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中集中制落实情况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 不断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
中共兰西县委员会2004年11月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和根本制度。几年来,我们在加快脱贫解困、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始终把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立足县情,尊重民意,在创新实践中准确把握民主集中制精髓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实践过程。兰西在加快民众脱贫、财政解困进程中,不断深化了对民主集中制精髓的理解和把握。一是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必须发散思维,赋予时代内涵。民主集中制虽然是党内生活的一种制度,但是在实践中,我们没有刻意追求简单地机械执行。在兰西,我们是从广义的民主集中和具体过程的民主集中两个方面加以体会的。广义的民主集中就是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营造大势。几年来,全县上下对兰西的发展定位、工作思路、主攻方向认识非常明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思想统一、步调一致,营造了谋大事、造大势、干实事、抓落实的工作氛围。具体过程的民主集中就是集思广益,不局限于对某一问题的单一讨论,而是在广泛征求意见、多层面听取建议的基础上,把广大民众的意愿转化为县委、县政府的决策。2001年,我们在研究全县“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时,就是采取“民主—集中—再民主—再集中”的办法,汇集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明晰了“面向哈市对接市场,发展市郊型经济,走‘四强两化’之路”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几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组织实施这一发展思路,把哈市作为目标市场,抢抓发展机遇,释放地缘潜能,实现了与哈市市场的双向对接。二是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必须求真务实,反映县情民意。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在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中体会最深的一点,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必须充分体现并反映县情民意。1997年—2001年,兰西连续五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加之结构性矛盾突出、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困境。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况是广大民众的强烈愿望。为此,我们把谋求全县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行为宗旨,在体现民情、民意、民声的过程中,班子成员勇于和善于实事求是,发扬民主,集中民意,把加快民众脱贫、财政解困作为发展定位,用足、用活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十弱县政策,主动赢得国家、省、市支持,推进亚麻、畜牧、医药化工和绿色特色四大主导产业升级,改善、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质量,营造了全民创业态势。三是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做大发展成果。几年来的脱贫解困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必须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工作成果来体现,没有发展,民主集中制也就失去了意义。几年来,我们紧紧咬住发展第一要务,树牢经营理念,以市场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把贫困劣势转化为政策优势,把分散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和优势,把被掩盖的地缘潜力转化为地缘优势,把粗放低效的产业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转化为可持续发展优势,充分体现了全县上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实践效果,推进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激活内力,高效为民,打通民主集中制实现途径
我们在打通民主集中制实现途径上,始终坚持工作研究与方法研究相结合,当前脱贫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加快经济建设与推进社会进步相结合,激活内力,高效为民,着力在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方法研究和载体研究上大胆尝试。一是集民智、聚民力,推进科学决策。准确把握发展形势,加强学习,蓄积实现民主集中制的知识底蕴,增强超前决策的思维能力;尊重和发掘群众首创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可行性和不可行性分析确保决策不失误;严格按程序办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例如,我们做出的举全县之力推进“中国亚麻城”、“中国东北民猪之乡”、“滨北兰西经济带”、城市经营和基础设施五大类项目开发建设的决策,做出的自下而上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实施整村推进的决策,做出的以民营化办学、高中扩招、贫困生救助、中小学危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决策,等等,都是充分尊重广大民众意愿、调动了发展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结果,做到了不通达民意不决策。目前看,五大类项目的拉动作用凸显,兰西的亚麻行业中心地位初步确立,东北民猪品牌优势已经形成;分两批启动了36个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已有9805个农户基本实现脱贫;三年来累计救助贫困生10772人,扩招高中生4600名,改造中小学危房42所8.5万平方米。广大民众对县委、县政府决策的支持和拥护,体现了科学决策源于民众、还利于民众,过程服从效果的客观实在性,是实现民主集中制的重要途径。二是重效果、求共识,实施集体领导。实现民主集中制,最关键的是实施集体领导。在实施集体领导中,我们把经济社会发展、大事大项推进、干部选拔任用作为重点,宏观上把握,微观上放手,在战略上达成共识,在战术上提高成效。水制约是束缚兰西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这件事拿到全委会、党代会上进行研究,达成了“不解决不行、不快解决更不行”的共识。两年多来,我们多元化融资2775万元,完成了城镇应急水源一期、二期工程,8万多城镇居民结束了“饮无可饮”的历史;打机电井382眼,增加坐水种面积93万亩;260个村屯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得到缓解。三是给空间、搭平台,释放个体潜能。实现民主集中制,既要有集体领导,又要讲究分工负责。我们把发挥个体优势作为实现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手段,建立了班子成员抓产业、联企业、包项目责任制,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抓战线又突出重点,给任务,压担子,激活了工作内力,营造了班子成员谋事干事的更大空间,充分释放了“乘方效应”。今年,兰西承担了全省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任务,在改革难度大、矛盾错综复杂、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我们经过充分调研,制定了工作方案,并把全部免征农业税十项配套改革任务逐一分解,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克难而进,实现了试点工作的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为全市、全省铺开探索了路子,摸索了经验。
三、完善体系,凝心聚力,建立执行民主集中制的长效机制
在保证民主集中制执行上,创新机制,完善运行体系,提高落实质量。一是建立监督机制,畅通民主渠道。我们把拓宽监督领域作为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举措,一以贯之,力求实效。强化党内监督,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班子成员之间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强化社会监督,主动把工作圈、生活圈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强化舆论监督,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标准,自觉改正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保证了民主集中制的执行到位。强化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人大机关、政协组织的监督作用,促进班子成员廉洁从政,阳光操作。这些年,县级领导干部没有人在扶贫资金使用、各类工程项目发包、重大人事任免上出过错。二是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民主集中制建设体现在选人用人上,就是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我们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基础上,突出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融资的干部,有为者有位,无为者无位,不为者让位。坚持以下评上,采取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相结合的办法,让民众评价乡镇,让乡镇评价部门,解决了少数人选干部、以干部评干部的问题。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干部公选力度,公开选拔副科级以上干部37名,其中乡镇党政正职11名,部门副职26名。公选8名乡镇党政正职这一做法,在省台《今日话题》中播出,并被市委组织部授予干部制度改革创新奖。三是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坚持每月一次例会,及时通报重大事项。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谏言献策“直通车”制度,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2001年,我县一中、六小国有民营改革就是采纳政协委员张梦鸿的建议,由县委集体做出的决策。今年,县政协紧紧围绕加快市郊型经济发展这一中心,抓住哈市城市规模外扩、经济圈外延、市区企业外迁的战略机遇,主动承担起了研究对接哈尔滨的课题,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几年来,我们通过深入推进民主集中制建设,班子的整体功能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明显提高,班子成员同舟共济,心理相容,谋事干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上下士气旺盛,人心思变,创新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坚毅自强、无畏有为、文明敬业、开放向上”的兰西精神已经形成;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恢复性发展。
民中集中制落实情况相关文章:
民中集中制落实情况
上一篇:中学生毕业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