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建设实施方案
文明村镇建设实施方案(精选20篇)
文明村镇建设实施方案 篇1
根据县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安排,按照人大张海琴主任摸清情况、查摆问题、提出建议、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3月28日至30日,在黄霄飞副主任带领下,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的形式,对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了黑里河、甸子、一肯中、大双庙、热水、存金沟、八里罕、三座店8个镇乡街,40余个行政村,分别召开了村干部、乡镇主要负责人等参加的交流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宣传发动不到位,教育引导不普及
一是县直各部门认识有待提高,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不明确。按照县委实施方案要求,各部门虽然也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但由于没有系统规划,与镇乡街缺少有效沟通,联动配合作用未得到应有的发挥。二是各镇乡街的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氛围不浓,宣传过于简单,仅仅只是打一个横幅,写几条标语,有的镇乡街根本没有任何宣传手段,没有形成高度重视的大环境、大氛围。个别镇乡街不重视教育引导,只是一味强调群众素质的问题,缺少有效的宣传教育引导方法。三是群众认识有待提高,有些群众不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政策,错误认为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民生工程,而是政府行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存在“镇乡干部着急上火、村干部束手无策、老百姓冷眼旁观”现象。很多群众在涉及自身利益时不支持、不配合,开口要钱、伸手拿钱,不给钱不谈事,对于镇乡村安排的任务或“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二)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工作整体推进迟缓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存在偏差,导致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农民的主体作用严重“错位”;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知度低,“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主动性没有得到较好的调动和发挥,导致政府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导者,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设者。二是镇乡街干部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全面,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和标准认识比较单一。各镇乡街不同程度存在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摆位不高、重视不够,系统研究不够、协调推进不够、整体突破不够。有的镇乡街存在阶段任务意识,不亲自上手,不持续用力,持久战精神不足,存在等待观望现象。三是一些村干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能真心实意地为群众着想,工作不主动,或者是缺乏办实事的能力。甸子镇马架子村、存金沟乡草沟门村、小城子镇宁南村、大城子镇鸡冠山等村环境整治行动快、成效明显,与镇乡街以及村干部领导能力强、能够有效化解矛盾、有号召力密不可分。
(三)整体建设没规划,工作机制不到位
一是美丽乡村建设没有整体规划,存在着一种形式大于需求现象,不能确保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建设模式雷同,风格凌乱,主题不突出。二是没有充分考虑美丽乡村建设的多元性,建设内涵不深入。没有认真思考自然环境、文化积淀、产业元素等因素,不能体现各村不同特色。三是存在重表象轻实质现象,设计标准低,缺乏形象提升。比如立面改造,就像“涂脂抹粉”,美观不足,土气有余。四是存在覆盖程度不均及发展不平衡现象。受整合资金有限、任务紧、开工晚、环境等综合因素制约以及群众自身发展不足的影响,公路沿线发展建设成效明显,一些边远村庄项目难以覆盖或发展进度缓慢,有边缘化现象。五是部分镇乡村重突击整治、轻长期管理,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农民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等长效自治机制尚未建立。
(四)乡村建设亟待规范,环境整治刻不容缓
一是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塑料袋、农膜等引发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污水直排,垃圾乱倒,柴草乱堆,胶袋乱飞,乱搭乱建,路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垃圾随处可见,小溪小河成为垃圾处理场。二是人畜混居,禽畜放养,粪便随处堆积,“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治理赶不上污染速度”的现象相当普遍。三是统筹规划不够,建设秩序较乱。建设滞后,监管不够,多数村庄没有具体的规划方案,各类建设处于无序状态,致使大批农村建房挤占道路、河道等公共设施和资源。四是产业发展与环境整治矛盾凸显,产业发展产生大量垃圾,清理难度大。如大城子镇的设施农业产生的秧子垃圾、八里罕镇的养牛业产生的粪便等。五是村庄内道路拥挤、布局零乱,只见新屋,不见新村现象较为普遍。“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垒建的花墙内部称为老百姓的自然牛圈、驴圈、秸秆堆积场、废品收集处。通过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已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最直接、最紧迫、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
(五)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乡风文明培育
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全面铺开,农村居住条件、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提高和改善,但村民的素质培养、文化建设滞后,文明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脏乱差问题仍然突出,垃圾随处乱丢、污水随意排放、生活陋习随处可见。二是陈规陋习依然存在,赌博搓麻盛行(每村的超市门前都摆放着麻将桌)、婚嫁彩礼漫天要价、红白事大操大办、家庭矛盾、社会治安问题时有发生。三是价值取向发生错位,邻里纠纷反目、子女不赡养老人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农民自私自利,在涉及自家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时,以种种理由拖延或阻挠工作开展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通过与群众交谈,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政府及干部缺乏必要的信任,普遍存在畏难心理和等靠思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各镇乡教育引导农民提高整体素质缺乏必要的规划、措施和手段。
(六)资金整合难度大,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无论是基础建设、环境整治,还是长效管护等,都需持续投入配套资金。“资金从何而来?”成为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要素瓶颈,表现在:一是县直各部门项目资金不能有效整合,镇乡财力有限,村子一般又没有集体收入,筹资渠道单一,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较少。甸子镇采取的“镇补村集户筹”经费保障机制、“政府组织、村组实施、村民主体”三者互动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二是除个别村有特色产业外,绝大多数村都因地理位置、自然、人才条件原因,找不到发展路子,产业单一趋同,没特色没规模没竞争力。三是土地流转形式单一,机制不完善,导致农村土地流转不顺畅,制约了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影响了农村种养殖业规模发展(八里罕养牛业规模化发展)。四是人才紧缺,镇乡街缺少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专职干部,镇乡街干部流失较严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发展的带头人还比较缺乏。
二、几点建议:
(一)一张蓝图干到底。
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15年的努力,围绕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先于、高于、优于云南是这样,于今天我们的发展而言,对时间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项难以跨越的历史规律。
(二)强化规划引领。
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外桐坞村借力自身优势,在中国美院的协助下,着力打造艺术村落,对整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和软硬件全面配套。同时,从机关干部、村组成员至普通百姓,依次划定时限,拆除院落围墙和违建,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夯实艺术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艺术品展示拍卖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从原来单一依靠西湖龙井生产,向艺术旅游、休闲养生、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的转变。外桐坞的这一转变与西湖龙井产业的联系似乎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错落,有致分部,优雅有序的村庄建设,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艺术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三)抓好环境整治。
(四)注重资源挖掘。
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二是安吉鲁家村创新运行架构,在村委会领导下设立鲁家两山学院以及安吉乡土农业发展和安吉乡土旅游服务两家有限公司,特别是“鲁家两山学院”承担的“两山理论”研学和理念输出,虽然是历史机遇的造就,但在意识的先进、机遇的把握和资源的挖掘方面,对比而言,我们的落后可能比两省之间的GDP差距还要大得多。
(五)着力产业发展。
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只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发展工业也未尝不可。一是航民村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仅有304户1079名村民,在19xx年创建的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范围,至今萧山航民集团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达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热电、船运、酒店、黄金饰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至20xx年底全集团公司实现工业产值亿元,利润亿元,拥有职工万人。村民每年分红达万元,从小学至大学村民实现免费入学,大米、食用油等无偿供应。二是日昌升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新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以建设美好生活为愿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自20xx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内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数十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第四代新材料制造工艺。在生产厂区创新性的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是开采模式,真正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采区见不到扬尘、黄土,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效,花园试的厂区环境对传统高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那么难,但在一个以矿石开采、沙石料生产的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厂区环境优美,富春江边的码头水质也碧绿清澈,就更让人长见识了。
文明村镇建设实施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立足健全我县农村金融体系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借鉴村镇银行建设先进县区的经验做法,按照“政府搭台、搞好服务,银行发起、承担主责,尊重自愿、企业参与,银监把关、确保质量,规范运作、防控风险”的原则,加快村镇银行建设步伐,强化业务运作管理,防控企业运营风险,努力把村镇银行打造成为具有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特色鲜明、活力充沛、竞争有力的精品金融机构。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设置,因地制宜原则。综合考虑我县农村地区金融状况、市场结构和有效需求,结合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合理确定村镇银行的组建主题、开设个数、设置区域、业务范畴,统筹协调,有序推进,促使村镇银行发挥作用,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面向村镇,服务“三农”原则。立足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有机结合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布局,始终坚持村镇银行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方向,要把组建地域向农村辐射,把工作业务向农业倾斜,把投放重点向农民拓展,努力满足“三农”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三)市场运作,合理引导原则。坚持村镇银行的企业化性质,遵循市场运作规律,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尊重各类资本投资意愿,投资人按商业化要求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担风险。同时,发挥政府合理引导和监管部门技术指导作用,为村镇银行组建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制度先行,风险可控原则。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审慎监管的要求,从资本充足率、信贷风险、法人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入手,强化制度约束,健全管理机制,严格准入标准,规范许可流程,强化资本约束,严格推选高管人员,注重风险防范,确保村镇银行依法合规经营,健康持续发展。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成立县村镇银行组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按照《市组建村镇银行时间任务表》要求和村镇银行组建有关规定制定《县村镇银行组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员,工作任务,时限要求,启动各项准备工作。
(二)宣传阶段
运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组建村镇银行的目的意义、政策法规、审批程序、募股方法、管理原则、利润分配等内容,引导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组建村镇银行的现实意义、政策内涵,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支持村镇银行组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筹建阶段
1、召开发起人会议,签订发起人协议书。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信用联社衔接确定和审核发起人资格,并召集发起人签订发起人协议书,确定拟组建村镇银行的组织形式、出资方式和股本结构,明确发起人的权利和义务;召开发起人大会,按照法定程序审议通过同意出资设立村镇银行、成立筹建工作小组的有关决议。
2、制定筹建工作方案,申请企业名称。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规定制定筹建工作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准备筹建申请的各项资料,协助主发起人到工商部门申请企业名称预告核准。
3、提交筹建申请书。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县信用联社将准备完善的申报资料和筹建申请一并提交市银监分局初审,初审后由银监分局出具初审报告和机构设立审批表,上报省银监局审批。
(四)开业阶段
1、前期工作。选定营业场所,落实装修和工作人员,起草村镇银行章程草案及各项规章制度,并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进行审议通过。
2、提交申请。待省银监局审核通过决定下发、开业前期准备工作按期完成后,立即向市银监分局提交开业申请,积极和省、市有关部门衔接,争取在既定期限前申核通过并开业。
3、开张营业。待筹建小组收到核准开业批复文件后,及时衔接市银监局领取金融许可证,并依法在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在金融许可证、营业执照、凭证、印章、牌匾等所有工作准备就绪后依照有关规定正式开业。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建村镇银行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拓宽农村金融服务渠道,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的现实需要,对于缓解“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解决金融服务缺位和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组建村镇银行的.现实意义,认真研究政策,积极协调配合,多方提供支持,推动村镇银行组建工作顺利开展。
2、明确任务,靠实责任。村镇银行筹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快速推进筹建工作;县人行要积极参与,从政策法规方面给予指导;县信用联社要按照要求抓紧准备申报材料,按期上报银监部门进行审核;工商部门要及时协调省市工商机构,尽快核准企业名称及时核发营业执照;城建、国土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企业落实营业场所;税务部门在税收方面要给予减免优惠,各相关部门都要明确目标,靠实责任,确保把筹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加强领导,搞好配合。为了加强村镇银行组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组建工作顺利开展,县政府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政府办、财政、发改、国土、城建、国税、地税、工商、公安、人行支行、银监分局办事处为成员的组建村镇银行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政府办设立办公室,全面负责资格审查、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规划筹建等各项工作。各成员单位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坚持把村镇银行组建工作摆放在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亲自安排,及时过问,切实将工作指标量化、任务细化、责任具体化。同时要加强配合,沟通协调,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村镇银行筹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组建工作顺利、平稳开展。
文明村镇建设实施方案 篇3
为贯彻落实省委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市文明委工作安排,现制定20xx年全市“乡村文明行动”工作方案。
一、工作重点
20xx年全市“乡村文明行动”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抓机制,夯实活动基础。一是建立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建立健全由各级文明委牵头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直各有关部门明确具体责任人和联络员。县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靠上抓。乡镇成立“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站,村设立“乡村文明行动”指导员。二是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涉农项目、政策、资金的调度和整合力度,集中支持、重点投入,为“乡村文明行动”扎实有效推进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建立完善检查考核机制。加强对“乡村文明行动”开展情况的日常通报、定期调度和督促检查,将其纳入各级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纳入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创建活动,纳入文明县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申报评审序列,凡活动开展不力、没有具体成效的不能进入文明县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行列。
2、抓载体,推进工作落实。一是实施优化环境行动。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搞好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全力实施“三清四改四通五化”工程,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生活垃圾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二是实施农民素质提升行动。以更新观念、提升素质、改善生活为宗旨,通过组织宣讲团、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实施“新农村新生活”培训计划,围绕农村“家居净化美化、伦理道德、文化娱乐、亲子教育、身心健康”等内容,培训基层宣讲骨干人员,为“新农村新生活”进乡到村入户做好准备。三是实施文明风尚普及行动。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法制、改陋习”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利用文明一条街、科普宣传栏等阵地,通过组织“文明信用户”、“好媳妇、好婆婆”、“山东好人—每周之星”等道德模范典型评选活动,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深化道德实践活动,倡树良好的社会风尚。四是实施文化惠民行动。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互联网宽带入户、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设施村村有”工程,推动每个行政村建立面向农民开放、富有特色、“一院多用”的农村文化大院,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形成多样、便民、共享的乡村特色文化服务新体系。
3、抓典型,推动示范引导。为加大典型示范力度,今年市里将依据工作情况和活动实效,公布一批示范乡镇(街道),并向省里推荐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区。各县区要依据《“乡村文明行动”执行标准(试行)》和工作实效,公布一批示范村、达标村和民俗文化特色村,带动广大农村切实加大乡村文明建设进度。要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5%-%的比例,从基础差的难点村、薄弱村入手,有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集中攻坚,强力突破,确保“乡村文明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4、抓共建,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开展城乡文明共建活动,是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手段。今年,市里将组织新一轮城乡文明牵手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机关示范带动作用,动员发动社会各界切实加大乡村文明建设力度。参与生态文明村帮扶和选派干部到农村任职“第一书记”的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机关,以帮扶和干部任职村居为牵手共建对象,积极帮助共建村居加强班子建设、健全群众组织、制定发展规划、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开展好以“建设一条文明街道,赠送一批科技图书,组建一支文艺队伍,树立一批文明典型”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主题活动,提升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推动村居形成文明新风尚,努力把共建村居建设成为“乡村文明行动”的示范村。没有参与生态文明村帮扶和选派干部到农村任职“第一书记”的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机关,要发挥职能优势,在政策、资金、信息、人才等方面,全面向农村倾斜,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村容村貌整治、新型农民培育、乡风文明提升、文化设施覆盖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5、抓宣传,形成社会热潮。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主流舆论的引导作用,及时报道各级各部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适时组织“乡村文明行动”好新闻评选活动,推出一批优秀新闻稿件、视听作品、媒体栏目(专题)和公益广告。注重运用互联网、手机短信以及微博、博客、论坛等新媒体,鼓励拍摄制作“乡村文明行动”微电影视频,不断拓展舆论宣传新途径和新渠道。印制发放一批“乡村文明行动”宣传画,加大主题标识、用语、歌词及公益广告宣传力度,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二、工作安排
1、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农村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及责任分工。(3月)
2、召开20xx年度全市“乡村文明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就推进“乡村文明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4月)
3、组织开展城乡文明牵手共建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各类文明单位、文明机关参与支持“乡村文明行动”。(5月)
4、修订颁发《“乡村文明行动”执行标准》(试行)、《“乡村文明行动”考核办法》,为“乡村文明行动”深入开展给予具体指导、提供工作标准。(6月)
5、根据县区推荐和工作实效,市里公布一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乡镇(街道)。各县区对照执行标准要求,公布一批示范村、达标村、民俗文化特色村。(7-8月)
6、组织新闻媒体进行“乡村文明行动”采风活动,对各级各部门开展“乡村文明行动”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深度报道。(8-9月)
7、召开全市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现场推进会,以现场观摩形式,总结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借鉴,深化“乡村文明行动”。(**月份)
8、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好新闻作品及微电影视频评选活动。(**月份)
9、印制发放“乡村文明行动”宣传画,加大“乡村文明行动”标识、主题用语、主题歌词、公益广告社会宣传力度。(下半年)
、组织“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教育活动。(全年)
三、工作职责
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中,省实施“乡村文明行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整个行动的统筹指导、市里负责组织协调、各县区负责规划实施、各乡镇(街道)负责具体落实。
市文明委及办公室要发挥好活动的组织协调作用,做好方案制定、组织实施、示范引导、检查考核、舆论宣传等各项工作。各成员单位根据任务分工,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机制,狠抓目标任务落实,在“乡村文明行动”主题框架下,形成资源整合、共同推进格局。
“乡村文明行动”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各县区要将“乡村文明行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依据执行标准,明确所属行政村(农村社区)类型及其比例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具体实施细则,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发展规划、推进措施、实现目标以及教育培训等制度和办法。
乡镇(街道)坚持“一把手”负总责,根据“乡村文明行动”目标任务,针对不同村庄条件和特点,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特别在分类指导、文化惠民、骨干培训、道德建设、居住环境等方面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文明村镇建设实施方案 篇4
一、基本概况
(一)项目名称:新杭镇徐家边村农村美丽乡村项目
(二)项目实施单位:新杭镇徐家边村村委会
(三)项目实施地点:新杭镇徐家边村
(四)项目实施内容:
“美丽乡村”的总体要求是“四个美”,即“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庄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与之相对应,要具体开展“四个行动”,即“生态人居建设行动”、“生态环境提升行动”、“生态经济推进行动”、“生态文化培育行动”。通过整个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达到“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目标。鉴于此,徐家边村美丽乡村将做以下项目:
1、建立一座生活污水处理池
2、在村口处建立一座永久性的门头
3、修建水库(休闲、垂钓)
4、沿徐家边村主干道两边修建宽5米的绿化带
5、在村委会办公楼前修建休闲广场(健身器材、绿化)
6、将村委会办公楼亮化
7、提升林塘茂、胡家桥、徐家边、新农村小区老点建设
8、胡家桥道路拓宽
9、建60个生活垃圾收集池
二、指导思想
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新杭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以人为本,科学规划,逐步建立健全美丽乡村长效机制,努力抓好农村生活环境与质量、过程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注重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讲求实用”的工作原则,努力构建“户为基础、村为主体”的多元化乡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农民卫生意识,增强农民健康素质,优化农村公共环境,有效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景秀、村美”的目标。
三、总体目标
力争至20xx年,全村80%以上的村民组创建成为符合美丽乡村要求的乡村。规划总体指导思想以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全面美化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努力把我村建设成“创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美丽乡村”的总体布局。我村高度重视,严格要求,通过抓点成线,延伸扩面,把村庄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群众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全面建设“景美、业兴、村新、人和”的美好愿景,整体推进徐家边村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生态为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广大村民在提高了生活水平之后的又一要求,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工作紧密结合,构建徐家边村生态景观大道,发动村民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增强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富民为本。高效生态农业显著发展,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示范点。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民实现充分就业、村域经济日益发达。“”期间,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村美为基。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延伸到每个行政村,覆盖率达**0%。同时,积极探索适合徐家边村实际的垃圾分类方法、生态循环处理方法,建立农村垃圾“有机垃圾处理还田、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不可回收无机垃圾焚烧、建筑垃圾填埋处理”等处理模式,达到了农村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极大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和谐为魂。农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一步提升,民主法制、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科学、文明。村民自治不断深化,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四、工作要求
(一)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美丽乡村”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我村工作的重点。健全领导体系,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我村成立“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并明确村两委班子分工,做到分工负责,狠抓落实。
(二)积极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美丽乡村”项目是一项改造农村、造福农民的民生工程,要切实加大宣传动员力度,要把学习xx大精神与“美丽乡村”的创建宣传活动结合起来,利用动员会、文化下乡、工青妇等部门开展的各类活动广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努力营造建设“美丽乡村”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检查、考核
加强工作考核,围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四个方面的目标,按照县政府制定的“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的考核内容及标准,把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工作督查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制定出台建设工作考核办法,使各项建设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
五、主要任务
(一)抓好环境提升工程
1、树立“中心”新形象,传承传统文化。完成村委所在地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改造,树立体现徐家边村特色的形象标志牌,在一定区域以“文化长廊”、“徐家边村水源头”等醒目形式的表达,通过形象建设,提升“徐家边村”的第一印象。
2、提升整体环境。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徐家边、观音塘、胡家桥等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50盏;全村开展“绿色庭院”、“美丽家庭”等创建评比活动,进一步美化庭院,实现户户优美,全面提升村庄整体环境。计划投入345万元。
3、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一是继续实施污水标准化治理工程;二是完成徐家边村生活垃圾整治;三是加大对村庄绿化的投入;四是加大用电、用水等公共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计划投资200万元。
4、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新农村的创建成果,完善健全徐家边村村卫生保洁制度、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全村村民的卫生保洁意识。
(二)抓好产业提升工程
1、大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病险水库山塘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着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全面拓展农民创业就业领域。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连片开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大力创建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户和农家乐特色精品示范区,规范提升农家乐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培育农村旅游节庆活动。注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发展农村集体物业经济。
3、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扶持一批产业带动性强、市场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支持工商企业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科技人员联基地、联龙头企业的措施,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
(三)抓好服务提升工程
1、加快农村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做好信息服务平台和农民信箱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村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制定和完善各项便民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建立村宣传长廊,规范村务、财务、党务公开制度,全面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2、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管理服务功能。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全面盘活闲置的旧厂房、管理用房等存量资源,搞好资产经营。20xx年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比上一年增幅20%,增强村级组织管理服务功能。
3、提高农家乐工作站服务水平。依托农家乐工作站,进一步密切全村各农家乐的联系,在操作技能、解决劳动力、经营思路、政策宣传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信息。不断提高工作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创新工作思路,学习有农家乐特色村的优秀经验,创出徐家边村独特的农家乐旅游休闲品牌。
4、强化社会保障,切实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20xx年村委班子帮扶低收入户或特困户19户,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稳定,充分体现徐家边村村出处和谐的新气象。
(四)抓好素质提升工程
加大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一是配足村文化活动中心所需的各设施设备,筹措老年活动经费,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高效利用村党员活动多功能教育室,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之成村民们学习科技文化的课堂、娱乐的场所,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二是组织各种类型的培训,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化新型农民。三是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比活动,在全村树立文明新风尚,充分展现徐家边村人人幸福的新生活。
文明村镇建设实施方案 篇5
根据南英委办[20xx]26号《关于印发英都镇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建设“美丽乡村”是今后5年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方向和推进工作的总抓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村新农村建设水平,根据《英都镇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方案(20xx-20xx年)》,结合我村实际,提出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村建设“美丽乡村”,以“生态、绿色、和谐”为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把石山村建设成“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二、总体目标
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力争在5年时间内,通过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建设无序问题、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等改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民生事业建设,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优化农村管理模式,加快农村向城镇化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变、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
村美丽乡村实施方案5篇村美丽乡村实施方案5篇
——村庄秀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到位,农民房屋建设有序,布局合理,农民房屋外观协调,体现闽南特色。
——环境优美。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内无卫生死角。常年清洁卫生,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家禽家畜圈养,农户庭院整洁,房前屋后环境干净,无乱堆乱放现象。农户自来水和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消灭旱厕。村庄道路通达、绿树成荫、水清流畅。
——生活甜美。农业结构优化,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多。农村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农民文明观念提升、生活便利、文化体育活动丰富。
——社会和美。基层组织健全,村级组织战斗力强,群众对村级班子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社会管理民主,“世纪之村”管理平台完善。农村治安良好,无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三、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顺应发展变化趋势,要突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注意挖掘文化内涵,展现乡村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建设“美丽乡村”,要把落实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最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立足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大胆突破村庄规划建设、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展现代农业等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农民与土地的新型关系,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或进入城镇。
——坚持长效推进、巩固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要整合所有行政资源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协同协作的良好局面。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要深入贯彻落实南安市、英都镇关于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部署,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作,突出“点、线、面”综合整治,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1、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全面落实村庄卫生保洁。以“一清一保一机制”,即村庄环境卫生清洁、公共场所专人保洁,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为目标,以“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重点,完善农村垃圾“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长效收集处理机制,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行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或改造,对全村露天厕所(旱厕)提出拆除埋填处理方案,对全村露天厕所拆除户每自行拆除一个露天厕所(旱厕)对象给予补偿300元,并同时给予补贴建无害化厕所(三化厕或环保型化粪池)**00元,力求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同时按需求村级组织建设水冲式公厕2-3个,分布园南、宫后、石坑三大片区。对全村猪舍提出整治方案,村集居区不允许建猪舍圈养猪,村集居区内原建猪舍要求农户自行拆除,猪舍按15平方以下每个补偿300元给予拆除,15平方及以上每个补偿500元给予拆除,集中攻坚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等突出问题,确保农村环境整洁、河流水源清澈。
2、推进绿化美化建设。按照“建筑风貌好”的目标,根据分期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改旧建新和房屋立面改造,整治旧房外观,保持古村特色,美化村庄形象,引导农户进行庭院整理,农家庭院基本实现净化、绿化、硬化。加强“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的造林绿化工作,建设村庄公共绿地。路旁两侧、水旁宜林地段绿化率达80%以上,构建优美的乡村环境。
3、开展农村生态建设。保护山水田林自然风貌。疏竣河塘沟渠,保护农村自然湿地,保持水体洁净,修复村庄水系水景,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
(二)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注重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二是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禁“二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业到水源保护区及坂头水库库区入户。推动企业到工业项目集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优化乡村工业产业结构。
(三)实施社会和谐促进工程
1、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提高石山村卫生所医疗水平,全面提高农村卫生保障水平
2、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逐步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条龙”便民服务,增强农村综合服务功能。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依法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以村警务室、联防队,平安基金会为平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168”工作机制。加强村级组织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保障机制。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广“世纪之村”平台,完善农村各项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提高村级组织引领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的水平。
五、实施步骤
石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分五个阶段推进:
(一)启动年(20xx年)。9月中旬,开始开展全面的动员部署。村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和分解任务。
(二)行动年(20xx年)。大力开展示范项目建设。根据实际,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年初,计划投入50万扩大水源,新铺设公山至新寨尾自来水63#管道4.1公里,新建蓄水池1个,方便全村村民安全用水,到20xx年**月,完成农村土地、房屋普查建档,农村实现村庄清洁、基本消除村聚居区内猪舍、露天厕所(旱厕),并建水冲式公共厕所2-3个,做到保洁常态化和制度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村庄面貌明显改善。
(三)推进年(20xx)。不断加大创建力度。组织推广农村集中居住,计划征地石山村石坑柯园山40亩,投建新村、建设民房30幢面积20xx0平方,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提升年(20xx)。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按照上级部署推进全村农村“五证”(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林权证)的确权发放。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健全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五)深化年(20xx年)。全面回顾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持续开展创建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
文明村镇建设实施方案 篇6
为贯彻落实党的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的要求,制定我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传承优秀文化,加快打造“环境整治、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现代农村。
二、主要任务安排
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结合我市开展的“乡村道路建设”、“低压电网改造”、“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三个三年攻坚战,进行配套改造、整体提升。
(一)实施环境整治工程。
1.全面开展“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彻底清理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的各类积存垃圾以及村庄街道两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废弃建筑材料、村内散落粪堆、砖头瓦块等;拆除村内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清理、修整坍塌破房、残墙断壁;清除院落内垃圾、杂物,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及时清理畜圈粪便,做到房内、院落整齐清洁。20xx年底,全市重点区域各行政村要完成“四清”任务,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即:每个村要至少建设一个固定填埋场,配备卫生保洁员和垃圾清运人员;各乡镇(办)要采取财富积累、部门帮扶、社会捐助等多种手段筹措资金,各村也要迅速研究制定乡村环境卫生费征收管理办法,解决“四清”机制运转所需资金短缺问题。
2.加快推进“四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20xx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要完成“四化”任务。“净化”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四清”,
由市环保局牵头。“绿化”工作由市林业局牵头。“亮化”工作由市供电公司牵头。“美化”工作由市文明办牵头。
(二)实施民居改造工程。1.稳步推进新民居建设。市委农工委牵头,在布局上要
向城区、园区周边、重点镇及沿国、省道,沿高铁、高速公路两侧等重点区域倾斜,优先选择基础条件好、支部班子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建设,以原申报的32个新民居项目(34个村)为重点,抓配套、抓提升、抓拓展,增强对周边村庄的带动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
2.改造提升现有住宅。市住建局牵头,加大危房改造力度,鼓励农民采用节能、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型墙体建材、环保装修材料,改造提升现有民居。严格规范危房维修标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到20xx年底,完成2**0户危房改造任务。
3.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特色村落建设。市住建局牵头,逐步完成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范围内历史建筑修缮、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保护和开发机制,到20xx年底,省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全部完成修缮改造任务。
(三)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1.推进农村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市交通局牵头,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村村通建设、连村道路建设、村内街道硬化和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建设。到20xx年底,全市重点区域和重点村庄村内主街道全部实现硬化。市水利局牵头,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到20xx年,已列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的村全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供电公司牵头,加快农村电网改造,保障用电需求,到20xx年底,未完成农网改造的村全部完成。
2.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市住建局牵头,采取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沼气净化池等适宜方式,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积极推行“户收集、村集中、乡(镇)运送、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到20xx年底,垃圾填埋场周围20公里以内的村庄产生的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3.推进农户厨房改造。市农业局牵头,推广使用先进炉具、灶具,积极推进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到20xx年底,新增沼气用户17000户、秸秆压块炊事采暖385户。
4.推进农村厕所改建。市卫生局牵头,加快改造农村露天户外厕所,推进粪便无害化处理。到20xx年重点村庄基本完成厕所改造任务。
(四)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1.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市教育局牵头,充分考虑学生上学方便和交通安全,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扶持农村幼儿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校车配备与管理,保障中小学生上学安全。
2.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建设。市文广新局牵头,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到20xx年底,每个行政村都要建有文化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安装覆盖面达到60%以上。
3.加强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市卫生局牵头,每个行政村原则上建设一个不低于6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
4.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市民政局牵头,着力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到20xx年,全市农村互助幸福院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集中供养能力达到80%。
(五)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1.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市环保局牵头,严格执行农村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乡村规模小的污染企业,推进农业清洁示范区建设。
2.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市国土局牵头,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农村和工矿企业废弃地实施综合治理。
3.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市林业局牵头,建设环村林带,在房前屋后、村里村外、田间隙地、道旁、河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打造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良好生态环境。到20xx年,全市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
4.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市环保局牵头,结合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编制农村区域性建设规划,成片连村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到20xx年底,建成国家级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2个。
三、实施步骤
以镇村体系规划为遵循,本着“发展中心村、提升一般村、打造特色村”的基本思路,按照面上整体推进,沿高铁、高速公路、国省干道、支干道和沿城、沿景区、城乡结合部、产业园区周边和乡镇政府所在地等重点区域率先突破的工作路径,分期分批全面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力争全市农村面貌年内求突破、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
(一)20xx年,全面启动、重点突破。在乡镇(办)指导下,各村制定三年改造提升目标任务,年内全面完成“四清”和“四化”任务。重点抓好244个村庄的改造提升工作,并建立“四清”“四化”长效机制。没有列入20xx年改造提升重点的村庄,也要逐村搞好规划,同步启动,整体推进。
(二)20xx年,扩点扩面、明显见效。总结先进经验、完善配套政策,巩固和扩大“四清”、“四化”成果,并着力对重点区域村庄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其他村要按规划和有关方案实施改造提升。
(三)20xx年,全面提升、实现目标。对剩余的村庄,全面推进改造提升工作,确保20xx年底全市行政村基本完成改造提升任务,建立长效化的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管护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分管农村工作的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市人大、政府、政协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市委农工委,办公室设十个推进工作组。各乡镇(办)、各有关部门要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领导机构,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谋划、精心部署、强力推进。
(二)明确目标责任。各乡镇(办)党政组织及村“两委”是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责任主体,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有关规划量化目标,实化措施,深入扎实地加以推进。各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制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配合部门、工作任务、标准要求、实施步骤、推进机制、时间节点以及资金筹集办法等,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工作落实,负责对各乡镇(办)进行业务指导、督导调度、观摩检查和年度考核。各有关部门也要按照任务分工,加强业务指导和标准把关,合力推动工作落实。
(三)强化机制建设。每个乡镇(办)要成立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所有村庄都要编制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开展帮扶帮建,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和部门帮扶制度,做到每个村都有党政干部联系、有部门帮扶、有干部驻村指导,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形成持续帮扶帮建机制;强化宣教机制,广泛宣传推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制定村民公约、签订卫生责任状等形式,落实好村民的环境卫生责任义务,建立制度保障。
(四)加大投入力度。市政府将安排专项资金对今年确定的重点村给予奖补,按照分项考核的办法,达标一项,奖补一项,市有关部门也要安排年度计划及方案步骤对新民居建设、农村土地整理、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农村危房改造等安排项目资金对重点村予以倾斜。要充分发挥集体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政策,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用好用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增减挂钩指标收益的80%要用于置换出建设用地的村庄改造提升。
(五)造浓工作氛围。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实施步骤,通过开辟专题、专栏、专访和组织各类宣传活动,总结先进典型,推广经验做法,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良好氛围。
(六)严格考核奖惩。实行每季一调度、半年一观摩、每年一考核的督导考评制度,严格工作问责制。建立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采取多种方式,查找问题、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文明村镇建设实施方案 篇7
先岙村位于马屿镇梅屿办事处西部,地处梅峰山脚,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且位于梅峰山脉水源的上游,水质清澈。现有居民76户,在籍人口318人,耕地面积**0亩,其中水田82亩,旱地48亩;山林508亩。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作物种植,20xx年村民人均收入为7955元。
20xx年,先岙村积极响应瑞安市文明村创建活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瑞文明委20xx年8号文件(文明村管理)》和《瑞安市创建文明村工作标准》文件精神,结合本村实际,开特制定本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配合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新马屿和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要求,深入开展以弘扬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美化环境、维护社会安定、完善村服务功能、丰富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创建机制,力求塑现代化新农村新形象。
二、创建目标
依照本村创建文明村的总体规划,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在全面
开展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力创达到瑞安市级文明村标准,最终达到社会经济发达、文化事业繁荣、社会秩序良好、人居环境优美、村民素质提高的目标。主要加强“六个”方面建设、实施和管理,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通过领导班子的努力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当经济、建设当地文明;二是加强对有效机制的实施,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经常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常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三是加强文体活动场所的管理,达到基本满足村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四是加强建设一支具备良好素质、一定文体技能和组织能力的文体骨干队伍;五是加强实施组织制度,力求做到管理有序、活动经常、经费有保障。
三、创建内容及实施方案
1.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与梅屿办事处和文明共建单位-市红十字医院的联系,通过他们的精心指导,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林碎坤同志为组长,村委会主任洪邦义同志为副组长,林庆木、方芝兰、蔡仕龙、嵇昌义、李招东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同时,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和共青团、妇女、民兵、计生员、治保、调解、老协等村级配套组织健全,发挥有力。
2.加强宣传教育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多形式、多方面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文明村创建的意义和要求,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营造创建氛围。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
育,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热情。要利用农村党校、村民党校、人口学校等阵地,大力开展现代化系列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加快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步伐。
3.加强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村支部、村委会重大决定联席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党支部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制度、村委会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制度、村干部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财务管理制度等,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不断加快村组织民主法制建设。同时,还要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的记录台帐,并及时做好整理、归档工作。
4.加强环境卫生建设
继续加大环境卫生整治的力度,在主要场所和路口增设垃圾桶,继续做好“门前三包”责任制的签订工作,要求每户村民将自家的生活、生产垃圾袋装化,就近送到垃圾箱,由村集体配备的2名专职清卫人员,按时运送至垃圾集中地,实行日产日清。同时,组织人员经常性督促有关责任人对全村范围内的建筑垃圾进行及时清理,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美化人居环境。
5.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村两委主要干部要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力度,对每年二次的孕环检和四项手术落实工作做到亲自抓、及时抓、着重抓,同时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各项工作制度,对计划生育卡、册、表及育龄人群
的婚情、孕情等做到亲自过问、及时督促。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文明村镇建设实施方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