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是根据国务院的指示,为培养理工结合的新型人才,开创和发展我国的原子能科学技术而于1955年筹办,1956年正式建立的。理工结合是我系办学的特色,我系培养的学生不仅物理、数学、外语等基础强,而且工程素质良好。近十年来加强了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技能的培养,并拓宽了专业面,使毕业生面对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有很强的适应和竞争能力。五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近七千人。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培养高素质核科技人才的主要基地。在学科建设方面,工物系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2003、2008年两轮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均位居全国第一,并在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所该一级学科下4个二级学科齐全的高校。在师资方面,工物系拥有一支在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技术以及物理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责任感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授30人,其中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清华大学百人引进教授5人;副教授52人;另聘请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聘请校双聘教授及兼职教授共22人,其中:校双聘教授11人,院士7人,校兼职教授11人,院士6人。从1956年建系至今,系友中有27位两院院士、18位将军以及16位省部级国家干部。
目前,工物系学科特点是多学科交叉,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核技术及应用、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辐射防护与坏境保护、仪器科学与技术、医学物理与工程、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安全科学与技术等。2004年以来,工物系科研经费每年均超过一个亿,科研成果斐然,曾获三大国家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项:“加速器辐射源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系列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装备缺陷辐射检测技术”项目获得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秉承工程与物理完美结合的理念,工物系在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基础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除了参加多项大型国际合作物理实验以外,还在四川锦屏建设了世界上最深的中国锦屏极深地下实验室,开展暗物质寻找的前沿物理研究。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