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1500字
[一]
诗人陆离落魄地走在长安的大街上。
长安街上人声喧哗,车水马龙,而陆离却衣衫褴褛,腹中空空。
陆离是个诗人。这就是在唐帝国统治下的诗人的命运,在这个年代,文人只有科举入仕这唯一一条出路。但是很无奈的,即使是科举也需要有个硬挺的后台做居间,于是陆离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诗人一样,投诗于权贵渴望自己的才能能被他们个中人赏识。
陆离要依附于权贵。这是不得以而为之的。因为身为文人总是有一些清高和孤傲,但那是自己在被排挤的环境下滋生出来的愤怒,在生存的面前,他还是不得不低下自己文人的头颅。
陆离其实很平庸,他没有王维的相貌和运气能被玉真公主一类人赏识,也没有黄巢那种粗放和霸气,王维春风得意平步青云,黄巢落榜后赋诗一首甩袖离去。而陆离只能犹豫地,迷茫地在长安的街头,久久地伫立,或者徘徊。
陆离其实试过隐居,当然隐居的目的是为了整出点名声来吸引权贵的眼球,只可惜当他回到长安之后,发现自己比原来的籍籍无名更加籍籍无名。
白天陆离朝随肥马之尘,暮扣富儿家门,向权贵的门房投递自己的诗作,但是往往还没递出手就给人赶下朱门的台阶。每个夜晚他还是不得不写一些甜蜜得让他自己都恶心的诗来吹捧权贵,当然他也写自己的诗,那些幽愤和孤独,那些辛酸和痛苦。
陆离就是这样一个文人,这样一个普通的文人,他在迷惘和彷徨中成长,他历练自己的诗歌,把那些平庸的诗句,锻造成一块绝世的好玉。
很多人说唐诗很美,美得可以迷惑人的灵魂,其实唐诗正是许许多多的陆离在历史的风烟中堆积起的一座丰碑。
[二]
很不巧让我遇到了陆离,我对他很感兴趣,感兴趣的原因是朱衡在他的《夹缝中的历史》里说:
“唯有诗人的作品进入市场,并在市场中交换,从而产生利润。唯有到了这样一个时代,诗人才可以摆脱攀援之累,依附之羞,甚至不进入管理者或统治者的队伍一样可以骄傲地在天下行走。”
所以我想做一个试验,把陆离复活到我们的时代里来。至少是我的作文里。
[三]
再次见到陆离,我发现他已经很悲哀地沦落为市场的玩偶了。
陆离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可以通过将自己的诗买给出版社和刊物可以挣到稿费。他想到自己境况,于是动了以此来贴补家用之心。
于是陆离将自己积压的诗歌源源不断地投给这些商人。那些诗作又源源不断地回到他的手里。陆离的稿件无一例外地被退了回来。
其实在当今诗歌是不受人待见的,最多也就是一两篇可怜巴巴地缩在刊物某页的角落做做点缀。陆离虽然当时还没有什么商业头脑,但这点他还是很快就发现了。
他转而向小说进军。他发现小说刊物最畅销的也就是那几本。他翻开封面,满页都是华丽的图片和伤春的小说。伤春小说中的辞藻大多都是复古的,这对陆离这个唐朝人完全是小菜。于是陆离也模仿着那种风格随便诌了篇小文上去。这一次他收到的是稿费通知单。而且十分丰厚。
而且他的小文不但发表了,而且大获成功。转眼他就拥有了大批的粉丝。他认为这是赏识他的人们。
陆离第一次尝到了把自己的作品在市场中交换的滋味。很美妙。
从忍受白眼的文人到名利双收的文人,两边的待遇简直是天堂和地狱。他越来越迷恋眼前的情况。
于是他再接再厉,只是靠堆砌一些华丽的词藻就可以获得这么大的收获,这让他抛弃了原来艰涩的幽暗的风格,转而向伤时忧景的自怨自怜之中了。
在这种名利的刺激下,他发现了背后那个更庞大的运作动力,市场。
这里不妨说一下陆离的粉丝们。比如陆离哀叹时光流逝,他们联想到自己遭遇的人和事,也跟着流眼泪。他们称其为共鸣。实际上却越来越陷入狭隘的自我无法自拔。而且他们以此为得意,并崇拜带领他们进入这种情感的人,愿意为他花大把的钱来买上十几本有他文章的刊物。
这是许许多多的陆离身后的庞大的粉丝们。而陆离们在他们的支持下用自己的身体在历史的风烟中把这个时代的文学堆积成了一块残缺的砖头。
也只是砖头而已。而且是残缺的砖头。
[四]
在某一天,陆离突然回想起来,自己真正的风格是怎么样的呢?他只记得自己为了试探一下刊物而委屈了自己的风格。但是他再也回想不起原来的自己了。
文人字相关文章:
★ 山水文人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