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习俗有哪些
2024年春节习俗有哪些(通用8篇)
2024年春节习俗有哪些 篇1
——红
春节到了,便是铺天盖地的红。
对联是红的,鞭炮、灯笼是红的;初一的衣服是红的;利是封是红的,就连利是封里装的压岁钱也是红的……
铺天的红涌来,汹涌澎湃如潮水,淹没了所有不快,洗净了所有脏污,只剩下了逼人的喜气洋洋,所有地方都红得有力,红得张扬、红得生气勃勃。大街小巷中,红如潮水般欢跃,流动,恨不得把整个花城都染上喜庆的气氛。
所有路上都被人装饰成红色,统一而简洁,却无一不喧嚣着:“过年啦!过年啦!”,赶走冷清,赶走悲伤,赶走疏离;迎来热闹,迎来希望,更迎来新年,新的篇章。
过年的红色,独属于春节的红色,满街满巷,使广州充斥着过年的喜悦,即使因为过年而许多人奔向外省的家乡,广州人少了许多,但它还是因为这红色,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
放眼,满是喜庆的红。有人觉得红色虽艳,却俗,我却觉得这红色极好,既代表了过年的喜悦,也象征着这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赏烟花
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饭之后,我便回到了家中。当时已是11点过后。春晚于我而言可谓十分无趣,于是便一个人走到花园中透透气。正走着,突然听见远处有一阵噼啪作响的声音,回头一望,一朵绚丽的烟花俨然出现在眼前。
那朵烟花快速地奔向天空,瞬间便到了高度的顶峰,然后“啪”地一声绽放开来,红色的烟火欢叫着向四周展开,灿烂无比。紧接着,便又有一朵绿色和黄色的尖叫着奔上来,更为激烈地绽开,绿的像飘散的亮晶晶的树叶,黄的像一整串金黄的麦穗。再然后,一朵又一朵的烟花都到了天幕之中,一个个怒放着属于自已的色彩,美丽绚烂,令人应接不暇。
满天的繁华琦丽景象,与点点繁星交相辉影,漂亮无比,令我在朵朵烟花之中看到了新年的喜悦与殷殷期盼,红的绿的蓝的黄的紫的,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朵朵烟花,透露出人民对新年的深深希望。
那一次赏烟花的经历使我难忘,不仅因为在广州是禁止放烟 花 爆 竹,更因为美丽的烟花组成的极璀璨的景象,令我觉得连广州夜景都比不上它的光芒!
——打树花
从电视上偶然了解到,河北民间有一习俗叫“打树花”,每逢春节便有“打树花”艺人表演。
据说当年暖泉镇有好多铁匠作坊,每逢年节,富人们燃放烟花庆祝,铁匠们也同样渴望着热闹喜庆,但铁匠买不起烟花,他们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灵感,把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堡城门上方的砖墙上,好似朵朵烟花盛开。这种特别的“烟花”吸引了许多人观看,因此这个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电视上介绍了一位“打树花”艺人,便是王师傅,每逢表演前,他都要准备好觅铁水的木勺。那铁水是滚烫的,所以木勺需十分坚硬,用柳木造,然后在寒冬中放进一桶冷水中浸泡几日,再用火烤干,再晾。连勺子都如此坚硬,十足可见“打树花”过程有多么危险了。因此在表演前,王师傅穿上一件厚重的羊皮大衣,戴上厚帽,只见衣服上有许多烧焦的黑色圆点,再看王师傅身上手上的伤痕累累,使我体会到这项职业的艰辛。
与危险相对的,当然便是“打树花”之美丽了。表演时,艺人站在舞台中央,用木勺觅起铁水,然后用力一抡,一道璀璨的树花便由此而生。金色的铁水飞扬于空中,紧接着又是一道,直至整个空中都洒满了树花,可谓十分壮观,令我想到一个成语“火树银花”。
“打树花”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绚丽辉煌,令人惊叹。
2024年春节习俗有哪些 篇2
盼望着,盼望着,寒假来了,春节的脚步近了。
终于熬到寒假了,彻底解放了,我长长的嘘了一口气。从现在起我可以尽情的挥霍属于我的时间,不用在意老爸、老妈的“关注”的眼神,静静的享受属于我的那份快乐和自由。不用担心自己酣甜的美梦被可恶的“小公鸡”闹钟吵醒,不用担心自己在凄冷的冬晨背着沉沉的书包独自前行,不用担心自己在一盏孤灯的陪伴下完成“小山”似的家庭作业。
美中不足的是期末成绩考的不太理想,没有达到老爸老妈制定的目标,拿回的是一张“进步星”奖状而不是他们心目中的“三好学生”奖状。我春节的三个家庭梦想可能要破灭了:肯德基大餐没指望了,压岁钱要打折扣了,乔丹运动鞋不敢奢望了----- -
哎,看来这个寒假生活滋味似乎有点苦啊!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是妈妈打来的,她好想猜中我的心思,让我不要多想,笑一笑,一切都会过去的,没事到街上逛一逛。
我从储蓄罐里取了一点零花钱,走在大街上,似乎一切都感到非常新鲜。平常稀松的大街,今天人突然“冒”出来非常多,街道两旁也堆满了许多价廉物美的年货,自然迎来了非常多行人的目光。最惹人注目的是:充满新年祝福透着缕缕墨香的对联,玲珑剔透大小不一的红灯笼,结构精巧外观漂亮的红红的中国结,它们共同组成了一道春节前最亮丽的风景,在冷冷的冬天里平添了一丝丝红色的暖色调,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
“卖花了,有漂亮的蝴蝶兰!”顺着声音我看到了一位卖花的姑娘,在花摊面前围了不少人,我挤过去也想凑凑热闹。这是一片花的海洋,有名贵的君子兰,有漂亮的蝴蝶兰,有绿意盎然的富贵竹,还有许多叫不上名的盆花------这些姹紫嫣红的花朵在绿叶的陪衬下显得生机勃勃,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花的香味。不少人笑嘻嘻的购买自己喜爱的盆花,几乎用不着讨价还价,非常快就销售一空。他们把美丽带回家,把快乐带回家,也把春天带回了家。
春节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春节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笑着向我们走来。
2024年春节习俗有哪些 篇3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蕴涵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个地方的风俗不同,当然,过春节的方式也不一样。
我的家乡在xx县xx乡,我们这里过春节和别的地方就不一样,因为我们的习惯不同。
除夕,也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这里便改天换地,到处都是喜气洋洋。在这天里,人们在自家门上贴上春联,放上爆竹,一片热闹隆重的景象。大家一见面就互相道贺,乐得合不拢嘴。
在别的地方,人们就是过年时,吃一顿好的,晚上再看一看春节晚会……而我们这却是另一番天地——热闹非凡。
我们这呀,白天一过,夜晚就更热闹,到处是烟花,爆竹声,天空上五彩斑斓,虽然比不上城市的烟花,但城市里都是高楼大厦,就算放烟花也只能一个人欣赏,一点都没意思,而我们这天高地阔,只要有一家放烟花,大家都能看到,这种快乐是城里人所体会不到的。因为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到晚上5点左右,家人就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那些在外打工的儿女们都已纷纷赶回家来和亲人团聚,吃过年夜饭,大家欢聚一堂,说说笑笑,有讲一年收获的,有说对来年的愿望的,有对老人孝顺的,有对儿孙嘱托的……而老人们高兴极,能和儿孙见面,听一听儿孙们叫他,心里比吃蜜还甜。
吃完年夜饭,大家就在门前谈天说地,我还经常让外婆给我讲故事,外婆给我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我书上也看到过:
从前有两个妖怪,一个叫"年"一个叫"夕",他们每到春节就出来在人间捣乱,乱吃人家粮食,祸害别人房屋。后来人们知道"年"怕红色,"夕"怕响声,于是人们在门前贴上红对联,"年"看见就逃回山上,"夕"还没走呢,人们就制造一种一点燃线就响的东西——爆竹,"夕"一听到声响就夹着尾巴逃命去喽。从此,人们每到春节就贴红对联,放爆竹。
讲完故事,外婆就说:"我最喜欢这天,因为在这天可以看见儿女们,这是我的幸福。"
到8点多,大家便看春节晚会,我家一共11人,我哥,我妹,我舅,我姨……都会来,他们对外婆外公都很孝顺,大家其乐融融,一起看着春节晚会,心里别提有多幸福。
看晚会时,大家要是饿,我们便拿出家乡的特色小吃——糯米饼、肉丝面、甜酒糟,一边吃一边看。到12:00时,也就是新年钟声一响起,大家都欢呼起来。一起到院子去放烟花,只要谁家先带头,那可是一个接一个呀,此起彼伏,那烟花在空中一现,可美:有天女散花,有空中导弹,有牡丹盛开……如果你家的烟花放完,不要紧,你还可以看别人家的烟花呢,这快乐的分享,心里真愉快。
放完烟花,大家还要出门去逛逛呢,大家互相恭贺,到处是"新年好,恭喜发财"……有说有笑,真温暖。
这就是我们过的春节,这种乡村淳朴的美在城里是没有的!这种亲情是珍贵的,是金钱无法买到的!这种快乐是幸福!春节,我们最喜欢的节日。
2024年春节习俗有哪些 篇4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全家都要换上新装。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间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
“天地桌”上供着大幅黄纸彩印的“三地三界十八佛诸佛”或“百份”(天地诸神像册),设大饼,蜜供、面鲜、果品、素菜、年糕、年饭为供品,高点金字红烛与子午香,以表迎请诸神下界赐福。
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图、掷骰子、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滴滴金儿”,“耗子屎”、“黄烟带炮”……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尽情享受,直至“接神”。
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
礼成后,即宣告旧岁已去,新年来临,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庄严时刻。全家互道“新禧”,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一一引进“压岁钱”。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
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东北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2024年春节习俗有哪些 篇5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2024年春节习俗有哪些 篇6
过年喽!过年喽!新的一年又来到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过年是有怎样的来历吗?有怎样的习俗吗?哈哈,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相传以前,有一头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这天,村里的人们便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人们准备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一个乞讨老人。乡亲们谁都顾不上这位乞讨老人。只有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借宿一夜,定把‘年’撵走。”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发现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还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年”最怕红色、火光和鞭炮声,只能够狼狈逃蹿。第二天,人们回来后,村里依然安然无恙。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每家每户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守更待岁。这种风俗越传越广,最后成为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知道了过年的来历,就让我们再去了解一下绍兴人是怎样过年的吧!在绍兴,一跨入农历十二月,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裹粽、掸尘、杀鸡宰鹅、晒鱼干、酱猪肉,准备新年的衣裳,购买赠送亲友的礼品。
腊月二十三晚上,每家每户都要送灶神上天。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绍兴人叫祝福菩萨,来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人们都说,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
大年夜,首先要给祖宗分岁,就是祭祖。祭祖后,一家人就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所备饭菜是最为丰盛的一餐。年夜饭后,就是“辞岁”,小孩向长辈行礼,长辈将事先用红纸所包的钱币分发给晚辈,俗称“压岁钱”。在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有些人会燃放爆竹,俗称放关门炮仗。有些人则嬉戏娱乐,通宵不眠,直至天明,俗称守岁、坐长命夜,据说坐长生夜可以保佑长生不老。
过年的习俗,绍兴和外地大同小异。在新年旧岁交替的一个月里,人们就是这么忙碌着的。
2024年春节习俗有哪些 篇7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腊月二十九的上午,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以示迎春之意。妈妈每年都要选择一副称心如意的好对联。今年选的上联是:福到家门步步高,下联是:财聚宝地年年旺,横批是:吉星高照。这足以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在贴春联的同时,有一些人还在屋门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久以来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加充分地体现这些向往和祝愿,有一些人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福”字倒过来贴,说明了“福”倒(到)了。
春节不仅要贴春联,贴“福”字,还要发红包,穿新衣呢!
过年啦,人人都换上了新衣服,有的人还会聚在一起玩耍,最开心的肯定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子啦!每见到一位大人,我们就会甜甜的叫上一句:“恭喜发财。”下一句:“红包拿来”,估计不用说你就已经拿到它了。
春节,每年就只能过一次,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2024年春节习俗有哪些 篇8
一年有许多个节日,而我最喜欢的是家乡桂林的春节和三月三歌节。
每当过年时,家家户户都飘着年味,处处张灯结彩。桂林过年时的习惯与其他地方虽然大致相同,但也有让我感到格外新鲜的,就比如在年三十晚要养一条鲤鱼,寓意“年年有余”。但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比如逛庙会,在桂林有一个叫做庵堂庙的寺庙。但这庙会是彻彻底底的逛庙,不论是庙宇里还是庙宇外,都没有小贩摆摊卖东西。庵堂庙平日每月初一和十五才开张,庙宇里还有斋饭,可以求签拜佛。每逢庙宇开张,信佛之人就一批一批的涌进庙里,求签的求签,问卦的问卦,好不热闹!
对于我来说,吸引力的还是桂林过年时的食品。
每到春节时期,家家户户都会摆上水糍粑,松糕和汤圆。我最喜欢的是汤圆。桂林汤圆与众不同, 其个体稍小, 用上好糯米磨浆, 压干成粉, 再和成团做皮, 以桂林特产桂花糖或麻蓉、椰蓉、豆蓉等做馅制成。煮汤圆可用黄糖或冰糖, 也可配以糯米甜酒或鸡蛋。这样, 汤圆滑爽、营养丰富, 是小吃中的名品。我喜欢吃汤圆不仅是因为它用料精细,做工仔细,还因为它象征着一家“团团圆圆”的寓意。
除了春节特有的食品,风景,我还爱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广西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桂林当然也不例外,在桂林还有一个以刘三姐命名的歌舞团呢。这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歌节期间,除传统的歌圩活动外,还要举办抢花炮、抛绣球、碰彩蛋及演壮戏、舞彩龙、擂台赛诗、放映电影、表演武术和杂技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培养情趣,还可以锻炼智力,当地人都爱参加这个活动。歌如海,人如潮。那不绝于耳的嘹亮歌声,寄托着人们对歌仙刘三姐的思念和对丰收、对爱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我爱我的家乡,也爱家乡的节日。如果不是有那些特别的节日习俗点缀了我在家乡的日子,我也不会有如此快乐的回忆!
2024年春节习俗有哪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