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精选22篇)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 篇1

  **镇位于安图县西南部,距长白山34公里,全镇总面积1986.95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6.49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区辖9个行政村,3个社区。农村人口4500人,其中妇女人口20xx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新领域和新渠道,也为农村妇女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妇女已成为发展农村生产、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力军。农村妇女就业问题已经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合理开发我镇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加速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解决农村妇女平等就业的问题,我们采取摸底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农村妇女就业问题展开调研。

  一、农村妇女就业现状及当前制约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1、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农业内部妇女就业总量。根据农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多数妇女在农业生产中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少数妇女依托村、镇项目发展规模养殖业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大多数妇女从事的是种养内部的调整,由于受资余、技术、信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农村城镇化水平低,人口转移速度慢,影响妇女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例。解决农业人口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实现非农化就业。农村城镇化规模不大,水平不高,不仅带动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限制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以二道镇二道村为例,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完善,不仅促进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也拉动了以女性为主的商贸流通、养殖种植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镇上个体户占总户数的65%,且大多数为女性,拓展了农村妇女充分就业的空间。

  3、外出务工末形成规模,输送渠道不畅。政府和有关部门职能缺位,尚未形成包括信息提供、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我镇还未健全劳动力市场,外出就业妇女靠亲朋好友、同乡,盲目外流、乱闯,加之民间中介组织的不规范经营,外出务工妇女上当受骗、碰壁回乡的例子屡见不鲜,使得一部分妇女把外出务工作为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

  4、农村妇女素质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就业需要。我镇农村妇女劳动力小学文化程度722人,占35.1%;中学1065人,占51%;高中以上74人,仅占妇女劳动力总数的3.6%。文化素质低、技能低、外出找不到合适的职业成为已外出或想外出务工妇女的最大难题,没有技术也成为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

  二、农村妇女就业的根本出路和对策

  调查显示,农村妇女都有参与生产、劳动,发家致富的迫切愿望,她们思想活跃,认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路子很多,务农能致富,外出打工也能致富,只要勤劳就能获得财富。因此,笔者认为,实现妇女充分就业,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既立足当地农业,又有针对性地组织输出,这样才能切合妇女的思想实际,满足妇女就业需要。

  l、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妇女在农业内部的就业量。只有坚持不懈地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才能开辟就业和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围绕我镇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手工制作业等以妇女为主的优势产业,着力于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在妇女中大力推行优质、高产、高效的种、养新品种,并给予技术信息指导,以女科技示范户、双学双比女能手的示范帮带作用,发展优势、特色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通过妇女小额信贷、连环脱贫,带动周边妇女发展规模生产,形成一村一业的块状经济;大力培育和扶持一批女经纪人队伍,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推进城镇化战略,使妇女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非农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加快人口向小城镇集聚,积极鼓励更多的农民从土地、农村中走出来,到城镇务工、经商、置产兴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商贸流通。利用我镇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开发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给当地妇女带来就业、增收致富的机遇。降低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成本和就业风险,实现有序转移妇女剩余劳动力。

  3、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拓展妇女就业渠道。劳务输出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最好途径。外出妇女流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不仅挣了钱,更重要的是转变了思想观念,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经验,为农村妇女

  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我们应加大“外出挣钱光荣”的宣传,本着转移一个,致富一家,转移一批,致富一方的高度责任感,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了解用工信息,用人需求,扩大女性就业范围。

  4、加快实施女性素质工程,增强妇女就业能力。坚持不懈地把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首先,加强对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不论是外出务工,还是就地务农,科技文化素质是妇女实现充分就业的基础。鉴于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最大的障碍是无技术无技能,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农村妇女素质,着力培养一批农村妇女科技骨干和家政服务人员,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其次,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大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宣传力度,教育广大妇女树立“四自”精神,使妇女充分认识到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彻底解放的先决条件,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第三,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农村妇女抗拒外界不良诱惑,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在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三、利用政策,注重引导

  l、 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用政策、激励机制引导妇女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妇女向二、三产业转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2、 市场引导。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传统的种养模式、就业方式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引导妇女树立市场经济意识,要敢为人先,依托项目和信息,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3、 服务引导。加快政府组织、中介组织和基层组织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农村劳动力输出服务网络建设,各部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发挥农技推广站、再就业培训中心等服务机构的作用,全力保障妇女合法的劳动权益。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 篇2

  超三成自考毕业后才参加工作的自考毕业生工资在20xx元以上;六成自考毕业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20xx年自考毕业生就业状况明显好于普通高校毕业生。这是省自考办昨日向媒体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据悉,这是我省首份关于自考毕业生就业的调查报告。

  自考后就业三成月薪超20xx

  部门分析:省自考办分析认为,在目前大学毕业生起薪越来越低的现实下,自考生的工资水平却出现了增长。这是因为自考生很多是在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了工作经验后,去考取更高的学历。在拥有了经验和学历之后,他们肯定会选择高于原来岗位工资的目标跳槽,工资也就实现了步步高。

  就业状况好于“科班生”

  部门分析:根据调查数据,省自考办分析认为,20xx年我省自考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明显好于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少自考毕业生原本是专科在读生,在学校里一边上大专课程,一边通过自考拿本科文凭,毕业时就有了两本文凭。这是不少自考毕业生找工作容易的原因之一。

  近两成毕业后得到升迁

  部门分析:省自考办有关人士认为,现在不少自考生来自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自考所学专业对个人的就业或职务(职称)升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地位仍不如“科班生”

  调查数据:在47。2%的被调查者对自考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持乐观看法的同时,有16。5%认为“将会越来越困难”。同时,依然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

  部门分析:省自考办认为,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考毕业生的当前的社会地位和受重视程度不如全日制重点大学毕业生。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 篇3

  前言

  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从此“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致使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屡创新高。自从20xx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0 万,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就业难”的表面现象,到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xx年再增加28万人,加上20xx年还未就业的毕业生,待就业人数突破800万,再创历史新高。教育部表示,20xx年毕业生总量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虽然让更多的人走进了高校,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同时也带来了上面所提到的日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因为大学生和企业缺少有效沟通途径,企业用人标准和对人才的选择标准等信息没有在有效时间传递给大学生,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缺少市场导向、就业缺乏足够信息,都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但是这些大学生明显缺乏创业指导,不重视市场风险意识,创业具有很大盲目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在高校毕业生面临如此大的就业压力下,作为政府有关方面的主导部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破除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推进强化政府积极扩大就业的公共职能。

  1.情况说明

  长久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当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走向就业市场时,实践能力差的弊端就显露无疑,而实践能力正是企业招聘时最看重的能力之一,于是在我国长期被视为天之骄子、从来不曾被就业困扰的大学生,出现了失业问题,而且失业的范围和规模逐步攀升。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原因来解释和分析。

  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虽然政策上大力鼓励创业行为,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一是缺乏社会经验,看事情容易片面,无法统筹大局;二是缺少必要创业指导,创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再加上政策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上也消减了创业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

  2.分析结果

  2.1 政策方面的原因

  2.1.1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尽管我国己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

  2.1.2就业创业程序复杂、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降低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创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创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和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落实不到位,也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和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2.2高校方面的原因

  2.2.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学生综合素质不过硬。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在专业学习中,学校过分注重理论,而没有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造成理论脱离实际情况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另外,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2.2.2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力度不够。

  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创业指导,但是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盲目找的创业,没有经验没有指导这样自然容易失败。高校缺乏就业创业指导对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2.3企业方面的原因

  企业在招人或寻求合作伙伴时,盲目提高标准,资源浪费严重。用人方面,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资源消费现象愈演愈烈,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企业过分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因此,他们更青睐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寻求合作方面,不看产品质量,一味看轻小企业和新创企业,宁愿多花数倍的钱,也要选择名气大的合作伙伴,这也大大减少了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2.4 毕业生自身原因

  2.4.1不切实际的就业创业期望值。

  在企业就业的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国机会等等。举个例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容易过于盲目,一开始就定位不准确,期望值太高,空有激情,但想法过于简单,一遇到挫折或者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就容易灰心丧气,不能结合自身情况设定个实际的目标,很多大学生都倒在了创业刚开始阶段,真正能结合自己的才学脚踏实地能坚持下去创业的比例很小。

  2.4.2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就业创业的要求。

  就业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 篇4

  摘要:为了适应全省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实现中原经济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对目前河南地区装潢艺术设计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

  关键词: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调查任务和目的

  通过调研和收集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的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的变化趋势,为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本次调查突出对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的需求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广告公司、印刷制版公司、设计室、报社、图书出版行业、影楼、喷绘制图公司、电子出版社等。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领导、人事管理部门和生产技术人员,以及往届毕业生。

  二、社会需求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新的产品不断涌现。近年来,广告行业持续升温,艺术设计专业渐已成为新兴的热门行业,专业设计人才偏少。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广告策划、产品包装等装潢设计人才。

  长期以来,广告行业鱼龙混杂,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正规广告公司人才市场占有份额相对较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对艺术审美理念正发生着改变。随着近年来国家的宏观调控及广告行业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出台,艺术设计行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批规模小设计水平低的公司将被重组兼并。个性化、时尚化、正规化、专业化的艺术设计公司正逐渐占领市场的主流阵地。因此,迫切需要大批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先进设计理念的艺术设计人员,这在客观上为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三、调查结果

  (一)市场概况

  据20xx年年底的统计,我国广告从业人员共有170.9万人,其中管理人员16.2万人,占9.47%,业务人员80.8万人,占47.27%,其他人员是73.9万人,占43.23%。按照地区来看,广告从业人员82%集中在中、东部,中部地区27.29%,沿海地区含北京占到54.70%,而西部地区十省市从业人员仅占全国的18.01%。按企业性质来说,个体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相对集中,占42.77%,国有企业从业人员占11.72%,国有事业单位占11.26%,集体企业占11.23%,集体事业占1.27%,个体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占1.21%,联营企业占1.21%,其他单位占19.33%。

  (二)职业状况

  在广告公司,大多数都是从事于平面设计工作,很少涉及到立体空间设计。但对技术含量的要求并没有降低。现在的广告公司,很多都涉及到地产策划及品牌推广,而平面设计又是产品推广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何在铺天盖地的报纸广告中,使自己所做的平面广告在几秒之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对平面设计人员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目前我国广告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知识面不广,外语水平较低,服务意识薄弱,沟通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漠,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的矛盾,急需与之配套的专业在职培训和知识更新。

  (三)就业领域

  装潢设计专业毕业生分布在广告公司、印刷制版公司、设计室、报社、图书出版行业、影楼、喷绘制图公司、电子出版社等相关领域,以及IT行业中美术设计、页面开发制作、界面设计、电子商务等当今热门的行业。

  (四)薪酬水平

  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人员的待遇还是十分可观的,前提是你必须能源源不断地提供足以打动人心的创意。一般设计人员的工资在3500—4500元之间;高级设计师工资在5000—7000元之间;美术指导的工资在7000—9000元之间。

  (五)专业要求

  (1)强烈敏锐的感受能力;(2)发明创造的能力;(3)对作品的美学鉴定能力;(4)对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5)具备全面的专业技能,需要掌握的软件:熟练操作Coreldraw 或 Illustrator;图像照片处理软件:Photoshop;大量文字排版软件:Pagemaker;方正排版等等。

  四、调查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与分析,我们总结认为:平面设计分类及就业岗位目前常见的平面设计项目,可以归纳为十大类:网页设计、包装设计、DM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媒体广告设计、POP广告设计、样本设计、书籍设计、刊物设计、VI设计。

  本专业在校生,要掌握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理念与电脑艺术创作的技能,熟悉经济、文化和艺术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中外平面艺术设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现代广告策划、创意、制作和发布的能力,具备市场分析、策划和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以及设计公司经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为中外企业进行形象策划。能自主创业。从艺术素质来讲,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础训练,具备本专业设计创新的基本素质,这一点对在市场上的发展尤为重要。还要建立市场营销观念,具有分析和解决具体操作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协调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运用电脑能从事专业艺术设计工作,具备与装潢艺术设计相关行业实施和经营管理等能力。

  根据近年来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情况分析和省内相关学校调查显示,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印刷制版公司、设计室、报社、图书出版行业、影楼、喷绘制图公司、电子出版社等单位工作,因此,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五、建议

  1.装潢艺术设计是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体系。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具有整体思维能力的装饰艺术设计人才,是制定专业建设计划思考的重点。

  2.建设以室内设计为依托,侧重于建筑内环境设计、展览展示设计和模型设计与制作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打造本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办学特色。

  3.设计教育中不能只满足于设计方法和技艺的传授,在艺术和设计之中,创造是设计的灵魂。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上,要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为主线的设计教育思想。

  4.结合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提高职业院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应根据社会市场的需要,以培养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为主。并以此为目标,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规律,师资结构、教材系列和与其相对应的实训基地。

  所以,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不仅要重视艺术表现,还要重视务实性设计;在对以往所学知识主动的认知与贯通的前提下,加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总之,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与企业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强烈感受到社会对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看到目前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之间还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非常迫切。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 篇5

  一、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几个特点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引路而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大多数,通过政府或职业中介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实现转移的人数相对较少。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左右。

  2、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北湖区石盖塘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遍及全国各地,但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珠江三角洲及郴州市区等地区。随着北湖区石盖塘镇镇域经济的加强,宇腾化工、裕湘面业等企业扩产,在镇区就业的农民工有增加趋势。

  3、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又加入了外出务工大潮,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4、依然以从事纯体力劳动为主。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5.4%,由于他们普遍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这与就业市场要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们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

  5、由单纯的打工者向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单位从事管理或技术工种等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蓄了一定资金,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创办经济实体,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仍存在盲目性。改革开放以来,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最主要的方式,同时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健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农村劳动力无序化流动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同时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相对偏低。据调查,外出务工劳动力整体收入偏低,其中月收入800元以下的有572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24.4%;800-1500元的有1480人,占63.1%;1500元以上的有284人,占12.1%。同时,他们工作存在不稳定性,据调查,长期在一个地方务工的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38%,两个以上地方的占62%。

  3、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外出务工人员中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89.6%,其中一部分合同签订不规范;参加养老保险人员64%,少数参加了工伤保险。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完全落实到位仍需要一段时间。

  4、较低的素质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受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低的客观条件影响,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转移领域也越来越窄。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健全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和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及村级信息联络员队伍建设,着力构筑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有效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同时,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2、抓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首先要进行思想引导。引导农村劳动力不要盲目地挤大学这张门,要认识职业技能教育也是一条很好的谋生之路。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劳动培训机构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含量。

  3、筑巢引凤,努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近年来,北湖区石盖塘镇通过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引来了一批企业落户北湖区石盖塘镇,吸纳了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如宇腾化工公司共安置农村劳动力561余人,裕湘面业共安置农村劳动力519余人,全镇约有1080余人被园区企业吸纳安置。今后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拓展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项目建设的支持、用地、贷款等等。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 篇6

  对于今天的大学生,人们已经不太爱用“天之骄子”来称呼他们,转轨时期形成的就业压力更让大学生还没来得及体会到考学成功的快乐,就投身到另外一种更猛烈的竞争中。对未来的就业意向来说,哪一类企业最受大学生的青睐?

  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公司最近针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六所大学的313位学生,做了一次关于他们对外企的看法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3.9%的调查对象在毕业后有进外企的意向,也许最终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如愿以偿,但这丝毫不影响同学的热情。可见,对外企,大多数同学心向往之。

  为进外企,包装自己

  毕业后有进外企意向的同学,为了实现目标,自己会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呢?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最着意准备的是外语(94.0%)、电脑知识(80.0%);其次是自己的处事能力(79.5%),再其次是了解外企公司内部情况(49.5%)以及国外的文化、风情(39.5%)。值得注意的是,“更加注重学习成绩”是选择最少的。研究人员认为,这至少说明现在的大学教育离实际工作的需要有较大差别。

  表:为进外企,大学生会做哪些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

  人数

  百分比%

  着意学好外语

  188

  94.0

  积极学习电脑

  160

  80.0

  努力培养自己的处事能力

  159

  79.5

  积极了解外企公司的情况

  99

  49.5

  注意了解国外的文化、风情

  79

  39.5

  更加注重学习成绩

  59

  29.5

  进外企意味着什么?

  大多数大学生心向往之的外企,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是怎样的呢?调查结果显示,对外企高效率,高薪水,管理规范,个性和创意能够更好的发挥但是工作压力也大的认同感较高,中选率都在70%以上。而对外企中存在的中外员工工作待遇差异、文化差异、人际关系简单、提升机会多等观点的认同感比较低。大学生对外企的最认同的主要是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

  表:对下列有关外企观点的赞同度

  观点

  百分比%

  外企工作效率高

  81.8

  外企工作条件好,薪水高

  78.3

  外企管理规范

  74.4

  外企鼓励员工发挥个性和创意

  73.8

  外企工作压力大

  72.5

  外企里中外雇员存在着不平等

  47.6

  外企里中外雇员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

  34.8

  外企人际关系简单

  30.0

  外企提升快机会多

  29.7

  哪些国家地区的企业管理风格最获认同?

  外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的投资、经营方式也不尽相同,各个国家的企业管理风格差异很大。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不同国家地区的企业管理风格的'认同感存在着显著差异,对美国公司的管理风格认同度最高。而且与其它国家地区的认同程度差距较大。以下其次为日本、德国、香港、英国、法国,排在最后的是韩国、中国台湾。

  表:对各国公司管理风格的认同度

  公司风格

  认同人数

  百分比%

  美国

  181

  57.8

  日本

  49

  15.7

  德国

  31

  9.9

  香港

  24

  7.7

  英国

  7

  2.2

  法国

  6

  1.9

  中国台湾

  3

  1.0

  韩国

  3

  1.0

  其它

  8

  2.6

  研究人员认为,大学生对港资、台资、韩资企业的管理风格认同度较低,说明在企业如何管理方面,华人企业仍需要向西方企业学习。对于有长远眼光的外企来说,投资中国,不仅是看中了这块庞大的产品市场,也是看中了储备丰厚的人才市场,如微软公司投资80亿设立中国研究院。现在不少中国企业在给予人才的待遇、发展机会方面已不弱与人,为什么引不来、留不住“金凤凰”,这里面是否有不少管理因素呢?

  大学生心目中最知名的外企?

  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心目中最知名的企业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美国公司很受青睐,知名度排在前五名的都是美国公司;it企业风彩夺人,前15位中,it企业占11席;排在前面的都是巨型跨国公司,他们对中国经济、乃至人才的影响可见一斑。

  表:大学生心目中的知名外企排行榜

  公司名

  知名人数

  百分比%

  宝洁

  117

  37.4

  微软

  109

  34.8

  ibm

  101

  32.3

  摩托罗拉

  77

  24.6

  可口可乐

  31

  9.9

  松下

  29

  9.3

  索尼

  bsp;27

  8.6

  壳牌

  27

  8.6

  西门子

  25

  8.0

  三星

  16

  5.1

  惠普

  14

  4.5

  爱立信

  14

  4.5

  预测未来的社会竞争形态,国家主权间的竞争色彩将越来越淡,而跨国企业的竞争则越演越烈。跨国公司不仅资本、技术力量强大,而且管理成熟,对中国现阶段的大学生有难以抗拒的魅力。在目前就业困难的局面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是单纯的说服教育工作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切实提高本土企业的吸引力,这需要很多实实在在的努力,这种努力不能靠诸如“儒商”、或者那些与老板对话中体现出来的空洞的企业理念驱动,而是需要长期、扎实的企业制度建设来完成。

  正如调查过程中一位受访的北大同学所说:“高薪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同时进入外企后有许多培训机会。目前国有企业不很景气,发展前景不大,同时缺乏必要的员工培训,人际关系繁杂。当然,国家的有些措施有利于吸引人才流向国企,如户籍制度,但就目前状况,只此一项就不太有吸引力。”研究人员认为,大学生们渴望更好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但他们并不惧怕竞争,而是渴望公平的、有规则的竞争。为优秀的人才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比单纯的提高待遇更好的“梧桐树”,也会招来真正的金凤凰。这是大学生对外企态度调查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 篇7

  趋向行业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企业需求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推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类人才仍将供不应求。

  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20xx年高校就业调查

  电子信息类行业分布比例如下分析:电子信息类就业面一般,工作对口度高,起薪高,跳槽对薪酬涨幅影响明显,五年后收入高,综合满意度高就业率达88.6%,在所有专业排名中25/92。

  专业前景及能力素质要求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

  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中国IT行业起步至今有十年,很年轻。新鲜的事物、朝阳的产业总是备受注目。正是这个原因,计算机专业迅速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不少同学削尖又再削尖了脑袋往这个象牙塔里的象牙顶钻,或为兴趣,或为谋生掌握一门技能,或为前途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比前几年的计算机专业的火爆,近年来对这个专业的选择渐趋于了理性和客观。学生和家长考虑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更利于个人长远自我发展的出发点。

  太多太多的关于这个行业的不好,很多很多前辈的好心建议,是否应该继续选择这一行,或者职业道路应该就此转弯?选择这一行,似乎意味着选择这种生理和心理的苦难历程,接受这个行业的历练。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着各自的光鲜和灰暗,只是行外的人不了解。对于刚刚迈进校园的我们,对于已经迈入社会的学长学姐,对于不同岗位上的每一位前辈,举步从来都是维艰的,辉煌的铸就更是循序渐进,我们不可以只看到行业光鲜靓丽的外表,而忽视背后拖起它成长的艰难,两种极端的落差当然巨大,从这样的角度去观察,显然有违客观。而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筑建也是一样,它的雏形,它的打造、它的铸就、它的丰裕、它的厚实,是靠一砖一瓦一步一步累砌而起的。

  到底是做一个“入门的,不想入门的,想入门而没有入门的”IT人,答案自在各人心中。

  可以说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学科,是不能随意轻视任何一门课程。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它,就要对它有始有终。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 篇8

  第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自1999年开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渐露端倪,成为近几年突显的社会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势。20xx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xx年增加68万人;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比20xx年增加58万;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创造了690万的记录。据统计,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经高达727万,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已很难避免。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就是难上加难了。大学生就业难!这已成为社会上“老生常谈”的社会问题。

  “毕业就失业”是所有将要走出大学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的问题,他们的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因为目前中国正处在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的高峰期,劳动就业人口总量在最近两三年将会达到峰值。就业压力则可能使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

  中国,做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古就有尊崇教育的优秀传统。可是走到今天,我国的高校体制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却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探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就业问题的缩影,很多国家都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中国目前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为了尽量满足更多人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创造不了如此多的就业机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需求。

  一、社会

  (1)、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结构性矛盾影响就业状况。导致就业难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所导致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大学生就业难处于“两难”境遇:一边是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单位不要毕业生或毕业生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另一边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贫困山区及乡镇长期招收不到应届大学毕业生。

  (2)、是国家就业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不很完善。用人指标、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放弃既有机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三是就业竞争激烈,市场达超饱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然因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岗位数绝对减少大学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等,使他们在求职择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3)就业过程存在着不足。首先,就业信息的双向不畅通,毕业大学生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完备信息,同样,用人单位也由于信息不完善无法找寻到最合适的人才。再者,就业环境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男女就业不公平,文理就业不公平以及面试中的暗箱操作,都使得大学生就业的趋势更加严峻。

  (4)社会壁垒的形成。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在找工作的大学生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国家就业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不很完善。用人指标、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放弃既有机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

  二、学校

  (1)、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进行主动调整,往往依据自身师资条件等,专业设置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结构失衡。()

  (2)、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对于实用性强的技术岗位招聘,很多单位在通过与学生面试中反映,高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无法与单位实际需求相适应。

  (3)、忽略职业素质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很多高校根据专业的不同开设了赏析课,却没有高校在课程中设计职业素质课。这让许多高校毕业生在工作中连最基本的职场礼仪都不了解,为自己职场发展造成了障碍。

  (4)、教师工作量加大,整天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时间补充新知识,缺乏职业生涯指导的专业研究。

  三、大学生自身

  (1)、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许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认为当代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欠缺:①、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②、能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③、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更高层次职位的需要,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

  (2)、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大学生缺乏对自我客观科学的认识,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社会需求不关心,对职业目标模糊,不能很好地将自己所学专业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过高地追求超越自身素质的职业和社会提供的条件,缺乏正确的择业定位。主要表现在:择业期望值普遍过高,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谋好职位,出人投地,而并未考虑自身是否具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实力;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精神。 “高不成,低不就”,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原因。

  (3)、大学生自身性格缺点。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很多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缺乏独立的为人处世的能力,而且社会对“90后”这一代的评价褒贬不一,用人单位认为“90后”大学生员工普遍存在着散漫、忠诚度低、责任心弱等缺点,使用人单位招聘时有所顾忌。

  第三部分、解决措施

  (一)、国家

  (1)、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机制,促进就业。通过各项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消除户籍、档案等人为限制毕业生自由就业的障碍,加大对支边、支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政府应注重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协词增长。经济的发展不只是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还要增进人民的福利。国家应该构建以大学生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努力扩大就业,在有的时候还应该不惜牺牲一点经挤增长速度栗保证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2)、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企业是消耗大学生的第一大基地,所以政府应通过合理的优惠经济政策来引导企业吸收大学生就业、通过法律法规已经其它政策来规范企业行为,从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3)、利用市场经济来推动和加快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专业设置上要改造传统专业和基础学科,加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专业建设力度,适当减少专业数量和专业知识课程扩大专业知识面,使得专业设置更加优化;在人才培养上,高校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各学科的融合,建立学用结合的培养体制,依据企业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决定性环节,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4)、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素质。高校在推动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同时,要狠抓教育质量,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教书应先育人,学校在育人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强引导。高校还应该加大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让学生有目标地安排大学生活,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用人单位

  (1)、 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实际的人才观。单位要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

  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最后,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5]。用人单位的聘用制度合理将能够更好地增加用人单位与求职大学生之间的了解,有利于单位招到理想的人才,求职者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

  (2)、 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用人单位不应该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大学生是国家花大力气花培养出来的人才,用人单位应该积极吸纳各层次的大学毕业生。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承担起社会责任。

  (3)、建立合理、科学的组织人事制度。减少“人情关系”对就业干预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合理、科学的组织人事制度的基础,要坚决实行“德为前提,能为本位”的组织人事制度,即公开选人,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唯情、唯圈;建立竞争上岗的优胜劣汰的岗位流动机制;对人和工作岗位进行科学测评,知人善任,合理分工;根据能绩大小实行奖惩;科学地将职权和才能功绩分开度量,明晰二者的界限和度量标准,充分调动职权和才能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信息透明化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公平行政的有力保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权力运行过程的公开和透明会大大地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建立合理、科学的组织人事制度会从根源上防止利用关系以权谋私的行径。唯有如此,才能科学合理地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地位升迁和职业流动问题。

  (三)、学生

  (1)、培养并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来增强自己的就业心理能力。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

  “想象成功”时,他就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由此可见,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断、丧失良机。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正确思维、理性处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学生要善于听取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狭隘、忧郁、狂躁等心理。

  (2)、完善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的规划的建立与执行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3)、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贵的品质。成材必先成人,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是成材的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树立团队精神,适应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提高道德品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大学生还要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努力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变,向年轻、有为、责任的青年转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掌握用于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不

  断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使自己能够顺应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择业的需要,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5)、 要摆正心态,树立全新就业观念。大学生要摆脱天之骄子的思想,低姿态走进职场,不要眼高手低,而错失就业良机。不能一味追求“孔雀东南飞”。大都市就业竞争压力大.而城乡基层单位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天地。

  (6)、加强社会实践。多多利用假期和周末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7)、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充分利用招聘会、网络资源等途径,主动把自己的真才实学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自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四部分、结论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大学生、高校、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积极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业难”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将继续持续高速发展,高校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且大学生要树立好择业的观点,调整好就业心态。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 篇9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基本实现从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与其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大学生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没有跟上社会的需求,导致出现结构性失业。

  一、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及原因

  (一)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分析

  据教育部统计,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招生逐年递增,其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就业市场需求的增速,加剧就业形势的严峻。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近十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有增无减,虽然增速逐年下降,但是总量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由于高校教育与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种种错位,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加重,失业人数越来越多,从20xx年开始超过当年毕业生人数,致20xx年,累计未就业总人数已将近是当年毕业生人数的两倍,就业前景不容乐观。预计20xx年涌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有相当大一部分会加入失业大军,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搁置和浪费,就业形势严峻不容小觑。

  (二)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1.高校专业设置的缺陷。高校的专业设置要结合市场需求来安排,这就要求高校对市场的需求及其变化具有灵敏的反应和及时的调整,但很多高校不能正确把握和预测市场需求规模及其变化,导致形成思想观念型、知识技能型、区域差别型等结构性失业[1]。

  a.专业设置的盲目性、滞后性。在各方利益的驱使下,各大高校往往青睐就业率高、工作条件好的专业,但我国很多高校对市场机制不够了解,盲目调整专业结构,扩大招生。而培育出当时市场需要的人才需要四年时间,四年后有的热门专业人才出现饱和或者不再热门,企业也对人才的需要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造成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找工作非常费劲,也不能再达到四年前所期望的工作岗位和公司待遇水平。

  b.规模、结构、比例的不合理。由于高校很难在宏观上了解各专业就业形势及趋势,盲目的扩招和不合理的专业设置会导致小范围内比例失衡、大范围内结构错位。如果只强调规模,就无从真正考察到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导致专业结构脱离市场需求,就会出现人才的短缺与过剩并存。

  c.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精选22篇)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篇1**镇位于安图县西南部,距长白山34公里,全镇总面积1986.95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6.49平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师德标兵个人典型事迹材料400字10篇
    师德标兵个人典型事迹材料400字10篇

    师德标兵个人典型事迹材料400字模板10篇师德标兵个人典型事迹材料400字有哪些?事迹材料可分为个人事迹材料和集体事迹材...

  •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10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怎么写?通过输送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帮助...

  • 写实习报告心得
    写实习报告心得

    写实习报告心得(优秀范文10篇)心得可以分享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他人提供参考和借鉴。写实习报告心得怎么写,这...

  • 最美消防员事迹材料15篇
    最美消防员事迹材料15篇

    2023年最美消防员事迹材料(15篇)消防员是社会中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展现了无私奉献、勇敢无畏的精神,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