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饮食习惯:地域文化鲜明
不管你去哪在哪,都得吃饭,所谓衣食住行都是主要的。要吃饭一定要吃好,到一个城市就得吃当地正宗的美食。在哈尔滨文化中,哈尔滨的饮食都有哪些习惯呢?一起来了解哈尔滨豪爽的性格隐藏在饭桌上的特别的习惯吧!
哈尔滨街头饮食业发达,中餐店经营的基本上是鲁菜和京菜,并以鲁菜为主。早年哈尔滨饮食业的档次以幌子为标志。同关内京、津等地一样,红色幌是汉族饭店,蓝色幌系“清真古教”回族饭店。幌子的多少表示档次。20年代和30年代,曾分为四幌、双幌和单幌几个档次。四幌饭店属高档,能包办酒席。较四幌饭店档次更高者,则只悬挂牌匾。悬挂双幌的饭店,一般不包办酒席,但熘炒菜俱全,属于中档饭店。老哈尔滨人把悬挂单幌的饭店称之为“老博代馆”,是一般体力劳动者就餐的地方。有的粥铺也挂单幌,只售主食,如油条、馄饨、烧饼、馒头、煎饼、大饼子等。
过去哈尔滨曾有过发达的西餐业,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名气的西餐馆。中国的西餐名师也随着西餐馆的发展而成长起来。这些名师既有精于英法大菜的,也有擅长俄罗斯大菜的。如今哈尔滨的饮食业更迈出了新的步伐。
哈尔滨市民们原籍不同,传统的乡土观念也反映在饮食习俗上。例如:山东籍人喜食面和鱼;而来自冀东一带的人则喜食米饭,尤其爱喝高粱米粥。哈尔滨人除保持汉族的饮食习惯和节令饮食习俗外,也受到了少数民族饮食习俗和西方饮食习惯的影响。受西方饮食影响,哈尔滨人喜欢“列巴”(俄语音译,即“面包”)、红肠和啤酒。
哈尔滨人住在松花江边,吃鱼较方便,烹调方法也很多。有众多的“钓鱼迷”在假日的前一天下午就来到松花江北岸钓鱼(也有撒网的),所得之鱼当即收拾干净,像赫哲族一样,取江水为汤,撒一把盐,煮熟后喝汤、吃鱼、饮酒。赫哲族的“杀生鱼”也曾传入哈尔滨。但从食品卫生学角度讲,生鱼中寄生着有害病菌,故在50年代初,即禁止出售杀生鱼了。
哈尔滨本地的特色小吃品种并不丰富。早年较受欢迎的小吃也多是从外地传来的,有:碗蛇儿、老奤焖子、油煎焖子、“驴马烂”、烫驴肉(属于虐食的一种,现已绝迹)、萨其玛等。各式特色风味小菜有:各种酸黄瓜、甜香瓜、酸蘑菇、酸西红柿、酸卷心菜和酸青椒等。
哈尔滨人喜欢野游野餐,并已形成一种较特殊的饮食习俗,这在别处是不多见的。哈尔滨人的野餐是接受北方少数民族饮食习俗影响的结果。这些民族或渔猎或游牧,一年四季几乎都是风餐露宿。这种生活方式对某些城市居民有一种诱惑力,故在本世纪20年代,哈尔滨人已逐渐形成了野餐饮食习俗。人们喜欢带上自己的拿手好菜以及啤酒、白酒和各种饮料前去聚餐,或会于树荫之下,或聚于花丛之中,尽情地吃、说、笑、玩。可以说,野餐是各种食品的大聚会。
哈尔滨饮食习惯:地域文化鲜明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