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

  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的规定,我们学校响应“新教材大练兵”活动的号召,启动了“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活动。我作为金沙民中的一个教师,毫无疑问,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中,有着诸多的体会,现在总结如下,望大方之家斧正。

  一、新课标、新教材培训之必要性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老是吃老本走老路,是不适合新形势的发展规律的。作为一个教育者,教书人,就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认识。就得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的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求了,落后了,应该淘汰了。如果一个教师,死守传统的方法不变,是不是当今社会的。师道尊严的教育模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都已经不被现代社会的学生所接受了。改变旧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方法,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积极参与的。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就是要通过学习,转变观念,改变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尊重学生人格的人文性的教学思想,教师就是为学生的服务的。

  二、新课标、新教材培训之弊端性

  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主旨是不可否认的,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走走形式,应付检查,培训没有落到实处,这只是劳民伤财的事情。我认为,要从教师的思想根源上,让教师认识到新课标、新教材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让教师心甘情愿的参加培训,才会取到应有的效果。如果就是靠一些行政的手段,含有强制性的要求教师参加培训,一是教师心理的抵触情绪会使培训很被动;二是教师心理的怨气,必然多三少二的会带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还有,就是时间的安排,平时要上课,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又有好多时间来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呢?如果花很多时间来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是不是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呢?而且,必须要认真学习的,因为要考试啊!

  三、新课标、新教材考试之苛刻性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是要考试的。考试试卷分数是100分,90分以上是优秀。80分以上是合格,60——79分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成绩“基本合格”者,限期补考达到“合格”以上档次,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这个优秀倒不稀罕),补考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不合格。这个考试,的的确确十分的苛刻,试想想,如果出题的人把试题难度搞大一点,会有多少不合格者,会有多少基本合格者啊如果按比例来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都还有一点道理,因为试题的难度是很不好把握的啊!例如,我20xx年的那届学生参加中考,数学科全县只有几个优生(80分以上),我的班级一个都没有,但是成绩统计却是全县前10名之列。还有考试时间是10月份,是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呢,还是认真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呢?我想大家的选择和我怕是一样的吧?另外,年龄不饶人啊,像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老头子,记忆力衰退,身体不适,不是这里麻木就是那里酸疼的,到底有多少精力来达到80分哟?

  以上就是我的真实体会,不当之处,望大家体谅,谢谢!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2

  沐浴着新课程的春风,享受着新课程带来的幸福:学生的主体性在不断的师生互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气氛在愉快的交流中变得亲切自然,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位,教师的个人意识与素养在整体要求下不断提高。下面谈一谈我对课改的点点感悟。

  一、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以生为本

  思想品德课已经把心理品质、健康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方法教育有效地进行了结合,即依托于心理学的知识,又区别于心理学课程。学习时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活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敞开心扉,通过学生自身的成长和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心理现象来体验、来获取对知识的认同和掌握。

  1、合理开发利用教材上的空间

  实践教改就会发现在教材编写上有一闪光点--—教材中都留有大量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空间去让学生思考、去写、去评论、去留下感想,这是非常可贵的,让学生有了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场所,去实现心理交流。我主要从两个方面用好这些空间:一方面,要求学生把教材中“议一议”“想一想”等内容能物化为语句的,尽量用最精练的语句表达概述出来。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过程中,把发现的问题、得出的感想写在空白的地方。使学生的情感和探索能够有一个停留的场所。等到一学期学完,再回顾一下过去的思想与情感,学生又会对原有的所思所想产生新的共鸣,提升到一种新的.认识高度。

  2、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实施活动化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新教改中有许多活动性要求,因此采取“活动化教学”,可以通过让每一个学生参与一个个活动,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引出疑问、引起思考、引导创新,最终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真正达到影响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针对“我们的责任,理解参加公益活动,不做有损人格的事”这一部分内容,我采用以下活动方式:组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辩论会,使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和社会。此外还采用角色换位训练:按照性别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反思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懂得应如何关爱社会。这些活动方式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受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充分挖掘学生资源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资源,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讲授“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时,我针对学生中的违法案件,如打架斗殴,使他人致伤、致残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分别列出这些行为的后果,即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可以做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分辨是非,体会遵纪守法的好处,违法的危害,从而达到通过自我教育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针对“保护个人隐私”,我以“家长是否可以拆阅子女信件和日记”为题,开展一次学生与家长的对话活动。通过开展亲子对话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期望,又能以平和有效的方式保护自己的隐私,有助于学生与父母的沟通、密切亲子关系,提高法律意识和是非观念。

  三、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课改要求思想品德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因而教学的时空就不能局限于学校时间及教师,而是要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己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己成长的需求。

  (1)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充分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处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欠缺“我与他人、集体、国家的关系”这些方面的认识,以及缺乏较好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的能力。那在“走进父母和理解老师”,以及有关友情等的课文,就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想法,生活中具体做法,了解学生对于父母、老师和朋友的看法。然后再设计教学方案。在讲“走进父母”这课时,我提前了解了一些学生对于亲情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到的情况并不是很好,由于一些原因使得学生对父母的关心较少,甚至一些学生连自己父母的生日都不知道,那我在教学中就设计了一些环节,是让学生主动了解父母,去做到关心父母,甚至在作业设计突出实践性,让学生从生活中实实在在去关心帮助和体谅父母和长辈。

  (2)理论联系实践,适时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如果离开了学生实际生活,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就必然失去活力,成为僵死的教条。所以,教师要贯彻新课标理念,搞活课堂教学,充分设计好教材中所展现的探究、讨论、反思、分享等活动,并且自己根据实际创设情景,使教学延伸到课外,使课内知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知识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中的现实意义,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例如结合时事政治给学生拓展知识,也给对于十分关注时事政治的同学好的平台,他们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不仅是以自我为中心,慢慢学会去处理“我与他人的关系”。

  总之,现在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面对新课改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我们目前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还远远不能满足于任课,我们的见识、修养和经验还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必须不断地汲取其他人的成功经验,充实进步思想,时时“刷新”。这样,我们才会更新观念,用全新的眼光来审视新课程,驾驭新课程,积极投身到更加有效的教学之中去。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霍山县教研室组织的新课标培训,为了进一步搞好今后的教学工作,这段时间以来,我又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的学习,通过培训和自学,我对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的改变仍是主角

  新课标的出台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对数学概念的界定更加科学;对课程的基本理念表述得更加准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由原来的双基变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特别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这要求广大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注重体验和感悟、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系新是新课标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课标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吃透课标,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广大教师应抓住契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形式各样的激励办法,开展各项数学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都要匠心独运的设计一定的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

  三、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通过这次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总之,我们要不断总结教学方法,大胆的创新,才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3

  通过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两位老师的讲座充分结合历史课堂及教材的实用性,并结合一系列典型的教学案例加以阐述,给与会者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具体的实施建议,尤其是丁丁老师给我的震撼,她的敬业让我有些惭愧。培训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回顾对部编教材的学习,我以下几点体会:

  一、新旧教材的变化。

  通过专家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主动探究意识加强,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逐渐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因此,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渐释然。

  二、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片、材料、活动探究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等,都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关于这点,丁丁老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对教学的钻研和思考,如指南针、司南、罗盘的区别,自己制作指南针,包括对历史知识的熟悉程度,对一些资料信手拈来,如澶渊之战和孔府牌匾等,在教学中给学生引入,即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也增加课堂生动性。所以说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方式、方法操作应用的基础。还有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注意让学生列表进行纵横比较,注意引导学生读图、填图,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等等。要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灵活编排内容,以新颖的形式,制作精美的课件,增强教材内容的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必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总之,本次学习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醒自己在教学中要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学习和研究。向丁丁老师等优秀教师学习,最大价值的发挥自己作为历史教师的作用。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改变原有的接受性教学模式,为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就是为了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改的主要理念之一。为此,《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为“具体内容标准”的一个主题,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新教材的所有探究活动的栏目类型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实验”、“演示实验”、“调查”、“设计”、“进一步探究”、“制作”、“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为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供了素材。这是旧教材所没有的。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调动学生的经验,从学生兴趣和生活实践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从中获得成功喜悦和体验。如“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有的学生就提出种子萌发必须有光的假设,就此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操作,记录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并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强了,从实际中获得新知的能力就随之提高。

  (二)教师要给学生出示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探究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中,我在课堂中提出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植物能否进行呼吸?如果能,怎样进行呼吸?第四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人的由来》中提出人这一物种是怎样由来的?以及人的个体是从哪里来的等,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又如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

  我设计了四道议题:

  1.植物的组织怎样形成的?

  2.人的器官由四种组织构成,那么植物体的器官是由什么构成的?

  3.构成人体的组织和构成植物体的组织有什么区别?

  4.人的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构成植物体的细胞是否也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然后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

  (三)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科特点

  利用挂图、标本、模型、实物、投影等探究性实验,演示实验,科学调查,资料分析等,设置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如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中,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生物特征方面的资料,拿到课堂上分析讨论,从而归纳出生物的特征。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学法也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自主学习”正是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激励、组织、点拨、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原动力。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切实感到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美好而有趣的过程。如在“致同学们”这节课,增加介绍当代生物科学发展状况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感叹于生物科学的高深和奥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教材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平常教师习惯要求学生认真听讲,新教材从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考虑,从教师语言入手,促进学生爱听、会听、听准。课堂教学中,直观性语言趣味性强,利于调动学生听的欲望;启发性语言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规范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品质。如在讲授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时,可设计了如下引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不分昼夜,农田需要合理灌溉,旱灾时,会使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这都说明了什么呢?(学生思考)从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工具书、参考书和各种仪器进行学习的方法。例如,设计《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关花卉、林木、草皮等植物的知识,或访问附近环境优美的学校、社区,吸取其中设计的优点。小组充分讨论,设计出最为理想的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平面图,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尝试。

  教学是复杂的活动,巩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就必须确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就必须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全面落实自主学习的新的构想。这些都是课改所要求的。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5

  为了适应时代、社会、产业、教育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中职英语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它在继承20__版大纲的基础上,突显职业特色,落实立德树人,凝练学科素养,体现了新时代英语课程的新发展,新方向。中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出现,对每个中职英语老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需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

  中职英语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兼有工具性与人文性。此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发展中职英语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理解思维差异,增强国际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中职英语教师应透彻理解英语课程的任务,努力实现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目标。显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产业在变革,新时代的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加强学习,用理论知识装备自己,更新教育理念,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升业务能力,赶上英语新时代教学的节奏。

  二、改革教学,落实课程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四个方面。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深化中职英语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

  首先,改革教学内容,使其体现有利于就业的实用性。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以及拓展模块,使各个学校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有了灵活的选择权。其次,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通过项目化,任务驱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设置任务时,把教学内容放到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掌握并运用语言技能时又能学会有效沟通与交流,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最后,改革评价机制。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新课标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思想、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把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多元化的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发展,激励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三、培养能力,助力学生的终身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首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语言学习,帮助学生构建语言意识,发展语言技能,达到良好的语言沟通。其次,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学生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减少交流中的误解。此外,正确认识外国文化,用英语对中华优秀文化进行传播。最后,培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标,新要求。英语老师将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努力学习,认真探索,积极实践,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而奋斗。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6

  首先,在观看了教育部有关领导对这次部编教材的有关视频,反映了国家对初中历史学科的重视。其中特别提到了家国情怀的渗透,也是以往历史学科中提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或不能比拟的。通过历史学科很好的渗透家国情怀,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的文化传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教书育人、立人立德的教育观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从而很好地体现历史学科的自身价值,也为我们今后在教学中指明了方向。

  第二,本次培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张静老师和丁丁老师对于部编教材的解读和有针对性的案例的分析。应了那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事先准备一桶水”,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上好一节历史课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老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具体而繁杂,特别是历史学科更注重史论结合。每当看到老师们展示的案例和视频,不禁感叹老师们能把历史课上的有声有色、有理有据,是因为确实在课下做了大量的工作,试问这样的历史课堂学生又怎会不喜欢呢?而且在讲求实证的同时,不再像过去的传统教学只是老师一味的讲解,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而是能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历史课堂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料”(内容丰富,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有效”,所以也为我们今后上课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和帮助,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第三,这次的部编教材是经过了多位国家级的专家和资深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了审慎的考量编制的,与之前的教材相比,仅就中国史而言更加的系统和完善,能够将中国史所涉及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涉及其中,使之更加的完整。比如东汉的光武中兴,以前的.教材基本就没涉及这段历史,会使学生对于两汉的内容不够清晰,东汉的内容被弱化了易造成学生知识点的盲区;再比如本次部编教材中关于唐朝的安史之乱,之前的教材也没涉及或是不作为必要内容让学生掌握,这也是有缺憾的,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却没有给予必要的交代,这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唐朝历史作出完整而准确的评价。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还有就是在对历史概念或是使用的措辞方面更加的准确而严谨,比如提到的“民族的交融”而不是“民族的融合”等等,也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及时提出了需要注意和指正的地方。

  以上是我对本次历史培训的一点粗浅的心得和认识,仅供交流,如有不当的地方还希望各位老师及时提出并批评指正。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7

  春暖花开的明媚三月,我有幸来到了省城西安,在陕西省学前师范学院参加为期九天的省级地理骨干教师的研修学习。

  第一天来到学前师范学院报道,学院的接待老师服务热情周到,很快的就办好入住的手续,到房间里休息,学院还细心的给每位来培训的教师发了这九天的培训的课程安排表。九天的培训内容很丰富,形式多样,有地理理论学习,有CAI技能培训,有拓宽一线地理教师视野的世界地理课程,也有教育技术、西工大附中等名校的教学观摩。感谢学院的各位老师们精心设置课程,作为师大毕业多年的学生,这次培训的第一课我就再次领略了陈瑛教授的学者风采。几年来我一直埋头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时候局限于传授学生书本知识,对时事地理关注的很少,这次聆听陈瑛教师的“新形势下的.世界地理”,更新了我的知识储备,开阔了眼界,也给今后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还有陈教授本人授课方式平等、轻松、优雅,很值得我去学习。

  陈教授讲到世界地理对于地理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地理学的任何理论成果和规律,只有通过世界性的地理研究和类型区的比较分析才能得以证实。地理学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只有放在全球的尺度上,方能理清脉络、分清层次。忽视世界地理的研究,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也是世界地理学科虽几经沉浮,但始终能够屹立不倒的原因。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复兴世界地理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的和平崛起,既是其自身经济和政治实力不断增长的过程,也是其不断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过程。从近代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看,地理学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崛起的这一伟大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地理学应当积极调整研究方向,大力加强对世界地理的研究,以服务于国家的全球战略。

  我想,中国复兴国家战略大形势下,我们的中学地理教育也会随之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要引领学生放眼世界,更好的认识世界。给学生一瓢水,老师自己得储备一桶水,现代教师要有奔流不息的知识储备意识,这就意味着我们教师要尽快多学习多充电,以更好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服务我们的教育工作,为国家发展做一份自己的努力。邢兰芹博士的《“自然地理”部分》课标与教材解读报告,做的细致,深刻,也使我受益良多。虽然之前我自己也看过很多遍课标、课标解读相关书籍,但这节课我听的还是津津有味,因为邢老师不是大量的理论东西堆砌,而是理论联系实际,有新意的用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她生活实例给广大培训老师讲了堂生动的课标解析课。邢老师还专门讲到了地理素养问题。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其中,地理科学品质包括地理科学精神、地理科学态度以及对地理科学的兴趣、情感和动机等。其中地理科学精神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对学生从事地理科学认识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力图让学生领悟与感受地理学家在科学探索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精神。地理科学精神是指在地理科学研究和交流过程中逐渐地、自然地形成的约束科学家行为的价值规范或准则,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实践,不固守传统,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坚持真理,谦虚、谨慎,不怕困难和挫折,善于团结合作,乐于思想交流,遵守科学的职业道德等。归纳起来,地理科学精神包括地理科学研究中的理性精神、求实精神、合作精神、批判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地理科学态度是指个体对地理科学现象和本质作出的反应,它具有理智、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这些知识的了解,能更好的指导地理教师的实际教学,关注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我相信,九天的培训,不仅开阔视野,启发了思路,更能激发我的工作热情。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而又艰难曲折的,而我却更有信心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追求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8

  20__年4月21日,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教育部发布会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__年版)》。通过学习,我感到豁然开朗。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学到了不少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主要是对教师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作用,还注重教学法的指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体现“新”字。

  “20__版课标”相较于“20__版课标”在许多方面都提出来新的要求,增加了新的要点,在此,我只想就整本书阅读浅谈自己的感受。

  在新课标颁布之前,就有专家一直在强调“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阅读又是语文的基础”。“20__版课标”相较于“20__版课标”创新地指出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且要系统规整和整体安排,教材选文要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要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教材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可见,20__版新课标特别重视整本阅读,而且关于整本书阅读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变化,比如:一二年级的与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没有图画书。新课标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要读哪些图画书,这又是新的内容了;《爱的教育》,原来是六年级上学期快乐读书吧的内容,现在是第二学段的整本书阅读任务了;《十万个为什么》原来是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现在变成了第三学段;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相对降低了一些难度。五年级下册的《西游记》阅读,课程标准说得非常清楚,这是第四学段的,而《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小学乃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并没有要求学生阅读,相信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我国四大名著”的阅读,看来也要有所改变。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生的课余时间明显增多,我们学校积极营造书香氛围,引导孩子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阅读方面十分重视,不论是高年级的共读一本书,还是低年级的特色阅读记录,每个年级都能根据学生不同特点,不同层次引导学生读书,并将阅读收获及时记录下来。我想经过小学几年的积累和沉淀,无形中一定会让孩子们有质的蜕变的。

  在这份新课标中,我读到了很多新鲜词汇,但这些词汇的背后却是对语文教育非常理性的观察和审视。现在和大家分享其中两个具有新鲜感的关键词,“思维”和“审美”。说到“思维”,我们往往会觉得那是理科该干的事情。语文和思维关联不大。但如今的我,越来越觉得语文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思维的训练和提升。语文的内在是逻辑,是思维。风花雪月是建立在严密逻辑之上的美的事物。所以,“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是语文课要特别关注的事情。新稿中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中其中一条为:思维发展与提升,崇尚求真创新。具体解释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通过语言运用,逐步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提升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逐步发展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用于探索创新。着地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让孩子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内在密码,知其妙,也要知其所以妙。进入高段,我对读书笔记做了革新,原先为好词、好句摘录,现在我改成摘录句子、赏析句子,让孩子解码语言,不是表面的感知,而是内在的发现与习得;低年级的课堂中,怎么进行孩子思维的有效练习?

  拿刚磨过的一堂《我变成了一棵树》其中一个环节为例。文章写的是英英想象自己变成树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情。两课时的教学我们以课堂作业本中的思维导图来架构,第一课时为字词和总结英英变成树后有趣的事情;第二课时为感受有趣的想象,掌握方法,进行小练笔。从一开始的凌乱、细碎到最后完整、有序,我认为孩子语言完整表达的背后就是思维有意练习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多在课堂中使用类似思维导图这样的有效手段,这是孩子练习有序严密思维的很好的方法。

  语文的深处是思维。我们要多引导孩子去关注表象后的那个为什么。再说“审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核心素养中再次提到“审美鉴赏与创造陶冶高尚情操”。我近期一直在关注语文课的板书,发现一堂优质语文课的板书真是“思维”与“审美”的完美结合。现在有一—些老师,把“黑板”变做“舞台”,展示自己的课堂亮点,这些“优质板书”,无一不是思维和审美的结合,这样的美,是内外兼具的,不仅只是漂亮而已。“文学鉴赏”也是审美的活动。六下第二单元是阅读外国名著,语文园地中有一—题是: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我发现,上课时很多老师都把最终结果指向第一种也就是课文中的版本。确实,课文中的版本语言夸张、幽默,是非常符合孩子的阅读口味的。但其实,这是一—道开放题,译者语言风格不同,看你欣赏哪一一种。张友松的文字读来文绉绉的,可能成年读者会比较欣赏。成时的版本语言简约,质朴,是另一种味道。让孩子在这样多元的品评中学会文字的鉴赏,文学的鉴赏,从而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思维、审美,均涉及语文的方方面面。意识决定行动。我们心中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渗透到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点滴中。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9

  当前,教学界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课程标准的改革工作。新课标所诠释出的教育理念推动着教学的发展,也引领着像我一样的徘徊于教育改革门槛的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下面我先谈一下对语文新课标的理解。

  首先,新课标让我对语文教学理念有了崭新的理解。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但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其次,新课标也带动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定位。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

  1、重读书,特别是重自读、重自由读书。当前,语文课上齐读书太多,整齐划一、气氛热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但齐读太多,教师不便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易发现读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出现“滥竿充数”的“南郭先生”。因此,对“齐读”要适时、适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

  2、重积累,包括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对语文教学来说,主要是语言积累,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断都应要求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语文学习,不是先学语言规律再去说话、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典范的语言现象,自己悟出语言的规律和法则,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举三反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3、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教学“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的阅读”。教学“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现“表现”这一概念,颇具深意。“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写作方法,是习作的个性化行为。教学强调“写真实”是正确的,但在写真实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学生个性化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这种独特性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总之,所有的课都应强调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自主学习,要改变那种逐词、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方法,改为重点精读、非重点略读和浏览。改变繁琐分析、零碎解剖以及每课必分段、必概括中心的做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场春天的及时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不愿作岸头的看客,而愿是捕击浪尖的弄潮儿;我不愿作踟蹰门槛的怯懦者,而愿是正对失败,执着前行的探索着。我将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执着为语文教改推波助澜。漫漫长路,有春风沐浴,有春雨滋润,我将不再迷惘,不再彷徨!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0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201*年11月10日11日,全州各个小学英语优秀教师集中到凯里参加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师资培训,虽然本次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培训期间,我们认真聆听了雷山县教研室杨燕老师、凯里八小纪莎老师、凯里十小覃翠立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在此期间我积极参与研讨,研讨的过程中,从同行那里学到很多,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有欠缺,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履行好本职工作。

  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了小学英语义务教育课标方面的很多理论:什么是教案、什么是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以及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等方面的要求等等,所有这些理论和要求、建议,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结合实际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分析和灵活应用。特别是杨燕老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给我们展示,并让我们现场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老师们的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老师们共同分享,也让我对教学设计这内容更加深刻。

  通过这次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我学到了许多有益的教学知识、方法和理念,对自身基本素质的提升和今后的教学工作很有裨益,下面我就这次的培训跟大家分享我的几点体会:

  一、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唱、跳等这些基本功。这次培训,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们都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他们的教学方法也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纪莎老师给我们讲了《如何进行英语作文的教学?》这一课题让我懂得了学生的英文写作首先必须要培养兴趣,要初步掌握学生写作的情况,并且要求把句子教学融入到作文中去。纪莎老师的讲解让我懂得了听、模仿诵读是培养语感最重要的方法。并且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二、了解了最新的英语新课程改革理念

  在这一次培训中,让我了解到了最新的英语课程改革理念。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运用一些游戏,使英语课堂“活”起来。我们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而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强调师生互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以小学生朋友、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还有覃老师的课,也让我开了眼界。特别是活跃的覃老师教学风格,老师运用了游戏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覃老师自制了教具,同时让在座的各位老师也参与了各种各样的新游戏,如:Passingdown、高低声、跳舞机、木头人等游戏,让老师们也到游戏中来感悟,并从中切身体会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英语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覃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数字教学、英文歌曲,如applesong、headshoulders等歌曲。我认为游戏教学有助于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减轻压力与负担,从而有助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多记单词,并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英语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明白上英语课不难,但要上好英语课却不容易,需要老师有扎实的教学技能,回去以后,我还会继续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技能,努力成为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1

  一、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0xx年修订的课程标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重心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改革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使学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坚持科学论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些无不体现了国家“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符合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学科表现

  地理的学科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里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人地协调观,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旨在培养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分析、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当今世界,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破坏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地步,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所在。

  2.综合思维,是一种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整体性思想是贯穿高中地理的重要思想,综合研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教学中,这种思想重要性的表现尤为明显,对地理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区域的综合,已经不是单纯的应对考试这么简单了,这是一种思维方式。无论学生以后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行业,对孩子们的一生都十分重大的影响,这更加体现了国家立德树人的宗旨。

  3.区域认识,是一种认识地球表面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从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并综合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这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常规方式,也是地理教学考查方式的重要体现形式。

  4.地理实践力,是一种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行动力和思维品质。地理实践力是目前高中地理教学最欠缺的地方,也是最难操作的一部分。尤其是野外考察部分,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尤其是安全因素和我们焦作地区的经济水平,很难实现。焦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为落后,来自农村的学生较多,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实现野外考察;室内实验是地理实践力的另外一种操作方式,比较适合大多树数学生和学校,但局限性较大,而且不是所有的地理现象都能通过实验来实现。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野外考察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十一中借助科技创新的平台,也引导学生参与了不少社会调查,获得了不少奖项,也是对实践性地理课程的一种实施方式。

  三、新课标指导下地理教学的实施方向

  1、创设课堂情境

  课堂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注重地理与生产联系的情景设置,注重地理学术的情景设置。生活中,处处皆地理,只要用心观察和思考,总能找到相关的生活现象来指导地理教学。例如,近几天的天气变化,可以用来解释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规律;可以借助二十节气来解释农业生产的农时,农作物的生活习性,以及每一阶段的天气变化。

  2.用核心素养指导测试内容

  在地理测试内容的选取和设置上,要从整体上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结构性和关联性,尽可能的避免孤立的、过细的知识点角度选择测试内容。高中地理教学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条主线,要始终给学生传授整体性的地理思维,教学学生思考地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3.积极实施实践性地理课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地理实践力一直是地理学科知识最基本的获取方式,而地理考察、地理实践、地理实验等方面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正常开展,安全问题是悬在地理考察教学头上的一把利剑,来自方方面面的紧箍咒使地理考察只停留在理论上。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地理老师一定要抓住身边的各种机会,去实施实践方面的教学。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2

  根据县教育局(金教通〈20xx〉46号)文件的规定,我们学校响应“新教材大练兵”活动的号召,启动了“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活动。我作为金沙民中的一个教师,毫无疑问,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中,有着诸多的体会,现在总结如下,望大方之家斧正。

  一、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之必要性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老是吃老本走老路,是不适合新形势的发展规律的。作为一个教育者,教书人,就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认识。就得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的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求了,落后了,应该淘汰了。如果一个教师,死守传统的方法不变,是不是当今社会的。师道尊严的教育模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都已经不被现代社会的学生所接受了。改变旧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方法,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积极参与的。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就是要通过学习,转变观念,改变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尊重学生人格的人文性的教学思想,教师就是为学生的服务的。

  二、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之弊端性

  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主旨是不可否认的,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走走形式,应付检查,培训没有落到实处,这只是劳民伤财的事情。我认为,要从教师的思想根源上,让教师认识到新课标、新教材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让教师心甘情愿的参加培训,才会取到应有的效果。如果就是靠一些行政的手段,含有强制性的要求教师参加培训,一是教师心理的抵触情绪会使培训很被动;二是教师心理的怨气,必然多三少二的会带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还有,就是时间的安排,平时要上课,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又有好多时间来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呢?如果花很多时间来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是不是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呢?而且,必须要认真学习的,因为要考试啊!

  三、 新课标、新教材考试之苛刻性

  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是要考试的。考试试卷分数是100分,90分以上是优秀。80分以上是合格,60——79分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成绩“基本合格”者,限期补考达到“合格”以上档次,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这个优秀倒不稀罕),补考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不合格。这个考试,的的确确十分的苛刻,试想想,如果出题的人把试题难度搞大一点,会有多少不合格者,会有多少基本合格者啊如果按比例来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都还有一点道理,因为试题的难度是很不好把握的啊!例如,我20xx年的那届学生参加中考,数学科全县只有几个优生(80分以上),我的班级一个都没有,但是成绩统计却是全县前10名之列。还有考试时间是10月份,是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呢,还是认真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呢?我想大家的选择和我怕是一样的吧?另外,年龄不饶人啊,像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老头子,记忆力衰退,身体不适,不是这里麻木就是那里酸疼的,到底有多少精力来达到80分哟?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刻不容缓。党的十九大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教育方针,高中地理课程承载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教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教学方向,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感悟。

  一、教学设计新颖

  新课标解读中给了一系列案例,其中《水循环》一节给我很大的感悟,教学分四个环节,分别为:创设驱动式问题情境;发现并提出地理问题;项目合作,寻找地理解决方案;成果展示,总结评价。

  问题情境以济南“七十二名泉”展开,先叙述济南因泉城而美,又叙述泉水开发矿泉水后,过度开发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泉城已经快名不副实,泉水停喷的次数越来越多,停喷的时间越来越长……;进而提出问题:泉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济南的泉水主要分布在哪里?济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泉水,泉水是如何形成的?泉水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泉水为何会停喷?我们应如何保泉护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贴近生活,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开展探索性学习;项目合作,寻找地理解决方案中,以“水滴的旅行”“探泉之成因”“感泉城发展”展开,设计一系列问题与探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成果展示中,学生对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和原理等问题及泉的相关知识等都有了深刻的理解,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中内容的学习,又完成了对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感悟颇深。

  二、教学内容灵活

  近段时间,辅导学生做练习题时,碰到过这样一道题,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大,看似一道简单的问题,结果却是问题百出,问题如下: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主要功能是(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

  A.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 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 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

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篇1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的规定,我们学校响应“新教材大练兵”活动的号召,启动了“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活动。我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2024幼儿园班务工作心得体会
    2024幼儿园班务工作心得体会

    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此,幼儿园课程必然带有浓厚...

  • 初中老师工作心得体会
    初中老师工作心得体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下面...

  • 幼儿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博客
    幼儿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博客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

  • 眼科护士年终工作心得体会
    眼科护士年终工作心得体会

    护士的职业素质是指从事护理专业所需要的特殊性质方面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护理理论及人文科学知识,以及参与护理教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