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精选23篇)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
这学期,我一共听了19节课,这些优秀课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不少课我现在还能回忆起来,比如邓颖芳老师的《早》、张冬香主任的《海伦凯勒》、张福新主任的《天游峰的扫路人》、袁红萍老师的《放小鸟》以及刘义明主任的《荷花》。他们在课堂上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也很活跃。还有夏俊老师在上《沙漠中的绿洲》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让我很震撼,在他的课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的课堂之所以精彩,离不开他们平时的积累。我在惊讶羡慕的同时,更要学习他们的平时的不断默默付出与点滴积累。
第一,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邓颖芳老师的《早》,精心预设,一堂课都在引导学生体会“早”。听完刘义明主任的《荷花》我才认识到这篇文章原来也可以这样设计的,那黑板上的绘画更让我佩服!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语文的教学。
第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比如,夏俊老师在《沙漠中的绿洲》中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学生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
第三,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比如:夏俊老师在《沙漠中的绿洲》中让学生反复诵读描写环境的句子,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张主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天游峰高、险、老人扫路那么轻松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人物的性格以及语言的描写手法,并用自己的语言再现了人物的性格。袁红萍老师的《放小鸟》更是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中掌握所学,并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第四,注重有效地延伸,领悟其义。在拓展延伸这一部分,张冬香老师上《海伦凯勒》时为大家出示了一些课外诗歌,并让学生自己写写诗,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刻透彻地体会到了海伦凯勒的不自卑不放弃、坚持不懈、乐观向上。我想课堂上只有教师的精心指导才能造就课堂深层次的延伸。
第五,就是老师课堂上个人魅力,有人曾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这些老师的语言魅力深深的折服了了我;印象最深的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这些评价,比较温和而又传达了希望传达的信息;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都能办到的。
作为一名稍显稚嫩的教师,我一直苦于课堂语言,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而在这一环节中,这些老师也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相应、合理的评价。
听了19位教师的课之后,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当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慢慢地培养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充实。
总之,这学期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我将要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不断学习,博采众长,提升自身素质,并珍惜学习机会,学习百家之长,积淀教学素养,使自己不断成长。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2
在这次我市举行的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众位来自不同乡镇优秀教师的课。每一位老师的课都是那样的精彩,看得出,授课教师对自己所授的课都经过了一翻精心的设计。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龙楼中心小学符燕飞老师执教的《纸船和风筝》以及昌洒中心小学黄妫萍老师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两节课。从课程的设计到课堂上的具体实施,都不难看出这两位老师的基本功非常的扎实,个人素质很高。课程设计独到却都保有各自的精彩,都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课堂上师生的配合程度也很高。两节课给听课者的感觉都是实在而又不失精彩。
先来谈谈我对符燕飞老师所执教的《纸船和风筝》一课的浅显体会。上课伊时,符老师根据小学生喜欢童话这一心理特点,以精美的板画创设出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了课堂之上,让大家很快就参与到课堂中进来,正所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符老师这一精彩的导入无疑为后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符老师又紧紧扣住课文的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通过学生自读,教师引导理解读,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一步一步的使学生理解了友谊的重要,做到水到渠成。如符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心情时,她没有过多抽象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小松鼠和小熊高兴心情的句子后,再抓住“高兴”一词,让学生试着用高兴的心情去读,当学生读得不够投入时,她再次提出情感的要求,“再高兴点”“注意表情”等,再次通过个别读,男女生分角色读,让学在读中去体会,在读中去感悟,使学生真正的从情感上体会到的快乐。此外的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符老师抓住这两个同音异义的字进行了很好语文能力的训练,先用幻灯片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通过引导学生辨析字型的不同,来理解字的意义,“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是在空中飘,而“漂”是三点水旁,是和水有关,所以是在水里漂,这样让学生掌握了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后,就不单单只是教学生学会区分运用“飘”和“漂”这两个字的不同,今后区分其他的形近字也会做到触类旁通。
与符老师相比,黄妫萍老师呈现给我们的课堂更是精彩无限。先不说黄老师的课上得如何,就这一课的教学设计能够做到声像并茂看来,黄老师一定下了不少工夫。也正是因为黄老师的课前做了如此充足的准备,才会有后面这么精彩的课堂展示给我们,让我们得以大饱眼福。这是一节轻松而又很有实效的课,从课堂教学的实施看来黄老师是一位很有经验而且很具有亲和力的老师,她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而愉快的课堂。她以导游一般亲切甜美的言语,把学生带入了如画的文本,她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灵活的教学技巧折服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
听完两位老师精彩的课,又细细的品读两位教研员的深刻评析,再回过头来对比一下自身,才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向那些优秀的老师看齐。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3
有幸参加临沂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真可谓是受益匪浅。每节课都展示了教师的不通风采,对于教高年级的我来说,高存娟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更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就高老师的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沟通联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课始,师生聊天创设了愉快的环境,融洽的气氛,老师的亲切随和一下子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对新老师没有恐惧。聊天过后,就非常轻松,师生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二、以读激情,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重要特点是“情”,情感十分丰富。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动情,心灵受到震撼,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高老师的课从情入手,激情飞扬,真可谓一个“情”字了得!他曾经说过,有情有趣是教育,没有情趣的教学是苍白的,是空架子,不能打动人、感染人、陶冶人,是一个空壳。在课堂上自始至终洋溢着对圆明园毁灭的遗憾怀念,自始至终抒发着对帝国主义、清朝政府的痛恨,在教师全情感染下,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入课文情境,与文本对话。
高老师以读为基本方法,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对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阅读潜能,提高阅读能力。对文中内涵深刻的句段,高老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进课文,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品产生共鸣。在一唱三叹、绵绵不绝的情感中,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深情朗读,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心灵的激荡。
三、读写结合,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
高老师在指导阅读感知,自读领悟的基础上,巧妙点拨,围绕课文内容,巧妙把握教材延伸点,引导内容延伸,情感升华,由读向写辐射,又由写向读还原,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悟,去理解,去表述,以此促进语言的积累运用,在互动中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
四、鼓励评价,保持学生积极心态。
纵观整堂阅读课,没有一个学生不是积极参与。高老师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以激励的话语和学生交流。我们不时听到他对学生说:“读得多好啊!”“不错!”“读得真流利!”“真好!”“好啊!”“大家很会读书!”“这个同学读得非常好,很认真!”还不时看到他亲切地摸学生的头、拍学生的肩,微笑着与学生耳语,孩子们在这样一位慈祥的长者面前,启动了心智,敞开了心扉,他们畅所欲言,欲罢不能。
高老师的课充满了灵性之美,探其原因,高老师始终着眼学生的发展,尤其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她关注人的情操、人的思想、人的心灵。借用课文这个载体,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净化学生的心灵,在阅读中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了“人”和“语”和谐交融、“语”和“人”互为一体,“人”就是“语”,“语”就是“人”。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4月13日,一个好日子。我们鞍山市铁东区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一行30人,在教研员赫冬梅和陈佳的带领下,早上五点半就集合,六点出发,八点钟就赶到了沈阳空军招待所礼堂。观摩了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与教学指导专题研究会。此次活动有于永正、支玉恒两位资深名师的课堂教学、讲座,现任教研员评课等。每一堂课都值得学习,每一位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下面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听完几位老师的汇报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于永正老师执教《爱如茉莉》,70多岁了,依旧给学生范读,而且读得生动形象,别有韵味,受到了大家的赞赏。不只是他自己给学生范读,还抓住一切机会,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的读打好了扎实的基础。课中,他抓住文本中形象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引导学生对爸爸妈妈之间的爱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后,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拓展品读,激发了学生的无限乐趣。整节课在于老师优美生动的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支玉恒老师《草原上的花》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引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王文丽老师在上《鱼游到了纸上》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找出描写青年“忘我”的语句,体会情感;再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忘我”原因;让学生声情并茂中体会我对青年的感情升华。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爱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方法,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张龙老师就要求在正文学习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他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于永正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5
9月26日,在濮阳市第一实验小学,我有幸参加了濮阳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赛课活动,学到了不少东西,深感不虚此行。现将听课活动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回顾教师们的优秀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特点。有的老师擅长设计各种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气氛,有的老师本着有利于写作的目的教大家写作方法,有的老师课堂语言幽默风趣,给人好感,有的老师课堂紧凑、主题突出,还有的老师激情饱满,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也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佩服他们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不仅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还配有画面优美的课件教学。我觉得先不论学生的配合与否,光从老师身上我们就能感受到语文的多样和精彩。
1、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同时老师们具有优美圆润的音色,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2、丰富的教学语言激情于课堂。
教学语言的确是一门值得我们潜心研究的艺术,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教学语言能把学生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如于吕晓燕老师执教的《宋庆龄》一课,她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激昂,时而铿锵有力,让我们感受了宋庆龄大山一般深沉的人格。她的语言震撼了大家,使教师、学生、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很多听课老师的眼里都噙满了泪水。
3、教材处理独具匠心,设计巧妙
可以说良好的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精彩与否的关键之一,老师都能抓住文本中的关键点(关键词句、关键问题)来展开,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重点段引导学生读书、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如《画风》这堂课就抓住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让我在欣赏别人课堂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争取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让学生、家长和自己都满意的研究型教师。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6
今天在xx小学听了三节课,这几节课过后,我受益匪浅。
第一节数学课,是何家庄小学的老师,女老师的数学课很丰富,让学生们在听课与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这位老师的导入比较好,四个体积公式排成一排,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三个公示之间的联系,能让学生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明白,在练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体会到数学的实际用途。
第二节是语文课,个人感觉这位老师的教态让人看上去很舒服,感觉上就是一个好教师。事实上,这位教师的优点确实很多,老师的开头引导比较好,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始终是激情澎湃,尤其是读课文的时候很有激情,读书的语气特别好,只是学生的回答有时候差强人意。
第三节是英语课,老师的教态很好,让学生看上去很舒适,很多学生能够积极回答问题,这位老师对句子的来练习很多,基本上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训练表达完整的话,老师的口语比较标准,在一节课下来,很多学生基本不用翻看课本,就是最后的时间很紧张,听力和朗读练习的比较少。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7
我有幸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在泰安六中老校区举办的“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初中语文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会上,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的讲座和示范课。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尤其是黄老师的讲座《语文教学的本色追求》,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
黄老师在报告一开始就指出了语文教学的种种异化现象。近些年的语文教学已经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性,要么被等同于考试;要么被拔高,夸大了责任;要么被虚化为各种新兴时髦的教学手段。而僵死的语文哪里会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呢?为了恢复语文的活力与特性,必须提倡“本色语文”。对于本色语文,黄老师提出三层内涵:一是语文本原,即要明白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二是语文本真,即要探究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三是语文本位,即要体现语文这一学科的基本特点。下面我就参照黄厚江老师的示范课《黔之驴》来谈谈我对于“语文教学的本色追求”的感悟与理解。
一是“语文本原”: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
母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呢?假如认为母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那么语文课必然沦为考试的附庸。在此,黄老师认为,“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这个观点,我是深表赞同的。对于任何的语文学习来说,都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这恰恰是语文教学的归宿之所在。
如在《黔之驴》的示范课中,黄老师就是通过学生最感兴趣的“听故事、讲故事”的活动来实现这一理念的。听故事、讲故事是每一名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体验;让学生讲故事,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同样,评故事的环节也是完全由学生完成的;让学生自我矫正、辨伪去妄,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学生认知的不足在活动中展现,又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完成了思维的提升。总之,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黄老师都是身处幕后,把学生推向了前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了自己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了自己运用母语的能力。
二是“语文本真”: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
什么是语文课?语文课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言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语文就是语文”,所以“比如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在阅读中学会阅读,靠糊里花哨的形式肯定不行,靠做练习也肯定不行。”
如在《黔之驴》的示范课中,黄老师的“结课”是这样的:“今天我们读了一篇寓言,知道了关于驴、虎和好事者的三个故事,懂得了古人概括和我们自己概括的八个成语,明白了一些道理,好,下课!”“三个故事”“八个成语”“一些道理”正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些都是语文的目标,为达成这个目标,老师采用课堂对话的方式,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建构,追求生成性和创造性、个性化和生命化。
又如,当学生指出“庞然大物”这个成语的时候,老师及时发现了问题,但又不能简单给出一个成语解释,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前经验”:“姚明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简直是庞然大物。这个例子行吗?”学生感觉到了“不行”,但“理由”出现了问题:“‘庞然大物’不能形容人。”老师此时不急不慌,“请联系驴的遭遇,再看看可以形容人吗?”学生此刻才明白“庞然大物”的真意:与是否形容人无关。这一段对话是价值在于不是简单问答,而是有几次“交锋”与“追问”,通过深入浅出的“理答”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并将自己的回答明晰起来,引导学生不断改善语言表达。
总之,我们要“以语文的方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通过言语交融、心灵交流,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也只有这样才符合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才能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
三是“语文本位”: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
王荣生老师说过“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教学内容的确定取决文本的文体特征的。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存在泛文体的现象,许多阅读课不顾及文体,此中危害,不言自明。为此,黄老师在《黔之驴》的示范课中三次强调了寓言这一文体。
首先是上课伊始,让学生回答“这是一篇寓言”,并追问学生,“阅读寓言应当关注什么”,由学生根据阅读经验得出寓言学习应当关注形象与寓意。这正如写文章,已经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埋下了伏笔。其次体现在讲故事这一匠心独运的教学环节中,黄老师对讲故事提出的要求有二:一是以故事中形象的口吻,二是加以想像,且不允许翻译。这两条要求创性地解决了对文言寓言文本的把握问题:是在翻译的基础创造性地理解寓言文本内容。再次是在分析作品形象的过程中。平常对此文中形象的把握,多立足于对“驴”的分析,鲜有涉及“虎”与“好事者”的。黄老师引导学生揣摩形象,侧重于对“驴”的分析,兼顾了对“虎”与“好事者”的分析。这不仅体现出循序渐进的认知特点,还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了形象,归纳了寓意。此外,“以寓言的方式讲寓言”,不仅遵循“文本体式”,也遵循柳宗元寓言的特点:文学性与现实主义精神。
总之,黄老师在《语文教学的本色追求》中阐述了“本色语文”的内涵,即语文的“本源、本真与本位”。其中‘本原’是目标和任务,‘本真’是规律和途径;‘本位’是方法和效果。”但我们在践行本色语文教学的同时也要明确:本色,不排斥其他风格;本色,不反对创新;本色,更不放弃更高的追求;本色,是语文教学的原点。我们可以走得很远,但这里是出发地。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8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听课特色活动,期间聆听了十几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老师们广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投入,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智慧的启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个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从每个老师身上都学到了受益匪浅的东西。孙红老师上课总是面带微笑;唐玉会老师认真负责、组织课堂有条不紊;张华荣、孙荣飞两位老师课堂活力四射;李忠老师的学生听话守纪律,课堂氛围非常好;陈祥老师语态兢兢业业、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朱正彩老师解读文本总有独到之处;王浩主任深入挖掘教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曾说过:“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是呀,回顾我们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体现工具特点的是结构、语言及技巧,体现人文特点的是内容,主旨。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有的文章内容深邃,前者可侧重于工具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后者可侧重于人文性,谈谈内涵的丰富。、
二、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咏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
其次,教师要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要长文短教,抓住重点段落,找准生发感受的语言点,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抓住这个语言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三、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9
我们学校组织了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听评课活动,收获很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安继芳老师教学的思路明晰,崔云宏老师幽默的语言,郭海瑞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在课堂上学生乐此不疲?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郭海瑞老师在教学《搭石》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景,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安继芳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崔云红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安老师所执教的《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
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安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想,将少年闰土的形象完整地展现给大家。而在开放引导这一环节,安老师采用了“三多”,即多元反馈、多维评价、多向调控。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更喜欢安老师的教学——严谨、科学。安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安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榜样就在身边,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我们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0
从开学的第三周开始,我们学校组织了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听评课活动,收获很多。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管目荣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高秀慧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张楠老师在教学《荷花》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景,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对教材的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更喜欢王晓梅老师的教学——严谨、科学。王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
三、课堂教学评价
对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但是在课堂中多数老师包办了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其次,忽略了课后提升。
本次听课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活力!我们既要大胆创新,又要继承和发扬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共同成长乐园!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1
本星期,我有幸参加了xx县教育局组织的“县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课堂观摩。授课教师都是xx县非常优秀的乡镇语文教师,每位老师的讲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xx中学的x老师和xx中学的x老师。使我对新课程、新概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新课改教学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精彩的讲课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优点:
一、新课程概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1、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了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每位教师都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注重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读”“练”环节中,培养创新精神。“读”“练”的本身就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光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还要求学生注意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鼓励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发问,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教师给予表扬,并抓住带有普遍意义的见解、疑问引导全班学生思考,给予正确解答。
三、课堂中,鼓励性语言的使用和积极评价的效果
1、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教学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教学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因此,讲课教师都注意了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
2、适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讲课教师都注意适时发现以及进行评价,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之间生生心灵的沟通,随时随地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朗读环节中,有一名学生读得不够好,但老师并没有批评他或放任不管,而是给他机会并鼓励了他:“一次比一次又进步”。我想这样的激励比任何物质奖励都有用,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话语更使他们有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以便以后更好的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多媒体设计教学的效果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课堂结构环环相扣。总之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同时我也认识到城乡孩子的差别,部分因素也在我们教师,因为我比较后发现大部分的教师对基础知识抓得踏实。譬如:八年级还指导学生找多音字词和其他生字,朗读时再三指导,下课时教学任务似乎不完整也很自然地宣布下课。而我们乡村老师却总是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把课文讲解全部留给了老师,学生课堂上读的时间少,对重难点句子的品读、感悟做得不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不高。当然,这是很多因素造成地。但我通过这次学习,心情焦急,也很矛盾,要想在课堂上把基础抓好,可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总之感想很多呀。我将会在以后的学习教育中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拼搏探索,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中学语文的教学。尽努力缩小与其他乡镇教育的差别。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2
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也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教学工作中还有不足,但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提升
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习中我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培训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为什么教作文,拿什么教作文,怎么教作文,作文教到什么程度”、“一线小学教师,有必要成为研究者”、“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这些新的理念,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自觉地把新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继续运用网络资源,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价值,为教育事业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不断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英语教学。
经过这些天的培训,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理论学习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教学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3
3月15日,带着期待、抱着热情我来到了洛阳市航空会议中心,走近了名师的课堂,聆听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李伟忠老师执教的《包公审驴》和《临死前的严监生》幽默风趣,师生乐在其中!《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课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盏灯草,伸着两根手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李伟忠所执教的课,我感触颇深。
一、吃透教材,准确定位
细读文本,追求语文教学有效性,要牢牢抓住语言文字,特别是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品读,模仿演示,从中悟出人物性格;通过说话练习、小练笔写作,这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手指头,这两个手指头是什么意思?这一令人难以琢磨的动作,给众生造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盏灯草,怕费油;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把严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精心设计,环环相扣
李老师从课前准备:看动作猜意思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当中没有迂回,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释题,指导朗读,了解相关故事背景;然后围绕“两个手指”展开探讨,合作学习,直指语言文字的内核,感悟人物,体会中心,学习写法。
三、读中见悟,读写结合
从读中悟出言外之意,悟出人物心理特征,悟出人物性格特征,这需要一个老师的分析精当,准确引导,把文本透彻地展现给学生。说话,练写是本节课最成功之处,这有赖于李老师所遵循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演。
四、课外拓展,引入巧妙
李老师最后设计了送严监生一对挽联:一茎灯草不挑,两个手指永立,让学生写出横批;来一是扩充文本;二是拓展学生的知识,三是积累类似作品“吝啬鬼式”的人物。通过这样的拓展,体会到人物内心深处的世界,并感受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细致思考的结果。
总之,李老师的教学从细读文本,选准教学思路,学、读、找、评、演;形成合力;抓准三个维度;适当拓展等五个方面体现他教学灵活机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坚实的修养底蕴。
通过听课使我真正领略到了名师们的教学风采,被他们的教学所深深吸引与感动。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学习、多反思,让名师们的精彩课堂成为我教学路上的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教学前进的方向!我将带着对学生的爱与责任努力前行!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4
首先请允许我向在座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领导的支持与信任,给了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将这次学习情况介绍一下。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听课心得,一是参观田家学校的心得。
本次比赛为时两天。在这两天的课堂教学大赛中,参赛的十六名语文教师以其自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生动形象的讲解、声情并茂的范读、恰到好处的点拨、工整美观的板书、课外知识的拓展、饱满激昂的情绪无不让人由衷叹服,得到了评委和与会数百名教师的称赞。
我有幸的观摩了七节课,课堂上年轻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收获颇多。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学习心得:
第一,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授课教师的课件多采用幻灯片,课件内容丰富,设计引人入胜,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鞍山的王丹老师在讲授《老王》一课时,用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配着各种不幸者生活困苦的图片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学会去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盘锦市的张伟老师在讲授《云南的歌会》一课时,用彩云之南这首歌配着云南各种美丽的图片向学生充分展现出彩云之南的民族风情与民俗文化。
第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我所听的七堂课都是分组教学的形式,全班三十人分成六个小组,五人一组坐在一起(大屏幕)。课堂上老师抛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后并派出一位同学汇报成果,其他组同学对该组同学进行不同的点评,教师最后进行个别重难点问题的讲解。很多老师在课的结尾都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谈谈本堂课的收获。盘锦的张伟老师在上课时,让同学写板书,在写完课题后,让同学自己说通过本节课希望能学到什么。并让学生自己的理解方式谈谈什么是优美的语句。学生们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非常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第三,注重反复朗读。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情感和语言。比如:辽阳的刘君老师在《夏感》一颗中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感受夏天的特点。盘锦的张伟老师在《云南的歌会》一课中,引用了孔子的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来向学生传达了朗读对于学习语文课文的重要性。
最后,就是老师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说教师的语言。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这几位老师的
语言魅力深深的折服了我,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她们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相应、合理的评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这个地方你再读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对于这个问题,你先保留自己的意见,我们听听其他组的不同建议”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二、这次比赛,田家学校的语文骨干教师也为大家上了一堂课《春》,她为我们展现出了新颖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充分地体现出了自由和平等。
上课开始了,首先一名学生组织课堂演练(内容:提问基础知识,古诗词,文体常识等)。接下来由授课教师进行情境设置导入本课。然后有一名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接下来就由小组(有时是全体)按照“学案”的顺序开展学习活动了。学生可以自由离开座位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表达,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能大胆地、自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
经过同行人员的交流,不难发现田家学校课堂的一个共同的特征:老师敢于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把整个的学习过程放给学生,把发展的舞台送给学生,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体现。教室的三面都有长长的黑板,每个教室外的走廊上也有一块大黑板。每个人都能到黑板上书写,黑板成了学生施展才华、展示自我、合作交流的阳光地带。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时,师生是学习的合作伙伴,是平等探讨和交流;学生自由发言时,老师积极了解学生的思维,认真倾听学生讲解,关键时候及时地追问、点拨和评述。
通过此次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5
我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谈谈对语文教学心得,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许多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此外,我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6
学校组织语文教师到庄口初中听课学习。我听了三堂语文课,每一堂课都是具有学习意义,但都各有特色。对于正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这次学习使我产生很大的思想震动,当然收获也很多。我谨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注重指导学生朗读,恰当点评学生的发言。
在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入境界,并且还要生发联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读,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意。在这次语文课堂上,许老师在执教《羚羊木雕》一课中将阅读贯穿始终,对学生的读书通常做了如下安排:
1、观其大意,谓之粗读,只要求将课文读通,了解其大意,2、在已然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3、点评朗读。通过这三步既发挥了学生的客观主动性,又在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培养。
很多老师会在课件上给学生出示“学习方法”,名字多样“温馨提示”,如汪萍老师在执教《夏感》品读课文环节是这样设计的: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天?括号中是这样提示的:(提示:如找关键词,相对应的句子等)。让学生收获一种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个别老师很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三、设置简单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因此,很多老师在新课的导入中会有意地设疑,激疑或精心设计,或课前播放歌曲,或课前进行语言互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新课意境。
我对王小兵老师印象深刻,在他的作文课堂上,我发现他非常擅长并注重语言的运用,极其幽默。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活泼的授课方式,整个课堂欢乐愉悦,让我们听课老师也深深陶醉其中、乐在其中,很轻松。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7
5月16日,我到滕州一中参加了“全市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讨活动”,聆听了三位优秀教师执教的低、中、高三个阶段的语文课,第一节是实验小学李艳秋老师执教的《日月潭的传说》,第二节是滕州实小新校孙淑莲老师执教的《欢乐的泼水节》,第三节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潘文彬执教的《莫泊桑拜师》。下午,又聆听了潘文彬老师、高万同老师的学术报告,听后收获颇多。下面本人就谈一下听课后的感受:
名师不愧为名师,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他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这样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
潘文彬老师执教的《莫泊桑拜师》一课,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扣课标,立足文本,把握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切实落实目标,教学过程“简约而不简单,朴实而又扎实”,扎实有效的进行了一次母语教学。什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佳路径”?恐怕这就是吧!另外,潘老师的这节课,师生互动是一大亮点,他那扎实的语文功底,广博的语文知识,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不愧为全国优秀教师。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思来想去,不外乎以下几点: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 深入研读教材,了解诗词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名师们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 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教研室领导和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8
x月xx日,我有幸在xx市第一小学观摩了3节语文优质课,可谓感触良多。三位老师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高超的专业素质,深厚的教学功底,令我佩服。他们在课堂的引导、调动学生学习气氛以及个人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教材的处理及课堂驾驭能力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x老师的课堂,整堂课始终保持着自信的笑容,对学生循循善诱,语言严谨而不失关切,鼓励无处不在。学生积极参与,充分的表达,课堂气氛宽松、民主、和谐。可见这是多年教学历练出的经验。这一点是我们需要多学习的地方。
x老师的习作指导课,更是凸显了深厚的教学功底。这堂课,x老师首先教学生学会观察画面,再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漫画的理解,弄清习作主题。课件出示生活中与画面相关的种种现象,让孩子们展开联想,并总结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类似现象,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时间,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写作素材,然后总结写法。让孩子们轻松作文,写下真实的感受,变枯燥乏味的作文为兴趣主动地写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创新能力。
听完这几节课,我深深感受到身为教学一线语文老师的我们,应注重锤炼语文功底,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不负众望的好老师。同时要学会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语文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培训后心得体会
下一篇:最新教师暑期集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