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导游词
桐城导游词(精选3篇)
桐城导游词 篇1
今天一早,爸爸开着车载着我们去桐城活海游玩。
车子开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桐城活海门口。哇——人真多呀!买好票后,我们进入大厅,爸爸在柜台前付了二百元钱,领了一个手牌,这个手牌可以打开储物柜,还可以在里面买东西哦。
我们先去更衣室把东西放进储物柜,换好泳衣,我迫不及待地进入水世界, 一下扑进水里,顿时一股清凉包围了全身,好舒服呀!这里是小朋友的“水上乐园”,有正在从上往下淋水的雨蘑菇,有张牙舞爪的八爪鱼,有苹果样的小屋,有水立方,还有水上滑滑梯,滑道有直的、弯的、螺旋状的。我快速爬到滑梯顶部,哧溜地就滑下来了。
玩了一会儿,后面的主场广播说十点半有一场刺激的冲浪活动。我们赶紧去租了一个皮伐来到冲浪池。哇,这个冲浪池真大啊!中间有一艘大船叫“诺亚方舟”,船的身后是一片白色的假石山,假石山上写着“中国活海”四个红色的大字,假石山两边悬挂着大屏幕。冲浪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来到中间深水区,浪来了,大家尽情享受着被水冲起的感觉,此起彼伏的浪花,一波比一波大,工作人员拿着粗大的高压水泵向人群喷射,大家尖叫着,不时地有皮伐翻倒,两人一起落入水中,然后迅速爬起。真是又刺激又好玩。
接着,我们来到漂流区,坐上皮伐顺着水流往前漂,我们漂到了一个洞里,洞中光线昏暗,里面有海底怪兽、水怪等一些海底动植物,很快漂流就结束了。
吃过午饭,爸爸、妈妈去玩了很多高空游乐设施,看着好刺激,我也好想玩啊,可惜我不够1.5米,所以玩不了。
最后我们又回到了冲浪池,下午还有两场冲浪,在那我认识了很多小伙伴,我们一起游泳、打水枪,开心极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活海水上乐园。
桐城导游词 篇2
桐城——全国闻名的一个历史悠久、意蕴深长的文化古城,它有丰富智慧的“桐城文派”,它有长久的千年的历史文化,它有类似龙眠山那样雄厚挺拔的山脉,它也有类似龙眠水那样清澈宽广的湖泊,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地方的美丽与智慧,我也不得不为我的家乡桐城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而在这里,它当然也是一颗绚烂的熠熠生辉的明珠,它是悠久丰厚的桐城文化的标志,远近闻名的“桐城文派”的象征,它依然是古代的寺庙建筑的经典。它,便是文庙,位于古城桐城市中心的广场北端的一座古庙。
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元末毁于兵乱,而并没有过多久,文庙便被整修一新,里面的布局依旧是那样的古朴、典雅,也含有几分清新,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开始关注它。文庙以大成段为中心,以南北的中心线为对称轴,里面的主要建筑有门楼、宫墙、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崇圣祠、土神祠等等,且总面积为3200平方米,各种各样,各姿各态,主次的建筑,也是错落有致,似乎已经浑然一体,而且,它的门楼里的“文庙”二字是由赵朴初先生所题写。
我曾经听说过,有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文章出自桐城。我想那是当然,在这座文庙里,真的是大有文章。这里面有孔子的生平,有“渔樵耕读”、“魏星点斗”“独占鳌头”等故事,它们都逼真传神,也生动、有趣。
要论文庙,它不仅有很多难得的稀世珍宝,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但是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我最喜爱的应该还是要算数状元桥了。只因这个桥有一个奇怪的规定,只有每次科举考试的状元们,才可以从这个桥的上面走过去。每次停留在桥上,看水下的鱼儿的游动,我总是有一种无法说明的意境。
每年,都有众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广大游客纷呈踏来,来到这里参观游览,而他们,大多数都会站在这里,缅怀各位硕儒的历史功德,求索着古桐城文化之渊源。我相信,他们都会由衷的赞叹,桐城文庙的悠久历史,以及桐城的美丽、雄伟。
它——桐城文庙,是桐城闻名遐迩的建筑,是元、明、清,祭祀孔子的礼制性的重要建筑群以及文化基地,也是桐城古文学派的一个重要象征,最重要的是,它所弘扬的,是桐城派的文化,也是悠久的桐城文化。
天下文章出桐城,桐城文化出文庙。
桐城导游词 篇3
桐城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质的资源,也是桐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资源。桐城有各种不可移动文物500多处,其中重点地面文物130多处。桐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很丰富。以“六尺巷”为代表的众多的民间故事与传说,数千首民间歌谣,多彩多姿的民俗,《高拨子》、《十番锣鼓》等民间音乐作品,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谚语,以及彩绘、编织、雕刻、刺绣、纸扎等民间工艺等。
桐城派主盟文坛200多年,作家遍及全国,影响达于海外。此外,无论是哲学、史学、诗歌、音韵、绘画,还是美学、翻译、小说与戏剧创作,桐城人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诗歌方面,仅明清时期桐城能诗者便达千余人,其中女诗人近百家。再如书画,仅安徽省博物馆编辑的《安徽书画家》一书,便收录桐城历代书画家130多人。方以智、胡宗绪等更是才华横溢,在文史哲、自然科学以及书画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明清之际,大量世家大族迁入桐城,程朱理学发展鼎盛,尊儒重教风气盛行,“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成为民间共识,《桐城耆旧传》记载:“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桐城人于这一时期在科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明清两代有据可考的进士240人,举人640人,贡生509人,明清两代进士、举人人数,与同属安庆府之怀宁、潜山、太湖、宿松、望江等五县进士与举人总和相比,还超越一倍有余。
由科举步入仕途的七品以上官员786人(大学士3人,尚书9人)。另有大量的不走科举之路的名儒硕学,马其昶《桐城耆旧传》为明清耆旧900余人立传,《明史》《清史》记载桐城人物达到70余人。
桐城导游词相关文章:
★ 仙乃日导游词
★ 杭州市导游词
★ 镜泊湖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