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生活经验>国际

经久不衰的戏曲剧种:通剧

更新时间: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对戏剧不感兴趣,能叫出名称的也就是京剧、昆曲一些比较出名的剧种,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一种富有南通文化的剧中“通剧”,通剧是江苏南通汉族戏曲剧种之一。

  通剧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所谓“僮子”即民间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南通僮子。僮子在乡间从事迷信活动上僮子的过程中,把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说唱神鬼词句及七字调、古儿书唱本加工后,化妆登台,串演戏文。它以南通方言加锣鼓伴奏的演唱、粗犷的唱腔和通俗易懂的唱词,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

  僮子的做“劝”(劝世文)演戏,尽管纯朴得过于简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却千真万确是典型的汉族民间戏剧,并拥有数十万计的观众,长演长盛,历久不衰,像南通这样地处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城市,南通僮子依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建国后,僮子摒弃其祭神驱鬼的迷信内容,利用其说唱形式,演现代剧,推陈出新,逐步改造成为通剧,在编导、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有提高。近年来,南通僮子不仅被列为专门课题重点研究,而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兴趣。

  形成

  僮子是汉族民间的巫师,是从楚越的巫文化“以舞降神”发源而来,在南通一带形成南通僮子这种富有本地特色的巫师。僮子在祭祀、祈祷、招魂等活动中进行舞蹈歌唱,渐渐把一些故事、七字调加入唱词中,这种歌唱方式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就慢慢传播开来,最后登上舞台,形成了通剧。

  发展历程

  新人新腔分行归路

  童子戏只有三种主要调口(曲调)特色是“童子开口三门腔,上版不上眼”,是古老的徒歌样式。僮子戏对童子戏传统声腔和伴奏进行改革,将传统单一的锣鼓伴奏。声腔引入民间的山歌、小调、号子,借鉴吕剧等地方戏曲音乐素材。在创作手法上,吸收了京剧板腔体的规律,出现了板腔体、曲牌体、小调联缀合一的趋向,创作了多种板式和适合各行当表演的唱腔。克服男女同调同腔,演员开始适应定腔定调的规范。

  脚色行当更趋明朗化,有了小生、花旦、老生、小丑、彩旦、恶旦和花脸之分。演员队伍打破了童子老艺人一统天下的局面,吸收年轻的业余剧队赏。邀请原伶工学社张玉昆,担任形体教师。原更俗京剧团周凤霞担任化妆、服装课老师。引进越剧导演,融进话剧、歌舞等风格。剧目以现代戏为主,排练现代戏《红色的种子》和创作剧目《上河工》。1958年底,《上河工》参加江苏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并获奖。


经久不衰的戏曲剧种:通剧相关文章:

经久不衰的戏曲剧种:通剧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对戏剧不感兴趣,能叫出名称的也就是京剧、昆曲一些比较出名的剧种,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一种富有南通文化的剧中“通剧”,通剧是江苏南通汉族戏曲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