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
总体思路是,以党的xx大及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积极探索服务地方经济的新体制、机制,全面强化积极行政、文明行政、廉洁行政的观念,大力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工商内部的和谐、工商部门与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和谐、工商部门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和谐、工商部门与消费者和人民群众的和谐。
一、积极履行市场准入职责,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登记和监管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全力服务全民创业。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深入落实市局出台的政策措施,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的“三送”活动,积极扶持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创办农民合作社、从事农村经纪活动,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探索股权出资、股权出质登记,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着手拟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认真落实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
(二)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红盾护农、主体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市场兴农等五位一体的服务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积极探索服务土地流转的方式方法,大力推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积极指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作社和林产业合作社发展,更加扎实地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
(三)全力加强“12315”品牌建设。以“快速受理、快速处理、快速反馈、快速评价”为目标,市消费者委员会要积极探索建立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机结合的维权网络,建立完善消费者委员会分会工作机制,消灭维权站建设空白乡镇,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经营者自律、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把“12315”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和公众服务平台建设结合起来的方式方法,使之成为广大消费者全面知晓、全面信任,工商部门快捷处理群众诉求、有效维护消费权益、依法查处违法违章行为的名牌。
(四)全力服务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建设。加大服务力度,加强行政指导,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进一步落实市场主体分析报告制度,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沿海企业落户本地,对重点企业实行重点服务,对市政府确定的招商引资项目和“三农”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对困难企业实行上门服务。同时,要严格把关,防止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转移。
二、积极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依法治理影响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
(一)继续抓好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为契机,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确保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
(二)继续开展“红盾护农”集中整治行动。突出对农资经营主体、商品质量两个重点的监管,取缔无照经营,规范流通渠道。坚持农资销售“两帐一卡一书”制度,全面推行农资经营单位信用等级评定,促进农资经营企业完善和加强自律,树立守法诚信经营形象,高度重视农民消费投诉,从根本上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三)继续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始终保持对传销的高压态势,从严从快查处大要案件,坚持露头就打,坚决阻止传销活动蔓延。开展打击“傍名牌”执法行动,查办商业贿赂大要案件,查处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四)继续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和广告监管工作。加大对电视、网络发布的广告的监管力度,继续把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违法问题易发的药品、医疗、保健食品等广告作为整治重点,依法查处未经登记擅自发布户外广告和擅自改变已登记户外广告内容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和查处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广告。
三、积极拓展监管新领域,探索县域工商监管机制,促进监管职能到位
(一)拓展领域,加强新兴领域监管。重点是按照“五个延伸”的要求,积极探索网络市场监管、金融市场监管、涉外主体监管的方式方法。一是从主要监管小商小贩,向监管各类市场主体延伸,从监管弱势主体向监管大企业、垄断行业企业、涉外企业等强势主体延伸;二是从主要监管传统集贸市场,向监管各类消费品、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延伸,从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延伸;三是从监管面对面的商品交易和服务行为,向监管远程的网络商品交易和服务行为延伸;四是从主要监管低端商品,向监管高端商品延伸;五是从查处简单、常规违法行为,向查处复杂、新型违法行为延伸。
(二)完善设施,探索县域工商监管机制。一是完善属地管理机制。按照网格化食品电子坐标式巡查要求,确定相应的监管人员和责任人,全面负责网格内的日常巡查、案件查处、投诉处理、商品质量安全、主体服务等各项监管工作,做到经济户口清、主体状态明,问题早发现,情况快反馈、事态能控制,构建形成覆盖辖区、任务明晰、工作细化、要求具体、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辖区立体综合动态监管体系;二是完善分类管理机制。以市场主体信用状况、行业风险、市场类别、商品性质等为基础,对监管对象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类别对象的特点,实行差别化的监管措施,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分类监管体系;三是完善互动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互动,形成协作机制;四是完善人本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服务,实施人性化管理,尊重行政相对人享有的合法权益。坚持宽严相济,注意化解市场监管执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与行政相对人建立更为融洽、和谐的新型关系;五是完善科学管理机制。在目前已推广的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网上办案等系统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在主体登记、市场监管、商标管理、广告监测、合同管理、消费维权、执法办案和政务管理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注重利用现代化的商品质量检测设备、广告监测设备,以及联网监控、移动办公等手段,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注重以信息化为支撑,强化各项工作的流程化、透明度和可控性,推进标准化管理,促进管理效能大提升。
(三)加强理论学习,狠抓职能优化配置。大力推进基层工作重心转移,把以往大量投入收费工作的基层监管力量转向监管、服务、维权和执法工作岗位,防止出现原来的收费人员“无事可干”的问题。一是进一步调整基层机构职能设置和人员配置。在已经确定的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和人员专长,逐步推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二是深化属地监管、科学划片、定岗定责、权责统一的岗位责任制。按照“做什么工作、由谁做、什么时候完成、要达到什么效果,都一清二楚地落实到岗到人”的要求,细化分解每项目标和任务,全面实行“五定”管理,即定区域、定人员、定任务、定职责、定奖惩,在工作中开展“五比”活动,即比服务效果、比监管基础、比执法办案、比社会评价、比干部素质,真正做到目标任务项目化、指标化、数量化、精确化,做到事事有目标、人人有指标、项项有考核、结果有公示、年度有评价。三是切实增强规则治局意识,加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修订工作规范和规章制度,实行流程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工作环节上达到无缝衔接,消除无序状态。共2页,当前第2页12
一、积极履行市场准入职责,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登记和监管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全力服务全民创业。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深入落实市局出台的政策措施,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的“三送”活动,积极扶持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创办农民合作社、从事农村经纪活动,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探索股权出资、股权出质登记,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着手拟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认真落实促进广告业发展的意见。
(二)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红盾护农、主体活农、合同帮农、商标富农、市场兴农等五位一体的服务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积极探索服务土地流转的方式方法,大力推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积极指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作社和林产业合作社发展,更加扎实地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
(三)全力加强“12315”品牌建设。以“快速受理、快速处理、快速反馈、快速评价”为目标,市消费者委员会要积极探索建立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机结合的维权网络,建立完善消费者委员会分会工作机制,消灭维权站建设空白乡镇,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经营者自律、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把“12315”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和公众服务平台建设结合起来的方式方法,使之成为广大消费者全面知晓、全面信任,工商部门快捷处理群众诉求、有效维护消费权益、依法查处违法违章行为的名牌。
(四)全力服务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建设。加大服务力度,加强行政指导,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进一步落实市场主体分析报告制度,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沿海企业落户本地,对重点企业实行重点服务,对市政府确定的招商引资项目和“三农”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对困难企业实行上门服务。同时,要严格把关,防止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转移。
二、积极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依法治理影响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
(一)继续抓好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为契机,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确保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
(二)继续开展“红盾护农”集中整治行动。突出对农资经营主体、商品质量两个重点的监管,取缔无照经营,规范流通渠道。坚持农资销售“两帐一卡一书”制度,全面推行农资经营单位信用等级评定,促进农资经营企业完善和加强自律,树立守法诚信经营形象,高度重视农民消费投诉,从根本上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三)继续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始终保持对传销的高压态势,从严从快查处大要案件,坚持露头就打,坚决阻止传销活动蔓延。开展打击“傍名牌”执法行动,查办商业贿赂大要案件,查处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四)继续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和广告监管工作。加大对电视、网络发布的广告的监管力度,继续把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违法问题易发的药品、医疗、保健食品等广告作为整治重点,依法查处未经登记擅自发布户外广告和擅自改变已登记户外广告内容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和查处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广告。
三、积极拓展监管新领域,探索县域工商监管机制,促进监管职能到位
(一)拓展领域,加强新兴领域监管。重点是按照“五个延伸”的要求,积极探索网络市场监管、金融市场监管、涉外主体监管的方式方法。一是从主要监管小商小贩,向监管各类市场主体延伸,从监管弱势主体向监管大企业、垄断行业企业、涉外企业等强势主体延伸;二是从主要监管传统集贸市场,向监管各类消费品、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延伸,从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延伸;三是从监管面对面的商品交易和服务行为,向监管远程的网络商品交易和服务行为延伸;四是从主要监管低端商品,向监管高端商品延伸;五是从查处简单、常规违法行为,向查处复杂、新型违法行为延伸。
(二)完善设施,探索县域工商监管机制。一是完善属地管理机制。按照网格化食品电子坐标式巡查要求,确定相应的监管人员和责任人,全面负责网格内的日常巡查、案件查处、投诉处理、商品质量安全、主体服务等各项监管工作,做到经济户口清、主体状态明,问题早发现,情况快反馈、事态能控制,构建形成覆盖辖区、任务明晰、工作细化、要求具体、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辖区立体综合动态监管体系;二是完善分类管理机制。以市场主体信用状况、行业风险、市场类别、商品性质等为基础,对监管对象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类别对象的特点,实行差别化的监管措施,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分类监管体系;三是完善互动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互动,形成协作机制;四是完善人本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服务,实施人性化管理,尊重行政相对人享有的合法权益。坚持宽严相济,注意化解市场监管执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与行政相对人建立更为融洽、和谐的新型关系;五是完善科学管理机制。在目前已推广的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网上办案等系统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在主体登记、市场监管、商标管理、广告监测、合同管理、消费维权、执法办案和政务管理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注重利用现代化的商品质量检测设备、广告监测设备,以及联网监控、移动办公等手段,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注重以信息化为支撑,强化各项工作的流程化、透明度和可控性,推进标准化管理,促进管理效能大提升。
(三)加强理论学习,狠抓职能优化配置。大力推进基层工作重心转移,把以往大量投入收费工作的基层监管力量转向监管、服务、维权和执法工作岗位,防止出现原来的收费人员“无事可干”的问题。一是进一步调整基层机构职能设置和人员配置。在已经确定的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和人员专长,逐步推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二是深化属地监管、科学划片、定岗定责、权责统一的岗位责任制。按照“做什么工作、由谁做、什么时候完成、要达到什么效果,都一清二楚地落实到岗到人”的要求,细化分解每项目标和任务,全面实行“五定”管理,即定区域、定人员、定任务、定职责、定奖惩,在工作中开展“五比”活动,即比服务效果、比监管基础、比执法办案、比社会评价、比干部素质,真正做到目标任务项目化、指标化、数量化、精确化,做到事事有目标、人人有指标、项项有考核、结果有公示、年度有评价。三是切实增强规则治局意识,加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修订工作规范和规章制度,实行流程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工作环节上达到无缝衔接,消除无序状态。共2页,当前第2页12
工商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工商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总体思路是,以党的xx大及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积极探索服务地方经济的新体制、机制,全面强化积极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小学第二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