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工作总结
20xx年,市委组织部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组织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按照全市党建和组织工作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主旨,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认真抓好集中换届工作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围绕“好报告、好班子、好风气”的目标,认真落实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三项举措,扎实有序推进换届工作。4月底全市2081个村全面完成村级组织换届,9月底109个乡镇党委完成换届,12月底13个区、县(市)党委完成换届。
1、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努力把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以德为先。认真贯彻xx副主席和省委赵洪祝书记对富阳加强干部德的考核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运用《杭州市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通过干部个人“述德”、正反双向“测德”、个别谈话“谈德”、民意调查“评德”,在换届考察各环节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注重实绩。坚持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把转型升级、民生改善、文化建设、社会管理等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列入考核评价指标,发挥换届考察引领科学发展的指挥棒作用。重视基层。把干部在基层的工作表现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条件,这次区、县(市)新提拔任用的干部中具有3年以上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占80%,5名援藏援疆经过艰苦环境考验的干部,走上区、县(市)党政正职岗位;新一届乡镇党委书记中,具有乡镇、街道领导工作经历的占99%。
2、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坚持把选人用人的政策和标准交给干部群众,把选人用人的程序和方法亮给干部群众,把选人用人的结果反馈给干部群众。确保群众知情。通过对换届总体安排、严肃纪律十项举措和信访举报渠道进行“三公布”,对考察组成员名单、考察工作主要步骤和专用举报电话进行“三公开”,对考察对象基本信息、任职简历和照片进行“三公示”,对用人导向、选人标准和换届风气进行“三公议”,最大限度听取民意。扩大群众参与。以知情度和关联性为原则,合理确定参加推荐测评和考察谈话人员范围;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服务对象参加民意调查;把公众满意度调查指标引入领导班子实绩分析,请群众帮助把好人选关。据统计,区、县(市)换届考察中,平均每个新进人选考察对象谈话和书面征求意见人数近200人;乡镇换届中,全市共有11918人参与了全额定向推荐新一届乡镇党委班子成员,13.1万余党员和13.2万余名群众参与乡镇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凝聚群众智慧。各地在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通过“上请、下求、内听、外访”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用群众智慧丰富报告内容,努力使工作报告的形成过程成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过程,成为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积极试行党代表提案工作,各区、县(市)党代会共收到代表提案603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建等各方面。
3、运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7月市委选派13个干部考察组,历时一个月,对各区、县(市)领导班子开展全面换届考察,积极运用杭州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服务换届工作,着力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和公信度。完善考察方法。认真贯彻中央“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和省委“一个意见、五个办法”,通过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和民意调查,进行实绩分析和量化评分,实行延伸考核和“两圈”考察,努力考准考实干部;综合运用考评成果,坚持综合考评、平时考核、年度考核、换届(任期)考核、任前考察、专项考核等“六位一体”考核评价机制,了解考察对象一贯表现和作风形象。同时,首次探索为干部撰写小传,以生动鲜活的文字语言为干部“画像”。推行差额选拔。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经过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酝酿,这次区、县(市)
换届142名拟新进人选考察对象最后提拔任用110人。加大干部交流。着眼优化班子专业知识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服务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从市直机关选拔18名干部充实到区、县(市)领导班子,从城区选拔11名干部交流到5县(市)任职,从5县(市)交流14名干部到8城区任职,另有17名经过国外mpa培训毕业的干部得到提拔或转任重要岗位,27名在基层工作的区、县(市)领导班子成员交流到市直机关任职,进一步优化干部资源配置。
4、严肃换届工作纪律。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严明纪律、严肃教育、严格监督、严厉查处、严密组织、严加考核,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集中宣传教育。开展换届纪律“集中教育月”活动,印送《严肃换届纪律宣传手册》、换届纪律提醒卡等学习资料11.7万余份,组织各级党组织中心组专题学习870余次,发送微博、短信宣传信息17万余条,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以及与换届有关的人员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4.1万余份,确保换届纪律知晓率。全程监督检查。换届启动前,调查纪律知晓情况;换届考察中,考核纪律执行情况;大会选举时,测评换届风气情况。市县两级共成立16个换届风气督导组,聘请换届风气观察员343人,加强对执行政策、换届风气和推进工作等情况的督导。严格信访查核。实行查核责任制,对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的39件次信访举报,都落实专人调查核实,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省换届风气督查组先后3次到杭州督查,均给予较高评价。据统计,13个区、县(市)共有3842名党代表参加民主测评,认为本地区换届风气“很好”和“好”两项合计占98.97%。
二、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围绕市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求,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积极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努力造就推动杭州科学发展的骨干队伍。
1、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按照xx提出“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什么就补什么,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宏观管理。认真落实《XX-2022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制定出台《杭州市贯彻落实<XX—2022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实施意见》。统筹干部培训工作,制定印发年度干部培训安排计划,全市共举办各类脱产培训263期次,培训干部2.1万人次。服务科学发展。在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同时,围绕服务杭州科学发展、转型升级,举办“城乡统筹发展”、“中心镇规划建设”等主体班次18期,培训处级以上干部1200人次;连续第9年选拔25名处级以上干部赴英国参加mpa培训,连续第8年选派5名公务员赴香港特区政府部门实习交流,选派33名市管领导干部赴瑞典、瑞士和美国参加社会保障、创新社会管理和现代服务业专题培训,提高了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创新培训形式。开展现场教学,建好阿里巴巴、中南卡通、“湖滨晴雨”工作室等30个现场教学点;实施异地培训,组织党校主体班次学员到井冈山、延安、广西革命老区开展“三同”教育活动,加强党性锻炼;推进网上在线学习,全年共投入课件经费30万元,网上注册学员达5万余人。
2、加强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基础阵地,连续第9年选派1104名中青年干部到大江东新城、大皇城遗址保护、奥体博览城等46个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挂职锻炼,其中市本级124名;连续第4年选派300名机关干部担任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员,其中市本级63名,并坚持以党性锻炼为核心,将临时党支部建在挂职(项目)点,认真落实学习培训、回访走访、考核评比等10项管理制度。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已有2835名
挂职干部得到提拔或重用,树立了干部在基层成长、干部到基层培养、干部从基层选拔的良好导向。最近,这项工作被中组部评为20xx年全国组织系统45项地方特色工作之一。
3、积极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总体部署和市委确定的10项重点改革任务,抓住换届契机,大力推进比较成熟的改革举措,积极探索需要完善的项目,加大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认真落实《杭州市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实施办法(试行)》,20xx年初,第二次采取“两轮推荐、两轮票决”方式,从972名符合条件的市管副职干部中,选拔5名市管正职领导干部,并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干部德的考核、平时考核成果运用、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等方面积极探索。20xx年全市共竞争性选拔各类干部813名。规范干部初始提名制度。完善党委全委会推荐重要干部制度,按照民主提名、公开提名、责任提名要求,指导区、县(市)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提高民主推荐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有效运用党建信息化平台,发挥网评员作用,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宣传引导,探索在“西湖先锋”官方微博上开展考察对象公示,推进选人用人工作在阳光下进行。探索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办法。把探索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办法作为重点课题开展专题调研,对西湖区、临安市实践进行实证分析比较,提出对策建议。加强对改革的宏观指导。建立重点改革项目试点进展情况月报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及时总结经验,着力解决问题。
4、认真做好市管领导班子日常调整充实工作。按照市委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扎实做好市委提拔市管领导干部、晋升非领导职务、到龄改任非领导职务、到龄办理退休手续等工作,接收安置副师职军转干部7名、团职军转干部82名。精心做好新一轮机构改革有关单位领导班子调配和人事安排工作。圆满完成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的选举组织工作,各候选人高票当选。认真配合省委组织部做好市级领导班子换届考察,以及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人、地级市市委常委人选的推荐考察工作。会同市委统战部做好市各民主党派和市工商联的换届考察,指导市文联完成新一届领导班子和杭氧党委换届工作。配合市人大、市委统战部做好新一届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的名额分配和推荐协商工作。同时,招录全市党群系统公务员329名,做好47名援藏援疆援青干部、13批74名外地来杭挂职交流干部、5批10名外派挂职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
5、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和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通知》,把从严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完善年度考核。连续第3年组织开展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完善分类考核、量化评分措施,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结合综合考评大会,市委领导对年度考核情况进行点评。结合组织部长下基层和谈心谈话等活动,对测评考核情况靠后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谈话提醒,帮助分析问题,督促抓好整改。针对副师职军转干部年度考核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首次召开全市副师职军转干部座谈会,对82名副师职军转干部的表现情况进行集中讲评。加强日常监督。坚持和完善谈心谈话、述职述廉、诫勉函询等干部日常管理服务制度,对10名市管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6名干部进行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参与做好市公安局等6家单位的巡视工作。加强对市管干部出国(境)审查审批。做好领导干部首次集中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有关情况工作,20xx年以来,全市所有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拟提拔考察对象都按要求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严格落实制度。认真执行中央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把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推行到全市所有有用人权的单位,并将评议结果反馈所在单位党委(党组);结合任职考察和年度考核,对15名市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开展离任检查,配合省委组织部对10名区、县(市)委书记进行离任检查,离任检查率达100%;结合对区、县(市)拟新进人选考察,对其中92名区、县(市)委管理的党委(党组)书记组织进行离任检查,并把检查结果作为评价使用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对报告的有关事项按程序严格审核把关,共受理审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54人次,未同意2人。同时,首次对104家市直单位开展选人用人工作满意度调查,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市选人用人满意度整体水平。
三、着力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深化“西湖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1、认真做好纪念建党90周年有关活动。按照市委要求,紧扣“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的奋斗、党的成就”主线,组织开展“闪光的党徽”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加强思想教育。认真组织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习贯彻xx“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开展“千名书记讲党课”,在市委书记黄坤明带动下,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累计讲党课1400余场;举办党史系列讲座、理论研讨会、知识竞赛和歌咏大会等100多场,在全市掀起学习党的理论、党的知识、党的历史的热潮。崇尚先进模范。评选表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00个、市优秀共产党员70名、市优秀党务工作者30名和“十大西湖先锋”,其中,传化集团党委、翠苑一区社区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灯芯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朱雅仙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举行“闪光的党徽”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18场,共有6800余人到会聆听,12.5万余人收看视频直播。举办“西湖先锋创先争优”晚会,集中展示全市党建工作成果以及党组织和党员的风采。加强党内关爱。认真落实“三真”要求,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送温暖”惠民大行动,市县两级党费拨出540余万元,走访慰问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1.2万余人。省委组织部在杭州启动“奉献服务周”、“帮扶互助周”等活动,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深入推进“西湖先锋”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落实xx副主席提出的“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的要求,扎实推进“西湖先锋”创先争优活动。以闪光言行激励人人争先。抓实“一句话承诺”和“闪光言行”评选,共评出“西湖先锋·闪光言行”110例,其中有14个党组织和党员被评为全省“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市委常委、市委创先争优领导小组成员带头到联系点督查点评、蹲点调研,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创先进、争优秀。以窗口单位带动服务争先。以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重点,通过“三亮三比三评”、“对标创标”等举措,扎实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带动出租汽车行业等领域的服务争先,首批培育了市行政服务中心等10家示范单位、154个金牌窗口,选树1000名不同层次的优秀服务标兵,树立“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颗星”良好形象。以党群共建引领全社会争先。坚持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全面推广传化集团党工共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经验,整合提升市总工会“春风行动”、团市委“青年志愿者服务”、市妇联“姐妹帮扶工程”等工作,完善党群共建机制,努力使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3、以“双品牌”示范点建设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水平。坚持以点带面,深化发展强、党建强“双品牌”示范点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整体水平。树立示范。按照“一企一品牌”思路,以领军企业、龙头企业为重点,采取建立领导联系点、对口学习交流、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举措,推进“双品牌”示范点建设,全市树立像阿里巴巴、传化集团、东部软件园等100家“双强百佳”示范点。扩大覆盖。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扎实推进组建“集中攻坚月”活动和“双覆盖”试点,进一步扩大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覆盖,全年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2197个,目前已建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31316家,组建率46.77%,比去年提高30.57个百分点。发挥作用。总结推广“党员民主听证”、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五必谈四必访”等做法,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和谐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杭州市和娃哈哈、祐康集团在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会上作经验介绍,杭州油漆公司等3家公司被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4、大力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xx提出的“坚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这一要求,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实基础。全面深化“片组片”民情联系机制,全市划分形成1.5万余个片、5.9万余个组,54万党员联系服务居民家庭186万余户。做强力量。推广党建共建工作代表会议制度、党建共建联合会、党建共建委员会等区域性党建做法,整合辖区企事业单位的服务资源,带动和事佬、志愿者等群团组织,组建2万余个服务团队,累计服务群众120余万户次,帮助基层解决问题1.8万余个。依托区、县协作,深化“联百乡、结千村、帮万户”活动,广泛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新一轮帮扶集团成员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结对乡镇(街道)140个、行政村1832个,推动实施共建项目1877个。各级机关党员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行动,412支机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基层群众广送服务。做优品牌。拓展区(县、市)、乡镇、村(社区)三级党员服务中心功能,整合“66810”为民服务法、“服务百姓档案”、“三全十服务”、“村民事务全程代办”等平台,完善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志愿服务等工作,探索构建“片组户民情联系、区域化统筹服务”机制。8月26-27日,举办全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讨会”,与会领导专家对杭州的做法给予肯定。
5、深化“领头雁”工程。围绕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有本领的基层干部队伍,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集中轮训,其中市本级举办中心村党组织书记,社区书记、主任和“双强百佳”企业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班7期、培训1763人。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解决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基本报酬的实施意见》,较好地解决现任村主要干部基本报酬补助、离任村主要干部生活补助,以及农村党建每年4-6万元的工作经费、农村党员人均50-100元的活动经费。积极拓展基层干部发展空间,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定向选拔10名村(社区)书记和10名大学生村官进乡镇党政班子;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拔466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努力使基层干部干好有发展前途。
6、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根据市委《关于进一步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实施意见》,认真做好党代表列席党内重要会议、参与评议监督,以及党代表提案等工作,保障党代表的民主权利。全年共推荐杭州市17名省党代表列席省委全会、省纪委全会,先后6次组织111名市党代表列席市委全会、市委常委会、市纪委全会和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等重要会议,邀请460余人次市党代表参与市直单位综合考评、市和区(县、市)领导班子换届考察民意调查等重要活动的评议监督。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认真做好党的十八大代表逐级遴选、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推荐选举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选举的有关工作,指导各区、县(市)做好县乡两级党代表的选举。据统计,全市共有30952个基层党组织、557717名党员参加推荐,分别占全市基层党组织总数的100%和党员总数的99.6%。推进党代表工作室组建,13个区、县(市)和193个乡镇(街道)建立党代表工作室。
7、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主动适应信息网络化新形势,办好杭州党建网、《杭州党建》电视栏目、杭州党建手机信息系统。杭州党建网发布信息1451条;在杭州电视台及两区五县(市)电视台播放党建电视299期,《杭州党建》被中组部评为最佳电视栏目;坚持每周发送党建手机短信,在余杭区开展浙江党员教育手机台试点工作,在党员教育、信息宣传、互动交流、资讯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开展“远教创星”活动,在全省率先完成基层远程教育站点设备更新工作。研发启动全国首个党建类专业视频搜索工具——“红色搜索引擎”,开通杭州——阿克苏党员远教新干线,运用远程教育网络直播区、县(市)党代会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30余次。召开全市党建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做好中组部重点课题《信息网络条件下的党员教育工作》研究。
四、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全面落实市人才规划纲要,落实“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政策优先创新、人才投入优先保证”的要求,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1、实施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认真贯彻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定期通报、年度评估、专项督查等措施,抓好《杭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XX-2022年)》各项任务的落实。牵头市直有关部门编制出台全市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6支人才队伍建设子规划,指导各区、县(市)编制“xx”人才发展规划,全市形成相互衔接、上下配套的人才规划体系。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创业、文化创意人才、低碳专业人才等方面制定出台一批配套政策文件,为实施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提供政策支持。
2、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着眼杭州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快引进发展紧缺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目前,市本级已有国家千人计划人选21人、省千人计划人选53人,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打造“金名片”。连续第3年举办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通过开展海外创业人才项目及技术合作洽谈、海外社团负责人和留学生代表座谈会等活动,吸引480名海外留学人员携带520个项目参会,达成合作意向项目432个,正式签约78个,签约总额达17.25亿元人民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举办第二届侨界海外精英创业创新峰会、第六届海外英才杭州论坛、海外清华学子杭州行等活动,打造海外引才的杭州品牌。主动“走出去”。根据省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连续第5年走出去,组团赴美国参加浙江民营资本与海外人才智力对接活动,共接待1000多名留学人员,达成签约意向324个,现场签约44个,民资对接投资17.1亿元人民币,引进项目和人才签约数占全省32%,并在美国设立“杭州市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合作(硅谷)基地”。启动实施全球引才“521”计划,评出首批34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4个创新创业团队,为杭州重点发展十大产业提供支撑。唱好“双城记”。以未来科技城(海创园)、青山湖科技城“双城记”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大市级人才平台建设。未来科技城被中组部确定为中央企业集中建设的4大人才基地和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3、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356工程”培训实效。围绕市委实施“六大战略”、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和企业的培训需求,依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连续第8年举办企业经营管理者“356工程”培训,全年共举办“农产品品牌打造与发展外向型农业”、“现代商贸与休闲服务经济”、“工业设计与转型升级”、“商业模式创新”、“新能源产业”、“光伏企业创新管理”国内研修班6期,培训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364名,带动全市培训企业经营管理者2万余人次。首次组织“356工程”农产品产学研对接洽谈会,共有10多家企业与专家签署合作意向。完善“356工程”网上学习在线功能,完成第二批新学员登记、专题改版和课题更新工作,目前在线学员6000名。调查结果显示,学员认为研修班效果“较好”以上的占99.1%,对“356工程”培训的满意度有了进一步提升。
4、推进城乡人才资源一体化开发。根据市委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战略部署,以城乡区域人才发展一体化引领支撑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人才政策向县(市)覆盖。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区域人才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对5县(市)20xx年入选省“千人计划”的4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安家补助、项目资助等方面做到“同城同待遇”。人才资源向县(市)流动。实施“杭州市专家志愿者服务新农村计划”,招募各行各业专家志愿者403名,建立11类专家库,与县(市)有关单位对接项目349个,促成落地项目30多个,举办各类培训2万余人次。继续推进临安“天目彩虹”引智工程、淳安“百项国内外引智计划”,服务当地新农村建设。选聘大学生“村官”166人,积极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目前,全市创业大学生“村官”共有278人,占在岗大学生“村官”总数的15.97%,创业项目133个,总投资达4321万元。人才培养向县(市)倾斜。选派5县(市)72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市区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实践学习,帮助培养存量人才。人才平台向县(市)拓展。积极支持5县(市)争创市级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推荐临安青山湖科技城、富阳银湖开发区创建省级基地。
5、完善人才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从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关心尊重人才。制定《关于贯彻落实<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从注册企业、项目资助、子女入学等方面完善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服务政策。落实《杭州市人才保障性住房申购三年行动计划》,做好人才专项住房申购准备。完善市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组织优秀企业家和市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政治理论培训、国情市情考察、健康体检和疗养休假等,激励各类人才更好地在杭州创新创业。
6、提高人才工作牵头抓总水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切实履行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大力加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形成各地、各部门共同推进人才工作的合力。通盘筹划、合理安排市本级2亿元人才专项资金的使用,使人才投入发挥最大的效应。牵头有关部门共同抓好专业技术人才“131”培养工程、高技能人才“815”培训倍增工程、农村实用人才“125”培训工程、社会工作人才“525”培养工程、现代服务业高级人才培养计划、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中国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钱江特聘专家计划等一系列人才项目工程,全面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建设。
五、切实加强部机关自身建设
市委组织部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市委组织部工作总结
下一篇:毕业论文答辩技巧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