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变化的演讲稿
原稿已经删除,现在换上三篇有关于家乡变化的演讲稿:
家乡新变化演讲稿:实现教育的腾飞
建国60年来,我的家乡**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学上,都能上得起学,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这坚硬的步伐走出了**教育的腾飞之路。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从**教育的程度来看,中小学的入学率已经达到了约100%,基本扫除青少年的文盲。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事业,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是建国以来教育腾飞最有力的见证。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部分乡镇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现在最美环境是学校,最现代化的器材还是学校。走进**每一所中小学,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让你眼花缭乱。
记得七十年代中、八十后代初,**的教学条件都很差,学校破旧房屋多、危房险房多、桌凳残缺多,而教师少、生源多,教师大多是民办教师,每月只有十几元的工资,学校都实行‘复式’教学……从一到六年级都教,老师总是上完一年级,再上二年级、三年级……从早上到中午,再从中午上到天黑。那时候 没有时钟,也没有手表,天一亮就起床,涮洗、做饭、吃饭,然后就开始上课。村小没有下课时间,反正这个年级教二三十分钟后,布置做作业,就接着去上下个年级的课。课一上就是大半天,几乎不停下来休息,有时连饭也没时间吃,厕所也没时间去。
对于身为一名乡村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学生上学不用再交学费了,和家长在一起交谈的时候,家长一脸的喜色,特别是外地来这打工的家长,原来为了给孩子找一所像样的学校,要花掉几年的积蓄,有的甚至不让孩子上学,流落街头,或者散落在自己工作的场所。 XX年9月1日起实行了全国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就进入学,免除全部学杂费。看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成为现实。
**的改革在继续,社会在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60年走过了风雨,同时60年教育不断腾飞,而且在继续腾飞!
================================
喜看家乡新变化演讲稿
昔日去李鹊镇,一路颠簸路泥泞。今天油亮的柏油路,条条通向幸福村。
昔日去乡村,拐弯抹角路不平;今日去乡村,风雨无阻路畅通。
在历史的长河中,改革开放三十年短而又短,可是这三十年是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 开展后,我们农村更是旧貌换新颜。忆往昔,看今朝,心中好多感慨。
我的家在在广饶县城西南角,我爱它,因为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然而,求学路上行路难却是心中一种难言的痛。忘不了, 两年在初中的学习,每天要从两尺宽的小路跳入几米深的大沟,再翻过两个土疙瘩,才走到我的学校。春秋天,尘土飞扬满脸尘 埃,雨雪天,道路泥泞一身烂泥,那时自行车很少,雨天,我就挽起裤腿,两手提着鞋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 很多时候被蒺藜或砖瓦扎破了脚,那时没有彩电、更没有电脑,全村三百户人家只有两台十四村的黑白电视。家里穷买不起自 己想看的书,一旦有本好书抢着看,在同学中传来传去,爱不释手。
现在不必说那四通八达的电路,跨过乡村和田野,为工业送去动力,为农家送去光明,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电磁炉,乡 镇农家新建的新房子里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也不必说那迅猛发展的通信公路,电话、手机和网络已悄然进入农家,年轻人联 系着天南地北的业务,老年人联络着大大小小的子孙,各种信息咨询的传递方便快捷,世界也显得小了。单是看这眼前一条条的 柏油马路就有了无限自豪之情。新修的柏油路一条蜿蜒长龙,宽阔平坦,一望无际。通往县城的黑油油的柏油路如一条黑色缎 带,联结城市和乡村,一辆辆摩托车、拖拉机、小轿车喜气洋洋一路奔驰。笔直平整的乡间公路像一条长长丝带似的穿梭在村 庄,雨天,不怕打湿裤脚;晴天,更是干净整洁,连头顶的天空也更加一片湛蓝。宽阔的柏油马路如一道飞虹,架起了城市和乡村 交流的桥梁。村民的思想也开放了,好多人办起了养殖场和加工厂,我们田家梓、杨福清等十几家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也有 几十家,另外还有花边厂、木器厂等。他们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过上了好日子,也为李鹊镇农村的经济发展出了一份力。日子 好过了,村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更加急迫起来,自发组织了秧歌队、鼓乐队等,逢年过节或者不忙的时候就自娱自乐一番,我 们村的秧歌队还被邀请参加县里的比赛呢。每逢九九老人节都为老人捐款,这不,四川大地震村民们都踊跃捐款,很多个人捐了 几千元。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一片繁忙,“村村通”工程让柏油路,村村通,自来水送到每家灶膛,“新农村合作医疗 ”使农民看病有了保障,“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帮了农村孩子上学大忙,村民日子好过开始用电做饭煲做饭。
这不,前天碰上了我村的田茂福,也是我的同学,在三十年前,由于兄弟多,吃不上穿不上,因没钱上学,还辍过学。如今可发 了,办起了“恒发机械厂”。他开了辆福田轿车,老婆开了辆现代轿车。这不女儿要结婚了,陪送了34英寸的彩电,冰箱、电脑 还有一辆小轿车。我简直不信我的眼睛,这就是那曾经吃不饱,穿不暖的田茂福?
李鹊镇村民人人过上了好日子,从“温饱”迈向了“小康”,“和谐”家园正在建设,还要谱写新的篇章
=================================
家乡新变化演讲稿
北竹岛小学 五年二班 王艳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家乡新变化”。当我刚刚有记忆的时候,就知道我从小一直生活在威海。
新威路的两旁安着古老而陈旧的路灯。有的灯泡都不亮了,马路不平坦,下了车还得从上面走下来。如今路旁已经装上了粉红色和黄色的路灯,高高耸立在马路两旁,仿佛是一排等候检阅的仪仗队。到了晚上,灯儿一亮,那柔和的灯光不仅为行人带来了方便,而且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如今,新外滩广场的中间耸立着霓虹灯,地上围着霓虹灯是一圈小花坛,里面有蓝色的花,红色的花,黄色的花,等等,真是美不胜收。上次从外地来的一位亲人感叹的说:“这是个美丽的地方啊!这次我只走到这儿,就知道我没白来。”
你可别只以为威海就新外滩美啊!那围在外滩的蔚蓝的大海才是美上加美:“人在海边走,如在画中游。”海边安着一排霓虹灯,红.黄.蓝不停的闪烁着,倒映在海水里,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现在,家家电灯电话,打电话不用去邮局,天黑了也不怕,电灯一开,看书学习像在白昼一样。不管哪里处处可见二十来层的高层像雨后的春笋拔地而起。
这一切一切,使我看到了家乡——威海的新变化,我相信腾飞中的威海一定会更加美丽。
家乡变化的演讲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