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兜什么时候有的
先秦。以文献为据,肚兜可追溯至先秦。《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衵服就是近身衣,以戏和朝做推断,衵服就是后来的肚兜。肚兜在先秦还被称为膺,在汉代被称为抱腹,魏晋之后还有兜肚、抹胸、抹肚、抹腹、裹肚、兜兜、兜子、诃子等称谓。肚兜历史非常悠久,真正盛行是在清代。
肚兜的基本功能:(一)遮羞保温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也有正方形、长方形或展开的折扇形,对角设计,上角裁去,成凹状浅半圆形,下角有的呈尖形、三角形或圆弧形。近似于背心的前襟,肚兜能够遮住胸和脐,并达到小腹。天笑《六十年来服装志》:抹胸倒也宽紧随意,并不束缚双乳,自流行了小马甲……多半以丝织品为主,小家则用布,对胸前双峰高耸为羞,故施百计掩护之。肚兜不仅遮羞,而且和云肩、暖袖等服饰品一样,都被赋予基本层次的保温功能,睡眠时穿着即可免受风吹,这对于小儿而言尤其明显。分析肚兜在使用效能上的合理性,可证明其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使用功能。除了遮羞保温,人们基本卫生与健康的保障以及舒适程度的考虑等方面也形成其基本使用功能。
(二)储物药疗肚兜贴身而穿,缝上口袋便可贮物。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像金铸者,曾经盗去熔使,惟像首屡销不化。盗藏之肚兜,日夜随身。《恨海》第二回:车夫一面说着,放下了马鞭子,把银子放在肚兜里。茅盾《林家铺子》四: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③肚兜上缝制的口袋不仅有储物功能,还可放入中草药,形成香囊的药疗功能,可杀菌、除汗、怡神,肚兜的基本功能再一次得到了体现。
肚兜什么时候有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