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江苏省模范学校自查报告
更新时间:
申报江苏省模范学校自查报告
江苏省教育厅:
近年来,在市、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全校上下迸发出极大的热情与活力,以富于创造、卓有成效的劳动,赢得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获得了“市模范学校”、“省德育先进学校”、“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等多项殊荣。
学校占地面积32668平方米,校舍总面积为7168平方米。有25个班级,1500余名学生,由于学校控流工作措施得力,学生巩固率100%,实现了多年无流生的佳绩。现有在职教师9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2人,占教师总数的87%,并且大部分在35周岁以下,是一支年轻向上而又充满活力和拼搏精神的群体。
按照《江苏省模范学校标准(修订稿)》有关要求,我们组织力量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认真的自查。我们认为,我校已经具备了申报省模范学校的条件。现将我们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鲜明、具体的办学思想深入人心,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校明确提出了鲜明、具体的办学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全面育人,发展特长’为办学方针,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舍中人’为具体培养目标。”这一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基本精神,体现了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我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教育本质、教育功能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在理念上的高度概括。这一办学思想的确立,使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遵循正确的方向,建立在坚实、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近年来,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对办学思想的宣传、普及和研讨,不断加深对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密切结合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使其日渐深入人心,广大教职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可喜的变化。
实行依法治教,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完善教代会制度,保障民主参政议政和校务公开落到实处,为教育教学“上质量”提供良好的环境。
我们认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是一个根本性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变化,是我校各项改革得以深入,顺利推进的思想基础。回顾几年来我们走过的历程,这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深刻变化所产生的重要意义是极其鲜明和显而易见的。
二.以主体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展,不断深化,取得一定成效。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实现12年发展规划提出的办学目标,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两年来,我们以主体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以教育科研为导向、动力,大胆改革、探索,不断创新,在改进德育工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步与成效。
1.以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自觉性为切入点,创设学生自我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全面推进德育建设。从确立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健全了德育领导、组织系统,加强了德育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全员育人格局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舍中人”为龙头,在德育的内容体系,德育形式、渠道、方法、手段体系,德育的评价方法、技术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和深入地研究,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工作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2.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为蓝本,结合我校学生和师资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展开、不断深化,成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教学改革的深入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明显改观。
3.稳步推进课程设置改革。主科和副科、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立体课程体系初步形成,技能课、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活动形式、师资配备、配套制度逐步健全,为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创设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使学生自主选择成为可能。
4.围绕校级课题申报制度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健全了教研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建立了学校教育科研室,初步形成了以教科室主任牵头,教研组长分头负责的学校教研运行机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教研成果,学校整体教研水平有明显提高。
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得到深化,多元化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两支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1.完成了学校行政机构调整;逐步完善了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参政议政职能得到加强,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以学校食堂管理社会化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用人机制、整合校产资源以及校产资源再开发的宝贵经验。
3.干部队伍经过初步调整,在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渐趋合理,校外学习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措施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择优聘任、动态管理的队伍优化机制取得初步成效。
四.学校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净化、美化、优化的环境建设目标提前实现。
紧紧抓住启动创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的发展契机,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用近4年的时间,耗资300余万元,基本完成校园环境建设的各项任务,学校基本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按照建设“人文校园”、“生态校园”的理念,制定了舍中校园总体规划。围绕创建“古诗词文化特色学校”目标,以古诗词锦句装饰教室和学校的公共场所,营造出浓浓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明确了校园的功能分区和再建项目的风格、色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累计投入近100万元,新建了自来水深水井、浴室、学生大餐厅,并对校园给排水、、供电、照明、广播、通讯和闭路电视网等线路重新布局;对锅炉房及附属设备、配电室及附属设施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极大地提高了基础设施的负荷能力,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投入20万元,在全县农村中学率先建成了由三十台高主频电脑组成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开全了信息技术课程。
4.三年累计投入190余万元,建成了成了2500平米的三层教学楼两幢,使目前学校的教学用房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
五.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思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目前“每周一诗”活动在我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将把特色创建活动逐步引向深入,准备用三年时间让这一特色项目在我校真正扎根、开花、结果,让每一个跨入舍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古诗词文化氛围。具体措施有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创建古诗词文化特色学校做好各项保证工作。开辟创建工作的宣传教育阵地,利用学校橱窗,定期刊出特色创建的动态、师生的教学及学习心得,形成独特的特色创建氛围。2、师生全员参与,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根据进度,扎实开展好“每周一诗”古诗词背诵活动,要做到“每周一诗”全员参加,不但学生要背上,老师也不例外。班级板报开辟一块“古诗词专栏”。学生人手一册古诗词的课外阅读书,定期交流阅读心得体会。每学年在教师中举行一次“经典古诗词朗诵会”,并让全体学生观看。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的第13周开展“古诗词校园文化节”活动,开展诗歌朗诵、背诵竞赛、名句接力赛、以及名句填字游戏等活动,创造良好的创建环境。
以上是我校自查情况的汇报,特申请省教育厅对我校进行考核验收。
2003年11月10日
江苏省教育厅:
近年来,在市、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全校上下迸发出极大的热情与活力,以富于创造、卓有成效的劳动,赢得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获得了“市模范学校”、“省德育先进学校”、“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等多项殊荣。
学校占地面积32668平方米,校舍总面积为7168平方米。有25个班级,1500余名学生,由于学校控流工作措施得力,学生巩固率100%,实现了多年无流生的佳绩。现有在职教师9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2人,占教师总数的87%,并且大部分在35周岁以下,是一支年轻向上而又充满活力和拼搏精神的群体。
按照《江苏省模范学校标准(修订稿)》有关要求,我们组织力量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认真的自查。我们认为,我校已经具备了申报省模范学校的条件。现将我们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鲜明、具体的办学思想深入人心,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校明确提出了鲜明、具体的办学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全面育人,发展特长’为办学方针,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舍中人’为具体培养目标。”这一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基本精神,体现了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我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教育本质、教育功能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在理念上的高度概括。这一办学思想的确立,使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遵循正确的方向,建立在坚实、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近年来,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对办学思想的宣传、普及和研讨,不断加深对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密切结合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使其日渐深入人心,广大教职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可喜的变化。
实行依法治教,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完善教代会制度,保障民主参政议政和校务公开落到实处,为教育教学“上质量”提供良好的环境。
我们认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是一个根本性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变化,是我校各项改革得以深入,顺利推进的思想基础。回顾几年来我们走过的历程,这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深刻变化所产生的重要意义是极其鲜明和显而易见的。
二.以主体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展,不断深化,取得一定成效。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实现12年发展规划提出的办学目标,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两年来,我们以主体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以教育科研为导向、动力,大胆改革、探索,不断创新,在改进德育工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步与成效。
1.以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自觉性为切入点,创设学生自我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全面推进德育建设。从确立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健全了德育领导、组织系统,加强了德育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全员育人格局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舍中人”为龙头,在德育的内容体系,德育形式、渠道、方法、手段体系,德育的评价方法、技术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和深入地研究,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工作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2.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为蓝本,结合我校学生和师资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展开、不断深化,成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教学改革的深入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明显改观。
3.稳步推进课程设置改革。主科和副科、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立体课程体系初步形成,技能课、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活动形式、师资配备、配套制度逐步健全,为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创设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使学生自主选择成为可能。
4.围绕校级课题申报制度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健全了教研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建立了学校教育科研室,初步形成了以教科室主任牵头,教研组长分头负责的学校教研运行机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教研成果,学校整体教研水平有明显提高。
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得到深化,多元化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两支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1.完成了学校行政机构调整;逐步完善了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参政议政职能得到加强,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以学校食堂管理社会化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用人机制、整合校产资源以及校产资源再开发的宝贵经验。
3.干部队伍经过初步调整,在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渐趋合理,校外学习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措施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择优聘任、动态管理的队伍优化机制取得初步成效。
四.学校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净化、美化、优化的环境建设目标提前实现。
紧紧抓住启动创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的发展契机,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用近4年的时间,耗资300余万元,基本完成校园环境建设的各项任务,学校基本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按照建设“人文校园”、“生态校园”的理念,制定了舍中校园总体规划。围绕创建“古诗词文化特色学校”目标,以古诗词锦句装饰教室和学校的公共场所,营造出浓浓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明确了校园的功能分区和再建项目的风格、色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累计投入近100万元,新建了自来水深水井、浴室、学生大餐厅,并对校园给排水、、供电、照明、广播、通讯和闭路电视网等线路重新布局;对锅炉房及附属设备、配电室及附属设施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极大地提高了基础设施的负荷能力,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投入20万元,在全县农村中学率先建成了由三十台高主频电脑组成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开全了信息技术课程。
4.三年累计投入190余万元,建成了成了2500平米的三层教学楼两幢,使目前学校的教学用房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
五.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思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目前“每周一诗”活动在我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将把特色创建活动逐步引向深入,准备用三年时间让这一特色项目在我校真正扎根、开花、结果,让每一个跨入舍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古诗词文化氛围。具体措施有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创建古诗词文化特色学校做好各项保证工作。开辟创建工作的宣传教育阵地,利用学校橱窗,定期刊出特色创建的动态、师生的教学及学习心得,形成独特的特色创建氛围。2、师生全员参与,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根据进度,扎实开展好“每周一诗”古诗词背诵活动,要做到“每周一诗”全员参加,不但学生要背上,老师也不例外。班级板报开辟一块“古诗词专栏”。学生人手一册古诗词的课外阅读书,定期交流阅读心得体会。每学年在教师中举行一次“经典古诗词朗诵会”,并让全体学生观看。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的第13周开展“古诗词校园文化节”活动,开展诗歌朗诵、背诵竞赛、名句接力赛、以及名句填字游戏等活动,创造良好的创建环境。
以上是我校自查情况的汇报,特申请省教育厅对我校进行考核验收。
2003年11月10日
申报江苏省模范学校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申报江苏省模范学校自查报告
申报江苏省模范学校自查报告江苏省教育厅:近年来,在市、县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全校上下迸发出极大的热情与活力,以富于创造、卓有成效的劳动,赢得了学校跨越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