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更新时间:
教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教育科研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我校长期以来教学改革作为学校的着力点,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委颁发的各项文件,鼓励全体教师在教学的同时积极进行各项课题研究。
十五期间,我校承担有3项省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5项区级课题的研究。全校百分之50以上的老师都参与了课题研究,学校大胆的启用年轻人作为课题的负责人,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学校的教科研培养后备力量。我校也屡次被评为市、区教科研先进集体。现将我校教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校级领导带头做课题的负责人。他们自己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屋建瓴的提出课题研究的总方案,并进行全程指导。学校中层领导人人是课题组成员。除了参与课题研究外,校领导还制定出了一系列促进全校教科研工作的举措,如定期召开高、初中教学工作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讲课;年轻教师坚持每学期开一节研究课;有经验的老教师开示范课;对获奖论文进行奖励等。这些举措极大的提高了全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全校上下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
二、科研条件
1、教科研设施
我校各种硬件设施齐备。各个办公室都有多媒体电脑,方便教师制作课件,观看教学光盘。每台电脑都连接了校园宽带网,教师可以随时上网查询信息。很多教师现在已经能够熟练的制作电脑课件,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已经成为教师开课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丰富,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各教研组组长去书店购置有关教学资料。
我校专门设有教科室,主任2人,科员2人,教科室有两台多媒体电脑,办公设施齐备。
2、经费投入
校领导全力保证教科研经费的投入,拨划一定的经费到各课题组,为课题组购置了相关书籍和音像资料。同时学校还通过市教研、室等多种渠道筹集科研经费,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校也能及时的按要求向上级有关部门 缴纳科研经费。
3、奖励
为了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学校设立了教育科研奖,对获奖或发表的论文给予一定的奖励,具体细则如下:
全国一等奖:300元 二等奖:200元 三等奖:100元
省 一等奖:100元 二等奖:80元 三等奖:50元
市 一等奖:50元 二等奖:40元 三等奖:30元
区 一等奖:30元 二等奖:20元 三等奖:15元
三、管理制度
我校教科研究组织落实,制度健全。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三大处密切联系,分工合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检查管理制度。每学期开学之初,教科室都要围绕学校发展的方向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学期结束也要对全校教科研工作进行总结,自我检查计划实施完成情况。每学期的计划和总结都要在教工大会上宣读,让全校教师共同监督。学期结束各种档案要装订存档。随着学校办公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办公自动化的普及,我校教科室所有资料也准备用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我校教科室现已在南京教育信息网上有自己的主页,其中收集四大部分的内容,包括学校教科研概况、管理制度、九五课题和十五课题。我们已经把这些内容刻制成光盘,并计划把教师获奖论文按年度收入此张光盘。
教科室的常规工作有:
(1)、做好学校的教科研课题的确定、落实、总结和成果推广工作;
(2)、搜集教科研信息,协助校长,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负责教科研普及工作;
(3)、每月出一期《教学生活》,及时报道校内外教育科研动态。迄今为止,《教学生活》已出了59期,它已经成为我校教学经验交流的阵地,其中许多稿件被《教育信息报》、《玄武教育》采用,我校也连续被评为区通讯报道先进集体;
(4)、定期进行校内论文、优秀教案评比,我校现已编撰了六册论文集。
(5)、做好市区优秀青年教师的推荐工作,我校现已有7人被评为市优秀青年教师。
(6)、教科室积极配合学校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组织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教师签订拜师协议书,并制定培养考核青年教师的“一、三、五、七青蓝工程”计划。
(7)、学期结束装订各种材料,包括课题资料、教师论文、优秀教案。
三、科研活动
课题的承担标志着学校教科研重点和教科研规范的确定,标志着学校个性化的萌芽,标志着教科研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90年以来,我校已有十多项课题被列入区级以上教改项目,并在市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九五”课题的基础上,学校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聘请专家指导,制定了“十五”课题规划,现已立项的课题有3项省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和5项区级课题。每项课题在申报之前都请专家进行分析和论证,课题组负责人率先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每阶段的研究计划。在研究过程中各课题组 定期召开例会,认真填写课题中期汇报表,教科室协助课题组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在研究中我校课题组老师积极参加市区和全国的各项研讨活动,带回了详细的会议记录和各种文字、音像资料,丰富了研究内容。学校还特聘了市教科所赵炳红研究员为顾问。
在所有十五课题中省级课题《构建弘扬周恩来精神风范主题育德模式的研究》和市级《高中生研究型课程的开发》最能体现我校的特色。学周活动是我校的传统德育内容,在九五学周课题的基础上我们准备把弘扬周恩来精神与风范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外导与内化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2002年1月老师们利用寒假进行研讨,统一理念,确立子课题和子课题负责人。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争创周恩来团支部”活动,各班开展主题班会,班主任编写活动方案。学周活动在校园内如火如荼的展开。高中生研究型学习的课程在我校是第二次开展。在上次成功结题的基础上,我们简化了一些调查表格,实施过程更加合理。7月分我们先后召开了高一年级组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会,把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到位,做到每位老师心中有数。7月到9月期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的开展调查研究并撰写结题论文,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最后的结题工作。通过2次初选我们已经选定了两个课题参加最后的全校汇报。学生的论文和制作的课件也正在整理之中。
我校全体教师有志于参加科研工作,教师们改变了以往只重上课,不重科研的思想。青年教师积极接受新观念、探索新做法,老教师摒弃旧观念。教师们在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各主要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全校百分之50以上的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教师们热情高涨,积极开公开课,撰写论文。在98到2000年期间我校共有143篇论文获奖,其中获国家级的奖项有30篇。2001年我校教师论文有40篇获奖,其中国家级奖7篇,两篇获国家级一等奖;省级4篇;市级29篇;区级1篇。
通过近几年的教育科研实践,我校的教师明确的认识到教育的发展要以科研来推动,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九五”取得的成绩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动力,“十五”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我们将在市区教科所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继续探索,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育科研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我校长期以来教学改革作为学校的着力点,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委颁发的各项文件,鼓励全体教师在教学的同时积极进行各项课题研究。
十五期间,我校承担有3项省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5项区级课题的研究。全校百分之50以上的老师都参与了课题研究,学校大胆的启用年轻人作为课题的负责人,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学校的教科研培养后备力量。我校也屡次被评为市、区教科研先进集体。现将我校教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校级领导带头做课题的负责人。他们自己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屋建瓴的提出课题研究的总方案,并进行全程指导。学校中层领导人人是课题组成员。除了参与课题研究外,校领导还制定出了一系列促进全校教科研工作的举措,如定期召开高、初中教学工作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讲课;年轻教师坚持每学期开一节研究课;有经验的老教师开示范课;对获奖论文进行奖励等。这些举措极大的提高了全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全校上下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
二、科研条件
1、教科研设施
我校各种硬件设施齐备。各个办公室都有多媒体电脑,方便教师制作课件,观看教学光盘。每台电脑都连接了校园宽带网,教师可以随时上网查询信息。很多教师现在已经能够熟练的制作电脑课件,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已经成为教师开课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丰富,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各教研组组长去书店购置有关教学资料。
我校专门设有教科室,主任2人,科员2人,教科室有两台多媒体电脑,办公设施齐备。
2、经费投入
校领导全力保证教科研经费的投入,拨划一定的经费到各课题组,为课题组购置了相关书籍和音像资料。同时学校还通过市教研、室等多种渠道筹集科研经费,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校也能及时的按要求向上级有关部门 缴纳科研经费。
3、奖励
为了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学校设立了教育科研奖,对获奖或发表的论文给予一定的奖励,具体细则如下:
全国一等奖:300元 二等奖:200元 三等奖:100元
省 一等奖:100元 二等奖:80元 三等奖:50元
市 一等奖:50元 二等奖:40元 三等奖:30元
区 一等奖:30元 二等奖:20元 三等奖:15元
三、管理制度
我校教科研究组织落实,制度健全。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三大处密切联系,分工合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检查管理制度。每学期开学之初,教科室都要围绕学校发展的方向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学期结束也要对全校教科研工作进行总结,自我检查计划实施完成情况。每学期的计划和总结都要在教工大会上宣读,让全校教师共同监督。学期结束各种档案要装订存档。随着学校办公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办公自动化的普及,我校教科室所有资料也准备用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我校教科室现已在南京教育信息网上有自己的主页,其中收集四大部分的内容,包括学校教科研概况、管理制度、九五课题和十五课题。我们已经把这些内容刻制成光盘,并计划把教师获奖论文按年度收入此张光盘。
教科室的常规工作有:
(1)、做好学校的教科研课题的确定、落实、总结和成果推广工作;
(2)、搜集教科研信息,协助校长,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负责教科研普及工作;
(3)、每月出一期《教学生活》,及时报道校内外教育科研动态。迄今为止,《教学生活》已出了59期,它已经成为我校教学经验交流的阵地,其中许多稿件被《教育信息报》、《玄武教育》采用,我校也连续被评为区通讯报道先进集体;
(4)、定期进行校内论文、优秀教案评比,我校现已编撰了六册论文集。
(5)、做好市区优秀青年教师的推荐工作,我校现已有7人被评为市优秀青年教师。
(6)、教科室积极配合学校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组织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教师签订拜师协议书,并制定培养考核青年教师的“一、三、五、七青蓝工程”计划。
(7)、学期结束装订各种材料,包括课题资料、教师论文、优秀教案。
三、科研活动
课题的承担标志着学校教科研重点和教科研规范的确定,标志着学校个性化的萌芽,标志着教科研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90年以来,我校已有十多项课题被列入区级以上教改项目,并在市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九五”课题的基础上,学校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聘请专家指导,制定了“十五”课题规划,现已立项的课题有3项省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和5项区级课题。每项课题在申报之前都请专家进行分析和论证,课题组负责人率先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每阶段的研究计划。在研究过程中各课题组 定期召开例会,认真填写课题中期汇报表,教科室协助课题组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在研究中我校课题组老师积极参加市区和全国的各项研讨活动,带回了详细的会议记录和各种文字、音像资料,丰富了研究内容。学校还特聘了市教科所赵炳红研究员为顾问。
在所有十五课题中省级课题《构建弘扬周恩来精神风范主题育德模式的研究》和市级《高中生研究型课程的开发》最能体现我校的特色。学周活动是我校的传统德育内容,在九五学周课题的基础上我们准备把弘扬周恩来精神与风范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外导与内化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2002年1月老师们利用寒假进行研讨,统一理念,确立子课题和子课题负责人。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争创周恩来团支部”活动,各班开展主题班会,班主任编写活动方案。学周活动在校园内如火如荼的展开。高中生研究型学习的课程在我校是第二次开展。在上次成功结题的基础上,我们简化了一些调查表格,实施过程更加合理。7月分我们先后召开了高一年级组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会,把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到位,做到每位老师心中有数。7月到9月期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的开展调查研究并撰写结题论文,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最后的结题工作。通过2次初选我们已经选定了两个课题参加最后的全校汇报。学生的论文和制作的课件也正在整理之中。
我校全体教师有志于参加科研工作,教师们改变了以往只重上课,不重科研的思想。青年教师积极接受新观念、探索新做法,老教师摒弃旧观念。教师们在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各主要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全校百分之50以上的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教师们热情高涨,积极开公开课,撰写论文。在98到2000年期间我校共有143篇论文获奖,其中获国家级的奖项有30篇。2001年我校教师论文有40篇获奖,其中国家级奖7篇,两篇获国家级一等奖;省级4篇;市级29篇;区级1篇。
通过近几年的教育科研实践,我校的教师明确的认识到教育的发展要以科研来推动,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九五”取得的成绩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动力,“十五”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我们将在市区教科所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继续探索,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科研工作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教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教科研工作自查报告教育科研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我校长期以来教学改革作为学校的着力点,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委颁发的各项文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幼儿教师工作一年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