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

2024烈士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

2024烈士心得体会(精选9篇)

2024烈士心得体会 篇1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 ,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是小时候我脑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延安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对这个革命的圣地也就越来越向往。

  6月27日,在局党组的组织下,我终于就要到达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了,旅途中,我的心情格外的激动,一种说不清是亢奋、敬重还是虔诚的情绪充满了我的心扉。当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面前时,厚重的黄土高坡,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圣地凝重的气息。我们学习团一行参观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和枣园,现场观看了聆听了解说员翔实而生动的讲解,我才知道以前从书本和电视上得到的对延安的认识是多么的粗浅和简单,延安的历史和精神是那么的丰饶和厚重。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没有延安,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

  延安的十三年是艰苦的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需要将他发扬光大。我们药监部门当前正处于树立科学监管理念,破旧立新重塑形象的关键时期,我们当前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精神吗?

  我们作为一名药监人,每个人的工作都和人民的用药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当年革命先辈为了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现在做的又如何呐?和革命前辈比我们有没有差距啊?我们有什么理由干不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我们干不好本职工作不应该感到很惭愧很内疚吗?

  同时,通过这次的学习和旅行,我还深刻的感觉到了领导和同志们都我的关心和爱护。局领导在工作重,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还安排我们出来学习参观受教育,给我们充电、洗脑、加油的机会;唐局长明知自己身体不宜上山,宁可在上下当后勤,也要给我们攀登华山的机会,只为了让我们不留下遗憾;华山上因为我腿抽筋,大家情愿放弃了近在咫尺的南峰,这也许可能是许多老同志一生中唯一次登上华山的机会;路上我出现腹泻时,领导和老同志多次对我嘘寒问暖!想想他们,再比比自己,差距真的不是一点。

  这次的学习,我上了一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生动一课,让我洗了一次大脑,净化了一次人生灵魂,吸收了很多精神食粮,我一定会努力弥补我自身不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学习上多读书,在工作上多思考,在业务上多钻研,在思想上多追求,回到工作岗位用一个新姿态,新精神、新干劲,为药品监管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烈士心得体会 篇2

  今年9月30日,是全国第二个烈士纪念日,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弘扬烈士精神,渭南市暨临渭区、华县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在高塘镇渭华起义纪念塔纪念广场隆重举行。我校部分党员、教师代表以及30余名仪仗队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市委书记陆治原、市长李明远等市上领导、临渭区、华县的负责同志以及烈士亲属和老战士代表、公安干警、学校师生代表和驻渭官兵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公祭活动。活动由市长李明远主持。

  红色高塘,细雨绵绵,苍松矗立,翠柏低垂,高高耸立的纪念塔格外庄严。上午9时40分,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公祭活动正式开始。全场向烈士默哀后,伴随着深情悠扬的《献花曲》,礼兵迈着铿锵步伐将社会各界分别敬献的11个花篮摆放在纪念塔前。市委书记陆治原神情肃穆地来到纪念塔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随后,许权中烈士之孙、石杰山烈士之孙及大学生代表在公祭活动上先后作了发言。

  接下来在我校仪仗队的演奏伴奏下,高塘当地的少先队员充满朝气地唱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公祭活动圆满结束。随后,全体人员参观了渭华起义纪念馆。

2024烈士心得体会 篇3

  “为了祖国的外交事业,张楠同志献出了他那年仅28岁的生命,他用青春年华生动诠释了一名武警战士的忠诚使命,” “跟随张楠同志的入伍历程,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当兵就要当好兵;战士就该上战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8月17日,在“学习英雄精神,履行忠诚使命”学习讨论会上,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怒江边防支队的官兵们踊跃发言,表达对战友的怀念,抒发对烈士的敬意。

  据了解,7月26日晚,中国驻索马里使馆所在酒店遭到爆炸袭击,担任使馆警卫任务的上士班长“张楠”在爆炸中受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张楠”同志英雄事迹随后被各级媒体报道。

  从报纸上获悉“张楠”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怒江支队古登边防派出所、架科底边防派出所等基层单位积极谋划,采取学习会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迅速掀起向“张楠”同志学习热潮,激发官兵从军报国、无私奉献热情,激励官兵接过烈士手中的钢枪,坚守在西南边陲的边防线上,为祖国和人民站好岗。

  “忠诚使命血洒异域卫士永垂不朽,矢志从军为国捐躯英雄青史长存。他是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典范、更是我们武警官兵的榜样,我们要沿着“张楠”同志的足迹,在祖国的边防线上建功立业。”

2024烈士心得体会 篇4

  中央宣传部3日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

  张超生前是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入伍20xx年来,他始终怀揣“强军梦”“飞行梦”“舰载梦”,精飞苦练不停歇,履职尽责不懈怠,超越自我不止步,多次参加重大演习演练和军事行动,磨砺成长为优秀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今年4月在执行任务中,他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9岁,被批准为革命烈士。张楠生前是武警山东省总队临沂市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班长。他自觉接受沂蒙精神滋养熏陶,始终恪守“当兵就要当好兵”的铮铮誓言,时刻以冲锋的姿态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先后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任务。去年7月在担负我驻索马里大使馆安全警卫任务中,他遭遇恐怖袭击壮烈牺牲,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近一段时间,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经媒体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认为,张超和张楠身上生动体现了从军报国、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矢志强军、精武强能的使命担当,不畏牺牲、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崇德向善、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不愧为“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优秀代表。部队官兵和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张超和张楠等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爱党信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砥砺血性胆气、有效履行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时代楷模”发布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现场发布了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时代楷模”张超和张楠的表彰决定》,播放了反映他们先进事迹的短片,展示了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创作的反映他们先进事迹的楹联、诗词和小传,颁发了“时代楷模”纪念章和荣誉证书。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部队官兵代表,“时代楷模”的亲属及各界代表等参加。

2024烈士心得体会 篇5

  隆冬腊月,阴雨霏霏,南京不算很冷,雨花台在雨中显得格外的寂静悲凉。

  雨花台位于南京中华门南,是一座松柏环抱的俊秀山岗,高约100米,长约3500米。在1927年之后的一段岁月里,秀丽的雨花台却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有不计其数的革命烈士在这里倒在了血泊之中。

  走进纪念馆,仿佛回到了那个革命烈火燃烧的年代,一幕幕青年烈士们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而不畏生死、殊死拼搏的画面映入眼帘,他们中有学贯中外的青年博士,有未满18周岁的青葱少年,有铮铮铁骨的男子汉,也有不让须眉的女豪杰……为了民主和解放,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民主革命的伟大事业,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心中的信仰。

  穿过纪念馆,沿着松柏簇拥着的大道,遥望着远处屹立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她是那样的庄严、厚重,犹如烈士们刚强的躯干,坚强的支撑着远处那片略显阴沉的天。遥想当年,民主革命的天空也曾遇到了阴暗,但正是一个个革命烈士用坚强的意志和如铁的信念拨开了乌云,今日的阳光才得以光辉大地。可以说,今天我们脚下的平坦大道,又何尝不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铺就的呢?

  离开雨花台,坐在回程的中巴上,望着渐渐远去的烈士纪念碑,一股发自内心的力量充盈着我的身体,我知道那是感恩,那是希望。革命的岁月是艰苦的,今天的生活是幸福的,我们当感恩;革命的岁月充满了腥风血雨,今天的生活洋溢着和谐温馨,我们当珍惜。没有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斗争,怎么会有我们今日的和谐、安康、幸福生活。也许你还在努力的与生活中的挫折作斗争,也许你在工作中还没有如意畅达,也许你还面临着种种的困难,但那又算得了什么呢?如今的那些困难,那些挫折,还有能比革命前辈们拨云见日、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还要艰难的吗?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社会条件下,他们尚且能一鼓作气,勇往直前,并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更何况今天的我们呢?也许你正面临的困难确实不易克服,但那绝不可能成为阻碍你前行的荆棘。

  他们走了,但他们永远存在。他们用生命告诉我们,立志远行者,当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2024烈士心得体会 篇6

  端坐在电脑前面,鼠标点击,弹出的一幅幅惨烈的画面让我泪水横流。四天了,我一言不发,只是用力地点击鼠标,关注着网上每一点点关于地震的报道,看着网上我的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们写出来的关于地震的篇篇真诚感人的文章,我们的心,都被深深地牵动着。

  多么惨痛的人间惨剧!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平常无所不能的人们,都显得是多少的渺小和无助,生命是那么的脆弱和短暂!还在课堂上上课的学生,还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教育工作者,还在办公室里面工作着的人们,还在田间地头耕耘着的农民,成千上万的生命,就在一分钟之间逝去――没有预兆,没有遗言,没有告别,就那样转瞬即逝!

  刹那间,悲恸四起,中华大地成为一个无形的祭坛!

  四川在哭泣,中国在哭泣,世界在哭泣……

  但是,我们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团结、顽强、不畏苦难的民族,面对灾难,我们团结一心,挺身而出,能出力的出力,能出钱的出钱,能出血的出血,能出物的就捐物,能呼吁的就站出来大声呼吁,全国人们在年过花甲的总理的带领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拧成一团,全力以赴,奔赴地震灾区!

  总理来了,解放军来了,医疗队来了,志愿者来了,能来的都来了……于是,震憾人心的一幂幂真实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总理挥动着的流血的`手臂;空降军立下的遗书;求求你让我再救一个孩子的战士;废墟中伸出来的手;拉着死去母亲的女孩的手;在生与死的夹缝中唱歌的女孩;眼看自己的孩子在生线线上挣扎却坚守岗位的人……这一幂又一幂,不胜枚举,感人泪下,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不得不承受撕心之痛!

  没有在现场,但是我们却都跟救灾现场的同志们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时时刻刻祈祷被埋在废墟下的生命能够早日获救,更祈祷己逝去的无辜的灵魂早日安息!

  人定胜天,让我们众志成城,共抗灾难,让我们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奉献我们的爱心,为在苦难中的同胞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希望他们能战胜黑暗、疼痛、饥饿、恐惧和无助,迎来光明和温暖。

  我的文友刘强姐姐,她曾经写过《和孩子一起跨越高考》、《就这样轻松走过高三》等书,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女性,她在网上跟我说:“最近都在看关于地震地报道,连自己的网站都没有打理了,昨天给孩子们上作文课,讲的也是关于地震的事情。”她还给我看了她写的关于地震的文章《感动――中国》一文,文章写得很感人,让我也不禁泪下。

  九岁的侄子回来说:“我捐了十元钱。”我姐姐骄傲地说:“我的儿子真不错,也懂得献爱心了。”侄子的捐款是学校倡议的,据说所有的学生都很拥跃。这几天侄子回来,都要抢着看电视,看新闻,说这是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且要求看完之后写出关于地震灾情的日记及感想。每一次,侄子看到画面上出现的惨烈的镜头――遇难者相叠的尸体,瓦砾中伸出来的手,失去亲人后深深悲痛的一张张面孔,残垣断壁,流离失所的人们……都深深地叹息一声:“天啊……”

  同胞的灾难,在侄子幼小的心灵中,在我们的心中,都感同身受。

  曾经打电话询问我在灾区的朋友,问他们是否还平安,所幸他们都还好。十三日,我又接到很多朋友的电话,询问我们的情况,因为他们听说这次地震波及湖南。我一一道谢,并称:“只有一点儿震感,我当时还以为是自己头晕一下下。”

  可是,我们远在四川等地的同胞,却在人间地狱之中呵!

  五月的中华大地,幻化为世上最惨烈最悲壮的祭坛!

  祭坛上的祭品,只有一种精神:爱心、团结、奉献、祈福!

  向所有参与救援赈灾的人致敬,向中国人们致敬!

  天佑我苦难的中国人们!天佑中华!

2024烈士心得体会 篇7

  今天是中国第一个全国公祭的烈士纪念日,明天就是国庆节。对正式设立烈士纪念日,舆论的支持度很高。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场上围绕爱国等国家认同的核心概念出现很多争论,人心似乎“散了”。而对设立烈士纪念日的普遍支持反映出公众心理的另一面。人们缅怀他们,这是公众政治及社会情怀的明确投射和寄托。新时期的国家认同有了不同于过去的结构和表现,但它是存在的,而非虚无的。

  自近代以来,中国充满苦难,道路曲折,但到了今天,人们看到过去一个世纪中国崛起的总趋势,并对这一进程予以认同。这应是今人有愿望和兴致大规模缅怀献身于这一进程烈士们的基础性原因。

  新中国是中华民族几代人复杂探索的成果,现政权公布的烈士名单跨越了当年党派力量的界限,这代表了全民族政治认识的升华。这种升华会有很宽阔的内涵,它促进了新中国是“中国”概念的延伸和放大,为社会增加了凝聚力。

  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批评和牢骚满天飞,离心力无处不在。与此同时,每一个强大的国家又都有根植于历史和思想深处的政治定力。成功设立烈士纪念日这件事明确提示我们,当下的中国社会并非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已是思想政治上的一盘散沙。在与政治有关的领域,这个国家有共同的感动,共同的景仰,在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问题上,我们并非像互联网显示的那样四分五裂。

  中共烈士占了国家烈士的很大一部分,从雨花台到全国各地人民军队烈士以及殉难共产党员的纪念场所,吸引着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尊敬。这一切所展示的并非这个时代精神的断壁残垣,它们就是社会凝聚的基石。

  诚然,人们缅怀为创建新中国做出牺牲的烈士们,其实包含对中国现实的期许和更高追求。这两者的相互作用催生了相当多样的情感,它们经常是国家现实政治的压力,而非保护伞。

  烈士的血不能白流,这是很多有不同思想倾向的人都同意的一句话。说到底,缅怀烈士为中国社会提供的是积极动力,是鞭策和拷问。

  中国的烈士数量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它反映了中国国家道路形成过程的艰难和惨烈,也是中华民族为成立新中国所付代价之大的印证。新中国是全民族非常严肃的选择,不断完善它,促进它的全面成长,使之成为可以容纳中华民族所有雄心、满足人民各种需求的理想国家,这是今天和今后几代中国人面对共和国烈士的庄严责任。

  大量烈士们献身于缔造新中国,我们应致力于打造国家前进的惯性能力,这两大步的结合才能组成中国从旧时代走向未来的完整系统。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中国复兴的滚滚洪流中,看清未来很难,但通过把过去连成线,我们能大致判断未来的方向。

  缅怀、尊重烈士的国家,道德底线不会长时间沉默。集体追求的惯性即使微弱了,也会不断归来。事实证明,新中国就是这样的政治—道德体。与烈士道德示范南辕北辙的东西,在我们的社会里决不可能长久。

2024烈士心得体会 篇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一首《清明》道尽了无数心声。乍暖还寒时候,初春新雨时节,正逢一年一度的清明。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集体表达对生命敬重之情的共同时刻,人们在清明节缅怀先人,追古怀今,追寻春天新的希望。

  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诗:“乌啼鹊躁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写的正是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的情景。20xx年3月31日上午,我们在昆仑关的烈士纪念塔前,这一首沉痛哀诗道尽了无尽心酸,随着导游小姐的介绍,我们面前仿佛重现了那一幕幕情景:战士们身染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在飞机与坦克的轰鸣声中,在泥土飞扬血流成河的战场上,他们不顾个人生死,用血肉之躯去换取昆仑关战役的胜利……,我们深深的仰望着这一历史的丰碑,“雄关铭动,毅魄长雄”——这是一万多名战士用无数的血与泪铸造的历史,留下的远远不止这石碑上刻画的文字,因为在人民的心目中那是永垂不朽的丰碑!那一座好似直通天顶的烈士纪念塔,是那么的庄严而肃穆,静静的伫立在那儿,默默地诉说着它的故事与心声。我们在它的面前展开了一系列的缅怀活动:唱国歌、默哀、诗歌朗诵与敬献菊花等等,特别在那肃穆无声的默哀中,我们仿佛聆听到那亘古的远方传来的心跳,一下又一下的涤荡着我们的心灵。

  最后,党支部书记李日坤同志发出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先烈遗志,传承民族精神”的倡导,对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带着一份浓浓的感恩之心,为了历史,为了先人,为了今日的美好生活,我们共同祝愿,愿先人们长感安息,愿我们永聚此刻!

2024烈士心得体会 篇9

  最初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早一些的版本,无图无序,翻开即是第一章,我有些不习惯。就仿佛相亲,第一次见面就奔着结婚去,目的太明确,无形中扼杀了本该有的好感。给人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急促。这次的版本好些,至少那些漫画增添了一份趣味性和心理缓冲,不至于太突兀。

  有些事情仿佛是注定的,比如遇见什么人,比如第一眼情结,喜欢、讨厌或痴迷。书也一样,喜欢的注定喜欢,无论多么晚的开始。我一直对侦探小说不抱过多的期待,总是固执地找寻文字的优美而胜于情节。所以,拿到书后并没有立刻翻看,而是有心阻碍,直到之前阅读的书接近尾声。看了第一章,我知道我会喜欢。钱德勒的语言优美中透着诙谐和不羁,我喜欢,它能轻易带出我的情绪。仿佛一个拥有着英雄情结的铁骨铮铮的汉子,并非只有发达的四肢、简单的头脑,他也是个诗人,懂得悲春伤秋,浪漫纠结。

  或许它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侦探小说,它是拥有着金光闪闪的心灵的骑士的一场探寻之旅,探寻一个优雅的酒鬼的真心之旅。骑士想要拯救一个穷困潦倒沮丧却坚守微弱尊严的灵魂,他披荆斩棘,抽丝剥茧,抵御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固守心中的一抹情结,最后,发现原来一切都是一场戏。演员演戏是职业,没有目的。只需喝彩,没有心。演过就罢,留下观众信以为真。

  主人公马洛不仅是观众是骑士更是披着侦探外衣的作家、导演。特里演了一出短剧,马洛把它扩展成了一部鸿篇巨制的电影。马洛曾问特里,为什么不找他的朋友帮忙,而是“陌生人给的你就收下了”。特里回答,“陌生人可以继续往前走,假装没听见。”言外之意,还有一种可能,陌生人停下来产生了某种“感觉”而积极主动提供帮助。所以,一切取决于陌生人自己的感觉,不祈求不逼迫不愧疚不依恋,从而保有被动的尊严。所以,这场所谓的漫长的告别不过是马洛一个人的祭奠。他需要一个仪式来证明他的骑士精神,他的“感觉”,他的忠诚,他的高高在上的救赎之心。

  他为他洗脱嫌疑,为他正名,最后发现他(特里)其实并不需要他,他(特里)的一切自有人帮他安排妥当,他也甘之如饴。马洛不是特里的唯一,只是他那演艺之路上的一个过客一段风景。这就仿佛陷入单恋的人,独自憧憬,独自幻想,独自陶醉,独自悲伤,独自失望,独自绝望,然而那个幸福的人却一无所知,仍旧在他的世界里喜怒哀乐、优雅高贵。

  故事到最后,正应了一句话,“我们因相遇而相爱,相知而分开”。马洛完成了一场“单恋”的旅程。忠诚、浪漫、纠结。每个人都有一套自我生存法则,或者说原则,那是由个人的成长环境、经历和思维方式决定的,所以没有谁是谁的救赎,能救赎自己的只有自己。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一旦越了界,得到的不是心碎就是失望。违背自然规律。

  相较于故事情节我更喜欢钱大师那生动的语言,俏皮话式的对话和描述,人物的衣着,自然环境,家具饰品等,总是有趣又够劲儿,像极了各种口味、度数的酒。他将笔下人物的性格身份拿捏得恰到好处,言辞牢牢束缚在他们的身份之内,无论言论多么精辟,多么低俗,多么怪诞,它们总是稳稳的呆在人物性格内。好比每一所房子都有一个主人,无论房子的布置如何繁乱,如何不堪,如何精致,如何夸张都代表着主人的性格喜好身份财力。如此强大的人物把控力。

  读完这本书,我总有种感觉。自己好像看了一部文艺小说,有些哀伤有些遗憾。我在想,马洛对特里一直抱有期待,如果最后一幕特里转过头回来了,他们会不会有个完满的结局。可那样的话,就不符合特里的性格了,他经过战争经过毁容经过纳粹,左边胸口的位置,里面已经空了,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只能告别,告别才是圆满。


2024烈士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2024烈士心得体会

2024烈士心得体会(精选9篇)2024烈士心得体会篇1“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是小时候我脑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2024幼儿园班务工作心得体会
    2024幼儿园班务工作心得体会

    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此,幼儿园课程必然带有浓厚...

  • 初中老师工作心得体会
    初中老师工作心得体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下面...

  • 幼儿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博客
    幼儿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博客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

  • 眼科护士年终工作心得体会
    眼科护士年终工作心得体会

    护士的职业素质是指从事护理专业所需要的特殊性质方面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护理理论及人文科学知识,以及参与护理教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