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1100字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延安”——乌兰浩特市,成立60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各项事业繁荣昌盛,居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优先发展民族教育
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前夕,笔者来到了乌市教育局,采访了分管民族教育的副局长刘布和础鲁。刘副局长介绍说,乌市现有32所民族学校(包括村校),其中纯民族语言授课的学校10所,在校生7411人。中小学专任教师823人,其中民族语言授课的专任教师465人,教师中有区级教学能手22人,盟级教学能手52人,自治区级优质课49人。
现在全市民族中小学、幼儿园中,有自治区“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1所,“义务教育示范校(园)”2所,“兴安盟先进民族学校”8所,兴安盟“名校”2所,这些学校对我市民族学校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乌市一直将改善办学条件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把重点放在改善办学条件上,逐步完成了校舍改造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目标。坚决落实“四法一纲”,举全民之力,倾全市之有,广开渠道,广辟途径,筹措教育经费,圆满达到了民族教育的“四率”标准。提前六年完成了民族教育的规划目标。把民族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加强民族中小学现代化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上,制定以改造民族薄弱学校为重点的全市薄弱学校改造规划。新建了第二中学的4850平方米教学楼、蒙小235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综合楼,投入150万元民族学校校舍和校园环境进行了改造。使学校环境建设、教学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得以明显改善和提高。城镇民族中小学、幼儿园实现了校舍楼房化,农村学校实现了砖瓦化,“两主一公”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朝鲜族小学的综合楼和二中的宿舍楼正在启动中。全市以拥有民族学校校舍6。6万多平方米,生均校舍10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104平方米。实验仪器配备率已达90%以上,农村中心校以上学校配备微机室、卫星地面接受站,城市学校配备了微机室、语言室、多媒体教室、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
乌市的民族“双语”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出了以改革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大胆地进行了“三语”教学改革,朝鲜族中学在全区朝汉“双语”教学的基础上率先开设了英语;第二中学高中理科进行了“三语”教学实验,乌市委、政府投入50万元配备了英语教学的必备设备和设施,成立了“三语”教学领导小组,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2000年,乌二中理科试点班共有39人毕业,其中34名考入大学,并有3人考入区外重点大学。通过“三语”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视野宽阔,增强了求知欲望,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乌市以全盟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一、二期工程为依托,全面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实行了“2+1”、“2。5+0。5”等分流模式,开设农业基础知识、果林、蔬菜、引种优良品种等,切实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适用人才,收到了良好的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家乡的变化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