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演讲稿>发言稿

幼儿园教研工作会发言稿

更新时间:

说起幼儿园的教研工作,也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幼儿园就是看孩子,吃好,玩好,别出事就行了,幼儿园搞什么教研?几年前我从小学来幼儿园之前,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走进幼儿园之后,我才知道,幼儿教育没那么简单,幼儿园需要研究的课题实在太多。

下面我简要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园的教学教研工作,请大家批评指正。我的汇报包括三方面内容:

营造两种氛围,促进两个转变

抓好两支队伍,实现两个提升

强化教研管理,做到四个坚持

一、 营造两种氛围,促进两个转变

(一)营造专业学习氛围,促进教师向学习型教师转变。

从XX年开始,我园开展“创建学习型园所,争做学习型教师,争做学习型家庭”活动,我们把这项活动简称为“创建活动”,每年创建活动都有计划,有总结,有记录,有展示,有评比。

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在每周五全体教师例会上做一次五分钟好书推荐展示。同时,在教师阅览室开辟好书推荐展板,展示教师的好书推荐稿。我园不断改善教师图书室和阅览室的环境,每年增加上千册的专业书籍,为教师订阅了大量幼教期刊,供老师借阅。为了不断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初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我园还开设了亲子书屋,为家长购置了上千册家庭教育类书籍,并且订购了大量的家教期刊,供家长无偿借阅。每学期组织家长好书推荐展评活动。为幼儿购买了几千册绘本等幼儿图书,每天下午五点后亲子书屋就会座无虚席,亲子共读的热情加快了创建学习型园所的步伐。

每年我园都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分批分期到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学习参观培训,并充分利用暑期北戴河的全国幼教培训资源,引导教师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同时重视利用本地资源,认真研究我市其他省级示范园的优势项目,虚心向姐妹园学习,做到知己知彼,取长补短。

XX年,我园制定了学习型教师、学习型家庭评选办法,每学期进行评选,给予一定的奖励,努力营造学习氛围,促进教师向学习型教师转变,促进幼儿家庭向学习型家庭转变,从而推进学习型园所的创建。

(二)营造有效教研氛围,促进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是教研活动的三种有效途径,我园充分利用这三种途径,积极探索园本化的教研模式。

1、发挥专家引领作用,破解教学教研困惑

每年我园都会结合园本教研主题,在寒暑假期间邀请市教育局幼教教研员来园作专题培训,如“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解读”、“备课说课的技巧”、“区域活动的组织策略”、“如何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等主题。每周邀请教研员来园参加一次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为园所进行教学诊断,提出改进建议,及时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2、加强同伴互助交流,构建园本教研文化

结合本园实际情况,采取教研活动下移的策略,加强同伴互助交流,扎实开展有效地园本教研活动,重点抓好集体备课和小课题研究活动,努力构建园本教研文化。

(1)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研究,推进课程的园本化进程

由于幼儿园的课程综合性强,活动性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差异较大,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空间也比较大,如果没有有效地教研,就很难成就有效的教学。我园结合自身实际采用了“四备”“三关”的集体备课模式。“四备”是:一备活动整合;二备目标确立;三备设计思路;四备详细教案。“三关”是指:第一关是教研组把关;第二关是教务处把关;第三关是教研员把关。

幼儿园每个年级每学期一般有六个主题。每个主题大约有30~40个活动内容。主题目标包括了五大领域的目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主题大约有三周的教学时间(15节课)。备课时首先需要分析教材,把三十几个活动重新整合,划分为四大部分,即集体教育活动、生活教育活动、户外体育活动和区域活动。再将三十几个活动的目标进行整合,然后备教学设计思路,最后备出详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备课的“四备”。每个主题都要经过至少四次教研活动才能完成集体备课,而且每次备课都要经过“三关”。第一关是教研组把关;例如:主备教师把活动整合备完后,需提交教研组研讨,修改后教研组做好记录,教研组长签字提交教务处。第二关是教务处把关;教务处主任与教研组交换意见后,做好记录签字。第三关是教研员把关;每周我们都会邀请市教研所幼教教研员李素英、郑世丽两位教师来园指导。研讨交流后进入下一备课环节。在集体备课的反复交流研讨中,在教育思想的碰撞中,锤炼了教师的教育智慧,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我常常会看到下班后(七点、八点、九点、十点)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还在进行中。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被她们研究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所打动;每当这个时候,我对她们的敬意就会油然而生。我觉得教研中的她们是最美的。学期末,我们会把这些园本教研成果编辑成册,放在教师图书室,供教师参考。

(2)重视对小课题的研究

在加强集体备课的同时,我园也十分重视对小课题的研究。有些小课题是我们在阶段性教研计划中预设的,有些小课题是在教学实践中随时生成的。例如:小班的“如何减轻幼儿入园焦虑情绪的研究”就是我们这几年一直研究的预设课题。每年六月份我们都会组织小班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特别是这两年我们研究了一系列应对模式。从家庭教育讲座内容的选择,到亲子游戏活动的设计;从调查问卷到环境的熟悉;从孩子特征的了解,到引导策略的准备,我们都进行了充分细致的研究。实践证明,只要参加过我们组织的入园适应活动的幼儿在入园后均没有过度的忧虑情绪。也许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小课题,但是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讲这却是个大课题。我也一直认为只要是对孩子的发展有好处的研究就是最有价值的研究。只要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益的课题就是我们的大课题。我想作为幼教工作者就应该善于把小课题做大,而不是把大课题做小。

有些课题是在教学工作中随时发现的问题,我们就把问题当成课题进行研究。例如:上学期末,我们发现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普遍存在运动密度不达标的现象。于是我们就将这一问题作为我们本学期的一个研究专题。八月底我们先组织教师培训,然后组织教师研讨。分析问题的成因,探索解决的办法。上学期我也组织参加了很多小课题的研讨活动。例如:如何创设班级主题墙;幼儿园自然角的建设研讨;提高园讯通的有效性的研讨;研究一日生活中等待时间的有效利用;充分发挥自制玩教具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作用等等。

3、提升自我反思成果,开展主题论坛活动

每周五的教师例会上有十分钟的主题论坛活动。每学期一个主题,每周一名主讲人,结合本学期的教研主题,谈思想,谈做法,谈经验,谈教训,畅所欲言。上学期是以“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与组织策略的研究”为主题,开学前我们先组织全员培训,每周安排一名教师主讲,谈自己学习的体会,谈自己对区域活动的理解,谈本班的具体做法。本学期大家谈的主题是“如何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教师采用教育案例的形式,讲述自己真实的教育故事。

一系列有效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营造了园本教研文化氛围,从而也促进了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二、 抓好两支队伍,实现两个提升

(一)加强年轻教师培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这几年,我园陆续聘用了十几名年轻教师。她们刚刚幼师毕业,缺少实践经验,但她们有活力,敢创新,因此这几年培养年轻教师就成为我园的又一研究课题。

几年来,我园不断完善青蓝帮教方案,努力探索适合本园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带动作用,为年轻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加强管理,大胆启用,为她们的快速成长推波助澜。朱海悦老师和王婷婷老师在全国自制玩教具评比中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二)加强骨干教师培养,提升骨干教师的影响力

几年前,面对本园少名师,缺骨干的现状,我们提出“加强骨干教师培养,打造我区幼教名师”的口号。我们选择最具发展潜质的六名教师担任教研组长。首先,为她们创造更多的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其次为她们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强化练兵,体验成功。在教学资源的配备上也给予适当倾斜,为他们优先配备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教学设备。目前这六名组长已成为我园的业务骨干,有两名市级骨干教师。去年有四名教研组长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其中有两名教师在省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今年有两名组长在全市观摩活动中作观摩课(全市共11节观摩课)。

三、 强化教研管理,做到四个坚持

作为园长,为了加强教研管理,推进有效教研,我一直努力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为教师服务的理念

  我们常说,管理也是一种服务,管理者应树立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理念。不仅要做好教师的后勤部长,还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护航者。切实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为教师搭建幸福的职业生活。

(二)坚持向教师学习的态度

  由于缺少系统的幼教专业学习,我始终把教师当成我的老师。发现问题我会和她们请教,和她们探讨。几年来,从教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幼教专业知识。

(三)坚持走进教研活动

我一直坚持参加园里和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上学期共参加了五十多次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和专题研讨等教研活动。

(四)坚持走进教学一线

对于幼儿园的管理者来说,只有走进教学一线,走进教师的教学生活,走进孩子的一日生活,才能走进教研管理,从而走出有效的教研管理之路。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珍视传统,立足实际,汲取在座兄弟学校的教育思想精华,追求适宜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开展有效教研,打造精品幼教。发言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幼儿园教研工作会发言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研工作会发言稿

说起幼儿园的教研工作,也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幼儿园就是看孩子,吃好,玩好,别出事就行了,幼儿园搞什么教研?几年前我从小学来幼儿园之前,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