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消费调查报告
大先生消费调查报告(通用3篇)
大先生消费调查报告 篇1
一、大学生网购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发布的《20xx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xx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32亿,较20xx年底增加2962万人,半年度增长率为9.8%。与20xx年12月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2.5%。与此同时,手机购物在移动商务市场发展迅速,用户规模达到2.05亿,半年度增长率为42%,是网络购物市场整体用户规模增长速度的4.3倍,手机购物的使用比例由28.9%提升至38.9%。网购用户中大学本科学历者占比较高,为35.9%。其次是大专学历和高中/中专/技校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25.7%和23.7%。大学生已经成为网上购物的主要力量。在接受调查的名学生中76.5%的同学表示经常或偶尔进行网购,极少和没有参与过网购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7.3%和6.2%。
二、大学生网购的动机和心理
(一)内在因素:求廉、求便心理。在接受调查的位学生中,绝大多数表示廉价、打折、方便促使他们更倾向于网络购物。据数据显示,由于网店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在巨大竞争下,网络的商品价格比在实体店购物消费的金额要低20%一30%,在生活费用并不高的学生群体中,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学生拥有手机和电脑的比例巨大,在信息如此通畅的背景下,学生们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就可以一览当下低价且不失时尚的物品。同时,如网上购票、网上订餐等更是给学生群体带来了诸多便捷和闲适。洒脱而无约束、简单而便捷正是学生群体所追求的。
(二)外在因素:商品多样、商家营销策略的驱动。在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网络购物平台拥有全国各地商家的店铺,商品种类多样、形式多变,更有平时市场上所不常见的新奇物品,在商家的相机下,这些商品显得格外诱人,激发了人们的购买兴趣。同时商家店铺别具一格的装扮、温和亲切的沟通、以及承诺的七天无条件退货退款、包邮、注册会员送优惠券、好评返现等营销策略让学生倍感可信,从而产生购买行为。
三、大学生网购时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虽然都到了独立的年龄,但容易人云亦云,辨别和独立能力还相对较差。在选择商品时,容易被商家的巧语所打动、被买家所谓的“好评”所蒙骗,购物渠道选择缺乏多样性、购物结构不尽合理。在购物遇到欺骗和不合意时不善于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权利,容易造成利益受损。
在接受调查的198位学生中,网购月消费在300元及以上的达到了13.2%,据了解,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大多在1000元左右,300元以上的月网购消费很明显较大的限制了大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花费支出。这可能影响到学生们的正常生活和交往。
同时,66.5%的学生经常网购的物品为服装、鞋子、化妆品上,花在购买书籍上的只有13.5%,出于某些诸于担心食物变质和质量的原因,只有1.1%的学生选择经常在网上购买食品;有18.9%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可见衣着服饰在学生群体当中的吸引力和关注度,据20xx年2月27日淘宝数据盛典显示“每分钟卖2358件衣服,全年出售衣服连起来的'长度可以往返月球两次”。
可见在对网购前景的预测中,有52.3%的同学认为网购的发展空间很大,会被人们所接受;35.5%的人认为网购发展前景不好说,毕竟存在很多问题;4.7%的同学认为网购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发展;还有7.5%的同学表示并不关心。如此显示,在多数学生学生看来,网购拥有很好的未来,从心理层面讲,他们对网购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和认可,甚至走向依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网购时考虑的多是购物的便捷性和求廉、享受的心理,其在购物结构和花费上需要做些调整。同时,从大学生自身而言,在网购时要摆好心态,不能一味的求廉,要增强辨别能力,在权利受侵害时要有维权的行动,才能更好的进行网购活动。从社会来说,要加强网络监管,保证网购的交易安全和及时处理网购中的纠纷,保障物流的安全和速度,服务好网购人群,推动网购健康发展。同时,从学校和家长而言,要加强对学生消费的指导和理财教育,让学生知道钱来之不易,理性合理消费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消费习惯,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服务社会。
大先生消费调查报告 篇2
近年来,湘乡市农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土地流转也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流转形式多样、多种组织参与的特点。为了全面掌握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情况,加速推进湘乡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湘乡市统计局组织课题组深入全市各乡镇办事处及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湘乡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及成效
湘乡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总面积20xx平方公里,人口91.5万,下辖3乡15镇4个街道办事处。共有708个行政村,8040个村民小组,农村土地承包户223547户,农村承包人口767865人,承包耕地面积为678652亩。近年来,湘乡市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有了较好较快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近18.2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64734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54%,涉及农户5.2万户,占总农户的23.3%。承包方式以转包、租赁、转让为主。
湘乡市农村土地流转在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些新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把零星的土地从农民手中集中连片,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规模特色产业,促进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2、推动了农业经营机制的创新。主要是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基地”的模式,与农民签订流转合同,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3、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利用率。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4、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通过土地流转,打破了一家一户封闭式的经营格局,使土地逐步转向种田大户,既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又解放了大批农业劳动力,使许多农民可以离开土地安心外出务工经商,转向二、三产业,从而优化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
5、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既可以获得流转收入,还可以腾出手来从事其他工作,有的通过土地入股还能获得一定的分红收入,或通过就近在流转的生产基地务工赚取工资收入。
二、当前湘乡市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流转的行为不规范。
一是土地流转存在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许多流转特别是农户之间的流转都没有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流转期限短。除林地流转期限较长以外,以转包为主的农户间的耕地流转,期限一般1—3年,有的更短。
二是流转无合同或合同不规范。大部分地方土地流转都没有合同,特别是水田流转通常用口头协议的方式进行私下流转,即使有合同,也存在权利义务表述不清、利益分配不规范等不完善之处,这种情况极易造成土地承包关系混乱,形成土地流转纠纷隐患。
2、乡村两级中介组织和管理服务机构功能不健全。对于农村土地流转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引导管理上,缺乏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管理和服务,农户自发土地流转占相当比重。特别是在边远地区,多数农户土地流转发生在父子、叔侄、亲戚及邻居之间,有些是被动流转,因无力耕种,谈不上精耕细作,导致土地质量下降。
3、政策宣传和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是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宣传教育没有跟上来,农民思想认识不足,心存疑虑。部分农民怕土地流转会失去承包权,影响自己的利益。因此,宁可粗放经营,甚至撂荒、弃耕,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另外,由于湘乡市就土地流转还没有出台具体的指导意见和扶持政策,因此,乡村基层干部没有把土地流转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去正确引导农民依法有序流转。
三、当前制约湘乡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
1、土地分散经营制约着土地流转。由于土地肥瘦不一,大块的土地被分割成条条块块。划分土地时以及后来的几次小调整留下的种种弊端,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湘乡市人均耕地仅0.85亩,而且每户的承包土地相对分散。这种土地的分散经营,要转为集中规模经营,由于涉及的农户多,农户之间的思想认识不一致,严重制约了土地的有序流转,影响了土地规模效益的发挥。
2、农民缺乏社会保障制约着土地流转。农村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普遍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两大功能。这就决定了农民把土地作为命根子来看待,不愿轻易离开土地。他们认为,有了土地,生活就有退路,即使外出打工赚不到钱还可以返乡种田,心里踏实。同时,由于目前城镇化水平较低,吸纳农民就业能力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空间有限,以及农民自身知识技能的储备不足,进城就业门路窄,无法在城市获得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因此,农民始终把土地作为自己的最后保障。有钱的不在乎土地流转所得的收益,没有钱的更惦恋土地。有的宁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撂荒弃耕,也不愿将土地转让出去。另外,近年来国家将各种惠农补贴直接发放给承包农户的发放方式,也挫伤了部分种粮户的积极性。
3、效益价格低廉制约着土地流转。虽然政策倡导土地要有偿流转,但是土地流转的价格极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据农业部统计,全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的亩平均成本481.1元,以来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有的甚至成倍增长,亩均成本再次增加60—80元,亩利润仅为185.2元,按照复种指数2计算,平均亩利润仅为370.4元。受此影响土地流转的价格难以提高,流转农户难以获得较高的土地收益,因此选择粗放经营而不流转。
二是土地流转渠道不畅。由于缺乏信息渠道,缺乏规范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急于流转土地的农民只能低价或无偿把土地转让给别人耕种。
三是农民土地经营流转价格意识淡薄。土地流转价格不像普通商品价格那样容易确定,且目前又没有完整的价格评估机制,从而导致农民价格意识淡薄。
四是农业特色产业少,带动力不强,使得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而评价土地流转的成效,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农民流转土地后,通过经营主体的集约化经营,土地的产出效益比流转前是不是提高了。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对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地方由于缺乏效益明显、可持续性强的特色农业产业的有力支撑,农用地需求相对较少,许多农户面临着土地向何处流转的困惑。
4、农业规模经营风险大制约着土地流转。农业规模化经营一般前期投入资金大,回笼周期长。加之缺乏配套的风险防范机制作保障,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经营不善等不确定因素均可导致产业效益降低甚至血本无归,一旦发生这类情况就难以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将造成新的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另外,水田流转对于种粮大户也有些现实问题难以解决。如粮食收割后怎么晒干处理等。因此大多数流转经营主体对土地流转表现得很谨慎,不敢轻易接手。
大先生消费调查报告 篇3
《钢铁侠》里托尼史塔克只需唤一声给我一杯咖啡,智能系统就会自动制作一杯美味的咖啡送到面前,家居生活智能化可不只是用来耍酷的。随着各项产品和技术的成熟,一键控制、远程控制、人体感应、自动开启等经常在电影场景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够实现。
本次问卷涉及:智能家居选择意向、智能产品使用频率、智能家居最需要实现的功能、智能家居的消费支出等方面。结果显示:消费者希望通过智能家居产品提升生活质量,但落实到产品使用上仍属于初级阶段,智能家居产品的使用频率较低。消费者对远程遥控的需求最鲜明。
据调查,仅有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购买过智能家居产品,大部分仍保持观望。并且在购买过的智能家居产品中,智能家电和智能硬件类产品均占四成,成为销售主力。智能家居之所以在中国更难推广,是由于生活习惯的原因,大部分消费者还没有接触过智能家居产品。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欧美国家智能家居渗透率超过35%,日韩超过25%,而中国未达5%。
那么市场上已售的智能家居产品是否能满足消费者对智能生活的需求呢?45.57%的消费者表示能基本满足,37.13%的消费者表示能很好满足。一方面产品经理们可以松口气了,至少在功能的研发上,智能的大方向是对的。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目前产品的智能化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消费者对智能要求的提升,智能产品的功能将往人性化设计继续开发。
在如何控制智能家居产品的选项中,毫无疑问,手机APP成为绝对主流。智能手机虽然方便,但是太过依赖也会让智能控制陷入尴尬的境地。智能手机到底能承载多少个应用呢?万一智能手机没电了或者坏了,没有APP,那些智能家居产品还能依旧智能吗?
智能家居产品智能家居离不开,连接、传输和控制。市场内的智能路由器产品也层出不穷,已有29.64%的消费者使用了智能路由器来控制智能家居产品,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
智能家居市场的推进要横跨软硬件,要有很好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从上游的零组件,软件平台到终端产品,垂直APP的开发运营以及销售分发等,绝不是单靠硬件制造、软件开发或者营销操作某一方面的能力就可以实现的。
虽然追求时尚,尝试新鲜事物也是消费者选购智能家居产品的理由之一,但消费者使用智能产品最大的理由是从解决现实所需出发,希望能切实改善生活质量。毕竟智能产品买回家不能只是当当玩具和摆设。
在智能家居产品的选择倾向上,接近半数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互联网企业推出的智能产品。其次才是传统制造商推出的智能产品。互联网公司擅长大数据分析和云端技术,有完善的线上服务和电商渠道,丰富的内容资源等优势,易于在线上做出爆品。传统厂商中的先行者则加速智能化的转型,尤其是智能家电产品主动积极地参与市场,利用自身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强势的渠道资源,以推行自己的标准和平台,与多方参与者合作的方式,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态。可见在智能家居领域,新老企业互相博弈。
智能产品买回家之后,消费者到底有没有真正使用呢?调查数据并不乐观,近三成消费者选择了偶尔使用,各有22%的消费者选择了每天一次和每天多次。而每周一次和每周多次均在百分之十几。虽然智能产品品类丰富,使用频次各不相同,但是整体来说是频次不高。
那么在家里,消费者更希望在哪一空间实现智能化呢?数据显示,客厅以34.6%的高占比遥遥领先,几乎比占据第二梯队的厨房与卧室翻了一倍。几乎有14%的消费者希望能实现全屋智能。从数据中不难发现,客厅和厨房是家庭中家用电器最多的地方,也是消费者在室内活动最频繁的地方。
对于智能化的全屋升级,消费者也显示了一贯的理性。49%的人不会盲目升级。可见,离全屋智能,行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仅仅是产品线的完整,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生活习惯的养成。
就现阶段而言,远程控制成为消费者最需要智能家居产品实现的功能。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智能家居产品在自主学习和互联社区、互联工厂领域的潜力。Nest的出现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智能家居的涵义已经超越自动化,体现在家居产品可以通过对置身环境的感知作相应的自控调整,减少人工操作和进行优化决策的过程。未来智能家居产品还会深度融合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形成万物互联的状态,所有应用场景都可以无缝接合。
在智能家居产品中,智能照明可以说是入门级的产品。不少消费者选购了智能灯泡来代替传统灯具。因此落到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你家有多少灯/灯泡? 超过75%的消费者家中的灯或灯泡数量在5-30个,30个以上的超过22%。作为智能控制的末端,开发者应在控制数量的上限和连接协议上做好准备,为最终的集成控制打基础。
相信随着巨头加速布局,市场参与者的不断增加,智能家居产品的渗透放量会不断加速,消费者对智能化的认知也会不断提高,更愿意接受和使用智能家居产品。
大先生消费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大先生消费调查报告
上一篇: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报告集锦
下一篇: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