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秋节“节前禁令”
中秋节“节前禁令”,需看如何“落实”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适逢中央“八项规定”颁布近两周年之际,同时也处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重要环节,各级各地的“节前禁令”来得更早,要求更严。其能否“精准落地”也受到干部群众的密切关注,更成为了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试金石”。(8月18日海外网)
一度时期以来,一大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被通报,较好地净化了从政环境,也让一些官员发出了“干部难当”的感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一些党员干部存在侥幸心理,更有顶风违纪现象以及披着隐身衣的“四风”问题出现。那么,今年的“节前禁令”要靠什么才能够“精准落地”?
靠党员干部自律。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理想信念滑坡的党员干部,不可能管好自己以及身边人。因此,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每名党员干部的终身必修课,只有不断为精神补“钙”,不断更新“抗体”,才能避免“软骨病”、“应声虫”等各类症状的出现,才能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也才能让“节前禁令”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靠制度规范严谨。制度管根本,更管长远。而制度要想真正发挥管人、管事、管钱、管权的作用,必须在顶层设计以及贯彻落实上下功夫。用刚性的制度来约束,按规则办事,才能从源头上截断各种诱惑对党员干部的侵蚀。一方面要优化制度设计,确保制度无漏洞可钻,要避免一些模棱两可的措辞和要求,突出“严禁”、“一律”,同时要全覆盖,不仅要求领导干部带头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坚决制止奢侈浪费等,也要求普通党员干部遵守相关禁令。另一方面,要硬化制度的执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敢于动真碰硬,绝不允许任何党员干部游离于制度和禁令之外。
靠社会公众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节前禁令”,不是党员干部之间、行政体制之内的“自说自话”,而是关系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净化纯洁的公共规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风气正不正,干部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要适时开通举报网站,畅通电话、报箱、电子邮箱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好群众监督干部违纪违规的“耳目”作用。各级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对于群众的监督举报,要认真对待,积极调查,妥善处理,及时通报,绝不能让“禁令”一发一撂,更不能漠视民情民意。
靠严肃违纪惩戒。治党必先治吏,治吏务必从严。“严禁令”,更要“严执行”。而“严厉问责”、“严肃惩戒”,是最大、最强的“严执行”。对于违反“节前禁令”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其他纪律制度要求的人和事,必须严肃惩戒,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决不姑息。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承担起“两个责任”,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和监督检查作用。对制止公款送月饼等行为工作不力,致使地区或部门奢靡之风未有效治理的,要严肃追究地区、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责任。
“禁令”好下,“落地”不易。确保“节前禁令”发挥作用,必须统筹兼顾、上下联动、全民行动、打好组合拳。同时,要抓常抓细抓实抓长,才能防止“四风”等问题反弹,营造出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和社会氛围。
2022中秋节“节前禁令”相关文章:
2022中秋节“节前禁令”
上一篇:16年中秋节祝福语送女友
下一篇:初中“欢庆中秋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