身边,从众的事多,从众的人更是无以计数。就像高考这班“春运列车”,多少人撞得头破血流却还乐于其中,虽曰自由但却更将自己禁锢于这高考是未来唯一出路的思维定式中。有的人是早早买好了卧铺票,舒舒服服地度过旅程;有的人是手中紧紧攥着前一天才从“黄牛”手中买来的票,站着或蹲着,脸上是写满了的愁容;有的人拼命挤上了车,却又不幸滚了下来……车上的人笑着,车下的人哭着,笛声一起,火车“轰轰”地开启了。我坐在他们身边,感到无比悲哀,因为他们不知道这车将驶向何方,却又似乎坚信那必是光明,我也感到无奈,因为坐在他们身边的我,也在为前方而迷茫。这样的融合是太过了吧,抹杀了无数少年们的个性与自我。
尼采的《精神三遍》中,将人类的精神阶段分为“骆驼”、“狮子”、“婴儿”三个层次。“婴儿”的境界正是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的顿悟的境界。融合也是如此,所谓博而精,厚积而薄发,融合各种文明文化,让自己有所体悟和创造,并心中保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这种平和的心境,那么才是真正达到了融合的意义之所在。
融百家之所长,创自我之独特之所在,融合真乃是一门大学问。我谨能浅薄地谈谈它,望着古今中外的各种伟大创造,不禁“身未动,心已远”。
融合字相关文章:
★ 融合机100字
★ 融合1100字
★ 融合900字
★ 融合600字
★ 融合900字
★ 融合800字
★ 融合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