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应急预案
保障应急预案(精选28篇)
保障应急预案 篇1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等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政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时对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署的工业产品应急保障任务,或者市属有关部门、县级政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时提出的工业产品应急保障需求,具体是:
(一)协调突发事件处置急缺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组织;
(二)协调突发事件处置急需装备、材料和其他工业产品的供应保障,动物防疫物资、自然灾害救助物资、防汛抗旱物资等已有应急预案按其规定执行。
三、工作原则
坚持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协调企业按照需求做好应急工业产品保障供给。
坚持属地管理、上下联动。应急工业产品保障由事发当地政府负责,上级相关主管部门给予指导,建立分级响应、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
坚持预防和准备为主,平战结合。注重常态与应急状态的衔接,做好生产能力准备,增强防范意识,加强预案演练。
坚持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加强部门间、县区间、部门与县区间沟通协调,完善应急工业产品生产与运输、储备、调用的协调机制。
四、预案体系
(一)全市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是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开展工业产品应急保障的规范性文件,由市经信委制定并发布实施,报市政府备案。
(二)专项专项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是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某类应急工业产品(如装备、材料等)或者某类突发事件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如地震、气象灾害等)制定的应急预案,由市经信委制定并发布实施。
(三)地方地方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是由县、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照全市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实际为应对本地工业产品应急保障而制订的应急预案,由县、区经信局(经发局)制定并发布实施,报市经信委备案。
(四)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应急预案。由工业产品生产企业根据全市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要求,为做好工业产品应急生产制订的应急预案,由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组织制订并实施,报当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五、组织体系及任务分工
(一)组织体系。工业产品应急保障组织体系由市、县级(区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二级应急指挥机构组成。市级工业产品应急保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职责分工和本预案规定,负责综合协调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县级(区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参照本预案,在本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成立应急指挥机构,明确相关职责。
(二)任务分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担任,经济运行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相关处室的有关负责人为成员。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专家咨询组,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处置时可根据需要在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等领域成立专项保障组。应急领导小组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1、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响应;
2、领导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制订工作方案,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3、根据需要,制订工业产品应急保障联合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4、当突发事件由市政府统一指挥时,应急领导小组按照市政府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应急行动;
5、决定有关重大事项。
综合组由经济运行局局长担任组长,相关处室的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综合组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1、提出启动和终止应急响应级别建议,按规定发布应急响应信息;
2、联系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有关部门、县(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3、综合分析工业产品应急保障需求信息,提出安排建议;
4、跟踪了解应急保障工作进展情况,协调相关问题;
5、承担应急值守,起草专报信息,编辑工作简报;
6、承担应急领导小组应急状态下的日常工作;
7、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原材料保障组组长由原材料工业处处长担任组长,承担消杀用品、建筑材料等应急保障。装备保障组由消费品与装备工业处处长担任组长,承担救援装备、运输装备、抢修装备等应急保障,消费品保障组由消费品与装备工业处处长担任组长,承担医药、食品等应急保障。各专项保障组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1、根据工业产品应急需求,拟订紧急生产方案;
2、监测有关应急工业产品产销存情况;
3、组织协调有关应急工业产品生产和供应;
4、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专家咨询组,由工业领域的工程技术、科研、管理、法律等方面专家组成,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
专家咨询组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1、对工业产品应急保障提出建议;
2、对工业产品选择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
3、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六、应急准备
(一)机制准备
1、工业产品应急保障预警预报机制。密切与省、市应急指挥机构、上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预警信息,关注突发事件演进过程。根据应急指挥机构、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对可能受到威胁的地区和行业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向有关地区和行业发出预警信息,通报内容包括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可能调用的应急工业产品范围和规模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要求有关地区和行业做好应急准备并采取相应措施。
2、工业产品应急保障部门协调机制。联合市应急指挥机构、市属各专项应急管理部门,共同建立工业产品应急保障部门联络员制度。常态下不定期交流工业产品应急需求信息;应急状态下根据职责分工共同开展工业产品应急保障。
3、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地区合作机制。建立市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间、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与县、区政府间共同建立应急工业产品保障合作机制,加强需求信息沟通。
4、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区域联动机制。县、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发挥比较优势,按照就近、救急的原则,结合区域发生突发事件规律,建立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区域联动机制,加强相互协作,及时通报信息,共同开展工业产品应急保障。
(二)工业产品储备
1、生产能力储备。对峰值需求大、正常储备难度高、生产工艺特殊的应急工业产品,根据产品类型、地理位置和未来需求,建立工业产品应急保障重点企业认定制度,鼓励和引导有关单位开展应急生产能力储备,建立健全相对稳定、动态调整的应急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储备体系。
2、社会储备。充分利用生产企业在库存和销售环节的现有储备能力,对处置突发事件需要的经常性工业产品,选择有关生产企业开展社会储备,定期发布指南,强化动态调整和跟踪。
3、实物储备。根据需要,必要时对重要应急工业产品采取实物储备。
(三)产业准备
制定扶持应急产业的政策措施,明确鼓励发展的重点应急产品和技术,提高突发事件监测、预防和处置的产业支撑能力。
(四)信息准备
开展相关工业产品应急保障能力调查,掌握产品类型、性能指标、生产能力和库存等重要信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业产品信息数据库并定期更新。
七、应急响应
(一)响应级别
按照突发事件对工业产品需求的紧急和严重程度,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响应级别。
(二)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应急保障响应
a启动条件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所需应急工业产品短时间需求数量巨大、现有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或者所需应急工业产品不在常态准备范围、类型多,且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1)市政府或市有关应急指挥机构部署了保障任务。
(2)市有关部门或县区政府提出了保障需求。
b启动程序
(1)综合组提出启动工业产品应急保障Ⅰ级或Ⅱ级响应建议。
(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是否启动Ⅰ级或Ⅱ级应急响应。如同意启动,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正式宣布启动Ⅰ级或Ⅱ级应急响应。
(3)应急响应宣布后,立即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综合组、有关专项保障组根据本预案相关规定开展工作。
c响应任务
响应启动后,应急领导小组每日召开工作例会,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重大问题,安排应急保障工作任务。
综合组第一时间掌握并确认应急工业产品需求信息,提出安排建议;根据需要提出应急工业产品运输需求并做好衔接,及时上报重大情况,做好应急值守,协助有关企业捐赠应急工业产品。
根据原材料、装备、消费品和电子信息产品领域的应急保障需要启动相应专项保障组,对峰值需求巨大的应急工业产品,拟订不同类型产品应急生产保障方案并组织实施;对正常储备难度高的应急工业产品,第一时间掌握库存情况,建立动态监测制度,采取提供生产企业信息、紧急调用等形式做好应急保障,必要时按有关规定实施紧急征用。
相关县、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组织好应急工业产品供应企业的生产要素保障工作。
承担工业产品应急保障任务的企业,要与相关采购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在需要启动应急生产机制时,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计划,加强与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合作,快速扩大生产能力,按时、保量做好相关工业产品应急生产和供应,并及时上报产品供给、生产能力和库存等重要信息。
d响应终止
突发事件稳定后,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决定终止Ⅰ级或Ⅱ级响应。
2、较大应急保障响应(Ⅲ级)
a启动条件
发生较大突发事件,所需个别应急工业产品短时间需求数量巨大,或者所需应急工业产品不在常态准备范围,且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1)市有关应急指挥机构下达了保障任务。
(2)市有关部门或县区政府提出了保障需求。
b启动程序
(1)综合组提出工业产品应急保障Ⅲ级响应启动建议。
(2)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决定是否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并正式宣布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3)应急响应宣布后,综合组立即启动值班制度,根据本预案相关规定开展工作。
c响应任务
响应启动后,根据应急领导小组要求,综合组每日召开工作例会,根据需要组织协调紧急生产,通过提供生产企业信息、紧急调用等做好工业产品应急供应,及时上报重大情况。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启动区域联动机制,按属地原则做好相关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及时报送重要信息。其他县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配合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承担工业产品应急保障任务的供应企业,要与相关采购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按时、保量做好相关工业产品应急生产和供应。
d响应终止
突发事件稳定后,由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决定终止Ⅲ级响应,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3、一般应急保障响应(Ⅳ级)
a启动条件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所需个别应急工业产品不在常态准备范围,且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1)市有关应急指挥机构下达了保障任务。
(2)市有关部门或县区政府提出了保障需求。
b启动程序
(1)综合组提出工业产品应急保障Ⅳ级响应启动建议。
(2)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决定是否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如同意启动,由综合组组长正式宣布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3)应急响应宣布后,综合组根据本预案相关规定开展工作。
c响应任务
响应启动后,根据应急领导小组要求,综合组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根据需要采取提供生产企业信息、紧急调用等方式做好工业产品应急供应,及时上报重要情况。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属地原则做好相关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及时报送重要信息。
承担工业产品应急保障任务的供应企业,要与相关采购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按时、保量做好相关工业产品应急生产和供应。
d响应终止
突发事件稳定后,由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决定终止Ⅳ级响应,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三)响应级别调整
1、随着突发事件进展,当所需应急工业产品保障条件超出或小于已发布响应级别时,可根据需要提高或降低响应级别。
2、当发生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时,如所需应急工业产品达到上述相应级别,可参照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八、信息发布
(一)信息发布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要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并根据灾情发展情况做好后续信息发布工作。
(二)信息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动态及成效、下一步工作安排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九、事后管理
征用补偿。根据征用应急工业产品情况,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十、保障条件
(一)资金保障。对于保障应对突发事件调用、征用应急工业产品所需各项经费,应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工业产品应急保障所需经费,通过规定程序申请由同级财政审核后予以保障。
(二)运输保障。加强与综合运输协调部门和交通运输、铁道和民航部门衔接,建立联动协调机制,确保应急工业产品运输畅通,必要时可申请“绿色通道”。
(三)通信保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配备必要的.通信装备,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公共通信网络,建立联系渠道。
十一、监督管理
(一)预案演练
市经信委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联合应急演练活动。县、区经信局(经发局)要结合所辖区域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预案演练。
(二)宣传与培训
将应急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
(三)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评估
定期开展工业产品应急保障能力评估工作,建立规范化的评估机制,制定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提出评估方法和程序。
(四)奖惩
对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市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十二、附则
(一)名词术语
工业产品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成品、半制成品和在制产品。
(二)预案管理
定期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下列情况,本预案应进行更新:
1、本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出现调整或修改,或国家出台相关新的法律法规;
2、根据应急演练和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结束后的评估结果,需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3、因机构改革需要对应急管理机制进行调整。
(三)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制定和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保障应急预案 篇2
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能力,确保应急工业产品供应及时、有序、高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精神,制定本预案。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等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政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时对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署的工业产品应急保障任务,或者市属有关部门、县级政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时提出的工业产品应急保障需求,具体是:
(一)协调突发事件处置急缺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组织;
(二)协调突发事件处置急需装备、材料和其他工业产品的供应保障,动物防疫物资、自然灾害救助物资、防汛抗旱物资等已有应急预案按其规定执行。
三、工作原则
坚持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协调企业按照需求做好应急工业产品保障供给。
坚持属地管理、上下联动。应急工业产品保障由事发当地政府负责,上级相关主管部门给予指导,建立分级响应、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
坚持预防和准备为主,平战结合。注重常态与应急状态的衔接,做好生产能力准备,增强防范意识,加强预案演练。
坚持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加强部门间、县区间、部门与县区间沟通协调,完善应急工业产品生产与运输、储备、调用的协调机制。
四、预案体系
(一)全市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是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开展工业产品应急保障的规范性文件,由市经信委制定并发布实施,报市政府备案。
(二)专项专项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是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某类应急工业产品(如装备、材料等)或者某类突发事件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如地震、气象灾害等)制定的应急预案,由市经信委制定并发布实施。
(三)地方地方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是由县、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照全市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实际为应对本地工业产品应急保障而制订的应急预案,由县、区经信局(经发局)制定并发布实施,报市经信委备案。
(四)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应急预案。由工业产品生产企业根据全市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要求,为做好工业产品应急生产制订的应急预案,由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组织制订并实施,报当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五、组织体系及任务分工
(一)组织体系。工业产品应急保障组织体系由市、县级(区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二级应急指挥机构组成。市级工业产品应急保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职责分工和本预案规定,负责综合协调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县级(区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参照本预案,在本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成立应急指挥机构,明确相关职责。
(二)任务分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担任,经济运行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相关处室的有关负责人为成员。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专家咨询组,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处置时可根据需要在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等领域成立专项保障组。应急领导小组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1.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响应;
2.领导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制订工作方案,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3.根据需要,制订工业产品应急保障联合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4.当突发事件由市政府统一指挥时,应急领导小组按照市政府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应急行动;
5.决定有关重大事项。
综合组由经济运行局局长担任组长,相关处室的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综合组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1.提出启动和终止应急响应级别建议,按规定发布应急响应信息;
2.联系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有关部门、县(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3.综合分析工业产品应急保障需求信息,提出安排建议;
4.跟踪了解应急保障工作进展情况,协调相关问题;
5.承担应急值守,起草专报信息,编辑工作简报;
6.承担应急领导小组应急状态下的日常工作;
7.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原材料保障组组长由原材料工业处处长担任组长,承担消杀用品、建筑材料等应急保障。装备保障组由消费品与装备工业处处长担任组长,承担救援装备、运输装备、抢修装备等应急保障,消费品保障组由消费品与装备工业处处长担任组长,承担医药、食品等应急保障。各专项保障组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1.根据工业产品应急需求,拟订紧急生产方案;
2.监测有关应急工业产品产销存情况;
3.组织协调有关应急工业产品生产和供应;
4.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专家咨询组,由工业领域的工程技术、科研、管理、法律等方面专家组成,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
专家咨询组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1.对工业产品应急保障提出建议;
2.对工业产品选择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
3.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六、应急准备
(一)机制准备
1.工业产品应急保障预警预报机制。密切与省、市应急指挥机构、上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预警信息,关注突发事件演进过程。根据应急指挥机构、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对可能受到威胁的地区和行业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向有关地区和行业发出预警信息,通报内容包括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可能调用的应急工业产品范围和规模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要求有关地区和行业做好应急准备并采取相应措施。
2.工业产品应急保障部门协调机制。联合市应急指挥机构、市属各专项应急管理部门,共同建立工业产品应急保障部门联络员制度。常态下不定期交流工业产品应急需求信息;应急状态下根据职责分工共同开展工业产品应急保障。
3.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地区合作机制。建立市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间、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与县、区政府间共同建立应急工业产品保障合作机制,加强需求信息沟通。
4.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区域联动机制。县、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发挥比较优势,按照就近、救急的原则,结合区域发生突发事件规律,建立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区域联动机制,加强相互协作,及时通报信息,共同开展工业产品应急保障。
(二)工业产品储备
1.生产能力储备。对峰值需求大、正常储备难度高、生产工艺特殊的应急工业产品,根据产品类型、地理位置和未来需求,建立工业产品应急保障重点企业认定制度,鼓励和引导有关单位开展应急生产能力储备,建立健全相对稳定、动态调整的应急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储备体系。
2.社会储备。充分利用生产企业在库存和销售环节的现有储备能力,对处置突发事件需要的经常性工业产品,选择有关生产企业开展社会储备,定期发布指南,强化动态调整和跟踪。
3.实物储备。根据需要,必要时对重要应急工业产品采取实物储备。
(三)产业准备
制定扶持应急产业的政策措施,明确鼓励发展的重点应急产品和技术,提高突发事件监测、预防和处置的产业支撑能力。
(四)信息准备
开展相关工业产品应急保障能力调查,掌握产品类型、性能指标、生产能力和库存等重要信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业产品信息数据库并定期更新。
七、应急响应
(一)响应级别
按照突发事件对工业产品需求的紧急和严重程度,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响应级别。
(二)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应急保障响应
a启动条件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所需应急工业产品短时间需求数量巨大、现有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或者所需应急工业产品不在常态准备范围、类型多,且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1)市政府或市有关应急指挥机构部署了保障任务。
(2)市有关部门或县区政府提出了保障需求。
b启动程序
(1)综合组提出启动工业产品应急保障Ⅰ级或Ⅱ级响应建议。
(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是否启动Ⅰ级或Ⅱ级应急响应。如同意启动,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正式宣布启动Ⅰ级或Ⅱ级应急响应。
(3)应急响应宣布后,立即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综合组、有关专项保障组根据本预案相关规定开展工作。
c响应任务
响应启动后,应急领导小组每日召开工作例会,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重大问题,安排应急保障工作任务。
综合组第一时间掌握并确认应急工业产品需求信息,提出安排建议;根据需要提出应急工业产品运输需求并做好衔接,及时上报重大情况,做好应急值守,协助有关企业捐赠应急工业产品。
根据原材料、装备、消费品和电子信息产品领域的应急保障需要启动相应专项保障组,对峰值需求巨大的应急工业产品,拟订不同类型产品应急生产保障方案并组织实施;对正常储备难度高的应急工业产品,第一时间掌握库存情况,建立动态监测制度,采取提供生产企业信息、紧急调用等形式做好应急保障,必要时按有关规定实施紧急征用。
相关县、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组织好应急工业产品供应企业的生产要素保障工作。
承担工业产品应急保障任务的企业,要与相关采购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在需要启动应急生产机制时,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计划,加强与上下游关联企业的合作,快速扩大生产能力,按时、保量做好相关工业产品应急生产和供应,并及时上报产品供给、生产能力和库存等重要信息。
d响应终止
突发事件稳定后,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决定终止Ⅰ级或Ⅱ级响应。
2.较大应急保障响应(Ⅲ级)
a启动条件
发生较大突发事件,所需个别应急工业产品短时间需求数量巨大,或者所需应急工业产品不在常态准备范围,且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1)市有关应急指挥机构下达了保障任务。
(2)市有关部门或县区政府提出了保障需求。
b启动程序
(1)综合组提出工业产品应急保障Ⅲ级响应启动建议。
(2)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决定是否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并正式宣布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3)应急响应宣布后,综合组立即启动值班制度,根据本预案相关规定开展工作。
c响应任务
响应启动后,根据应急领导小组要求,综合组每日召开工作例会,根据需要组织协调紧急生产,通过提供生产企业信息、紧急调用等做好工业产品应急供应,及时上报重大情况。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启动区域联动机制,按属地原则做好相关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及时报送重要信息。其他县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配合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承担工业产品应急保障任务的供应企业,要与相关采购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按时、保量做好相关工业产品应急生产和供应。
d响应终止
突发事件稳定后,由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决定终止Ⅲ级响应,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3.一般应急保障响应(Ⅳ级)
a启动条件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所需个别应急工业产品不在常态准备范围,且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1)市有关应急指挥机构下达了保障任务。
(2)市有关部门或县区政府提出了保障需求。
b启动程序
(1)综合组提出工业产品应急保障Ⅳ级响应启动建议。
(2)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决定是否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如同意启动,由综合组组长正式宣布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3)应急响应宣布后,综合组根据本预案相关规定开展工作。
c响应任务
响应启动后,根据应急领导小组要求,综合组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根据需要采取提供生产企业信息、紧急调用等方式做好工业产品应急供应,及时上报重要情况。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属地原则做好相关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及时报送重要信息。
承担工业产品应急保障任务的供应企业,要与相关采购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按时、保量做好相关工业产品应急生产和供应。
d响应终止
突发事件稳定后,由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决定终止Ⅳ级响应,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三)响应级别调整
1.随着突发事件进展,当所需应急工业产品保障条件超出或小于已发布响应级别时,可根据需要提高或降低响应级别。
2.当发生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时,如所需应急工业产品达到上述相应级别,可参照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八、信息发布
(一)信息发布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要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并根据灾情发展情况做好后续信息发布工作。
(二)信息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动态及成效、下一步工作安排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九、事后管理
征用补偿。根据征用应急工业产品情况,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十、保障条件
(一)资金保障。对于保障应对突发事件调用、征用应急工业产品所需各项经费,应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工业产品应急保障所需经费,通过规定程序申请由同级财政审核后予以保障。
(二)运输保障。加强与综合运输协调部门和交通运输、铁道和民航部门衔接,建立联动协调机制,确保应急工业产品运输畅通,必要时可申请“绿色通道”。
(三)通信保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配备必要的通信装备,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公共通信网络,建立联系渠道。
十一、监督管理
(一)预案演练
市经信委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联合应急演练活动。县、区经信局(经发局)要结合所辖区域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预案演练。
(二)宣传与培训
将应急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
(三)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评估
定期开展工业产品应急保障能力评估工作,建立规范化的评估机制,制定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提出评估方法和程序。
(四)奖惩
对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市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十二、附则
(一)名词术语
工业产品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成品、半制成品和在制产品。
(二)预案管理
定期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下列情况,本预案应进行更新:
1.本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出现调整或修改,或国家出台相关新的法律法规;
2.根据应急演练和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结束后的评估结果,需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3.因机构改革需要对应急管理机制进行调整。
(三)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制定和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保障应急预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关于保障农牧民冬季取暖的各项决策部署,妥善解决好全市生产生活用煤保障,确保广大农牧民冬季取暖有煤烧、买得起,让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二、工作原则:
1、坚持民生优先;
2、坚持因地制宜;
3、坚持协调联动。
三、组织机构及相关职责:
此项工作在市保障农牧民取暖用煤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市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主要职责是领导、组织、协调全市煤炭保障集中供暖企业和农牧民取暖用煤供应工作,对接保障地区的取暖用煤需求,建立健全煤炭物资运输协调保障机制。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能源局,办公室主任由能源局局长霍励平兼任。主要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负责协调沟通各旗区、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做好各项工作,负责动态掌握和收集汇总全市取暖用煤保供工作开展进度,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具体措施:
1、摸清底数;
2、制定方案;
3、规范价格;
4、畅通运输。
五、相关工作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工作领导;
2、强化工作措施,严格责任落实;
3、抓好安全生产,完善应急预案;
4、统筹疫情防控,优化检测程序;
5、加强督查督导,全面压实责任。
保障应急预案 篇4
为及时处置全县道路运输行业的突发事件,有效应对雨雪冰冻等极端恶劣天气,迅速处理旅客滞留、运力短缺、重大交通事故等突发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我县道路运输行业20xx年极端恶劣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客运股,由黄磊兼任办公室主任(手机号码:),具体负责应急运力调度、突发事件处置及应急预案启动实施等工作。联系电话:。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保持通讯畅通。
二、工作职责
1、贯彻上级指示和部署,组织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
2、及时处置全县道路运输行业的突发事件,有效应对雨雪冰冻等极端恶劣天气,迅速处理旅客滞留、运力短缺、重大交通事故等突发情况;
3、负责运力调配和道路运输安全的指挥、协调、调度、监督和检查;
4、完成市、县政府和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1、道路运输经营者发生停运情况时;
2、道路运输运力不足,严重影响旅客出行和重要物资运输时;
3、出现因自然灾害或发生“民工流”、“学生流”,旅客大量涌向道路客运站场,造成大量旅客滞留时;
4、发生冰冻雨雪灾害性天气导致封山、堵路、路面毁损等特殊情况时;
5、营运车辆被困、旅客滞留、运力短缺和重点交通事故等突发情况时。
四、预防与监测措施
(一)预防与预警信息收集
1、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客运站场(企业)要加强对全县道路运输市场的监测,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对不稳定因素要及时掌握和研究判断。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信息,特别是苗头性信息要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2、完善动态报告制度。加强值班值守,实行工作动态报告制度,对可能属于重大和特别重大事件的预警信息,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二)收到预警信息后应迅速核实情况
1、信息属实的: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相关信息后,要迅速向县局、县委县政府和市处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评估事件发生可能的方式、规模、影响程度,立即研究制定相应工作措施,及时、有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争取控制事态发展,将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
2、信息不确定的:应急领导小组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核查,并将核查情况及时向县局、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五、应急储备运力及保障
1、应急运力储备。由湘运桂阳分公司安排应急车辆、配足应急器材,当应急预案启动时,由应急领导小组安排企业进行车辆调度。
2、客运站场的应急措施。各客运站场要明确责任,确保应急设备、设施、灭火器材安全有效,岗位工作人员落实到位。并严格执行客车进出站各项制度,严禁旅客携带“三品”上车和超载客车进出站。当旅客出现滞留时,要及时上报,统一调度。
六、应急处理程序
1、各当班值勤、值守人员获知信息后,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然后再逐级上报,并做好记录,做好现场稳控工作。
2、应急小组接到现场值勤、值守人员报告后,必须立即调度相关人员及其它相关工作小组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同时,各相关工作组应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现场工作开展情况。
3、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立即向上级汇报,积极调度处理。
七、责任追究
(一)对应急运力安排不到位的客运企业,严格追究企业相关责任,并将其纳入年度质量信誉考核。
(二)对拒不执行统一调度应急车辆及救援设备的,对经营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相关规定处罚。
(三)对拒不执行上级命令的相关责任人,按有关规定从严追究责任。
保障应急预案 篇5
为了建立健全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监管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提高监管餐饮服务业和处置餐饮服务安全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学生等人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3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市餐饮服务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方法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执法人员在执行《食品安全法》的工作中要把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作为重点对象,对可能发生的餐饮服务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预测,并有针对性地加强餐饮安全监督与知识指导、食品安全法制教育工作,防范重大餐饮服务安全事故的发生。当接到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报告时,按照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要求及时做好本职工作。
(2)属地管理,条块结合。根据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发生地,按照日常工作划片分工,由分管执法人员直接负责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开展执法与控制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及时调动工作人力积极给予协助和支持,确保对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事故的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
(3)统一领导,科学控制。在市应急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及时对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进行现场应急控制;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餐饮服务安全事故作出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学报告》为科学支撑,根据《食品安全法》办理好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案件。
(4)反应迅速,报告及时。突发餐饮服务安全事故时,执法人员到场反应迅速,处理得当,正确指导餐饮服务安全事故单位采取病人就医救治和现场控制措施,及时报告、通报工作情况,与其他部门通力合作,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
二、工作内容:
1、执法人员按照管辖范围,联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两个月内对市学校食堂、幼儿园食堂及周边餐饮经营单位进行专项调查,建立健全工作本底档案。
2、分类监管,全面整治。对已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加强执法管理,落实责任;对未办证但经限期整改能基本达到发证条件的给予办证,规范管理;对无条件办证的动员企业转行,对经法制教育无效的违法经营者,则积极与工商部门配合,依法予以取缔。
3、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等安全工作。对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内容进行检查,包括组织与制度、学生晨检与因病缺课登记、疫情报告、预防保健措施、健康教育等制度措施的执行情况,并跟踪落实,确保不发生食源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流行。
4、要求学校开展学生体检、学生健康监护、学生饮用水供给、学校教学卫生、生活环境条件、设施等方面工作,依法加强学校有关饮食安全监督。
三、应急预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应急预案。
1、应急领导小组
成立市餐饮服务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贯彻落实市应急指挥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办公室和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各项指令,负责专项工作领导与案卷审报工作。
组长:
组员:
2、应急队伍及职责
市全体餐饮服务执法人员为应急队伍成员:按照《食品安全法》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负责市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及时有效地控制餐饮安全事故,防止蔓延扩大;及时开展餐饮安全事故调查与违法行为的查处;对餐饮安全事故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报告、立卷;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执法人员分工管辖责任:
一组:(组长)(组员)分管市东北片区(含街道)
二组:(组长)(组员)分管市东中片区(含街道)
三组:(组长)(组员)分管市东南片区(含街道)
四组:(组长)(组员)分管市西南片区(含街道)
五组:(组长)(组员)分管市西北片区(含街道)
3、突发事件的确认和分类分级
本文“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生等群体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群体健康的事件。
(1)突发事件的确认
当突发事件发生,立即组织调查人员到现场调查核实。对食物中毒、水污染中毒、环境中毒等未被认定的突发事件进行初步确认。
必要时,经区专家咨询评估小组的科学分析与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种类和级别。
(2)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
依据食品安全等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其分为四级。
1、特别重大安全事故(i级)
2、重大安全事故(ii级)
3、较大安全事故(iii级)
4、一般安全事故(iv级)
4、应急处理
(1)接到报告
执法人员要认真填写事故报告登记表,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应急处理小分队接到通知,必须30分钟内赶赴现场。
(2)出发前准备
夜间及节假日: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应当马上向领导报告情况,根据领导指示,通知相关人员、携带事故处理相关文书及器材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及监督检查工作;同时上报市食品安全委会,协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场采样。
工作日期间:接到报告者应当认真记录报告内容,及时报告领导,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及监督工作;同时上报上报市食品安全委会,协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场采样。责任应急处理的执法人员携带相关文书及器材快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及检查工作。
(3)现场监督检查
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和调查取证;对可疑食物、被污染的食品和物品采取临时行政控制;积极参与病人的抢救、治疗、转运;监督检查、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落实;制作现场检查笔录,调查笔录,责令改正通知书、监督意见书等文书。
保障应急预案 篇6
一、基本原则
1.按实申领统一调配原则。使用部门应根据人数、疫情、工作需要等实际情况申领,不得夸大或隐瞒,防疫物资由防护物资采购及管控小组统一调配。
2.防疫物资不浪费原则。应按照防疫工作指引,结合疫情进行研判,在保证防疫效果的前提下,对防疫物资不滥发、不滥用,节约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
3.科学使用原则。加强对防疫物资的使用宣传工作,合理、科学地使用防疫物资,让防疫物资正确、充分发挥作用。
二、组织领导
防疫物资由防护物资采购及管控小组,由物控部经理担任组长,成员由采购部及仓库管理组人员组成。
工作小组职责:制定防疫物资采购及管控工作机制,确定防疫物资种类、数量,完成防疫物资采购任务,负责接收和储存防疫物资,受理物资申领和物资发放,统筹各部门物资使用情况,定期向上级汇报防疫物资使用情况。
三、物资管理
(一)日常管理
1.物资接收:防护物资采购及管控小组定专人负责接收登记并妥善保管。
2.物资发放: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申领,防护物资采购及管控小组审核后,可以根据每日或每周使用量定量发放。
3.特殊物资储存和使用:医用酒精、二氧化氯消毒粉等危化品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储存,使用部门应按本部门每日使用量申领,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二)数据管理 使用部门应建立防疫物资使用台账,动态更新,定期报管控工作小组。防护物资采购及管控小组收集和汇总各部门数据,制定防疫物资使用情况汇总表。
(三)调度管理 储备不足的防疫物资调用原则是先近后远、满足急需、先主后次。多个使用部门同时申领,一般由防护物资采购及管控小组进行调度,无法协调的报上级部门决策。
四、物资使用情况汇报
防护物资采购及管控小组汇总各部门使用情况后,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防疫物资使用情况,汇报内容。
一报健康状况。返工前收集员工近期健康状况、疫情发生地居住史或旅行史和员工动向。每天了解职工健康状况,尤其是有员工密集工作场所或有集体宿舍的单位,要制定相应的健康检查制度,并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若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或近期有与野生动物或发热、咳嗽病人接触史的不要带病上班,应主动戴上口罩到就近的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如果有疫情发生地居住史或旅行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应主动告诉医生,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1、测体温。在入口处使用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对所有进入企业的人员开展体温探测。发现发热症状病人,如是 14 天内从疫区来贵阳人员,给其戴上口罩,通知 120 急救车将病人转运到定点收治医院。如属其他地方的人员,动导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
2、戴口罩。提前采购口罩等防护设备,提醒员工前往公众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 口罩;空旷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公众日常使用可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其佩戴有以下步骤:
一是鼻夹倒朝上,深色面朝外;二是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三是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緊贴鼻梁;四是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脱口罩时,抓住耳朵上弹力带取下口罩,不要接触口罩外侧。普通人(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日常使用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丢入“其他垃圾”桶;如果是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及其护理人员,应在就诊或接受调查处置时,将使用过的口罩作为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处置。
3、设隔离留观室。每个工厂都要设置隔离留观室。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员工,劝其留在原居住地,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已经返工的,要求其自抵达后自我隔离或在工厂隔离场所观察 14 天。安排单人单间、相对独立房间设立疫区返岗人员厂内临时隔离场所。隔离人员必须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的,要戴上口罩立即到就近的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隔离结束后所有隔离人员必须经过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解除隔离。
4、致电。询问当地集中隔离场所或咨询防控问题,请致电“12345”或“12320”热点电话,急诊就医请致电“120”急救电话。
5、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人人动手除“四害”,大搞环境卫生,保持工作生活环境整洁,预防疾病发生环境及物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消毒方法如下:
一是物体表面:对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把手、洗手盆、坐便器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250mg/L~500mg/L)擦拭,作用 30min,再用清水擦净;二是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浓度250mg/L~500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 30min,再用清水洗净。
6、一次健康教育。宣传卫生防病相关知识,教育员工搞好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等良好习惯,特别是班前、班后应洗手,提高员工预防疾病的意识。
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工作场所、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工作场所、员工集体宿舍,要尽量保证自然对流通风,若自然通风不足,应安装足够的机械通风装置(排气扇),确保做到充分通风透气。空调工作场所应调节足够的新风分配量,并每周对新风房、过漶网等进行清洁、消毒 2 次以上。
参加会议时,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 1 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 1 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漫泡消毒。
食堂进餐时,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 1 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下班后,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步骤如下:一是洗手掌(内)流水湿润双手,凃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找相互揉搓;二是洗背侧指缝(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三是洗掌侧指缝(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四是洗指背(弓):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五是洗拇指(大):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六是洗指尖(立):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七是洗手腕、手臂(腕):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 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一强化人文关怀。要加强人文关怀,切实维护好企业的良好形象,高度关注被隔离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做到隔离不隔“爱”。
一保安全生产。各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贵阳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贵阳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贵阳市应急规字〔20__〕1 号)的规定,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具备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责任、安全培训、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到位。
保障应急预案 篇7
为了严格落实上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文件要求,切实保障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学校的实际具体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高度重视,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后勤组织保障。
坚决把疫情防控工作放首位,成立由校长陈文哲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后勤服务保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副组长为刘暖、杨艳丹,小组成员为王央丹、吴怡博、黄春蕊、郑建聪、张进班、林小容、陈青青、胡雅丽、林诗维、南盛洁,具体工作由张进班、郑建聪、王恒方、韦明亮、陈秋微、胡贵英承担。严格服从学校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全力配合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消毒、疫情登记、信息汇报等工作,充分引导教职工对疫情正确的认识、科学的预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全方位落实联防联控措施,保障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二、积极应对,切实做好校园疫情防控预备工作。
一是与医疗器械供应商等加强联系,及时购买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防护物资,如消杀药品、用具和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体温计、护目镜、红外测温仪、喷壶等防护消杀用品,保证假期防疫使用和开学后的防疫物资需求,做好物质保障。
二是积极接受社会各界对学校疫情防控物资的捐赠,登记造册、妥善保管,建立相应的管理台账,按照学校要求进行保管、分发、使用,做到账目清楚,账实相符。
三是做好相关场所消毒工作,对校园办公区、传达室、楼梯等公共场所每天进行一次消毒,在开学前提前一周做好全校范围内的洁清和消毒工作,不仅做好室内消毒,还要做好室外场地的消毒工作,尤其对学生课桌椅、门、劳动工具、饮水机、洗手盆、水龙头等关键部位做好彻底消毒。
四是做好用水、用电、用网、广播、室外运动场所、教室内外各项教学装备等等检查和维护维修工作,开学前一周要进行全校范围各项设备大排查,确保正常用水、用电、用网,确保校园广播、lde、廊灯、饮水机、卫生间水箱、水龙头的正常使用,消除室外运动场所的安全隐患,确保教室内部各种教学设备的正常使用,确保教室内外展板、门窗、课桌椅、图书区物品的正常使用。
三、严抓严控,高标准开展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做好教师通风措施,教室属于人员密集区域,应加强空气流通,最大限度引入室外新鲜空气。上课时打开前后门和窗户,使教室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加强室内外空气流通;下课时任课教师及时让学生到操场等区域呼吸新鲜空气。要加强御寒保暖措施,要做好防止门窗夹手等不安全事情的发生。
二是抓好学校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洁消毒工作,学校保洁消毒人员为:王恒方、韦明亮、陈秋微、胡贵英,保洁消毒人员工作期间必须穿好防护服、雨衣,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洗手消毒,对所分管的公共场所,每天三次通风,班主任每日对门把手用消毒液消毒处理,保洁消毒人员每日对门厅、楼道、会议室、楼梯、卫生间以及教室内部和绿地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天两次使用84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当天产生的垃圾必须清运处理,不能隔夜。室外保洁人员要做到全天巡视,确保校园环境整洁。新型冠状病毒消毒常用消毒剂:84消毒液、75%浓度的医用酒精(易燃,小规模使用)。用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所有教学楼、室内风雨操场每日消毒两次:早上6时由王恒方喷洒消毒,下午4时30分由韦明亮喷洒消毒。垃圾场由两人轮流消毒,食堂赵晓珍负责消毒。
三是做好“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的设置工作,防疫期间,在教学楼、食堂、图书馆、风雨操场等重要位置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要求广大师生将废弃口罩放入“专用垃圾桶”中,并每天两次使用84消毒剂对“专用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三是要重视疫情第一手信息收集工作,及时报送信息分析研判形势。所有清洁消毒人员都要做好疫情第一手信息的上报工作,对发现的险情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给领导小组,为有效处置和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信息,同时密切关注学校的信息发布,及时对学校的疫情防控实时要求做出反应,做到24小时手机畅通。
四是提前准备临时隔离留观场所。坚持远离教学区的原则,按照防疫要求在开学前准备好临时隔离留观场所,在开学后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实时启用,临时隔离留观场所应储备足量的口罩、防护衣、体温计、消毒液等防疫必备品,并全面做好吃、住、用等服务保障工作。校卫生保健室郑建聪老师要切实担负起临时隔离留观责任,并协同学校其他部门做好发热筛查和疫情防控的知识培训、业务指导等工作。
五是做好教师在校用餐的防控管理工作,及时做好餐厅通风和消毒工作,严格参照教师就餐保障措施和就餐程序就餐,详情参见《柳市四小疫情防控教师就餐方案》。
六是加大疫情防控工作宣传引导力度。在学校宣传栏张贴防疫宣传指南,通过学校LED屏幕、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师生科学预防
保障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保障应急预案
上一篇:应对恶劣天气安全应急预案
下一篇:倒塌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