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2024年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

2024年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精选22篇)

2024年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篇1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今后长时间内要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常州,早在1985年就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比全国提前15年,到20__年末,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64.28万,占全市总人口358.74万的17.91%。

  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8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6%,占老年人总数的15.39%;90岁以上老人1.0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29%,占老年人总数的1.62%;百岁老人180人。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76.84岁。

  我市人口再生产从传统型过渡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必然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老龄工作和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关于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行政策扶持的意见》等文件,推进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群团组织建设,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做好老年人优待工作,组织开展关爱老人心理健康活动,等等,不断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使全市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逐步提高。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方式

  为积极践行和谐老龄化战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服务理念,有效解决养老服务需求,从今年3月份起,常州市民政局和常州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市区养老服务需求大调查。调查采取实名填写问卷形式,利用民政和老龄信息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对市区城镇户口按一定比例抽取了10084名老年人。在地区分布上,武进区2300人,新北区1155人,天宁区3218人,钟楼区2711人,戚墅堰区700人;在性别比例上,男性占49.53%,女性占50.47%;在年龄结构上,60-69岁的老人占35.99%,70-79岁的占51.74%,80岁以上的占12.27%。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调查的科学性。主要内容包括老年人就餐、日间照料服务、精神关爱等方面需求情况。整个调查经历了准备、实施和汇总三个阶段,总共历时两个月的时间。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社区准入制要求,贯彻费随事转的原则,由各区按抽样调查老年人数印发《常州市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由社区具体组织填写,并将收集的信息录入网上填报系统,由社区信息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社区干部认真负责,有的利用星期天和晚上深入到老年人中间耐心调查,然后将调查问卷逐份上报,一旦发现差错及时纠正,问卷回收率达到100%。这次调查的一个明显特征之处在于采用实名制填写的形式,防止出现虚报谎报的现象,也便于以后的抽查,确保了此次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次市区养老服务需求大调查,基本摸清了居家养老、社区就餐和日托服务等方面需求,为我市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加大老年设施投入和发展老年服务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市区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一)老年人基本状况

  1.文化程度偏低

  在被调查的10084名老年人中,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分别占总数的11.57%和31.85%,初中、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分别占29.64%、8.42%、9.51%,而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以上的仅占5.86%和3.15%,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的特征很明显。

  2.63%以上的老年人是“空巢”老人

  从居住方式来看,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独居和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分别占11.38%、52.49%,与子女同住或与孙子女同住的占35.17%,老年人“空巢”现象日趋严峻。

  3.身体状况与生活自理状况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身体健康或一般的分别占32.53%、35.98%,有慢性疾病或有严重疾病的占27.60%、3.89%(见图2),说明我市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总体处于较佳状态。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调查总数的87.98%,半自理的占10.26%,不能自理的占1.76%,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

  4.配偶与子女情况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配偶健在的占总数的74.21%,配偶不在的占24.26%,没有配偶的为1.53%。再从老年人子女的数量来看,有1个、2个、3个子女的分别占14.75%、37.50%、26.88%,居前三位,有4个和5个及以上子女的占12.22%、7.32%,无子女的占1.33%(见图3)。目前,多子女老年人还占多数,但已明显呈现日趋减少趋势,独生子女老年人目前虽还居少数,但也明显呈现日趋增多趋势,家庭小型化趋势不可逆转。

  5.60岁前主要从事的工作

  从被调查的老年人60岁前主要从事的工作来看,21.72%是干部、43.17%是工人、21.82%是农民、6.88%是科技人员、2.21%是自由职业者、0.90%是军人、2.97%是无业人员,还有0.33%是其他工作,

  6.月经济收入情况

  从经济收入来看,月收入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1000-1500元的分别占21.13%、12.88%、36.25%,月收入在1500-20__元、20__元以上的占18.11%、9.65%,1.98%的老年人没有经济收入(见图5)。由此可见,大多数老年人经济收入偏低。

  7.养老金来源

  选择离退休金是养老经济主要来源的有3050人,另外子女给予、最低生活保障金等也是老年人的重要经济来源。

  (二)老年人最迫切需求情况

  1.精神赡养是最需

  调查发现,老年人对精神赡养的需求是最强烈的,40.44%的人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精神赡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养老保险面逐步扩大以及子女的经济扶养能力日益提高,老年人物质生活质量基本有了保障。但是生活的幸福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还包括精神上的享受。从这项调查显示,老人们更渴望情感上的关爱,企盼心灵上的充实。

  2.家政服务市场大

  调查显示,29.97%的老年人最需要家政服务。现在社会节奏加快,子女大都忙于工作,不在父母身边的情况比较多,没有时间料理老人的生活,所以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也促使家政服务的市场不断扩大。我们可以推测,今后家政市场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将会起到一定作用。

  (三)老年人助餐服务与日托服务需求情况

  1.目前老年人吃饭的提供方式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20.73%的人认为吃饭是个问题,79.27%的人认为吃饭不成问题。目前自己做饭的占总数的85.20%,由子女、钟点工、全职保姆做饭的分别占10.59%、1.32%、1.01%,到社区助餐点、与他人搭伙、叫快餐或去饭店吃饭的分别占0.63%、0.33%、0.11%,其它方式占0.81%(见图6)。由此可见,目前老年人自己做饭的占绝大多数,这与68.51%的老年人身体健康或一般,87.98%的老年人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情况相符合。

  2.对社区助餐点的调查

  在这次被调查的对象中,37.86%的老年人听说或了解社区助餐点,62.14%的人没听说或不了解,可见老年人对社区助餐点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阅读问卷上有关社区助餐点的介绍后,选择愿意由助餐点提供吃饭的有4198人,占调查总数的41.63%,这次参加调查的人数仅占市区老年人总人数的5.042%,按调查比例推算,市区共有8.326万名老年人乐意接受助餐服务,这说明助餐点在我市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老年人助餐点是由政府资助建设,以社区为主导,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膳食加工配制、外送、集中用餐等服务的场所(价格通常在5-15元:一顿中餐5-7元,一日三餐10-15元)。目前,天宁街道斜桥巷社区和西新桥居家养老服务站等等已经有了为老人提供就餐的服务。但从全市来讲,老年人助餐点的数量还很少。从总体而言,还有很多老人不愿意选择到助餐点吃饭,究其原因,主要是87.91%的人生活能够完全自理和85.20%的人平时是自己做饭的,所以不需要由助餐点提供吃饭。

  在愿意由助餐点提供吃饭的老年人中,因为省事方便的占62.04%,因为价廉物美的占15.20%,其它原因的占22.76%。在不愿意由助餐点提供吃饭的老年人中,因为不喜欢的占23.69%,因为口味不适的占21.36%,其它原因的占54.95%。

  3.对老人日托所的调查

  在这次被调查的对象中,33.26%的老年人听说或了解日托所,66.74%的人没听说或不了解,可见老年人对日托所也不熟悉。通过阅读问卷上有关日托所的介绍后,选择一定去日托所的有405人,占调查总数的4.02%,按调查比例推算,市区共有8033名老年人一定去日托所。此外,在被调查对象中,有5046人会考虑去日托所,这说明日托所在我市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日托所,即“老人之家”,像小孩入托那样,白天到日托所,晚上回家。老人在日托所可看书读报聊天,也可打牌弈棋,或开展其他有益的文体活动,还可以就餐,日托所的优点在于收费低于养老机构,对半自理的老年人可以提供护理。由于日托所对于半自理的老年人可以提供护理,所以对于10.26%的生活半自理人群应该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愿意进日托所的老年人中,有47.66%的人是因为年龄较大且无人照料,24.30%的人是因为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22.80%的是因为身体欠佳,5.24%的是因为日托所收费低于养老机构。

  4.志愿者服务

  在我们这次的调查中发现,18.09%的老人愿意帮助日托所做些志愿者服务,48.71%表示偶尔可以做一点,26.03%不愿意做志愿者服务,7.17%未选择。在宁波市海曙区,有一支专门为独居困难老人提供服务的义工队伍,他们服务的内容和时间可以像银行存款一样进行储蓄,等到自己年老时又可以提取储蓄,享受服务。群众将其称之为“义工银行”。而我们的这次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市开展“义工银行”存在一定的群众基础。

2024年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篇2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城乡社区老龄工作的新思路,年市老龄协会将区和区作为城乡社区老龄工作试点,开展调研,研究加强社区老龄工作的工作机制;寻找社区老龄工作的切入点和社区老龄工作的原则、目标、任务等问题;探索不同类型的社区老龄工作模式,总结和推广社区老龄工作的成功经验。力求实现老年人的问题在社区基本得到解决,老年人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社区老龄工作的体制

  合理的社区老龄工作体制是做好社区老龄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建立好适应社区发展现状的工作体制和机制,社区的老龄工作才能充满活力。在探索社区老龄工作体制上,我们认为政府老龄工作部门主要应发挥好政策的制定和引导;必要的资金支持;树立和宣传好典型,提供好的导向;履行监督和检查职能,督促落实等作用上。政府应力求发挥社区自身的积极性,引导老年人走民主自治路子,整合社区的各种资源,完善为老服务系列化,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因此,合理的社区老龄工作的体制应该是:坚持在居(村)委会领导下,以社区老年人协会为抓手,以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为阵地,以社区老年人民主自治为基础,以完善六个为老服务体系为任务,以实现六个老有为目标,社区单位和居民广泛支持的社区老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展社区老龄工作应该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上。

  两区从建立健全社区老龄工作组织网络入手,探索建立良性的工作机制。一方面,加强居(村)委会、党支部对老龄工作的领导,由居(村)委会主任、书记或副主任主抓老龄工作;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完善社区老年中介组织,当作社区老龄工作的载体和抓手。东城区由居委会主任主抓老龄工作,由居委会下设的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委员会负责老龄工作,由专职主任分管老龄工作,由老年人协会具体做老龄工作。顺义区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分管主抓村老龄工作,由老年人协会具体做老龄工作。两个区形成了党政领导、中介组织运作、居民广泛参与、依法自治的工作机制,为社区老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同时,也注重社区老年人协会的建设,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两个试点区有300多个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都已经建立了老年人协会,并制定了协会章程。这些社区中有2/3的老年人成为协会会员。社区老年人协会的负责人由老年人直选产生,在居(村)委会的领导下,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自治形式,在开展居、村的老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居(村)委会和老年人协会之间形成了指导但不干涉,支持但不包办的关系,在具体工作中发挥相互支持、互相补充的作用。社区老年人协会定期召开老年人代表大会,听取老年人意见,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代表大会反映的问题和重要事项,及时向居(村)委会反馈,由居(村)委会研究解决,老年人协会具体监督落实。在试点实践中,逐步探索解决了老年人协会办公地点和经费的问题,有力地保证了协会正常开展工作。试点实践证明:老年人协会是加强社区老龄工作的主要抓手,通过老年人协会能把分散在一家一户中的老年人组织起来,形成一支积极健康的力量,成为居(村)委会的有力助手,成为居(村)委会与老年人沟通的桥梁,成为凝聚老年人参与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可以说通过这种变革,为社区老龄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后盾。

  二、社区老龄工作的原则

  我们认为:社区老龄工作原则应该围绕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指导方针去研究,这些原则应该是我们党有关老龄工作政策落实的保障,必须体现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括地说,社区老龄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社区老龄工作应该处处从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提高去开展。二是坚持依法自治原则。要充分发挥社区老年人自身的作用,依法参与自身的管理,成立老年人中介组织,实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三是坚持广泛参与的原则。社区老龄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四是坚持党政主导的原则。党政部门应在社区老龄工作中发挥政策主导、资金保障、典型示范和行政监督的作用,确保各项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三、社区老龄工作的任务

  (一)建立有社区特色,功能齐全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体系,为社区老龄工作的开展搭建舞台。两个试点区对建设齐全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都做了深入的探索,东城区的社区居委会依托星光计划,加强了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增加了其他配套设施,拓宽了设施的服务功能,形成了集社区服务中心、托老所、日间照料室、卫生服务站、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老年学校等为一体,具备养老、医疗、健身、教育、休闲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体系。顺义区根据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投入了1600万元,启动了农村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六三工程,建设了健身室、图书室、棋牌室、台球室、洗浴室、理发室和室外健身场地、社区卫生服务站、村老年学校。该区已有100个村达到了六三工程建设标准,农村的为老服务设施焕然一新。在加强建设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的同时,不断拓宽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行业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逐渐建立起制度化管理和服务的运行机制,大幅度提升了为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总之,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是开展社区老龄工作的平台,是社区老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结合社区老年人的需要,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不断完善。

  (二)建立和完善为老服务队伍和社区老龄工作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多年来,我市形成了四大类型的为老服务队伍。即: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伍;党团员、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社区机关、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组织的为老服务队伍;民办非企业单位服务队伍。这些队伍是我们开展社区老龄工作的主体和帮手。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发挥好他们在社区建设和老龄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需要加强建设。一是要完善各项为老服务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老年志愿者服务手册,制作并统一佩戴老年志愿者徽章开展服务;二是要走社会化运作方式,利用市场调节去扩大服务内容;三是要建立激励表彰机制,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两个区都依靠各自特色的老年群众组织,加强管理,综合利用社区资源,积极有效地开展了为老服务工作。

  另外,要使社区老龄工作有序健康开展,还需要加强社区老龄工作制度建设。两个试点区实行老龄工作制度上墙,服务措施公布,让老年人监督落实的方法很有成效。顺义区制定了农村社区老龄工作十三项基本制度,建立农村老龄工作档案一卡一表四册七簿。两个试点区都重视信息网络和办公自动化建设,居(村)委会全部配备了电脑,部分社区实行了电脑办公,使社区老龄工作信息渠道更加方便快捷,老龄工作管理科学化。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的社区老龄工作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三)完善为老服务体系,落实六个老有,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为老服务是社区老龄工作的重点内容,要坚持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以实现六个老有为目标,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多办实事,形成了社会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体活动、维护权益、精神慰藉六个为老服务系列。

  一是要健全社会福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并逐步提高。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做到应保尽保。建立特困救助制度,采取政府、社会、家庭三者相结合的救助办法,保障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是要建立完善社区服务网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水平。东城区在社区居委会建立了服务热线。利用社区热线,为老年人提供家政、小时工、请保姆、送餐、送奶、护理等内容多层次,形式多样化,有偿、低偿和无偿的服务,各社区还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设立老年餐桌、理发、洗浴、代购物品等一系列的生活服务项目,发动社区志愿者对特困、孤寡、空巢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实行单向与双向,集中与日常定人入户包户,固定与灵活的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使老年人的困难在社区得到及时的帮助。

  三是要健全社区医疗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派驻全科医生,实行综合医疗服务。对老年人实行六优先和医疗优惠政策。社区卫生站应为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和健康档案,建立起慢性病跟踪服务册,定期对老年人进行体检、健康咨询服务和必要的医疗检查,建立巡诊、出诊制度,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提高了社区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水平。

  四是要广泛开展老年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要通过丰富的具有社区特色的老年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努力吸引和凝聚老年人,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已培训了7000多名社区体育健身辅导员,在他们的带动和组织下,各社区都举办了老年人运动会、合唱、书法、健身舞(操)、新秧歌、时装表演等多种比赛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组织不够严密,品位和质量有待提高。

  五是要重视老年教育,大力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利用好社区老年学校和老年课堂,开展老年法律、营养膳食和健康知识教育,结合形势加强了老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老年人的政治觉悟。东城区十分注重维权网络建设,在区一级设立了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在街道设立法律咨询服务部,在社区设立法律谈心站。顺义区充分发挥村老年人协会和人民调解员作用,积极开展老年法律服务工作,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居、村还创造性地开展了心理咨询、谈心聊天服务,及时了解和排除老年人的郁闷,帮助老年人处理家庭纠纷,提供精神慰藉。这些都是我们在试点中积累下的成功经验,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四)整合社区资源,建立激励机制,推进社区老龄工作深入开展。开展社区老龄工作,必须充分利用社区各方面资源,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要建立良性的激励表彰机制,推动社区老龄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要整合物质资源。要避免社区服务设施重复建设和设施空置,注意做到多方投入,一室多用,充分利用社区的有限资源,发挥综合效益。如体育健身房适当增设老年人健身的设施;文化室增设老年人读书角,增加老年营养膳食、保健知识读本;老年学校可以同时也是党员、青少年教育的教室等等。同时还要注重做到共驻共建,争取辖区内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操场、游泳馆、礼堂、多功能厅、食堂、浴池等设施向社区老年人开放。东城区有922个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内部设施向社区开放。

  二是要整合社区人力资源。发动社区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医务工作者、护理人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律师、公证员等具有专业知识的社区人才,充实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向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服务。

  三是要整合资金资源。社区老龄事业所需经费应采用政府扶持一点,社区支助一点,驻区单位和个人捐助一点,老年人自筹一点等多元化的方式解决。要建立健全社区老龄工作激励表彰机制。开展老龄工作先进区县评比、敬老先进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命名表彰、敬老养老模范家庭百颗星、敬老助老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开展文化之星、健康之星、志愿者服务之星和老有所为之星评选工作,对积极参与老年活动的社区老年人进行表彰,激发社区单位、家庭和居民参与敬老爱老助老活动的积极性,发挥良好的社会效果,营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2024年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篇3

  20xx年,我县老龄工作认真贯彻全省老龄办主任会议和全市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乡(镇)老龄委的积极协调和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按照省市老龄工作的部署,真抓实干求突破,一心一意谋发展,解放思想、探索创新、扎实工作,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主要工作及基本做法

  1、党政重视,强化宣传,老龄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候长安部长,张晓兰副省长关于“配强领导、配齐力量、配足经费”的重要指示,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狠抓老龄基础建设。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分别任主任、副主任,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民政局、组织部、老干局等重点涉老部门负责人共27人组成的华亭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核定编制3人,正科级建制。办公室统一组织、指导、协调全县老龄工作,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学习新时期老龄工作法律、法规,解决老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督促成员单位履行职责,确保老龄工作有计划、按步骤、高质量地顺利开展。各乡镇、工业园区、东华街道办事处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或分管民政工作的副书记任主任的老龄工作委员会12个,各村、社区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会长的老年协会126个,从组织上保证了老龄工作的健康发展。二是落实经费,夯实工作基础。我县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2%。

  年初,根据省委办发20__xx5号文件规定,又按每人每年3元的标准,县财政列支老龄事业费。各乡镇均建成了面积为40-60平方米乡镇老龄办公场所,配备了专职人员和办公设备。各村和社区建立了老年活动室,配齐了象棋、麻将、扑克、乒乓球等常用活动器材,实现了有机构、有阵地、有制度、有器材、有活动的“五有”目标;建起了老年协会会员花名册、60岁以上老人花名册、90岁以上高龄老人花名册、95岁以上高龄老人花名册、xx0岁以上高龄老人花名册;做到了老年协会章程、老年协会机构、敬老公约、敬老三字经、优待服务村规民约装框上墙。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敬老氛围。我们始终把宣传工作放在第一位,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和“孝亲敬老之星”评选等活动为契机,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开展老龄工作法律、法规及“敬老、助老、养老”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今年,印发宣传资料1.5万份,办专栏46期,向甘肃老龄、平凉日报等省、市新闻媒体报送信息20余篇,表彰命名了一批敬老模范村、社区和个人。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在全县普遍形成了尊老、助老、养老的良好氛围,广大群众依法养老的意识和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增强。

  2、部门配合,同力协作,各项优待政策全面落实。面对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我们把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优待服务的主要工作任务,从完善老年人优待政策着手,结合实际制定了华亭县关于进一步对老年人实行优待的规定,以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为出发点,重视“五保”老人、特困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老年妇女等特殊群体,着力培育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房产养老、遗赠养老等相结合的多种养老形式。一是特困老人“定人定点定时”探视救助活动全面开展,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老龄委主任徐德才为组长,政府办、民政局、老龄办负责人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华亭县开展“定人定点定时”探视救助特困老年人活动实施方案,在县老龄委的领导下统一开展工作,各基层老龄委都要由“一把手”负总责,积极动员老龄委各成员单位、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志愿者队伍,基层老年协会共同参与。由基层社区老年协会确定具体探视对象,并分解落实到探视部门、单位和责任人,实施“定人定点定时”探视救助。二是县内旅游景点按照有关规定在景区门前悬挂老年人优先标志牌,对持有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甘肃省老年人优待证者免费旅游,对60岁以上老年人持身份证半价优惠购票旅游,人民广场、体育场、公厕等公用设施免费使用。三是县、乡(镇)医院的服务窗口为老年人挂牌明示,对就诊、取药、住院做到了三优先,全县共设立老年病床44张。四是县内12条线路的公交车设立了老年人专座,对持有老年优待证的老年人按半价购票。五是高龄老人特殊生活补贴全额发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全县42名90岁以上高龄老人由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办事处摸底统计,并经县老龄办对身份证、户口本、能显示当年特征的彩色照片等档案资料审核后按每人每年500元和300元的补助标准发放本人,全年发放高龄老人特殊生活补贴1.43万元。六是县上制定出台优待政策,扩大老年人覆盖面,全县各级组织和涉老部门坚持开展敬老慰问活动。每年春节、八一节、重阳节由县上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对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红军、高龄老人、老劳模、五保户上门慰问,发放慰问金18.9万元。七是在审定全县城乡低保对象中向老年人倾斜,60岁以上老年人占低保人数的32%。在乡老复员军人、老退伍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实行定期定量补助,月人均补助金额已提高到345元。60年代精简退职老职工、老地下党员实行定期定量救助,对520名农村老支书、老党员、老劳模等“三老”人员每人每月发放30-50的生活补助。给35名贫困老人落实了廉租房,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老年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一是多方筹集资金585万元,对6所敬老院改扩新建。民政局筹资30万元,完成了上关和山寨敬老院的改扩建。砚峡乡自筹资金240万元,新建了乡敬老院,建成欧式风格砖混结构二层楼一栋。县民政局投入资金50万元,扩建了河西乡敬老院。整合灾后重建及省慈善协会项目资金,投资125万元,新建策底镇敬老院。县民政局、西华镇共同筹资320万元,新建了西华镇敬老院。

  二是全县所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43人,集中供养率24.4%。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五保户的年供养标准由1560元分别提高到2400元、2xx0元,全年发放五保供养费xx5.97万元。为每个五保对象发放医疗门诊费120元,五保供养对象住院医疗费实行全额救助,彻底解决了五保老人的医疗难问题。严格五保供养经费发放管理制度,五保供养经费实行了“惠农一折通”发放。

  三是加大投资,加快福利院建设步伐。华亭县社会福利院占地7.45亩,总投资380万元,其中:基础工程投资280万元。20__年,建成4层综合服务楼一栋,生活用平板房8间,并完成了院内锅炉房、供水房、硬化、绿化等附属配套工程。20xx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80万元,完成了福利院的续建工程,购置配齐了县福利院客房、图书室、办公室、会议室、餐厅等配套施设,安装了防滑扶手,有线电视、呼叫系统等,添置了家具、图书、电脑、投影等设备。今年,根据社会需求,又筹集灾后重建资金xx0万元,在院内西侧新建三层服务楼一栋,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

  四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献爱心”捐助活动,华亭县太子奶代理商、华裕出租车公司和静宁二建等建筑企业先后为乡镇敬老院捐助洗衣机台,多功能柜40个,桌椅套,电视机1台,总价值13万元。

  五是县民政局、老龄办,广泛听取老年人的呼声和建议,通过招商引资,投入社会资金,建起了华亭县殡仪馆、华亭县龙凤山公墓,彻底解决了老年人长期以来所担心的“老有所安、老有所葬”的问题,受到了老年人的高度好评。

  六是老年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展良好。在县政协第九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就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新机制提出26号提案,县老龄办作为该提案的协办单位,积极配合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向我县倾斜。从20xx年元月份起,按照国家财政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员每人每月补助55元,县财政每人每月配套补助15元的标准,我县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就能够领取每人每月70元的农村养老保险金。

  七是加大老年人的临时救济力度,年内对县内130名特困老人和县外流浪乞讨的143名老年人及时进行临时救济,发放救济金6.6万元。

  八是加大彩票的销售力度,积极筹集彩票公益金为老年人谋利益,年内新增彩票投注点5个,投注点由原来的21个增加到26个,福利彩票销售稳中有增,预计到年底彩票销售可突破1300万元,可筹集公益金50万元,这些资金,将全部用于老年人公益事业。

  4、全民动员,齐心协力,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我们坚持把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法、甘肃省实施老年法办法纳入“五五”普法规划,强化宣传,畅通了监督举报渠道,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维权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狠抓老年维权活动。一是健全老年维权体系,严肃查处侵权案件。在县民政局设立了老年维权举报电话,在县司法局设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各乡镇司法所设立了“老年人来信来访服务岗”,在村级设立了“老年维权调解员”,对涉老案件及时受理、及时立案、及时调处、及时结案。今年,接待处理老年人来信来访12件,全部调解处理结案,有效地维护了老年人合法权益。二是切实解决老年人看病就医困难。全县44名离休老干部(享受养老金12人,县财政供给医药费26人,县属企业供给6人),“两费”连续12年无拖欠。今年以来,老干、社保、民政、卫生等部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资金征缴力度,提高服务质量,每人每年按6000元标准,财政和企业年征缴统筹费24.6万元,为离退休老干部核报门诊及住院费113人次。离退休老干部养老金发放没有拖欠和迟发现象。

  此外,县民政局为317名特困老年人救助医疗费42.9万元。三是适时召开老年人座谈会、听证会,今年组织老年人视察活动3次,让老年人亲身感悟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广泛听取老年人的呼声和建议,确保了老年人的“知情权、发言权”,受到老年人的普遍称赞。

  5、强化服务,积极引导,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为了使老年人老有所乐,我们以离退休干部为骨干,注重组织引导和资金投入,积极开展了经常性文体活动。一是加强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今年老干局投资3万元,对活动中心进行了维修,添置了演出服装道具。二是加强老年文体团体建设,不断壮大老年文体活动队伍。我们对各种老年文化队伍进行了整编组合,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成立了华亭县“夕阳红心连心”艺术团,组建了“夕阳红社火队”、“夕阳红秧歌队”、“汭水剧社”、“秦乐苑”、“秦腔自乐班”等老年文艺团体,在重大节庆日参加演出。积极开展“文体进社区”活动,自乐班自编自演,坚持每年在社区义务演唱60多场次。即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三是组织老年人旅游观光。今年来,我县先后组织老年人外出旅游观光4次,120多名老年人参加了活动,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精神生活。

  20xx年,我县老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还有个别村和社区没有专门的老年活动室和必需的老年活动器材,尤其是县上还没有老年大学,老年人的集中培训学习、共同交流、开展活动等方面,还有很大困难;农村老人面大量广,且成为弱势群体,需要扶贫济困、排忧解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贫困乡村的老年人缺少精神文化生活,在“老有所乐”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探索,全面加以改进。

  二、今后工作打算

  我县老龄工作坚持以党的__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以实现“六个老有”为目标,努力提升老龄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县老龄工作健康有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加大老龄工作宣传力度。把提升老龄工作水平作为凝聚党心民意的一项民心工程列入总体工作规划,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加大老龄政策法规、先进典型、工作动态等宣传力度,扩大老龄工作社会覆盖面,依托新闻媒体,认真做好“敬老、养老、助老”宣传报道,创设强大而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2、努力做好养老保障和为老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贫困老年人的帮扶救助工作,针对老年群体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困难,加强各成员单位的协调与配合,落实和完善老年人养老保障制度,健全和落实新型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城乡贫困、高龄、留守老人基本生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3、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上再做新的探索。继续发挥老年艺术团体的作用,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走机关,进社区,下农村,宣传党的政策,弘扬时代主旋律,丰富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24年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篇4

  20xx年,在县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xx办公室根据尉老龄委〈关于印发《县老龄办对老龄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执行情况检查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和20xx年老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安排,扎实做好老龄事业各项工作,结合《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情况,认真开展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

  一是抓好领导小组建设,完善“党政主导”老龄工作的格局。办公室领导为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首先从老龄工作的班子建设入手,及时成立了老龄工作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办公室工作人员为领导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有具体的工作人员。老龄工作由办公室主任主抓,具体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确定了兼职老龄工作干部和老龄工作联络员,使老龄工作形成上下有人管,级级有人抓,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是抓好老龄工作队伍建设。为适应老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办公室从更新观念着手,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老龄工作有关政策,熟悉工作规章制度及流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能力。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调整人员,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发挥双重角色作用,积极开展各项日常工作

  xx办公室既是决策的执行部门,同时又作为一个老龄工作成员单位,一方面经常性关心和支持全县老龄工作,积极执行、政府的决策,做好组织、经费、日常事务、协调服务等相关工作,同时督促老龄工作成员单位和部门按职责积极发挥作用。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完善了成员单位职责、联络员职责以及联络员例会制度,为进一步促进和规范成员单位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积极做到一个成员单位的应尽职责。利用每年的元旦、古尔邦节、春节等节日,积极组织参与慰问“三老人员”、“五保”老人等,安排秘书随同领导深入一线,访贫问苦,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全县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存在的一些困难,形成第一手资料,为、县领导决策献计献策。

  三、从政治上尊重关心单位上老年人

  一是组织好老干部政治学习。xx办公室党支部退休老党员,退休后常住市,除参加市组织的活动外,办公室还积极动员退休干部职工参加组织部、老干局组织的理论学习、参观、考察、评选等一系列活动,xx办领导想方设法在钱、物、交通工具上给予大力支持,并安排干部一对一的征求意见。通过阅读报刊、灵活自学、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加深老干部对规划主要任务的领会,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解,引导老同志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精神保持一致,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榜样作用和促进作用。

  二是开展好老干部座谈会。每逢春节、“七一”等节日均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向他们通报我单位工作开展情况等,让老干部及时了解办公室的工作动态,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不能参加的或生病的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以便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及时予以解决。

  四、落实各项福利待遇,从生活上关心照顾老年人

  一是组织开展慰问活动。xx办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到行动上,注重加强与包联点银华社区贫困老人的联系,6月22日,xx办公室党支部班子成员在xx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带领下,来到包联社区看望并慰问了该社区贫困老党员同志,向他致以节日的问候,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在老党员家中,班子成员详细询问了他的身体情况和生活状况,并送上了慰问品,嘱咐他保重好身体,接过慰问品时,激动地连声感谢。班子成员在得知同志还是社区党小组宣传委员时,鼓励他继续支持所在党小组工作,为建设和谐支部、和谐社区做贡献。

  二是足额发放补贴和单位的福利。按政策足额及时兑现老干部的离退休费,各种补贴和单位的福利,并按规定落实了离休干部的医疗费等,切实关心老干部遗属生活,保证他们按照政策享受有关待遇。使他们衣食无忧、安度晚年。

  三是认真落实单位退休老人“两个待遇”优待政策,重大疾病医疗保险政策,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IC卡制度,极大地推动了老年人“人人享有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目标的实现。积极受理老年人来信来访,做到热情接待、认真调查、及时答复、及时解决。

  五、开展敬老宣传月活动,营造社会氛围

  老龄工作是全社会的工作,是一项内容极其丰富且面向未来的重要工作。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峻,今后在实际工作中xx办公室将认真实施县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为全县老龄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确定目标。做为成员单位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从实际出发,协调配合,认真贯彻,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2024年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篇5

  就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一定影响。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从人口结构看,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将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然而,只看到老龄化的消极一面是不够的,从老年人的消费观念、消费能力和消费方式看,一个巨大的养老消费市场正在形成。人口老龄化对消费也有正向拉动作用。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把人口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即是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44亿人,占总人口的10.5%,且每年以1000多万人的速度在增加。数据表明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另据有关部门预计,到20xx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约占总人口的35%。这意味着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将对中国发展带来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人口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对社会总消费也会产生较大影响。老年人不仅在医疗保健、食品、服装、旅游、娱乐、养老等各方面有大量需求,而且随着价值观、消费观与生活方式的不断更新,老年人消费需求正在向高层次、高质量、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潜在需求将主要集中在养老服务、餐饮、旅游、娱乐等消费点。

  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习惯、偏好以及消费能力和方式将改变社会消费结构,形成潜在消费市场。老龄化社会催生的银发经济不仅有助于解决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有可能成为调结构促增长的新亮点,并蕴藏着新的产业机会,有助于我国经济的优化和转型。

  目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而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银发经济有巨大需求,为过剩产能的转移和新的投资机会寻求到了新的出口,这有利于改善我国现有产业结构,把人口压力转化为经济机会。要实施积极的老龄化战略,大力发展老年消费产业,特别是医疗保健、休闲养生、家政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等相关服务性消费的需求。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较为明显

  1. 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20xx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xx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9.4%。截至20xx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386万人,比上年净增加631万人,比20xx年增加5324万人,年均增加354.93万人。目前我国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是欧盟同年龄总人口的1.4倍。

  2.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

  20xx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比20xx年提高3.4个百分点。据联合国预测,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在20xx年突破20%,在20xx年突破30%;中国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人口占比翻倍(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从10%到20%,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7%到14%)所需时间分别仅为26年和25年,而美国分别为78年和70年,俄罗斯分别为51年和49年,就连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日本也略慢于中国,分别为29年和25年。

  3.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寿命不断延长。1982至1990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大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速;1990至20xx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1%,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规模占总人口比重为1.87%。据预测,到20xx年前后,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4%左右,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也就是说,从20xx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算起,中国仅用25年左右的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人口老龄化路程。

  4.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

  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指在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抚养比的高低,反映劳动力抚养负担的轻重。20xx年末,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人口的老年抚养系数为13.7%,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比20xx年提高3.6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作为人口结构变量重要因素之一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影响消费市场的决定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素,还会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各要素市场。从理论上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新常态的影响是多方面、多途径的,这些影响构成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快,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对社会总体消费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主要从供给方面来改变劳动力供给的格局变化,并带来劳动力资源短缺、劳动力老化等问题,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增长;同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队伍的大龄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技术的更新与进步。从需求方面来看,人口老龄化将可能导致未来消费需求乏力,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活力尤其是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2.人口老龄化可带动老龄产业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在影响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还将带来消费结构的变化。众所周知,老年人的消费与年轻人完全不同,他们的吃、穿、住、用、行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一定的特殊需要,这决定了将会相应带动相关老年产业发展,被称之为银发产业。

  银发产业涉及满足老年群体特殊需求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的二、三产业,一是健康产业将得到发展。包括养生、饮食、运动、保健等相关服务;二是养老服务产业会大量增加。各种专业的、社会化的托老所、敬老院、家居老人生活照料等方面的养老服务需求旺盛;三是老年用品、用具等产品的开发。养老产品和服务几乎覆盖所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这些都是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3.人口老龄化对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

  主要表现在人口老龄化直接改变消费需求的水平和结构。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口支付能力不及劳动人口,这将对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是特殊生活用品、医疗保障及护理服务的主要消费群体,将提升和改变商品消费的水平与结构,这种消费需求指向必然促使我国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服务业等老年需求产业方向协调运转,引起资本与劳动在全社会范围内重新配置,促进我国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的发展。

  4.人口老龄化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劳动适龄人口减少,间接推高了劳动力成本,反过来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在农业领域推动加快农业良种培育和机械化进程,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加速,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在二、三产业领域,推动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整体上看,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5.人口老龄化将带来结构性劳动力短缺和竞争力弱化问题

  在人口老龄化的推动下,中国劳动力资源开始减少。与20xx年相比,20xx年劳动年龄人口(15至59岁)的'绝对数减少了858万人,所占总人口的比重由67.6%下降到66.3%,2年间降低了1.3个百分点。人口结构的变化形成了对劳动力供给的约束,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加速攀升,低成本优势已出现明显逆转,抑制了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技术研发能力。对外贸易传统的成本与价格优势逐渐弱化,部分出口产品市场份额被周边低成本国家侵蚀。

  6.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将对我国未来养老保障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根据全国老龄委的相关研究报告,20xx至20xx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加160.7%,劳动年龄人口减少24.2%,老年抚养比由19.7%上升到67.8%,养老负担增加2.4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养老金支出压力不断增加。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将导致我国的疾病经济负担和医疗服务需求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医疗费用压力,这将给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商机

  应该看到,人口老龄化对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严峻挑战,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及结构,制约经济发展,家庭和政府养老负担沉重等等。同时,人口老龄化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无限商机。

  1. 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挖掘银发消费品市场潜力

  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将会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主要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物质消费既包括衣、食、住、用、行方面的实物消费需求,又包括医疗保健、护理服务、家政服务、健康和疾病咨询服务等服务消费需求,而老年精神消费包括文化、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可以带动一系列行业和产业的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老年消费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一方面,老年人收入水平随经济总体发展进程逐年提高,自身消费能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中青年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在孝敬老人、消费老年产品方面得以体现,消费人群和消费数量都会得到有效拓展。

  2.人口老龄化将对消费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加深,老年人的消费倾向、消费规模和结构将对总消费和结构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总体来看,人口老龄化将减少食品和衣着消费,大幅度增加医疗保健消费,一定程度增加文化娱乐和旅游消费。从我国老年人消费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看,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将会增加医疗保健消费。随着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健康的态度也更加积极,观念也在转变,人们要小康、更要健康。尤其是年龄较高导致身体免疫能力下降,因此,老年人较易发生各类疾病,因而对于医疗、保健有较高需求。我国卫生服务总调查的结果显示出,60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少年,而且人均都患有2-3种慢性疾病,高患病率将使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消费需求大为增加。

  二是将会增加旅游服务消费。据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20xx年60岁及以上出游人次增速迅猛,同比20xx年增长252%。20xx年,近30%的老人平均一年出游次数超过3次,3天及3天以下行程最受老年用户欢迎,占比超过7成,同时选择4-6天行程的用户占比超过2成。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较少外出旅游,年老了生命有限,加之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许多老年人选择外出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在直接增加旅游服务消费的同时,也会带动如餐饮、交通等相关项目的消费。尤其是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发生改变,旅游也成了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

  三是将会增加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一直以来,年轻人都被认为是电影的消费主力,其题材选择、内容制作与生产流程也基本上是围绕年轻人的喜好进行。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开始尝试选择到电影院来体验消费,平时抽空看电影已经开始成为不少一、二线城市老人的娱乐选择。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有着更多的闲暇时间。因此,阅读书报杂志、文娱活动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年老体弱,他们也更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在老年运动和锻炼身体上。

  四是会减少食品消费。由于老年人身体功能减弱等一系列生理变化,导致他们对食物的总量消费出现明显下降。另一方面,相比于年轻人食物结构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老年人的食物消费结构呈现单一化。

  五是会适当较少衣着消费。与食品市场情况类似,相比于年轻人服装结构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老年人服装结构比较单一、款式较少,不利于老年人服装消费的增长。

  从总体上,我国老年人产品与服务的多种需求构成了一个十分庞大的市场,据测算,仅其潜在市场消费每年至少也在3000亿元以上。我国离退休人员约3500万集中在城镇,他们的消费需求主要从收入保障、医疗保健和生活服务三个方面表现出来。而我国由老年消费市场形成的产业,包括所有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产、经营、服务业却相对滞后。

  据有关人士预测,在未来相关产业中,第一产业将出现为老年人饮食特需的农副产品;第二产业将出现老年人专用商品;第三产业会出现照料老年人生活的特殊行业;信息产业中还会出现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的服务。

  努力创建老年人敢于消费、乐于消费的市场环境

  1.要加强研究,大力发展老年消费品市场

  有关部门和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对老年消费市场的研究,针对老年人的不同年龄结构划分不同的目标人群,研究老年人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细分老年市场,满足老年人便捷化、舒适化、实惠化、实用化的消费要求。要积极引导企业开拓老年人消费市场。重点发展老年人需求集中的产业,如老年食品、服装、旅游、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社会性养老服务制度等,大力支持尚在起步阶段的老年产业。

  2.逐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打消老年人消费顾虑

  要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支持体系,形成全社会合理的养老格局。重视对老年人口的健康保障,加大力度建设完善老年健康支持体系。在保证退休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农村、失独、贫困老年群体的养老保障工作,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互相补充的多元化养老保险体系。

  在医疗方面,继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康复、咨询等多种服务。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大医疗救助、卫生支农、卫生扶贫等工作力度,确保农村老年人医疗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从而避免养老、医疗等支出或预期支出对消费的挤出效应。

  3.大力发展老年产业,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

  政府应大力扶植尚在起步阶段的老年产业,积极引导社会和企业开拓发展老年消费市场,制定引导老年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投资等各种政策,采取税收优惠、减免费用、信贷支持等特殊政策,规范民营机构准入和标准等法律法规,加强产业统筹协调,企业应看到老年消费市场的规模和增长潜力,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和开拓老年消费市场,生产出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经济适用的老年产品。服务业在设计和理念上应更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对服务人员实行专门的针对性培训,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

2024年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篇6

  一、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根据国际通行的判断标准,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从我国第六次普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占8.87%,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更确切地说,我国早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老龄化加剧。

  三、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原因:

  目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主要是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出生率的下降引起的。

  四、老龄化社会的应对方法:

  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的医疗和养老体系,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仍旧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并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过渡到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

  2、建立和健全关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和法规是我国司法部门将要面对的问题。另外,我们也应该加强社会道德宣传,重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

  3、重视“银发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4、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在医疗保障中,不仅要有身体保障,还应有精神保障。

  5、充分利用老年人多样的人生历练、丰富的社会经验、积极平和的心态,让一部分有能力、也愿意为社会发挥余热的老年人,在社区建设、文化交流方面占据一席之地。

2024年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篇7

  一、必要性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能力锻炼,使我们能更好的了解整个社会,更好的关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觉得有必要做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调查。

  二、概况

  在中学时老师就提到过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当


2024年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2024年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2024年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精选22篇)2024年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篇1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今后长时间内要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常州,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师德标兵个人典型事迹材料400字10篇
    师德标兵个人典型事迹材料400字10篇

    师德标兵个人典型事迹材料400字模板10篇师德标兵个人典型事迹材料400字有哪些?事迹材料可分为个人事迹材料和集体事迹材...

  •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10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怎么写?通过输送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帮助...

  • 写实习报告心得
    写实习报告心得

    写实习报告心得(优秀范文10篇)心得可以分享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他人提供参考和借鉴。写实习报告心得怎么写,这...

  • 最美消防员事迹材料15篇
    最美消防员事迹材料15篇

    2023年最美消防员事迹材料(15篇)消防员是社会中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展现了无私奉献、勇敢无畏的精神,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