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读后感1600字
【工匠精神读后感_范文1】
工匠精神一词,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热议。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在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感受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着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但是我们却总有一些遗憾,比如说一粒圆珠笔笔头的珠珠,这看似普通的东西,却成了我们国家过不去的坎,此刻,我们尤其需要一种由内散发出来的气质 工匠精神。
目前互联网+的概念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在互联网+提倡的融合、创新、跨界的过程中难免有急功近利的心态,特别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中国似乎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浮躁,互联网+的说法仍方心未艾,而中国制造2025又横空出世。但无论何时,都应当让更多的中国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气质。
工匠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水泥匠,瓦匠,木匠等,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认真敬业、一丝不苟的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将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把产品做到极致,这正契合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在当下中国并不缺乏资本和创意,更多的是一种匠人精神的气质。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
应当说,工匠精神其实是一个国家甚至人类社会始终追求着的。不过,会受到买卖双方需求的制约,假如买方市场是一个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国家,那么提供精雕细琢的产品势必会引起消费不起的现象,因为精品,必然价格不会太低。
众所周之,德国是最富有工匠精神的国家之一,在各种新闻、网站、贴吧上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产品,电器、管道等等都号称是安全使用100年,甚至有二战前在中国制造的东西,他们如今寄来需要更换零件的信函等等新闻,Madein德国就是质量的保证。因为德国有许多世袭的工人,他们家族世代继承下来的手艺,他们以严谨、认真、细心、负责的态度,不断打磨、升级、完善自己的产品,享受着这其中的过程。
而与之相反,中国制造曾一度是廉价粗糙的代名词。但如今国家的政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正是与国家的国情相关联的。目前,虽然中国人还存在不小的贫富差距,但是大多数人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和十年前、二十年前相比还是大大提高了,大多数人群已经逐渐摆脱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所以时下才会有各种海外代购、网商等等出现,大众已经开始有追寻更优质产品的需求了,更多的人喊出了打造有质量的生活的口号。如果国内没有相关精品,势必出现这部分人群需要去国外、境外购买洋货的尴尬局面,这无疑会丢失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我们提倡工匠精神,才能让买卖双方得到平衡,所以这个时候两会精神提倡工匠精神,不仅仅只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追求,更是一剂解决现实问题的良方。
【工匠精神读后感_范文2】
自工匠精神从政府工作报告上走出,像春风般很快吹遍祖国大地,日前李克强总理对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民族、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深得民心,所以当前祖国上下呼唤传颂工匠精神,已成为时尚,创造了很好的氛围。
工匠精神就是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至臻完美。大凡有工匠精神支撑的企业和产品、个人与业绩,一定是有美誉度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以及培罗蒙西服、蓝棠女式皮鞋等等就是上海制造的标杆,背后闪耀着上海的工匠精神,为全社会所敬仰和追慕。联系我们上虞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房建特级企业7家,占了全省的五分之一,一级则更多。更可喜的是新兴建筑业蒸蒸日上,向一级、特级靠拢,不少建筑集团创下白玉兰杯、钱江杯,荣获了鲁班奖。上虞建筑业之所以走向又大又强,成为全国建筑强区,正是广大成千上万的泥水匠的努力,关键是工匠精神起了作用。
前些天,我去浙江中鑫建筑集团王水鑫董事长办公室,他拿出收藏的早年创业做泥水匠的泥刀、卷尺、墙上写福画画的设计图稿,讲了他自己刻苦学艺、艰苦从艺的经历,还饶有兴致地向我介绍他精心设计、亲自把关正在建设的第二个民办博物馆,将要比第一个博物馆建得更精致我感到他正以浸润建筑几十年的技艺打响上虞民办博物馆这只品牌,深有感触地讲了句:你践行了李克强总理弘扬的工匠精神。回家后,我向区文广新局非遗办写了一份关于推荐王水鑫同志非遗传承人的建议,因为当前要传承工匠精神,就是需要像王水鑫同志那样精益求精的泥水匠。
记得在十多年前我区著名摄影家陈明仙送我一本《留住手艺》的摄影集,我感到挺有意思,他不辞辛劳通过跋山涉水,跑遍整个上虞拍摄了老作坊、老手艺,我看了蛮有兴趣,特别是对我这个爱好收藏者来说更是一本好教材。在弘扬工匠精神的当代,透过这些手艺,更要留住工匠精神教育下一代,感到很有必要、很有意义。就以传承我区越瓷文化为例,不论是制作开发,还是修复保护,都十分需要弘扬工匠精神。上虞名产风机、上虞特产伞件的开发,上虞非遗剪纸、乌金纸的传承都十分需要工匠精神推而广之。
各行各业都应提倡工匠精神,所以社会的精英不应局限于政治人物、科学人物、文化人物等,理所应当不要忘记在平凡岗位上辛苦耕耘的工匠,我非常赞赏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全社会应该为广大在平凡岗位上从事手工操作的优秀人物喝彩点赞。他们也是我们社会的精英!
【工匠精神读后感_范文3】
制造精神工匠精神这些鲜活的字眼,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报纸和微信上。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又有何种强大的力量?带着这一串串的疑问我如饥似渴的翻开了《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一书。
作者付守永先生所阐述的工匠精神,它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把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本书从工匠之魂,工匠之道,工匠之术等方面,告诉我们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告诉我们打工的状态并不可怕,打工的心态很可怕。读到这,我陷入了一阵沉思。
腊月28,回到老家,路过大伯堂屋前,我热情的喊着大伯,走进他的屋子,大伯在做木凳子,我不懈的说大伯,您直接去市场上买几个塑料的小凳子,不就得了,干嘛还费这事,都过年了。他笑了笑孩子,我干了半辈子的木匠了,家里的桌椅板凳都是自己做的,都用半辈子了,多耐用,多结实说完只见他拿着鲁班刨一遍又一遍刨着初成型的板凳面,凳脚;拿着刚尺和碳笔在凳面上比划着凳脚的开眼位置。
孩子,就说这鲁班刨,左右用力要均匀,速度要快,还要一推到头,否则刨出来的面就不平。在我看来,真的没有必要费这么大工夫去做几个凳子。而对于做了半辈子木匠的伯伯来说,从他脸上流露出来的是他对手里木工活的热爱,还有对自己产品质量的胸有成竹的满足。他笑起来眼角隆起的皱纹告诉我,他内心是踏实的,是执着的,他是在用心打造手中的工艺品木凳。
这一情景就像一束阳光,它照进了我的内心。记得,13年34月在底盘厂工作时,面临着人员的大量变动,复杂的底盘和轻卡的混线生产,导致我班组里的骨干们连续近1个月加班至11点过后。那时感觉,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那段时间每天回家都是筋疲力尽,但是思想上一直很执着的相信:明天会更好,明天要好好干。 14年3月,我应聘进入了营销公司,刚开始不适应这种宽松和自主,感觉再也没领导为了拉动生产节拍而逼你开线催你生产,虽时常加班再也不用熬到晚上11点了 这一切,就像来到了天堂。
慢慢的,被关在内心深处的的魔鬼另一个自己出现了。在空闲的时候我会去想自己的工资和职位也没什么大展进,年复一年的这样干着,究竟为什么啊?同学介绍的某某公司那岗位,月薪多吸引人?在工作中,会去想怎样选择捷径去更快的成长啊?怎样做事会又快又省,尽快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啊?这事做了,领导会满意吗?整个人总是无意中想到了九霄云外,又无意中被现实拉回了生活。前段时间部长让我给总经理送个报告,我送完迅速回来答复部长领导出差了,报告放他秘书那。真想欣喜自己办事真利索,可随后部长又问你问过领导什么时候回来啊?报告大概什么时候签好?你打算什么时候取?就是送文件这么一件小事,都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细节,我不禁脸红的发烫。
这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我相信有那么多年轻人在的路上有过和我一样的幻想和惆怅。因为我们内心是功利的,是浮躁的,我们喜欢去做一些投入一点就能立刻看到回报的事情。或者领着公司一年发的数万元薪水不愁吃不愁穿的混着,对照书中描述的打工心态,这种心态太可怕了。
都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阅读完本书后,我对书中提及到的打工的状态并不可怕,打工的心态很可怕这一观念如饮醍醐。所以,我呼吁:
1、年轻的小伙伴们,请戒除内心的功利心,浮躁心,脚踏实地的去做一件事;不要再大费力气去寻找什么成长捷径了,立足岗位,把自己当下的做好了捷径可能就来了;
2、请那些像我这样在混日子或打算混日子的小伙伴们,赶快清醒过来。不要觉得自己在给别人打工,如果你混十年就算公司损失百万,那这点钱对公司来说又算什么呢?而这十年对我们来说,那就是生命!
年轻的朋友,我们对美好前景要敢大胆的去憧憬,我们也要按捺住内心的焦躁、忧郁、惶恐;我们要用一种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积极的面对工作,将工作中的任务当做工艺品去雕琢,相信工作、生活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充实和美丽。
工匠精神读后感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