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精选12篇)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 篇1
北京:春饼、春卷北京人讲究吃春饼,名曰“咬春”。立春时节的北京往往还看不到什么绿色的春意,便发明了春饼,就像是人们寄予春天的希望,薄薄的两张小饼卷着满满的春意盎然,一口咬下去,讨了个好彩头,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北京人吃春饼讲究和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做“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明、清时期,随着烹饪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春盘改成了小巧玲珑的春卷,不仅是民间的食品,而且成为宫廷的糕点之一,登上了大雅之堂,深受乾隆皇帝的赞赏。
浙江:年糕
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 篇2
东北:粘豆包“粘豆包”又叫“年豆包”,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东北的年货之一,这样密密麻麻的蒸一锅,够霸气够豪爽吧!
蘸点白糖,糯糯甜甜,绝对的东北特色——过年才有的粘豆包。吃不完的凉台冻着,或者送亲朋好友也是非常有面子的礼物。
广州:腊味
过年吃腊味是广东的一个传统习俗,“腊味”是年前才有的美食,如腊肠、腊肉、腊猪头皮等,其味之香美,令人流延。
旧式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过长,所以必须尽早开始。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 篇3
湖北:“三全”“三糕”“三丸”湖北人吃年夜饭讲究“三全”、“三糕”、“三丸”。“三全”就是全鸡、全鸭、全鱼,“三糕”就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就是鱼丸、肉丸、藕丸,有无丸不成席、无鱼不成席、无汤不成席一说。
不管是哪个系列,都绕不开一种食物,那就是鱼。作为“千湖之省”的湖北,既有大江,又有大湖,淡水资源极为丰富,可谓“鱼米之乡”。
重庆:“扣肉”“灌海椒”
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
“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 篇4
江苏:过年馒“廿八,把面发;廿九,蒸馒头”,在除夕之前的这两天,按照传统习俗每家每户一定要蒸上几锅面食,发面和蒸馒头的习俗就取来年发大财、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的好彩头。
上海:豆芽
上海年夜饭不喝汤,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 篇5
江西:饺子鱼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陕西:臊子面
您家的压轴大菜是什么呢?鸡、鸭、鱼、肉?对于陕西人来讲“面”才是压轴大菜,其中当属臊子面占据头把交椅。
每年到了腊月南方可能是在杀猪打渔腌制腊鱼腊肉,那么作为一个地道的陕西人如果不“揽”上一大锅臊子那就太说不过去了。陕西人把制作臊子叫“揽”臊子,由于臊子能够长久保存,所以每到过年做上一大锅臊子,吃上大半年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 篇6
西南地区——腊肠、扣肉等腊肠,是四川人年夜饭上不可缺少的美食,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灌几斤香肠,一眼望去,每家的窗台阳台上挂着一条条整整齐齐、红白相间、泛着诱人油光的香肠。对四川人来说,没得香肠,就没得年味!
还有“扣肉”“灌海椒”也必不可少,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 篇7
东北地区——四大件、粘豆包东北人认为年夜饭需要包括“四大件”,所谓的“四大件”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少了任何一件,那就不“地道”了!
东北民俗中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谚语,所以要吃粘豆包粘住下巴。东北人在春节会用大黄米做成的皮包上豆馅,家家户户都会做足够吃一个冬天的粘豆包,吃的时候会蘸着东北特有的绵白糖吃,香甜软糯,现在已经是各地都很喜爱的面食了。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 篇8
北方地区——饺子、花糕北方人过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饺子,无饺不成年。不过这里的饺子可是规矩多多。每到年三十上午,家家户户砰砰咚咚地便开始剁馅,这天包的饺子要足够四顿饭用,即年三十中午、除夕、初一五更以及中午。饺子和面条会放在一起煮,吃的是吉祥,吃的是财富,从内到外都会有一种满足感。
饺子中也会包硬币、红枣、栗子、花生等,吃到的人来年会走运。
枣花馍的样子像一把金“如意”,美味自不必说,除了自家吃,还是走亲访友的礼物。通常分为“大馍”和“小馍”,“大馍”是给比自己辈分大的亲友准备的,“小馍”是给平辈亲友准备的。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 篇9
广西:粽子广西人过年家家户户要包粽子,那可是件大事,提前两三个星期就要准备了。广西的粽子是枕头形的,粽子大、包粽子的叶子也大;里面包上猪肉、绿豆等材料,味道特别,甜少咸多。
煮好的粽子,可以用钩子一个个勾起来,挂在屋檐下或阳台上(不能太阳晒),隔三差五地还要用水煮煮透,这样啊,整个正月里都不会坏。
在广西,粽子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粽子也不仅是逢年过节的送礼佳品,广西人赋予了粽子新的意义,广西人更把粽子当作是一种吉祥物,年年粽年年中,广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图的是一种吉利了。
河南:饺子
河南人过春节,无饺不成年。每到年三十上午,家家户户砰砰咚咚的便开始剁馅,这天包的饺子要足够四顿饭用,即年三十中午、除夕、初一五更以及中午。
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 篇10
山东日照:花馍在山东日照,至今还流传着这么一种风俗:每年从农历腊月开始,家家户户蒸花馍。花馍的来由已无从考证,但它一直是当地百姓祭祖先、祈平安、求吉祥的祥瑞之物。
花馍品种繁多,有“花”,有“鸟”,有“鱼”。不管是哪种式样,都寓意着美满幸福。比如过年时蒸的“鱼”,寓示着来年“年年有余”;儿女结婚时蒸的“鱼”,不仅预祝小两口日子过得宽绰,而且还包含美好的祝福。
南京:元宵
南京人有吃元宵图个团团圆圆的说法,所以从大年初一开始当地的市民会吃元宵一直到元宵节,寓意为高高兴兴、团团圆圆,年年高。
“叠元宵”是南京饮食文化的传统品种,它用手工揉粉包馅搓圆,经过多次沾上生糯米粉在器皿中筛滚而成,使口感有韧劲。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 篇11
华南地区——长寿面、蚝豉炖猪手等再来看我们的两广福建一带。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新年吃长寿面是预祝寿长百年,有“长命富贵”、“福长禄深”的吉祥寓意。同时,还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发财就手”在广东年夜饭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它实际上指的是发菜蚝豉炖猪手,而今发菜并不提倡吃,生菜的利用则更多一些。发菜或生菜,粤语中都有“发财”“生财”之意。而“蚝豉”,有“好事”的谐音;“猪手”则意指“就手”,即得心应手。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 篇12
华东地区——年糕、八宝菜江浙一带老百姓过年必做的一道菜是年糕。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还有一道美食就是八宝菜,八宝菜一般是用冬笋、黄豆芽、油豆腐、胡萝卜等菜做成的,其中黄豆芽寓意着发财的发,八宝菜整个菜的寓意就有富裕,吉祥如意,吃了八宝菜来年更能发发发。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相关文章:
中国各地春节美食介绍
上一篇:龙年春节祝福寄语
下一篇:龙年春节联欢会主持词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