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广场文化柱解说词
现在大家所处的位置是我校的xx广场,就其教育功用来讲,xx广场的文化营造有两个亮点,一个是那边的大椿树,另一个是广场南北两边纵向分布的十个文化柱,如果说大椿树是xx广场的自然景观,那么,十个文化柱就是xx广场的人文景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育人功效。现在我重点为大家介绍十个文化柱。
十个文化柱南北各五个,分属“做人”和“求知”两个系统,目的是让师生既注重良好品德的修炼,又注重知识技能的提高。而且,学校在设计之初,把重心定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莲山课 件 >通过经典文化的呈现使师生汲取丰厚的营养,最终形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具有传统文化特点和魅力的十个文化柱。
xx广场南面的五个文化柱依次为“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被称作是儒家的“五常”,是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有丰富的内涵,所以,学校从师生的道德修养的现状出发,选取了儒家的“五常之道”。值得一提的是,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是对这五个方面进行简单机械的复制照搬,而是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把儒家五常同师生品德修养的现状紧密结合,使师生都能在这“五常”之中找到道德修养的参照和行为处事的准则。如“五常”中的“仁”,我们主要针对的是教师群体,大家在“仁”的释义中可以看到“师者应以人为本,仁善在怀,有教无类,内外皆休,济世诲人”的字句,这是对教育者提出的道德标准,便于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反躬自省,不断审视自己的从教行为和道德修养。而其余的“义”、“礼”、“智”、“信”,我们也特别注意了和学校实际有机结合的问题。
在呈现方式上,我们采取了图文结合的形式。文字释义,故事助解,从而达到内涵的理解和形象展示的相对统一。释义注重内涵,力求精炼,并与学校的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相结合;故事选取师生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如“孔子讲学”、“苏武牧羊”、“孔融让梨”、“商鞅立木”等小故事,使师生能从这些经典的故事中去领略“五常”的要义。
和儒家“五常”对应的是广场北面的关于“求知”的五个文化柱。这五个文化柱的内容是选自于《礼记-中庸》中的句子,在表现形式上,为了和“仁义礼智信”的设计风格相统一,也采用了内涵阐释和故事助解相结合的方式。之所以选择《礼记-中庸》中提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几个句子,是因为这五个方面既有学风建设,又包含学法指导。大家请看,如果去掉各条的限制词,呈现的就是“学、问、思、辨、行”,这五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解决的是求知过程中“做什么”的问题;而加上限制词“博、审、慎、明、笃”,则渗透的是学法的指导,解决的是求知过程中“怎么做”的问题。所以,学校认为《中庸-礼记》中提出的这五个方面既包含了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有学习方法的系统指导,有利于师生在求知过程中对照参考。
总而言之,十个文化柱的设计初衷和内容选取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文化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问题,既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也体现了我校的育人导向。
校园广场文化柱解说词相关文章:
校园广场文化柱解说词
上一篇:2022年电脑会计员工作总结
下一篇:老公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