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首诗800字
有一首诗,名叫宽容,大海因为宽容,成就了海纳百川之伟业;有一种美,名叫谦让,自古仁人志士因为谦让,才完成他们非凡的梦想。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在宅基地问题上与邻居发生了争执,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张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张英阅过来信,挥起大笔:“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家便后退了三尺筑墙,张家的忍让行为让吴家深感惭愧,吴家也马上把墙退后了三尺。这样,张、吴两家的院墙之间便形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昔周瑜,乃东吴一代名将,不少文人墨客曾刻意用诗来描绘、赞美他。那一年,他意气风发,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那一年,他神采奕奕,肩负起开疆拓土的重责。曹操率百万大军南下,他豪不在意。弄指中,曹操闻风丧胆,谈笑间,曹操百万雄师即刻灰飞烟灭。那一次,他只有三十多岁,却俨然成为东吴的顶梁柱。他忠君爱国,敬重人才。在人们眼中,他是一个全才,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气量狭窄。他羡慕诸葛亮的才能,屡次害他,均未果。留下了:“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千古闹剧。但诸葛亮好像看中了其致命缺点,三气周瑜,一代名将就此消融。死前,他不忘长叹:“即生瑜,何生亮。”哀哉公瑾,痛哉公瑾。
相比周瑜,诸葛亮才略高一筹,他退避三舍,避时局锋芒,气量却要高几十倍,在他的主公刘备生死存亡之际,他不顾自身危险,单骑入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吴王,为曹操百万大军灭亡埋下了伏笔。他明知周瑜有害他之心,却毫不慌乱,为周瑜借风、借雨、借箭。为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面对孟获的眼神,用宽容的心态对待,七擒孟获,终于使他心服口服,全力为蜀。在伐魏之间,有部将不满他,他却全然不管,仍重用,但也不忘防他,免使蜀国遭难。在出征前,他说:“自古征战几人回。”说得刘禅也感动了。他就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蜀国丞相。他用他的宽容感化部将,感动皇帝,也造就了他自己。
人世间因为有了宽容,世界才会无限美好。宽容是首诗,我们应尽全力读懂这一本耐人寻味的诗。
宽容是首诗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