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使命与担当
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印发《关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35年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科学回答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 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方针,目标任务,对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宏观规划和决策部署
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努力建设学科布局合理,学术基础扎实,人才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社会服务有效,国际影响广泛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思想智力支持。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哲学社会科学方向。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要繁荣新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沿着马克思主义道路前进
一是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运用多学科知识,方法和手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行理论阐释和学术建构,指导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努力推出具有思想深度和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二是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德育的根本任务,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无愧于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是要自觉统一正确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和学术导向,把理论武装,理论引领和理论创新结合起来,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全过程,引导师生成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扎实的行动实践。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因此,高校必须继续巩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全面领导
第一,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力量,特别是它在文明传承,理论创新,高层管理和教育,社会服务,团结激励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对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学科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研究,为党的建设,思想理论创新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是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解释力,积极阐释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认真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到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等关系党的建设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积极为党和人民建言献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丰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写书,为谁说话,为谁发声,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我们首先要搞清楚高校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观
一是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做方向明,做真,知,德,自觉把学术追求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发展联系起来,自觉以回答中国,人民,时代,世界的问题为己任。
二是坚持为人民而学的立场和导向,自觉瞄准人民坐标,把人民需求作为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把人民利益作为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积极表达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在学术研究中积极反映人民的奋斗精神和群众的思想脉搏,努力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在研究解决关系党治国理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问题上展现真本事,好方法,好成果,好效果。
坚持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创新。
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说到底就是要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即立足中国,解释中国,走向世界,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必须推动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一是要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以中国为榜样,以时代为榜样,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上态度鲜明,行动坚定。
二是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题,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立场,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
三是要设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孵化创新团队,搭建创新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以有组织的科研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创新。
坚持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人为本,久久为功,构建类型齐全,梯次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因此,高校必须推动高层次人才引领新型智库建设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思想政治引导,构建系统,科学,规范,有效的人才培养,引进和开发体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优,文化水平高,学风正的新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二是要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以人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思路,坚持学科向办学特色聚集,团队向学科聚集,人才向团队聚集,资源向人才聚集的原则,大力支持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坚持交流互鉴,加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建设。
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重要载体没有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就没有世界话语权,就会削弱国际话语格局,也就谈不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因此,高校应在构建成熟的话语体系和独特的叙事体系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研究支持
一是要构建系统的学科理论和学术理念,构建具有较强解释力的学科理论体系,通过内容发展与形式发展的互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是着力提炼符号概念和范畴体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努力创造体现主体性,原创性,创新性,易于被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推动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第三,努力加快和深化中国话语体系的国际传播速度和程度首先,要全方位,立体化实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建设,持续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加强选题策划,引导国际社会参与研究讨论,定期牵头组织研究项目,进一步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领先力,其次,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国际社会在了解中国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理念认同,努力在国际社会塑造中国良好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新时代高校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使命与担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