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优质

更新时间: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优质(通用22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优质 篇1

  教学目标:

  1、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课文故事情节。

  2、通过多种朗读方法体验作者在文中表达出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多种朗读方法体验作者在文中表达出的情感。

  目标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竹节人》是一篇故事情节吸引人的记叙文,作者通过对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和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儿童的喜悦与满足。文中有许多处描写竹节人游戏的精彩语言,斗竹节人的场面写得十分生动、引人入胜。

  在本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到:“阅读人生故事,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体验作者在文中表达出的情感。

  2、学生分析:《竹节人》这篇文章的可读性较强,预初的学生对竹节人这个游戏虽然陌生,但有关游戏的内容总是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文章篇幅对于预初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是比较长的,许多段落很短甚至只有一句话,这就要求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会分析归纳段意,从而明确作者的行文思路。学生应该能找到文中那些描写斗竹节人游戏的精彩语句,但情感体验不够深入。六年级的学生喜欢朗读,但朗读方法还是比较欠缺的,这节课,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法去体验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开放式导入:

  你有过动手制作玩具的经验吗?想一想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1、环节1: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1)默读课文,熟悉内容。

  (2)填写表格,梳理文章事件及情感脉络。

  (3)小组交流,完善表格。

  (4)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整体感知课文,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小结: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像读这样篇幅比较长的记叙类文章,通过表格的方式梳理文章的层次、事件和人物的情感脉络会比较清晰的理出作者的行文思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环节2: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请个别学生朗读8—19节。

  (2)课文标题是“竹节人”,从全文来看,我们斗竹节人(填空)

  (3)核心问题:我们“迷上”斗竹节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老师示范朗读9---19节,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老师读的语调、重音和节奏,圈划出相关语句。

  (4)组织同学们在班级交流。

  (5)交流后再读。

  (6)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读20---29节(老师收竹节人部分和老师斗竹节人部分)。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结: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我们都能感受到竹节人这个游戏给作者的童年带来无限欢乐。我们知道了在朗读中变化语调高低、节奏快慢、重读能表情达意的字词、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融入其中才能更好的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作业布置:

  完成语文练习部分1、2、4题

  板书设计:

  竹节人

  范锡林

  朗读方法

  语调

  节奏

  重音

  11---13

  17---18

  19、21

  附学案

  《竹节人》学案

  填写表格,梳理文章事件及情感脉络。

  提示:课文1---2节总领全文,从第3节开始写事。

  段号事件情感

  3-7自豪

  我们斗竹节人

  沮丧

  小小的怨恨

  老师斗竹节人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优质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颓、疙、瘩”等13个生字,会写“豁、凛、磕”等16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疲倦、跺脚”等18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

  3.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 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并能概括故事情节。

  2.难点:

  (1)通过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斗竹节人”游戏的内容,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自己童年玩具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童年》音频、微课《快乐的童年》、童年玩过的玩具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童年》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你的童年都玩过哪些玩具?(生自由回答)你们想不想知道范锡林的童年玩过什么玩具?范锡林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非常聪明,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竹节人的玩具。你瞧,(课件出示竹节人的图片)这就是竹节人,你们玩过吗?想不想知道怎么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范锡林和小伙伴们是怎么玩的吧!生齐读课题:《竹节人》,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

  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重点指导:风靡(mǐ)叉(chā)腿 金箍(gū)棒 窦(dóu)尔敦(dūn)俨(yǎn)然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豁、凛、雕、磕、跺、颓”。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豁”是左右结构,注意“害”“谷”,相互要结合紧凑。

  “凛”是左右结构,右边书写时要瘦一点写。

  “雕”是左右结构,左右书写时要紧凑一些。

  “磕”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边要小一点。

  “跺”是左右结构,右边是“朵”,注意正确写法。

  “颓”是左右结构,左边下“几”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页”要瘦一点最后一笔是点。

  4.趣味识字词

  (1)出示词语:

  威风凛凛 叱咤风云 弄巧成拙 虎视眈眈 赫赫伟绩 津津有味 全神贯注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感情饱满的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

  如“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同学们,全文围绕“我们都迷上了斗竹节人”展开了描写,仔细阅读全文,标注段落,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请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分享:

  根据学生的交流分享,概括为:

  ①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自己做玩具,“我们”全都迷上了玩竹节人。

  ②第二部分(3-19自然段):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及玩法,突出了斗竹节人给“我”打童年带来的快乐。

  ③ 第三部分(20-29自然段):叙述了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我”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看到,从沮丧到心满意足的情感变化。

  3.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交流:

  师总结:《竹节人》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迷上

  竹节人和老师没收竹节人,我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心满意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复习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竹节人》,谁能复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生:回忆课文内容并复述。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小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1)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关注课文内容。

  (2)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

  师点拨:

  ①作者写“竹节人”制作指南时,可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关注如何制作“竹节人”的步骤内容。

  ②作者写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斗竹节人”游戏时,可采用仔细阅读和反复阅读的方法,关注“斗竹节人”游戏入迷的细节描写,体会传统玩具“斗竹节人”游戏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③作者在写老师没收“竹节人”玩具后的故事时,可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1)思考:你都获得哪些信息?

  师:引导学生从写作方法分析。

  学生交流:开篇直接点题“我”小的时候自己制作玩具,有一段时间我们迷上“斗竹节人”的游戏。

  (2)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交流:这样开篇直接点出主题来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3-19自然段。

  (1)思考:竹节人是怎样制作的呢?

  师:引导学生用原文来回答问题。

  学生找:第3自然段,用毛笔竿锯成寸把长一截……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课件出示:竹节人图片,及制作方法的字幕,让学生齐读。)

  (2)仔细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引导学生找“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学生通过“像”“黄河长江”两个关键词说出: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考张的修辞。这样写的好处是:把桌子上的裂缝比喻成“黄河长江”生动形象的写出豁口很大,也表现出课桌的破旧,语言幽默诙谐,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3)仔细阅读课文第17、18自然段。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找:“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生交流:作者运用五个感叹号。

  师:引导学生谈出这样写的好处。(营造出一种紧张、热烈的氛围,仿佛一场激战即将开始,衬托出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激动心情。表现出孩子们对斗竹节人的投入、痴迷和喜爱。)

  (4)反复阅读课文第19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攒着”“跺脚拍手”“咋咋呼呼”来分析写作方法。

  学生通过引导谈出方法: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和侧面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烘托出我们“斗竹节人”的入迷,表现出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师:采用分组读、齐读、师生合作读,来反复朗读,读出“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用声音表现出我们的入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四)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3.请同学们浏览阅读课文20—29自然段。

  思考: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

  师:引导学生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正确看待老师的态度。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没收后自己玩竹节人了。我觉得竹节人得到老师的青睐,让我们感到自豪,同时也能感受到与老师志趣相近、心灵契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突出老师童心未泯,活泼亲切的形象。(意思对即可)

  三、开展活动,升华主题。

  1.播放微课《快乐的童年》拓宽学生的视野面。

  学生谈谈观看后的感想,也能介绍出一种自己童年入迷玩的玩具。表达出真情实感即可。

  2.引导学生介绍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你的老师是什么样的性格?和你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令你难忘?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来讲。

  学习上   生活中话语里 心理上

  句式练习:学习上对我的细心引导……

  生活中对我的亲切关怀……

  话语里对我的鼓励支持……

  心理上我对老师的感激……

  四、巩固延伸,作业设计。

  2.小练笔:写一篇有关老师的故事。

  要求:(1)题目自拟。

  (2)能运用上本节课所学的修辞和描写等写作方法,给语言增添色彩。

  (3)记叙一件具体的事情,表达出真情实感。

  (4)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大方。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优质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颓、疙、瘩”等13个生字,会写“豁、凛、磕”等16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疲倦、跺脚”等18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

  3.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 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并能概括故事情节。

  2.难点:

  (1)通过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斗竹节人”游戏的内容,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自己童年玩具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童年》音频、微课《快乐的童年》、童年玩过的玩具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童年》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你的童年都玩过哪些玩具?(生自由回答)你们想不想知道范锡林的童年玩过什么玩具?范锡林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非常聪明,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竹节人的玩具。你瞧,(课件出示竹节人的图片)这就是竹节人,你们玩过吗?想不想知道怎么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范锡林和小伙伴们是怎么玩的吧!生齐读课题:《竹节人》,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

  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重点指导:风靡(mǐ)叉(chā)腿 金箍(gū)棒 窦(dóu)尔敦(dūn)俨(yǎn)然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豁、凛、雕、磕、跺、颓”。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豁”是左右结构,注意“害”“谷”,相互要结合紧凑。

  “凛”是左右结构,右边书写时要瘦一点写。

  “雕”是左右结构,左右书写时要紧凑一些。

  “磕”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边要小一点。

  “跺”是左右结构,右边是“朵”,注意正确写法。

  “颓”是左右结构,左边下“几”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页”要瘦一点最后一笔是点。

  4.趣味识字词

  (1)出示词语:

  威风凛凛 叱咤风云 弄巧成拙 虎视眈眈 赫赫伟绩 津津有味 全神贯注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感情饱满的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

  如“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同学们,全文围绕“我们都迷上了斗竹节人”展开了描写,仔细阅读全文,标注段落,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请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分享:

  根据学生的交流分享,概括为:

  ①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自己做玩具,“我们”全都迷上了玩竹节人。

  ② 第二部分(3-19自然段):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及玩法,突出了斗竹节人给“我”打童年带来的快乐。

  ③ 第三部分(20-29自然段):叙述了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我”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看到,从沮丧到心满意足的情感变化。

  3.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交流:

  师总结:《竹节人》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迷上

  竹节人和老师没收竹节人,我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心满意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复习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竹节人》,谁能复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生:回忆课文内容并复述。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小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1)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关注课文内容。

  (2)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

  师点拨:

  ①作者写“竹节人”制作指南时,可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关注如何制作“竹节人”的步骤内容。

  ②作者写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斗竹节人”游戏时,可采用仔细阅读和反复阅读的方法,关注“斗竹节人”游戏入迷的细节描写,体会传统玩具“斗竹节人”游戏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③作者在写老师没收“竹节人”玩具后的故事时,可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1)思考:你都获得哪些信息?

  师:引导学生从写作方法分析。

  学生交流:开篇直接点题“我”小的时候自己制作玩具,有一段时间我们迷上“斗竹节人”的游戏。

  (2)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交流:这样开篇直接点出主题来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3-19自然段。

  学生找:第3自然段,用毛笔竿锯成寸把长一截……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课件出示:竹节人图片,及制作方法的字幕,让学生齐读。)

  (2)仔细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引导学生找“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学生通过“像”“黄河长江”两个关键词说出: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考张的修辞。这样写的好处是:把桌子上的裂缝比喻成“黄河长江”生动形象的写出豁口很大,也表现出课桌的破旧,语言幽默诙谐,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3)仔细阅读课文第17、18自然段。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找:“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生交流:作者运用五个感叹号。

  师:引导学生谈出这样写的好处。(营造出一种紧张、热烈的氛围,仿佛一场激战即将开始,衬托出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激动心情。表现出孩子们对斗竹节人的投入、痴迷和喜爱。)

  (4)反复阅读课文第19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攒着”“跺脚拍手”“咋咋呼呼”来分析写作方法。

  学生通过引导谈出方法: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和侧面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烘托出我们“斗竹节人”的入迷,表现出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师:采用分组读、齐读、师生合作读,来反复朗读,读出“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用声音表现出我们的入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四)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3.请同学们浏览阅读课文20-29自然段。

  思考: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

  师:引导学生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正确看待老师的态度。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没收后自己玩竹节人了。我觉得竹节人得到老师的青睐,让我们感到自豪,同时也能感受到与老师志趣相近、心灵契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突出老师童心未泯,活泼亲切的形象。(意思对即可)

  三、开展活动,升华主题。

  1.播放微课《快乐的童年》拓宽学生的视野面。

  学生谈谈观看后的感想,也能介绍出一种自己童年入迷玩的玩具。表达出真情实感即可。

  2.引导学生介绍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你的老师是什么样的性格?和你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令你难忘?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来讲。

  学习上? ?生活中? 话语里 心理上

  句式练习:学习上对我的细心引导……

  生活中对我的亲切关怀……

  话语里对我的鼓励支持……

  心理上我对老师的感激……

  四、巩固延伸,作业设计。

  2.小练笔:写一篇有关老师的故事。

  (1)思考:竹节人是怎样制作的呢?

  师:引导学生用原文来回答问题。

  要求:(1)题目自拟。

  (2)能运用上本节课所学的修辞和描写等写作方法,给语言增添色彩。

  (3)记叙一件具体的事情,表达出真情实感。

  (4)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大方。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让学生搜集童年玩过的玩具和资料图片,回忆美好的童年。运用《童年》音频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3.运用微课导学,再次回忆每个学生的童年趣事,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优质 篇4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

  2.通过读议讲练法,结合重点词句使学生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会写7个字,扭胯厨套猬畜窜。能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束缚稻鸡伶俐鹁鸪”等词语。

  2.初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师叙述:鲁迅在1921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乡》里,提到了儿时的一个伙伴,许多年过去了,他仍然对这个小伙伴记忆犹新,他是谁呢?

  2.板书课题:少年闰土提示“闰”的写法。

  二、自学指导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检测自学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如“畜”“窜”“缚”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祭祀、一望无际、无穷无尽

  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

  (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四、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内容

  1.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非常想看到闰土.

  第二部分(4-7)我和闰土在以前玩.

  第三部分(8-16)闰土给我讲许多稀奇的东西我很羡慕他的见多识广。

  第四部分(17)闰土要回去了,我们都不想分开,后来还彼此寄点东西,最后一直没有来往。

  2.文章主要写了闰土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雪地捕鸟

  第二件事:看瓜刺楂

  第三件事:海边拾贝

  第四件事:看跳鱼儿

  3.教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学生描述。

  (2)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教师点播:在闰土奔跑在一望无际的海边,穿梭在碧绿的瓜地中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朗读第二句,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指导背诵本段。

  五、拓展延伸

  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猬”、“畜”、“鹁”、“鸪”)

  2.熟读课文。

  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再熟读文章想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感受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闰土》,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指导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2.同桌相互合作有感情熟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2.学生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

  四、探究主题,升华感情

  1.学习“看瓜刺猹”

  (1)作者跟闰土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闰土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到闰土,作者脑海中立即浮现处一幅画,课文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这幅画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幅画面的内容是闰土给我讲的4件事中的哪一件?(看瓜刺猹)

  (3)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写到了看瓜刺猹的内容?(10-14)

  (4)指名读第10-13自然段,讨论:从看瓜刺猹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勇敢)

  (5)指名读第14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对闰土的羡慕和敬佩)

  2.学习“雪地捕鸟”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记叙了雪地捕鸟的内容。(6-7)

  (2)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闰土是怎样捕鸟的?

  (3)讨论: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能干、机智)

  3.学习“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的段落。

  (2)全班交流:从这两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闰土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闰土知识丰富)

  4.学习相识过程

  过渡: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作者是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呢?(不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相识过程的段落。(2-4)

  (1)齐读第2-4自然段,指名说说“我”和闰土是怎样相识的?

  (2)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3)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谈谈这些外貌描写,体现了什么?(闰土的憨厚、可爱

  (4)指名读,读后,小组进行讨论:“你觉得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健康的孩子)

  (5)我们这些信息是怎么获得的?学生认识到: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6)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点)

  (7)课件出示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例子,稍作分析。

  4.学习“离别”

  过渡:闰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作者非常喜欢他,可惜好景不长,短暂的相聚之后就要离别,在离别之际,作者和闰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作者与闰土深厚的友谊和作者对闰土的怀念)

  5.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1)闰土是个捕鸟高手。

  (2)闰土的机智勇敢。

  (3)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部分: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6.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除了外貌,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2)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7.重点理解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为什么“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五、教学小结: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对故乡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六、拓展延伸

  1.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词语。

  2.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写一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4.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文中说他们从此没有见面,其实三十年他们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七、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喜欢

  海边拾贝见多识广佩服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羡慕

  潮汛看鱼见多识广怀念

  八、教学小结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

  2.通过读议讲练法,结合重点词句使学生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会写7个字,扭胯厨套猬畜窜。能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束缚稻鸡伶俐鹁鸪”等词语。

  2.初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师叙述:鲁迅在1921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乡》里,提到了儿时的一个伙伴,许多年过去了,他仍然对这个小伙伴记忆犹新,他是谁呢?

  2.板书课题:少年闰土提示“闰”的写法。

  二、自学指导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检测自学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如“畜”“窜”“缚”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祭祀、一望无际、无穷无尽

  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

  (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四、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内容

  1.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非常想看到闰土.

  第二部分(4-7)我和闰土在以前玩.

  第三部分(8-16)闰土给我讲许多稀奇的东西我很羡慕他的见多识广。

  第四部分(17)闰土要回去了,我们都不想分开,后来还彼此寄点东西,最后一直没有来往。

  2.文章主要写了闰土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雪地捕鸟

  第二件事:看瓜刺楂

  第三件事:海边拾贝

  第四件事:看跳鱼儿

  3.教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学生描述。

  (2)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教师点播:在闰土奔跑在一望无际的海边,穿梭在碧绿的瓜地中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朗读第二句,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指导背诵本段。

  五、拓展延伸

  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猬”、“畜”、“鹁”、“鸪”)

  2.熟读课文。

  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再熟读文章想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感受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闰土》,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指导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2.同桌相互合作有感情熟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2.学生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

  四、探究主题,升华感情

  1.学习“看瓜刺猹”

  (1)作者跟闰土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闰土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到闰土,作者脑海中立即浮现处一幅画,课文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这幅画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幅画面的内容是闰土给我讲的4件事中的哪一件?(看瓜刺猹)

  (3)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写到了看瓜刺猹的内容?(10-14)

  (4)指名读第10-13自然段,讨论:从看瓜刺猹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勇敢)

  (5)指名读第14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对闰土的羡慕和敬佩)

  2.学习“雪地捕鸟”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记叙了雪地捕鸟的内容。(6-7)

  (2)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闰土是怎样捕鸟的?

  (3)讨论: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能干、机智)

  3.学习“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的段落。

  (2)全班交流:从这两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闰土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闰土知识丰富)

  4.学习相识过程

  过渡: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作者是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呢?(不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相识过程的段落。(2-4)

  (1)齐读第2-4自然段,指名说说“我”和闰土是怎样相识的?

  (2)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3)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谈谈这些外貌描写,体现了什么?(闰土的憨厚、可爱

  (4)指名读,读后,小组进行讨论:“你觉得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健康的孩子)

  (5)我们这些信息是怎么获得的?学生认识到: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6)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点)

  (7)课件出示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例子,稍作分析。

  4.学习“离别”

  过渡:闰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作者非常喜欢他,可惜好景不长,短暂的相聚之后就要离别,在离别之际,作者和闰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作者与闰土深厚的友谊和作者对闰土的怀念)

  5.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1)闰土是个捕鸟高手。

  (2)闰土的机智勇敢。

  (3)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部分: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6.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除了外貌,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2)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7.重点理解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为什么“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五、教学小结: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对故乡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六、拓展延伸

  1.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词语。

  2.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写一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4.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文中说他们从此没有见面,其实三十年他们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七、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喜欢

  海边拾贝见多识广佩服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羡慕

  潮汛看鱼见多识广怀念

  八、教学小结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优质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人类探索宇宙生命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合作意识及运用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科学严谨的叙述与分析,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了解地球之外离我们比较近的星体吗?你知道关于火星的情况吗?

  2.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谜已经揭开了。本课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默读课文,看到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深入阅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找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讲。)

  2.讨论交流明确:

  (1)宇宙是无限的。

  (2)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

  (3)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4)太阳系中唯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通过对火星的考察,发现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6)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至今还是个谜。

  3.你对课文中讲到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为什么?

  (1)朗读相关的课文并说明理由。

  预设:

  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理由: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

  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理由:根据四点生命存活的条件,科学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运用列举法,把这几个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给我们一一进行了列举,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六个星球的特点。

  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

  ……

  (2)总结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知道了宇宙生命是否存在这是一个谜,这就需要我们现在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亲自去揭开这个谜,给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四、探究扩展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宇宙生命、外星人、火星、载人航天技术等资料。

  2.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录像资料。

  【板书设计】

  火星

  与地球相似点很多——干燥、土壤无有机分子、表面无微生物黑色线条(运河)——环形山、斑点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植物颜色)——风吹尘土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优质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教学相关资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出示小黑板(熟读课文,采取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步理解课语文内容。)(明确目标)

  [评:通过复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巧妙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1)读准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

  “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5、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7、教师小结。(板书: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评:通过几次有目的的读书,在归纳、概括段意和小标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评:从总体上入手把握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为后面深入体会找准了一个切入点。]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习二、四、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1、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提出自学要求:找到相关的句子勾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小组交流。

  预设:

  (一)谈《水浒传》部分(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子女。)指名读有关语句。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

  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

  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

  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三)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从阿三的话中我们分明触摸到了先生那颗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心啊!)

  [评:这三个段的教学紧紧围绕着中心句展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课外收集的资料,自读自悟,感受到了先生崇高的精神。]

  三、学了这三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他为自己……(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

  第三课时

  一、激情引入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1、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

  2、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3、谁收集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就做介绍)

  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含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屏幕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

  5、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生思考、讨论)

  6、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

  7、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今天学到的这两句诗──(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评:伯父关于鼻子扁平的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介绍是必要的,再借用用鲁迅先生的话,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黑洞洞”“碰壁”的言外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

  1.自读阅读链接部分。

  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

  [评:最后读阅读链接,升华情感,在配乐朗诵诗歌中,尽情抒发对先生的爱戴之情。]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优质 篇7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

  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 创设情境

  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2.请你们谈谈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

  二、探究标题 想象畅谈

  1.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板书:在柏林)【出示课件1:出示课题】

  其实,这篇小说是关于战争的。

  2.同学们一定读过一些关于战争的文章或看过关于战争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请大家自由发言,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均可。

  3.教师适当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优质相关文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优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优质(通用22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教案优质篇1教学目标:1、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课文故事情节。2、通过多种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

  • 小学生禁毒教学计划
    小学生禁毒教学计划

    小学生禁毒教学计划5篇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或者说是预防为主的理念必须贯穿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禁毒...

  • 禁毒廉洁法制教学计划
    禁毒廉洁法制教学计划

    禁毒廉洁法制教学计划5篇需要家长们积极承担起禁毒的责任,密切与孩子的沟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禁毒廉洁法制教学计划,如...

  • 禁毒教育小学教学计划
    禁毒教育小学教学计划

    禁毒教育小学教学计划6篇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毒品和不良信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 高中禁毒教育教学计划
    高中禁毒教育教学计划

    高中禁毒教育教学计划5篇禁毒工作一定会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也能够远离毒品,学会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