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范文大全>演讲稿>小学生演讲稿

2023年宪法主题演讲稿_来看看吧

更新时间:

2023年宪法主题演讲稿_来看看吧(精选3篇)

2023年宪法主题演讲稿_来看看吧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我国首个宪法日,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宪法精神,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1982年的今天,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现行宪法,并于同日公布实施。自20xx年起,每年的12月4日被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今年召开的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是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通过决定,自今年起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设立这个神圣的日子,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据决定,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作为我校开展的系列宪法宣教活动之一,我受政教处、团委的安排,今天将从宪法的含义、特征、主要内容,新中国现行宪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宪法关于国旗的相关规定,宪法与青少年学生的关系四个方面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宪法的含义、特征和主要内容

  宪,词典解释为“法令”。顾名思义,宪法,重叠的法律,即为法上加法,所以,我们把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母法,所有的法律,都需服从于宪法精神,不得违背宪法。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包括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宪法从内容上保障国家权力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二、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共公布实施了四部宪法和一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规范性文件。

  (一)《共同纲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制定颁布。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国家基本制度与重大问题及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二)1954年宪法,由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法和步骤,及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和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1975年宪法,由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因特定的历史原因,它从总体上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严重的缺点和错误。

  (四)1978年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1975年宪法的极左倾向,但由于当时许多是非问题在理论上和政治上还未能分清,因此尽管经过两次修改,1978年宪法从总体上仍不能适应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五)1982年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是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等,其体现的基本精神有: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1988年、1993年、1999年,20xx年全国人大四次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三、宪法关于国旗的相关规定

  国旗是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是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应为本国人民所崇敬,为国际社会所尊重。国旗的图案、色彩、象征意义及使用办法,一般都由宪法和有关法律加以规定。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正式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之后,在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都以专章专条加以规定。

  1990年6月28日,颁布第28号主席令,宣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使用和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国旗法》的颁布实施,是完备社会主义法制的必然要求,使我国国旗的使用有法可依,对于维护国旗尊严,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以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宪法与青少年学生的关系

  宪法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对于我们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希望。今天的青少年,明天就是国家的保卫者、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从小培养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使我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应该重点注意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卢梭增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教育,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要着重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增强宪法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

  第二,认真学习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比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等,通过学习,懂得认真接受教育,全面发展是我们学生的根本任务,懂得为了身心健康成长,必须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争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第三,在学校生活中,守法要从守纪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着重处理好两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自由和纪律的关系。要知道“任何自由都是以约束为前提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之中。集体离不开纪律,纪律是取得集体自由的重要条件。课堂上你有发言的自由,但是你没有说闲话的自由,否则,你就影响了他人认真听课的自由和学习的权利,自由离不开纪律,纪律是自由的保证。

  二是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己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是我们正确行使权利的指导原则。你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你也有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练习的责任和义务;在校园班级中,你享有窗明几净的学习生活环境的权利,但是你也有承担劳动卫生工作的义务。你有言论自由,但是你不得污蔑陷害诽谤他人。世界上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同学们,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为推进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23年宪法主题演讲稿_来看看吧 篇2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年级1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宪法。

  在20--年以前,宪法,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神圣而又模糊的名词。到底什么是宪法呢?宪法与别的法律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去请教大人。妈妈告诉我:“宪法就像是其他法律法规的妈妈。这些法律都是由宪法衍生而制定出来的,而且必须要听宪法妈妈的话,不允许调皮哦。”爸爸告诉我:“宪法拥有着最高的法律效力,适用于每一位国家公民。”老师告诉我:“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更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哦,原来这就是宪法呀!它是一部国家法律的母法,是法律这棵大树最牢固的根基,更是一部国家的最高法律。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深入学习了宪法,原来宪法也像我们一样,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跟着时代的步伐共同进步,它曾进行了5次修订,变得越来越完善。而且宪法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像水、空气,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正是它,才使人类创造出今天灿烂而又辉煌的文明,并得以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宪法就像一张无形的安全网,保障着人们自由、和谐、幸福、平安的生活。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因为宪法给了我一个受教育的权利,给了我了解民主法律的机会。可以说,宪法是我们如今一切成就的根本。它维护着人们的权益,保障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有这么三个场景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场景一

  今年6月山西、西藏高考考场在众多奋笔疾书的身影中,有两名考生格外显眼。他们的手指正在一份特殊的试卷上滑行摸索,这是两位盲人考生在答题。残疾的歧视使他们原本无缘于高考,但是在法律的面前,他们验证了人人平等的基本准则,走上了不受歧视的求学之路。宪法,保障了每个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场景二

  今年1月日本东京城建机场,当晚22点从东京飞往上海浦东的国际航班,因天气不好而取消,175名中国乘客,滞留机场,在不提供食宿及翻译人员的情况下,机场人员态度恶劣,与中国乘客发生纠纷。不到半个小时,中国驻日大使火速赶到,在与日方严正交涉后,机场安顿了所有乘客,并与中方配合,将他们安全送回国。在国家宪法的保护下,任何公民在海外遭到侵权,祖国永远是他们强大的后盾。宪法,保障了每个公民的人身安全。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宪法,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残疾的学生止步于求学之路。只能仰望遥不可及的大学殿堂。摇头叹息。中国的旅客在异国他乡受到歧视,只能带着耻辱,忍气吞声。周志峰等狂妄之徒妄想分裂祖国,爱国群众,只能任其飞扬跋扈,而敢怒不敢言。幸好,现实并未如此发展下去,在宪法的保护下,中国公民能以法律的名义享有平等与尊严,在宪法的保护下,残疾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宪法的保护下,海外游子身处逆境,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温暖,在宪法的保护下,爱国青年召显正能量,击败恶势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宪法是什么?宪法是公民的维权之路,是社会是国家的护权之路,宪法是无数成才的权利保障,是不忘初心的法治理想,是使命担当的奋进方向,是中华复兴的民族力量。

2023年宪法主题演讲稿_来看看吧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学法、守法与学校精神》,概括的说我校精神就是厚德、弘毅、诚信、敏行。

  在这社会大家庭里,我们每个人如何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呢?那就是共和国华丽雄伟的大厦下一座坚实、永恒不变的根基——“法”。它使我们每个人明确是非的界限,而这也是共和国公民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我深深地知道,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的辉煌;没有你们的养育就没有长大的我。回首新中国跨越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成文宪法。从此,无数中国人开始认识法律、关心法律。

  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库》的出版发行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成就,有助于推行实施依法治国的进程。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就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当前,随着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传播和交流工具,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正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在互联网的普及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这就是网吧问题。网吧的确有效地把网络推向了平民化。然而,随着互联网信息垃圾的增加,失控网吧的负面效应也日益呈现,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的焦虑。一些网吧的无序发展和惟利是图,衍生出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三个公害,成为“电子海洛因”,从而引发出学生分心、父母伤心、教师烦心、社会担心的负面忧患。不良网络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此不一一例举。

  未成年人违规上网是学校、父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国务院通过了《互联网服务营业所管理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网吧、计算机休闲屋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同时还应在营业场所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违者将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整顿治理直到吊销经营许可证。政府加强管理,用强制性的法律措施来维护网络的安全、健康和文明。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应该吸取网络危害的教训,克己自律,按照《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定做到文明上网,正确对待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自觉抵制、摒弃其中的糟粕。同学们:让我们从文明上网开始,不断加强我们的法制认识,抵制不良诱惑。

  作为每一个中学生,应该以学校精神引以为豪,争当遵纪守法的浦外人,主动发扬光大学校精神,创学校品牌!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报效祖国、施展抱负打下优良的基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我的讲话完了,谢谢!


2023年宪法主题演讲稿_来看看吧相关文章:

2023年爱岗敬业优秀演讲稿_你准备好了吗

2023年爱国主题演讲稿范文

2023年劳动节主题演讲稿

文明礼仪主题演讲稿_来看看吧

54青年节优秀演讲稿_来看看吧

热爱祖国主题演讲稿2022_来看看吧

2023年五一劳动节主题演讲稿400字

2023年春节主题演讲稿讲话稿

2023年元旦晚会演讲稿_元旦佳节致辞稿

2023年安全生产月演讲稿_安全第一

2023年宪法主题演讲稿_来看看吧

2023年宪法主题演讲稿_来看看吧(精选3篇)2023年宪法主题演讲稿_来看看吧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我国首个宪法日,我演讲的题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图文